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解决测试依赖之 Mock模块的基本使用
什么是mock?
Mock,顾名思义,模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者影视作品中见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预备飞行员的模拟训练,印象比较深的是电影《萨利机长》中的模拟器,经过几千次模拟,人们得出机长萨利在飞机遇到鸟群撞击后,作出了最符合当时情况的最正确的迫降决定,创造了奇迹。这里面涉及到的模拟就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模拟类似,即用一个虚拟的对象来完成某些不容易构造或者不容易获取的对象或者场景的构造。

为什么要mock
本文所讲的mock是mock测试,是辅助单元测试的一个模块。
实际生产中的项目是非常复杂的,对其进行单元测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 接口的依赖
- 外部接口调用
- 测试环境非常复杂
单元测试应该只针对当前单元进行测试, 所有的内部或外部的依赖应该是稳定的, 已经在别处进行测试过的.使用mock 就可以对外部依赖组件实现进行模拟并且替换掉, 从而使得单元测试将焦点只放在当前的单元功能。
安装使用
在Python2.x中 mock是一个单独模块,需要单独安装。在Python3中 它已经被集成到了unitest模块可以直接会用from unittest import mock进行导入。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如下命令独立安装。
pip install -U mock
简单的例子
我们先从最简单例子开始。
#modular.py
class Count():
def add(self):
pass
这里要实现一个Count计算类,add()方法要实现两数相加。但这个功能我还没有完成。这时就可以借助mock对其进行测试。
# mock_demo01.py
from unittest import mock
import unittest
from modular import Count
# test Count class
class TestCount(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add(self):
count = Count()
count.add = mock.Mock(return_value=13)
result = count.add(8,5)
self.assertEqual(result,13)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首先实例化一个对象,调用被测试类Count() 。
count = Count()
count.add = mock.Mock(return_value=7)
通过Mock类模拟被调用的方法add()方法,return_value 定义add()方法的返回值。
result = count.add(2,5)
接下来,相当于在正常的调用add()方法,传两个参数2和5,然后会得到相加的结果7。然后,7的结果是我们在上一步就预先设定好的。
self.assertEqual(result,7)
最后,通过assertEqual()方法断言,返回的结果是否是预期的结果7。
运行测试结果:
> python3 mock_demo01.py
.
----------------------------------------------------------------------
Ran 1 test in 0.000s
OK
这样一个用例就在mock的帮助下编写完成,并且测试通过了。
完成功能测试
再接下来完成module.py文件中add()方法。
#module.py
class Count():
def add(self, a, b):
return a + b
然后,修改测试用例:
from unittest import mock
import unittest
from module import Count
class MockDemo(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add(self):
count = Count()
count.add = mock.Mock(return_value=13, side_effect=count.add)
result = count.add(8, 8)
print(result)
count.add.assert_called_with(8, 8)
self.assertEqual(result, 16)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count.add = mock.Mock(return_value=13, side_effect=count.add)
side_effect参数和return_value是相反的。它给mock分配了可替换的结果,覆盖了return_value。简单的说,一个模拟工厂调用将返回side_effect值,而不是return_value。
所以,设置side_effect参数为Count类add()方法,那么return_value的作用失效。
result = count.add(8, 8)
print(result)
这次将会真正的调用add()方法,得到的返回值为16(8+8)。通过print打印结果。
assert_called_with(8,8)
检查mock方法是否获得了正确的参数。
解决测试依赖
前面的例子,只为了让大家对mock有个初步的印象。再接来,我们看看如何mock方法的依赖。
例如,我们要测试A模块,然后A模块依赖于B模块的调用。但是,由于B模块的改变,导致了A模块返回结果的改变,从而使A模块的测试用例失败。其实,对于A模块,以及A模块的用例来说,并没有变化,不应该失败才对。
这个时候就是mock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通过mock模拟掉影响A模块的部分(B模块)。至于mock掉的部分(B模块)应该由其它用例来测试。
# function.py
def add_and_multiply(x, y):
addition = x + y
multiple = multiply(x, y)
return (addition, multiple)
def multiply(x, y):
return x * y
然后,针对 add_and_multiply()函数编写测试用例。func_test.py
import unittest
import function
class MyTestCase(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add_and_multiply(self):
x = 3
y = 5
addition, multiple = function.add_and_multiply(x, y)
self.assertEqual(8, addition)
self.assertEqual(15, multipl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运行结果:
> python3 func_test.py
.
