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Code First的框架设计(5)
在前面几篇介绍了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过程,整体框架主要是基于Database First的方式构建,也就是利用EDMX文件的映射关系,构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弹性好,也可以利用图形化的设计器来设计表之间的关系,是开发项目较多采用的模式,不过问题还是这个XML太过复杂,因此有时候也想利用Code First模式构建整个框架。本文主要介绍利用Code First 来构建整个框架的过程以及碰到的问题探讨。
1、基于SqlServer的Code First模式
为了快速了解Code First的工作模式,我们先以微软自身的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测试,我们还是按照常规的模式先构建一个标准关系的数据库,如下所示。
这个表包含了几个经典的关系,一个是自引用关系的Role表,一个是User和Role表的多对多关系,一个是User和UserDetail之间的引用关系。
一般情况下,能处理好这几种关系,基本上就能满足大多数项目上的要求了。这几个表的数据库脚本如下所示。
create table dbo.Role (
ID nvarchar(50) not null,
Name nvarchar(50) null,
ParentID nvarchar(50) null,
constraint PK_ROLE primary key (ID)
)
go create table dbo."User" (
ID nvarchar(50) not null,
Account nvarchar(50) null,
Password nvarchar(50) null,
constraint PK_USER primary key (ID)
)
go create table dbo.UserDetail (
ID nvarchar(50) not null,
User_ID nvarchar(50) null,
Name nvarchar(50) null,
Sex int null,
Birthdate datetime null,
Height decimal null,
Note ntext null,
constraint PK_USERDETAIL primary key (ID)
)
go create table dbo.UserRole (
User_ID nvarchar(50) not null,
Role_ID nvarchar(50) not null,
constraint PK_USERROLE primary key (User_ID, Role_ID)
)
go alter table dbo.Role
add constraint FK_ROLE_REFERENCE_ROLE foreign key (ParentID)
references dbo.Role (ID)
go alter table dbo.UserDetail
add constraint FK_USERDETA_REFERENCE_USER foreign key (User_ID)
references dbo."User" (ID)
go alter table dbo.UserRole
add constraint FK_USERROLE_REFERENCE_ROLE foreign key (Role_ID)
references dbo.Role (ID)
go alter table dbo.UserRole
add constraint FK_USERROLE_REFERENCE_USER foreign key (User_ID)
references dbo."User" (ID)
go
我们采用刚才介绍的Code Frist方式来构建实体框架,如下面几个步骤所示。
1)选择来自数据库的Code First方式。
2)选择指定的数据库连接,并选择对应的数据库表,如下所示(包括中间表UserRole)。
生成项目后,项目工程会增加几个类,包括Role实体类,User实体类,UserDetail实体类(没有中间表UserRole的实体类),还有一个是包含这些实体类的数据库上下文关系,它们的表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代码指定的,没有了EDMX文件了。
几个类文件的代码如下所示,其中实体类在类定义的头部,增加了[Table("Role")]的说明,表明了这个实体类和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Table("Role")]
public partial class Role
{
public Role()
{
Children = new HashSet<Role>();
Users = new HashSet<User>();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ID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ParentID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ICollection<Role> Children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Role Parent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ICollection<User> Users { get; set; }
}
其他类如下所示。
[Table("User")]
public partial class User
{
public User()
{
UserDetails = new HashSet<UserDetail>();
Roles = new HashSet<Role>();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ID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Account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Password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ICollection<UserDetail> UserDetails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ICollection<Role> Roles { get; set; }
}
[Table("UserDetail")]
public partial class UserDetail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ID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User_ID { get; set; } [StringLength(50)]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int? Sex { get; set; } public DateTime? Birthdate { get; set; } public decimal? Height { get; set; } [Column(TypeName = "ntext")]
