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协议下NAT穿越的实现(STUN&TURN)
正文:
一. 首先来简单讲讲什么是NAT?
原来这是因为IPV4引起的,我们上网很可能会处在一个NAT设备(无线路由器之类)之后。
NAT设备会在IP封包通过设备时修改源/目的IP地址. 对于家用路由器来说, 使用的是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它不仅改IP, 还修改TCP和UDP协议的端口号, 这样就能让内网中的设备共用同一个外网IP. 举个例子, NAPT维护一个类似下表的NAT表:
NAT设备会根据NAT表对出去和进来的数据做修改, 比如将192.168.0.3:8888发出去的封包改成120.132.92.21:9202, 外部就认为他们是在和120.132.92.21:9202通信. 同时NAT设备会将120.132.92.21:9202收到的封包的IP和端口改成192.168.0.3:8888, 再发给内网的主机, 这样内部和外部就能双向通信了, 但如果其中192.168.0.3:8888 == 120.132.92.21:9202这一映射因为某些原因被NAT设备淘汰了, 那么外部设备就无法直接与192.168.0.3:8888通信了。
我们的设备经常是处在NAT设备的后面, 比如在大学里的校园网, 查一下自己分配到的IP, 其实是内网IP, 表明我们在NAT设备后面, 如果我们在寝室再接个路由器, 那么我们发出的数据包会多经过一次NAT.
二. NAT的副作用以及解决方案
国内移动无线网络运营商在链路上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通讯后, 会淘汰NAT表中的对应项, 造成链路中断。
这是NAT带来的第一个副作用:NAT超时:
而国内的运营商一般NAT超时的时间为5分钟,所以通常我们TCP长连接的心跳设置的时间间隔为3-5分钟。**
而第二个副作用就是:我们这边文章要提到的NAT墙。
NAT会有一个机制,所有外界对内网的请求,到达NAT的时候,都会被NAT所丢弃,这样如果我们处于一个NAT设备后面,我们将无法得到任何外界的数据。
但是这种机制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如果我们A主动往B发送一条信息,这样A就在自己的NAT上打了一个B的洞。这样A的这条消息到达B的NAT的时候,虽然被丢掉了,但是如果B这个时候在给A发信息,到达A的NAT的时候,就可以从A之前打的那个洞中,发送给到A手上了。
简单来讲,就是如果A和B要进行通信,那么得事先A发一条信息给B,B发一条信息给A。这样提前在各自的NAT上打了对方的洞,这样下一次A和B之间就可以进行通信了。
三. 四种NAT类型:
RFC3489 中将 NAT 的实现分为四大类:
Full Cone NAT (完全锥形 NAT)
Restricted Cone NAT (限制锥形 NAT ,可以理解为 IP 限制,Port不限制)
Port Restricted Cone NAT (端口限制锥形 NAT,IP+Port 限制)
Symmetric NAT (对称 NAT)
其中完全最上层的完全锥形NAT的穿透性最好,而最下层的对称形NAT的安全性最高。
简单来讲讲这4种类型的NAT代表什么:
- 如果一个NAT是Full Cone NAT,那么无论什么IP地址访问,都不会被NAT墙掉(这种基本很少)。
- Restricted Cone NAT,仅仅是经过打洞的IP能穿越NAT,但是不限于Port。
- Port Restricted Cone NAT,仅仅是经过打洞的IP+端口号能穿越NAT。
- Symmetric NAT 这种也是仅仅是经过打洞的IP+端口号能穿越NAT,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和Cone类型的NAT的区别,它对外的公网Port是不停的变化的:
比如A是一个对称NAT,那么A给B发信息,经过NAT映射到一个Port:10000,A给C发信息,经过NAT映射到一个Port:10001,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我们服务器根本无法协调进行NAT打洞。
至于为什么无法协调打洞,下面我们会从STUN和TURN的工作原理来讲。
四. STUN和TURN的实现:
1.STUN Server主要做了两件事:
- 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且把客户端的公网IP、Port封装到ICE Candidate中。
- 通过一个复杂的机制,得到客户端的NAT类型。
完成了这些STUN Server就会这些基本信息发送回客户端,然后根据NAT类型,来判断是否需要TURN服务器协调进行下一步工作。
我们来讲讲这两步具体做了什么吧:
第一件事就不用说了,其实就是得到客户端的请求,把源IP和Port拿到,添加到ICE Candidate中。
来讲讲第二件事,STUN是如何判断NAT的类型的:
假设B是客户端,C是STUN服务器,C有两个IP分别为IP1和IP2(至于为什么要两个IP,接着往下看):
STEP1.判断客户端是否在NAT后:
