Spring整合Struts的两种方式介绍
1 使用Spring托管Struts Action
该种方式就是将Struts Action也视为一种Bean交给Spring来进行托管,使用时Struts的配置文件中配置的Action的classs属性不再是具体Action的实现类,而是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的BeanID,也就是说具体是Action实现类是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的,Struts的配置文件中的Class属性只是Spring文件中Bean的ID。Struts配置文件如下示例:
<action name="LoginAction" class="loginAction">
<!--登录Action com.simpleworkflow.action.LoginAction-->
<result name="input">/WEB-INF/content/login.jsp</result>
<result name="mgr">/WEB-INF/content/manager/index.jsp</result>
<result name="emp">/WEB-INF/content/employee/index.jsp</result>
<result name="error">/WEB-INF/content/login.jsp</result>
</action>
同时需要在Struts配置文件中加入如下配置:
<struts>
<constant name="struts.objectFactory" value="spring" />
</struts>
而Spring的配置文件中有如下配置:
<!--配置Action-->
<bean id="loginAction" class="com.simpleworkflow.action.LoginAction" scope="prototype">
<!--登录验证Action-->
<property name="empService" ref="employeeOperator"/>
<property name="mgrService" ref="managerOperator"/>
</bean>
可以看到,在Spring中配置的Bean的Class属性才是该Action的具体实现类,而且还可以为该Action设置其行为,该行为可以有singleton、prototype、request、session、global Session几个值(几个值的详细解释请参考Spring Bean介绍),由于Web环境下,Action通常是无状态的,即每个HttpRequest对应一个Action,请求完成后该Action就应该进行释放,而不是继续保留供其他请求使用,因此,Action的Scope属性的值通常设为prototype,表示每次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实例。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完成Spring托管Struts Action,必须加入一个包,该包为:struts2-spring-plugin-2.2.1.jar,或者其他版本。如果系统中加入了该包,那么就不需要在Struts配置文件中加入<constant/>配置了,该常量配置是指示Action的创建者由Struts变为Spring。为什么加入了该包以后就不需要加入<constant/>的配置了呢?这是由于在包内定义了一个struts-plugin.xml的文件,该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struts>
<!—创建Action的类变为了StrutsSpringObjectFactory-->
<bean type="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name="spring" class="org.apache.struts2.spring.StrutsSpringObjectFactory" />
<!-- Make the Spring object factory the automatic default -->
<constant name="struts.objectFactory" value="spring" />
<constant name="struts.class.reloading.watchList" value="" />
<constant name="struts.class.reloading.acceptClasses" value="" />
<constant name="struts.class.reloading.reloadConfig" value="false" />
<package name="spring-default">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autowiring"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spring.interceptor.ActionAutowiringInterceptor"/>
<interceptor name="sessionAutowiring" class="org.apache.struts2.spring.interceptor.SessionContextAutowiringInterceptor"/>
</interceptors>
</package>
</struts>
由于这种方式Struts配置文件中指定的Action的Class属性并不是真实的实现类,因此破坏了Struts配置文件的原生性,并且需要在Spring中添加Action的配置文件,造成大量的配置冗余,因此更加推荐自动装配的方式。
2 自动装配方式(推荐)
由Spring托管Struts Action的方式(方式1)将Action的创建者由Struts改变为Spring,Action不再由Struts核心进行创建,而是类似应用中的其他Bean一样由Spring进行容器在初始化时进行创建。自动装配则不然,它会用Struts2配置文件中的class属性去和Spring配置文件中的id属性进行关联(存在一个寻找过程),如果能找到则由Spring创建,否则由Struts2框架自身创建,然后由Spring来装配。所以Action的实际创建者仍然是Struts(没人会拿包路径当BeanID),Spring只是负责装配。
同样需要引入上面介绍的包(必须引入该包了),并且在Struts.xml中加入如下常量属性配置(必须):