public string Note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User User { get; set; }
}
还有一个就是生成的数据库上下文的类。
public partial class DbEntities : DbContext
{
public DbEntities() : base("name=Model1")
{
}
public virtual DbSet<Role> Roles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DbSet<User> Users { get; set; }
public virtual DbSet<UserDetail> UserDetails { get; set;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OnModelCreating(DbModelBuilder modelBuilder)
{
modelBuilder.Entity<Role>()
.HasMany(e => e.Children)
.WithOptional(e => e.Parent)
.HasForeignKey(e => e.ParentID); modelBuilder.Entity<Role>()
.HasMany(e => e.Users)
.WithMany(e => e.Roles)
.Map(m => m.ToTable("UserRole")); modelBuilder.Entity<User>()
.HasMany(e => e.UserDetails)
.WithOptional(e => e.User)
.HasForeignKey(e => e.User_ID); modelBuilder.Entity<UserDetail>()
.Property(e => e.Height)
.HasPrecision(, );
}
}
上面这个数据库上下文的操作类,通过在OnModelCreating函数里面使用代码方式指定了几个表之间的关系,代替了EDMX文件的描述。
这样好像看起来比EDMX文件简单了很多,感觉很开心,一切就那么顺利。
如果我们使用这个数据库上下文进行数据库的插入,也是很顺利的执行,并包含了的多个表之间的关系处理,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NormalTest()
{
DbEntities db = new DbEntities();
Role role = new Role()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Name = "test33" }; User user = new User()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Account = "test33", Password = "test33" };
UserDetail detail = new UserDetail()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Name = "userName33", Sex = , Note = "测试内容33", Height = };
user.UserDetails.Add(detail); role.Users.Add(user); db.Roles.Add(role);
db.SaveChanges(); List<Role> list = db.Roles.ToList();
}
我们发现,通过上面代码的操作,几个表都写入了数据,已经包含了他们之间的引用关系了。
2、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实体框架的提炼
为了更好对不同数据库的封装,我引入了前面介绍的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实体框架的结构,希望后面能够兼容多种数据库的支持,最终构建代码的分层结构如下所示。
使用这种框架的分层,相当于为各个数据库访问提供了统一标准的通用接口,为我们利用各种强大的基类快速实现各种功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使用这种分层的框架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FrameworkTest()
{
Role role = new Role()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Name = "test33" }; User user = new User()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Account = "test33", Password = "test33" };
UserDetail detail = new UserDetail() { ID = Guid.NewGuid().ToString(), Name = "userName33", Sex = , Note = "测试内容33", Height = };
user.UserDetails.Add(detail); role.Users.Add(user); IFactory.Instance<IRoleBLL>().Insert(role); ICollection<Role> list = IFactory.Instance<IRoleBLL>().GetAll(); }
我们发现,这部分代码执行的效果和纯粹使用自动生成的数据库上下文DbEntities 来操作数据库一样,能够写入各个表的数据,并添加了相关的应用关系。
满以为这样也可以很容易扩展到Oracle数据库上,但使用SQLServer数据库生成的实体类,在Oracle数据库访问的时候,发现它生成的实体类名称全部是大写,一旦修改为Camel驼峰格式的字段,就会出现找不到对应表字段的错误。
寻找了很多解决方案,依旧无法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因为Oracle本身的表或者字段名称是大小写敏感的,关于Oracle这个问题,先关注后续解决吧,不过对于如果不考虑支持多种数据库的话,基于SQLServer数据库的Code First构建框架真的还是比较方便,我们不用维护那个比较麻烦的EDMX文件,只需要在代码函数里面动态添加几个表之间的关系即可。
这个系列文章索引如下: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的实体框架(1)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利用Unity对象依赖注入优化实体框架(2)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基类接口的统一和异步操作的实现(3)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实体数据模型 (EDM)的处理(4)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Code First的框架设计(5)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Code First的框架设计(5)的更多相关文章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几种数据库操作的代码介绍(9)