B向C的IP1的pot1端口发送一个UDP 包。C收到这个包后,会把它收到包的源IP和port写到UDP包中,然后把此包通过IP1和port1发还给B。这个IP和port也就是NAT的外网 IP和port(如果你不理解,那么请你去看我的BLOG里面的NAT的原理和分类),也就是说你在STEP1中就得到了NAT的外网IP。
熟悉NAT工作原理的朋友可以知道,C返回给B的这个UDP包B一定收到。如果在你的应用中,向一个STUN服务器发送数据包后,你没有收到STUN的任何回应包,那只有两种可能:1、STUN服务器不存在,或者你弄错了port。2、你的NAT拒绝一切UDP包从外部向内部通过。
当B收到此UDP后,把此UDP中的IP和自己的IP做比较,如果是一样的,就说明自己是在公网,下步NAT将去探测防火墙类型,我不想多说。如果不一样,说明有NAT的存在,系统进行STEP2的操作。
STEP2.判断是否处于Full Cone Nat下:
B向C的IP1发送一个UDP包,请求C通过另外一个IP2和PORT(不同与SETP1的IP1)向B返回一个UDP数据包(现在知道为什么C要有两个IP了吧,虽然还不理解为什么,呵呵)。
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B收到了这个数据包,那说明什么?说明NAT来着不拒,不对数据包进行任何过滤,这也就是STUN标准中的full cone NAT。遗憾的是,Full Cone Nat太少了,这也意味着你能收到这个数据包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收到,那么系统进行STEP3的操作。
STEP3.判断是否处于对称NAT下:
B向C的IP2的port2发送一个数据包,C收到数据包后,把它收到包的源IP和port写到UDP包中,然后通过自己的IP2和port2把此包发还给B。
和step1一样,B肯定能收到这个回应UDP包。此包中的port是我们最关心的数据,下面我们来分析:
如果这个port和step1中的port一样,那么可以肯定这个NAT是个CONE NAT,否则是对称NAT。道理很简单:根据对称NAT的规则,当目的地址的IP和port有任何一个改变,那么NAT都会重新分配一个port使用,而在step3中,和step1对应,我们改变了IP和port。因此,如果是对称NAT,那这两个port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在你的应用中,到此步的时候PORT是不同的,那么这个它就是处在一个对称NAT下了。如果相同,那么只剩下了restrict cone 和port restrict cone。系统用step4探测是是那一种。
STEP4.判断是处于Restrict Cone NAT还是Port Restrict NAT之下:
B向C的IP2的一个端口PD发送一个数据请求包,要求C用IP2和不同于PD的port返回一个数据包给B。
我们来分析结果:如果B收到了,那也就意味着只要IP相同,即使port不同,NAT也允许UDP包通过。显然这是Restrict Cone NAT。如果没收到,没别的好说,Port Restrict NAT.
到这里STUN Server一共通过这4步,判断出客户端处于什么类型的NAT下,然后去做后续的处理:
这4步都会返回给客户端它的公网IP、Port和NAT类型,除此之外:
如果A处于公网或者Full Cone Nat下,STUN不做其他的了,因为其他客户端可以直接和A进行通信。
如果A处于Restrict Cone或者Port Restrict NAT下,STUN还会协调TURN进行NAT打洞。
如果A处于对称NAT下,那么点对点连接下,NAT是无法进行打洞的。所以为了通信,只能采取最后的手段了,就是转成C/S架构了,STUN会协调TURN进行消息转发。
2.TURN Server也主要做了两件事:
为NAT打洞:
如果A和B要互相通信,那么TURN Server,会命令A和B互相发一条信息,这样各自的NAT就留下了对方的洞,下次他们就可以之间进行通信了。
为对称NAT提供消息转发:
当A或者B其中一方是对称NAT时,那么给这一方发信息,就只能通过TURN Server来转发了。
最后补充一下,为什么对称NAT无法打洞:
假如A、B进行通信,而B处于对称NAT之下,那么A与B通信,STUN拿到A,B的公网地址和端口号都为10000,然后去协调TURN打洞,那么TURN去命令A发信息给B,则A就在NAT打了个B的洞,但是这个B的洞是端口号为10000的洞,但是下次B如果给A发信息,因为B是对称NAT,它给每个新的IP发送信息时,都重新对应一个公网端口,所以给A发送请求可能是公网10001端口,但是A只有B的10000端口被打洞过,所以B的请求就被丢弃了。
显然Server是无法协调客户端打洞的,因为协调客户端打得洞仅仅是上次对端为Server发送端口的洞,并不适用于另一个请求。
最后的最后再补充一点,就是NAT打的洞也是具有时效性的,如果NAT超时了,那么还是需要重新打洞的。
ICE协议下NAT穿越的实现(STUN&TURN)的更多相关文章
- 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一)
1 说明 本文详细描述了基于STUN系列协议实现的P2P SIP电话过程,其中涉及到了SIP信令的交互,P2P的原理,以及STUN.TURN.ICE的协议交互 本文所提到的各个服务 ...