<constant name="struts.objectFactory.spring.autoWire" value="true"></constant>
但是Struts配置文件中Action的Class属性不再是BeanID,而是实际的Action类。
<action name="loginAction" class="com.huateng.framework.action.LoginAction">
<result name="emperorsuccess">/fpages/emperorMain.jsp</result>
<result name="adminsuccess">/fpages/admin.jsp</result>
<result name="queensuccess">/fpages/queenMain.jsp</result>
<result name="ministersuccess">/fpages/ministerMain.jsp</result>
<result name="input">/fpages/login.jsp</result>
</action>
而在Spring配置文件中不需要再次配置该Action。
3 方式1、2的对比
方式一中加入额外插件,可加可不加常量配置语句,Action的创建者为Spring,他会根据Action的Class属性的值搜索Spring配置文件,找到Bean Id为Class属性值的Bean。Action由Spring在初始化时创建并完成后续的装载(装载:在Action中使用的其他Bean由Spring容器生成,并注入到Action中去。详见4.4)。由于需要在两个配置文件中添加配置,因此容易造成配置冗余。
方式二加入了额外插件,以及在Struts配置文件中加入一条常量配置,Action的实际创建者仍为Struts,Spring只是负责为创建好的Action注入所需要的逻辑组件。
|
方式1 |
方式2 |
|
|
使用方法 |
加入插件; |
加插件,加常量配置 |
|
Action的创建者 |
Spring |
在容器中寻找,找到则为Spring,未找到则为Struts |
|
插件中的组件装配拦截器是否起作用 |
插件中的拦截器起作用。Spring负责注入逻辑组件。 |
插件中的拦截器起作用。Spring负责注入逻辑组件。 |
4 使用Spring管理Struts中使用到的Bean
使用自动装配方式来整合Spring和Struts,Struts的配置文件—struts.xml中Action的定义方式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但是需要在web.xml中配置Spring的配置文件,来加载Bean的定义文件,加载后容器就会托管已经定义好的Bean,而在Action中,只需要定义需要注入的Bean,比如Service等,同时设置好Setter方法和Getter方法,在execute方法中直接使用该Bean的方法即可。
需要改变的地方有:
需要打开Spring托管Struts的开关,该开关相当于是告知Spring,要负责为定义的Action注入所需的逻辑组件。在Struts.xml中添加如下语句(方式2需要加入,如果是方式一不需要):
<constant name="struts.objectFactory.spring.autoWire" value="true"></constant>
变量struts.objectFactory.spring.autoWire的值设置为true即为标识自动装配打开,Spring容器会自动根据在Struts Action类中定义的Bean的名字查找容器中是否有该容器的定义,如果有,就自动为该类(Action)注入该Bean,如果没有那么就无法完成注入。
这种策略下,Struts的配置文件和不整合Spring时没有区别(需要加入上面的语句)。区别在于如果是方式1,Action的创建者是Spring,那么后续的装配自然由Spring容器完成。而方式2由于Action的实际创建者仍然是Struts,而Spring容器只是负责为创建好的Action实例注入所需要的逻辑组件而已。
5 struts.objectFactory和struts.objectFactory.spring.autoWire
struts.objectFactory这个属性用于说明Struts2的对象池创建工厂,Struts2也有自己的对象池,就像Spring那样,在配置文件中你可以引用对象池中的对象,你可以借助于Spring中的对象池,当想要得到Spring中的对象池时,申明struts.objectFactory为Spring的对象池构建工厂。当指定struts.objectFactory为spring时,struts2框架就会把bean转发给spring来创建,装配,注入。但是bean创建完成之后,还是由struts容器来管理其生命周期。
在struts.xml中的代码如下:
<constant name="struts.objectFactory" value="spring" />
struts.objectFactory.spring.autoWire是用spring插件通过覆盖(override)Struts2的 ObjectFactory来增强核心框架对象的创建。当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它会用Struts2配置文件中的class属性去和Spring配置文件中的id属性进行关联,如果能找到则由Spring创建,否则由Struts2框架自身创建,然后由Spring来装配。
Spring插件(struts2-spring-plugin-2.2.1.jar)具体有如下几个作用:
1. 允许spring来创建Action、Interceptror和Result;
2. 由Struts创建的对象能够被Spring装配;
3. 提供了2个拦截器来自动装配action;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必在Spring中去注册action,尽管我们可以这么去做,通常Struts框架会自动的从action mapping中创建action对象。
这样就是让spring去管理这些bean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anggangblog/p/3662820.html
Spring整合Struts的两种方式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整合Hibernate的两种方式
在使用spring注解整合hibernate时出现"org.hibernate.MappingException: Unknown entity: com.ssh.entry.Product ...