本篇主要对常规数据操作的处理和实体框架的处理代码进行对比,以便更容易学习理解实体框架里面,对各种数据库处理技巧,本篇介绍几种数据库操作的代码,包括写入中间表操作.联合中间表获取对象集合.递归操作.设置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界面操作的几个典型的处理(8)
在上篇随笔<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数据传输模型DTO和实体模型Entity的分离与联合>里面,介绍了在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里面引入了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数据传输模型DTO和实体模型Entity的分离与联合
在使用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操作的都是实体模型Entity,这个和数据库操作上下文结合,可以利用LINQ等各种方便手段,实现起来非常方便,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Code First模式中使用 Fluent API 配置(6)
在前面的随笔<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Code First的框架设计(5)>里介绍了基于Code First模式的实体框架的经验,这种方式自动处理出来的模式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实体数据模型 (EDM)的处理(4)
在前面几篇关于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介绍里面,已经逐步对整个框架进行了一步步的演化,以期达到统一.高效.可重用性等目的,本文继续探讨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实体框架方面的改进优化,使我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实体框架的开发的几个经验总结
在前阵子,我对实体框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后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开了一个系列,以逐步深入的方式解读实体框架的相关技术,期间每每碰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潜入研究.本文继续前面的主题介绍,着重从整体性的来总结一下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为基础类库接口增加单元测试,对基类接口进行正确性校验(10)
本篇介绍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文章已经到了第十篇了,对实体框架的各个分层以及基类的封装管理,已经臻于完善,为了方便对基类接口的正确性校验,以及方便对以后完善或扩展接口进行回归测试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基类接口的统一和异步操作的实现(3)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随笔<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的实体框架(1)>中介绍了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构建 ...
- 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利用Unity对象依赖注入优化实体框架(2)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随笔<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形成之旅--基于泛型的仓储模式的实体框架(1)>中介绍了Entity Framework 实体框架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构建 ...
随机推荐
- 源代码版本管理与项目管理软件的认识与github的注册
源代码版本管理软件: 主要有:svn,cvs,hg,git,VSS 这些工具主要是一种记录代码更改历史, 可以无限回溯, 用于代码管理,多个程序员开发协作的工具.Perforce,StarTeam)- ...
- try catch 与 throw拾遗
今天在微软虚拟学院看到的代码: var b = 0; try{ if (b == 0) { throw('NO NO!!'); } else { alert('OK OK'); }} catch(e) ...
- 建立 svn 服务端
上一篇文章 (SVN 使用)是针对于客户端,本文是说明如何在本地设置服务端 1,建立服务端站点 svnadmin create /Users/hour/Desktop/svn 2,终端进入svn 里的 ...
- Vue.js2.0从入门到放弃---入门实例
最近,vue.js越来越火.在这样的大浪潮下,我也开始进入vue的学习行列中,在网上也搜了很多教程,按着教程来做,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坑啊,由于网上那些教程都是Vue.js 1.x版本的,现在用 ...
- js笔记——js里var与变量提升
var是否可以省略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省略var的,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1.var a=1 与 a=1 ,这两条语句一般情况下作用是一样的.但是前者不能用delete删除.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 ...
- 锋利的JQuery —— JQuery性能优化
大图猛戳
- Linux初学 - 文件夹及文件操作
创建文件夹 mkdir 移动文件夹 mv dir1 dir2 复制文件夹 cp 删除文件夹 rm 创建文件 touch 编辑文件内容 vi /vim 查看文件内容 cat 追加文件内容 echo 复制 ...
- Python中的参数
Python中的参数 1. python函数参数有多重形式: * test(arg1,arg2,`*args`) * test(arg1,arg2,`*args`,`**kwargs`) 2. 其中比 ...
- Python数据类型之“集合(Sets)与映射(Mapping)”
一.集合类型(Sets) 集合对象是不同的(不可重复)hashable对象的无序集合.常见用法包括:成员关系测试.移除序列中的重复.以及科学计算,例如交集.并集.差分和对称差分.通俗点来说,集合是一个 ...
- Python字符串的encode与decode
首先要搞清楚,字符串在Python内部的表示是unicode编码. 因此,在做编码转换时,通常需要以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即先将其他编码的字符串解码(decode)成unicode,再从un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