- (转)NAT与NAT穿越学习总结--ICE过程讲的不错
转:http://cgs1999.iteye.com/blog/1994072 1.引言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NAT)是一种在IP分组通过路由器或防 ...
- STUN/TURN/ICE协议在P2P SIP中的应用(二)
1 说明 2 打洞和穿越的概念... 1 3 P2P中的打洞和穿越... 2 4 使用STUN系列 协议穿越的特点... 2 5 STUN/ ...
- NAT类型与穿透 及 STUN TURN 协议
STUN : 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NATs] S ...
- NAT原理与NAT穿越
最近在看东西的时候发现很多网络程序中都需要NAT穿越,特意在此总结一下. 先做一个约定: 内网A中有:A1(192.168.0.8).A2(192.168.0.9)两用户 网关X1(一个NAT设备)有 ...
- IPFS: NAT traversal(NAT穿越)
IPFS是一个p2p网络,那么一定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NAT穿越.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提到过IPFS网络连通性使用的ICE NAT穿越框架,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NAT. 为什么有NAT技术? NAT ...
- 网络协议之NAT穿透
NAT IPv4地址只有32位,最多只能提供大致42.9亿个唯一IP地址,当设备越来越多时,IP地址变得越来越稀缺,不能为每个设备都分配一个IP地址.于是,作为NAT规范就出现了.NAT(Networ ...
- p2p网络中的NAT穿透技术----常见NAT穿越解决方案
转:http://blog.csdn.net/cllzw/article/details/46438257 常见NA丁穿越解决方案 NAT技术在缓解IPv4地址紧缺问题.构建防火墙.保证网络安全等方面 ...
- VOIP NAT穿越之SIP信令穿越
本文原创自 http://blog.csdn.net/voipmaker 转载注明出处. 本文是VOIP通信NAT系列专题的第三篇, 本文论述NAT对SIP协议穿越的影响.SIP协议是基于文本的,而 ...
随机推荐
- Codeforces 401D Roman and Numbers
题目大意 Description 给定一个数 N(N<1018) , 求有多少个经过 N 重组的数是 M(M≤100) 的倍数. 注意: ①重组不能有前导零; ②重组的数相同, 则只能算一个数. ...
- objective-c 类目(Category)和延展(Extension)
类目的基本概念: 如果有封装好的一个类,随着程序功能的增加,需要在类中增加一个方法,那我们就不必在那个类中做修改或者再定义一个子类,只需要在用到那个方法时添加一个该类的类目即可. 1.在类目定义的方法 ...
- docker run 报错——WARNING: IPv4 forwarding is disabled. Networking will not work.
执行 docker run 时遇到如下WARNING: [root@etcd1 volumes]# docker run -d -p 8080:80 -v /tmp/test_mount http ...
- tomcat7设置usernamepassword
因为tomcat是绿色版.今天想在网页上管理项目,却发现没实username和password.打开tomcat-users.xml文件全都是凝视.如图: 将例如以下代码拷贝到tomcat-users ...
- python(1)- 初识python
一.了解编程语言 1.编程语言的定义 编程语言即语言,语言的本质就是沟通,因而编程语言与英语 .法语.日语等所有语言并无区别,只不过英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介质,而编程语言则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
- libpcre.so.0 被删除怎么办?
删除 #rpm -e --nodeps pcre-6.6-1.1 1> wget 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6/os/i386/Packages/pc ...
- (全然背包)小P寻宝记——好基友一起走
题目描写叙述 话说.上次小P到伊利哇呀国旅行得到了一批宝藏.他是相当开心啊.回来就告诉了他的好基友小鑫.于是他们又结伴去伊利哇呀国寻宝. 这次小P的寻宝之路可没有那么的轻松,他们走到了一个森林,小鑫一 ...
- Django-ondelete
on_delete=None, # 删除关联表中的数据时,当前表与其关联的field的行为 on_delete=models.CASCADE, # 删除关联数据,与之关联也删除 on_delete=m ...
- LeetCode:二叉树的非递归中序遍历
第一次动手写二叉树的,有点小激动,64行的if花了点时间,上传leetcode一次点亮~~~ /* inorder traversal binary tree */ #include <stdi ...
- php 去除html标记-strip_tags和htmlspecialchars的区别
strip_tags 去掉 HTML 及 PHP 的标记. 语法: string strip_tags(string str); 传回值: 字串 函式种类: 资料处理 内容说明 本函式可去掉字串中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