- 一 SSH整合:Spring整合Struts2的两种方式,struts.xml管理Action&Bean管理Action
SSH回顾 1 引入jar包 Struts2的jar包 D:\Struts2\struts-2.3.35\apps\struts2-blank\WEB-INF\lib 开发基本包 Struts2有一 ...
- Spring整合Struts2的两种方式
https://blog.csdn.net/cuiyaoqiang/article/details/51887594
- Spring Boot 整合 Shiro ,两种方式全总结!
在 Spring Boot 中做权限管理,一般来说,主流的方案是 Spring Security ,但是,仅仅从技术角度来说,也可以使用 Shiro. 今天松哥就来和大家聊聊 Spring Boot ...
- Spring创建JobDetail的两种方式
一.Spring创建JobDetail的两种方式 二.整合方式一示例步骤 1.将spring核心jar包.quartz.jar和Spring-context-support.jar导入类路径. 2.编 ...
- SpringBoot从入门到精通二(SpringBoot整合myBatis的两种方式)
前言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SpringBoot有简单的入门,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一下SpringBoot,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网站的数据大多数都是动态的,也就是说数据是从数据库提取出来的,而非静态数 ...
- spring配置属性的两种方式
spring配置属性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context命名空间中的property-placeholder标签 <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location ...
- SpringBoot整合Servlet的两种方式
SpringBoot整合Servlet有两种方式: 1.通过注解扫描完成Servlet组件的注册: 2.通过方法完成Servlet组件的注册: 现在简单记录一下两种方式的实现 1.通过注解扫描完成Se ...
- 【SpringBoot】05.SpringBoot整合Listener的两种方式
SpringBoot整合Listener的两种方式: 1.通过注解扫描完成Listener组件的注册 创建一个类实现ServletContextListener (具体实现哪个Listener根据情况 ...
随机推荐
- 浏览器中的user-agent的几种模式
服务器一般会根据访问的浏览器进行识别,针对不同浏览器才用不同的网站样式及结构,也是通过这个信息判断用户使用的平台模式(手机,pc或平板) 识别为手机一般有这几个关键字: "Windows P ...
- python中顺序查找分析和实现
顺序查找算法是一种很基本的查找算法,该算法的复杂度一般是最大是O(n),假如加上顺序查找,算法的复杂度 还要降一倍,为O(n/2). Python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def sequential_s ...
- Benchmark Test On Android Devices
一.Android设备上的Benckmark测试概述 同PC相比,在Android设备上的性能测试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也没有PC上那么多的测试程序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所得到的信息更好的了解设备 ...
- java中的位操作
之前做项目的时候使用位操作不是很多,今天在刷leetcode上题目的时候用到了位操作,是leetcode中的第29题Divide Two Integers. 一.java的位操作: 位运算表达式由操作 ...
- Head First设计模式之生成器模式
一.定义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二.结构 角色 Builder(抽象建造者):它为创建一个产品Product对象的 ...
- Tempdb总结
Tempdb 系统数据库是一个全局资源,可供连接到 SQL Server 实例的所有用户使用,并可用于保存下列各项: 显式创建的临时用户对象,例如全局或局部临时表.临时存储过程.表变量或游标. SQL ...
- php 面向对象三大特点:封装、继承、多态
在讲解这三大特性前,我们先讲访问修饰符. php中有3中访问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public:表示公有的:可在本类.子类.对象实例中访问. protected: ...
- Linux(Cent OS7.2)下启动停止memcached方法及ps命令使用讲解
Linux下,以Cent OS7.2为例,安装memcached后的启动方法很简单,这里我们使用yum源安装. 首先查找yum源版本库的memchaced安装包, yum list | grep me ...
- Spark算子篇 --Spark算子之combineByKey详解
一.概念 rdd.combineByKey(lambda x:"%d_" %x, lambda a,b:"%s@%s" %(a,b), lambda a,b:& ...
- css 负边距
负边距 可以改变 他在文档流中的尺寸 当块级元素设置 margin: -10px; 这个快 的大小没变但是他的定位的位置向上串了,压住了上面的文字 而且在他后面的文字 会爬到他身上 而前面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