----------------------------------------------------------------------
Ran 1 test in 0.000s
OK
目前运行一切正确常,然而,add_and_multiply()函数依赖了multiply()函数的返回值。如果这个时候修改multiply()函数的代码。
……
def multiply(x, y):
return x * y + 3
这个时候,multiply()函数返回的结果变成了x*y加3。
再次运行测试:
> python3 func_test.py
F
======================================================================
FAIL: test_add_and_multiply (__main__.MyTestCase)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un_test.py", line 19, in test_add_and_multiply
self.assertEqual(15, multiple)
AssertionError: 15 != 18
----------------------------------------------------------------------
Ran 1 test in 0.000s
FAILED (failures=1)
测试用例运行失败了,然而,add_and_multiply()函数以及它的测试用例并没有做任何修改,罪魁祸首是multiply()函数引起的,我们应该把 multiply()函数mock掉。
import unittest
from unittest.mock import patch
import function
class MyTestCase(unittest.TestCase):
@patch("function.multiply")
def test_add_and_multiply2(self, mock_multiply):
x = 3
y = 5
mock_multiply.return_value = 15
addition, multiple = function.add_and_multiply(x, y)
mock_multiply.assert_called_once_with(3, 5)
self.assertEqual(8, addition)
self.assertEqual(15, multipl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patch("function.multiply")``patch()装饰/上下文管理器可以很容易地模拟类或对象在模块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您指定的对象将被替换为一个模拟(或其他对象),并在测试结束时还原。
这里模拟function.py文件中multiply()函数。def test_add_and_multiply2(self, mock_multiply):在定义测试用例中,将mock的multiply()函数(对象)重命名为 mock_multiply对象。mock_multiply.return_value = 15设定mock_multiply对象的返回值为固定的15。mock_multiply.assert_called_once_with(3, 5) 检查ock_multiply方法的参数是否正确。
再次,运行测试用例,通过!
【Python】解决测试依赖之 Mock模块的基本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之mock模块基本使用
mock简介 mock原来是python的第三方库 python3以后mock模块已经整合到了unittest测试框架中,不用再单独安装 Mock这个词在英语中有模拟的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出这个 ...
- python接口测试,mock模块基本使用介绍
mock简介 py3已将mock集成到unittest库中 为的就是更好的进行单元测试 简单理解,模拟接口返回参数 通俗易懂,直接修改接口返回参数的值 mock作用 解决依赖问题,达到解耦作用 当我们 ...
- 使用Python中的mock模块进行单元测试
在进行单元测试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 出于某些原因,我们不想测试某一部分内容,但是我们想要测试的部分却依赖这部分内容. 这时候,可以使用mock模块来模拟调用这部分内容,并给出返回结果,举例如 ...
- python mock模块使用(一)
什么是mock unittest.mock是一个用于在Python中进行单元测试的库,Mock翻译过来就是模拟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库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一些东西. 它的主要功能是使用mock对象替代掉指定 ...
- python中使用mock模块返回数据
mock是辅助单元测试的一个模块.它允许您用模拟对象替换您的系统的部分,并对它们已使用的方式进行断言. mock在python3中已经被集成到了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中,所以,可以直接使用. m ...
- python mock模块使用(二)
本篇继续介绍mock里面另一种实现方式,patch装饰器的使用,patch() 作为函数装饰器,为您创建模拟并将其传递到装饰函数 官方文档地址 patch简介 1.unittest.mock.patc ...
- python学习之算法、自定义模块、系统标准模块(上)
算法.自定义模块.系统标准模块(time .datetime .random .OS .sys .hashlib .json和pickle) 一:算法回顾: 冒泡算法,也叫冒泡排序,其特点如下: 1. ...
- python笔记23-unittest单元测试之mock
什么是mock unittest.mock是一个用于在Python中进行单元测试的库,Mock翻译过来就是模拟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库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一些东西. 它的主要功能是使用mock对象替代掉指定 ...
- python进阶(3):模块和包
之前两天我们介绍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模块,而我也说过会讲解什么是模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模块和包,模块我们现阶段使用还可以而包的话现阶段我们基本很少会用到包,学的不是很清楚也没关系这些东西都是用的多了也 ...
随机推荐
- Ant教程
安装ant,去http://ant.apache.org下载 配置环境变量(前提是配置了java环境变量) ANT_HOME G:\Software\ant1.9.7 //ant根目录 在PATH后添 ...
- 微信小程序 --- for循环渲染
循环标签:wx:for <view wx:for="{{['aa','bb','cc']}}"> {{index}} {{item}} </view> 这里 ...
- JavaScript获取地址栏的参数!
第一种方式:手动解析 “location”对象 console.log(window.location); 使用这个对象做跳转: window.location.href=""; ...
- mysql中or和in的效率问题
分三中情况进行测试,分别是:第一种情况:in和or所在列为主键的情形.第二种情况:in和or所在列创建有索引的情形.第二种情况:in和or所在列没有索引的情形.每种情况又采用不同的in和or的数量进行 ...
- Asp.net页面生存周期【转】
ASP.NET 页面生存周期中的关键事件 要想深入ASP.NET页面编程,就必须了解页面生存周期各个阶段及相关事件.重写相关事件和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控制页面呈现. # 事件或方法 功能 描述 1 I ...
- Code Forces 18D Seller Bob(简单DP)
D. Seller Bob time limit per test 2 seconds memory limit per test 128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input ...
- remote git server
EControl5.0ssh://mygit@192.168.6.70/ISRL/SPDH/EControl.gitPTSssh://mygit@192.168.6.70/ISRL/ISaints/p ...
- Tensorflow中卷积的padding方式
根据tensorflow中的Conv2D函数,先定义几个基本符号: 输入矩阵W*W,这里只考虑输入宽高相等的情况,如果不相等,推导方法一样 filter矩阵F*F,卷积核 stride值S,步长 输出 ...
- unittest框架(二)单元测试及测试报告
如果要自测代码,可使用单元测试,需要导入unittest模块,import unittest即可. 例如,自测一个计算连个数相除的函数,代码如下: import unittest def calc(a ...
- 从getApplicationContext和getApplication再次梳理Android的Application正确用法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y502541243/article/details/52105466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ly50254124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