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要做一些Java方面的开发,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Java NIO(New I/O),尽管很早以前了解过一些,但并没有认真去看过它的实现原理,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使用,这次也好重新研究一下,顺便写点东西,就当是自己学习 Java NIO的笔记了。本文为NIO使用及原理分析的第一篇,将会介绍NIO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在Java1.4之前的I/O系统中,提供的都是面向流的I/O系统,系统一次一个字节地处理数据,一个输入流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一个输出流消费一个字节的数据,面向流的I/O速度非常慢,而在Java 1.4中推出了NIO,这是一个面向块的I/O系统,系统以块的方式处理处理,每一个操作在一步中产生或者消费一个数据库,按块处理要比按字节处理数据快的多。

在NIO中有几个核心对象需要掌握:缓冲区(Buffer)、通道(Channel)、选择器(Selector)。

缓冲区Buffer

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更直接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NIO库中,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区处理的。在读取数据时,它是直接读到缓冲区中的; 在写入数据时,它也是写入到缓冲区中的;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都是将它放到缓冲区中。而在面向流I/O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写入或者直接将数据读取到Stream对象中。

在NIO中,所有的缓冲区类型都继承于抽象类Buffer,最常用的就是ByteBuffer,对于Java中的基本类型,基本都有一个具体Buffer类型与之相对应,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IntBuffer的例子:

  1. import java.nio.IntBuffer;
  2. public class TestIntBuffer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 分配新的int缓冲区,参数为缓冲区容量
  5. // 新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将为零,其界限(限制位置)将为其容量。它将具有一个底层实现数组,其数组偏移量将为零。
  6. IntBuffer buffer = IntBuffer.allocate(8);
  7.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8. int j = 2 * (i + 1);
  9. // 将给定整数写入此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递增
  10. buffer.put(j);
  11. }
  12. // 重设此缓冲区,将限制设置为当前位置,然后将当前位置设置为0
  13. buffer.flip();
  14. // 查看在当前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是否有元素
  15. while (buffer.hasRemaining()) {
  16. // 读取此缓冲区当前位置的整数,然后当前位置递增
  17. int j = buffer.get();
  18. System.out.print(j + "  ");
  19. }
  20. }
  21. }

运行后可以看到:

在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分析Buffer对象,以及它的几个重要的属性。

通道Channel

通道是一个对象,通过它可以读取和写入数据,当然了所有数据都通过Buffer对象来处理。我们永远不会将字节直接写入通道中,相反是将数据写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字节的缓冲区。同样不会直接从通道中读取字节,而是将数据从通道读入缓冲区,再从缓冲区获取这个字节。

在NIO中,提供了多种通道对象,而所有的通道对象都实现了Channel接口。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

使用NIO读取数据

在前面我们说过,任何时候读取数据,都不是直接从通道读取,而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所以使用NIO读取数据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从FileInputStream获取Channel 
2. 创建Buffer 
3. 将数据从Channel读取到Buffer中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NIO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例子:

  1. import java.io.*;
  2. import java.nio.*;
  3. import java.nio.channels.*;
  4. public class Program {
  5.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6. 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c:\\test.txt");
  7. // 获取通道
  8. FileChannel fc = fin.getChannel();
  9. // 创建缓冲区
  10.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11. // 读取数据到缓冲区
  12. fc.read(buffer);
  13. buffer.flip();
  14. while (buffer.remaining()>0) {
  15. byte b = buffer.get();
  16. System.out.print(((char)b));
  17. }
  18. fin.close();
  19. }
  20. }

使用NIO写入数据

使用NIO写入数据与读取数据的过程类似,同样数据不是直接写入通道,而是写入缓冲区,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步骤: 
1. 从FileInputStream获取Channel 
2. 创建Buffer 
3. 将数据从Channel写入到Buffer中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NIO向文件中写入数据的例子:

  1. import java.io.*;
  2. import java.nio.*;
  3. import java.nio.channels.*;
  4. public class Program {
  5. static private final byte message[] = { 83, 111, 109, 101, 32,
  6. 98, 121, 116, 101, 115, 46 };
  7. static publ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Exception {
  8. 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 "c:\\test.txt" );
  9. FileChannel fc = fout.getChannel();
  10.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 1024 );
  11. for (int i=0; i<message.length; ++i) {
  12. buffer.put( message[i] );
  13. }
  14. buffer.flip();
  15. fc.write( buffer );
  16. fout.close();
  17. }
  18. }

本文介绍了Java NIO中三个核心概念中的两个,并且看了两个简单的示例,分别是使用NIO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Java NIO中最重要的一块Nonblocking I/O将在第三篇中进行分析,下篇将会介绍Buffer内部实现。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uxianglong/article/details/6604817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一)(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四)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 ...

  2.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四)(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缓冲区的一些细节内容,现在终于可以进入NIO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非阻塞I/O.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 ...

  3.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1-4)(转)

    转载的原文章也找不到!从以下博客中找到http://blog.csdn.net/wuxianglong/article/details/6604817 转载自:李会军•宁静致远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要做一 ...

  4.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二)

    在第一篇中,我们介绍了NIO中的两个核心对象:缓冲区和通道,在谈到缓冲区时,我们说缓冲区对象本质上是一个数组,但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数组,缓冲区对象内置了一些机制,能够跟踪和记录缓冲区的状态变化情况,如 ...

  5.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二)(转)

    在第一篇中,我们介绍了NIO中的两个核心对象:缓冲区和通道,在谈到缓冲区时,我们说缓冲区对象本质上是一个数组,但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数组,缓冲区对象内置了一些机制,能够跟踪和记录缓冲区的状态变化情况,如 ...

  6.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缓冲区内部对于状态变化的跟踪机制,而对于NIO中缓冲区来说,还有很多的内容值的学习,如缓冲区的分片与数据共享,只读缓冲区等.在本文中我们来看一下缓冲区一些更细节的内容. 缓冲区的分 ...

  7.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三)(转)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缓冲区内部对于状态变化的跟踪机制,而对于NIO中缓冲区来说,还有很多的内容值的学习,如缓冲区的分片与数据共享,只读缓冲区等.在本文中我们来看一下缓冲区一些更细节的内容. 缓冲区的分 ...

  8. Java NIO使用及原理分析 (一)

    http://blog.csdn.net/wuxianglong/article/details/6604817

  9. Java NIO wakeup实现原理

    本文转载自Java NIO wakeup实现原理 导语 最近在阅读netty源码时,很好奇Java NIO中Selector的wakeup()方法是如何唤醒selector的,于是决定深扒一下wake ...

随机推荐

  1. 常见Web前端开发笔试题

    1.什么是web标准? WEB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 (Behavior). 对应的标准也分 ...

  2. RabbitMQ 安装和监控[原,转]

    在Windows上安装Rabbit MQ 指南,最好的是这篇<Rabbit MQ Windows Installation guide>,其中还包括了使用.NET RabbitMQ.Cli ...

  3. 基于SpringCloud的微服务实践

    微服务不同于单一架构应用, 是典型的分布式场景, 各服务之间通过IPC进行通信. 实现微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 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协议. 例如可以选 ...

  4. selenium + python 怎样才能滚到页面的底部?

    可以用 execute_script方法来处理这个. 调用原生javascript的API,这样你想滚到哪里就能滚到哪里.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滚到页面的最下面:   driver.execute_s ...

  5. Android 实现 HttpClient 请求Https

    如题,默认下,HttpClient是不能请求Https的,需要自己获取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ET_CONNECTION_TIMEOUT = 5 * 1000; priv ...

  6. 从汇编角度来理解linux下多层函数调用堆栈运行状态

    我们用下面的C代码来研究函数调用的过程.  C++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int bar(int c, int d) {     ...

  7. Python 字典 popitem() 方法

    描述 Python 字典 popitem() 方法随机返回并删除字典中的一个键/值对(一般删除末尾对). 如果字典已经为空,却调用了此方法,就报出KeyError异常. 语法 popitem() 方法 ...

  8. 如何理解Latency和Throughput: 吞吐量和延迟

    Latency,中文译作延迟.Throughput,中文译作吞吐量.它们是衡量软件系统的最常见的两个指标. 延迟一般包括单向延迟(One-way Latency)和往返延迟(Round Trip La ...

  9. add printer driver error 1802修复说明

    1.重启电脑后 ,将服务"Print Spooler"服务重新启动2.srclient.dll文件拷贝到c盘 windows/system32目录下3.连接好打印机USB接口,重装 ...

  10. Windows 7/8/10 系统下Laravel框架的开发环境安装及部署详解(Vagrant + Homestead)

    注意! laravel/homestead box项目地址已经不再是原来的 https://atlas.hashicorp.com/laravel/boxes/homestead 而已经变更成 h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