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改动网卡驱动以实现10/100/1000M自适应,因此研究了下phy芯片和emac驱动怎样兼容10/100/1000M网络环境,记录在此。

网络中设备端数据链路层由mac芯片和phy芯片组成。phy芯片依据外部网络环境完毕自己主动协商以及配置。驱动中依据phy状态来配置mac。以达到phy与mac的相互配合工作。
如今主流的网卡phy芯片为100M和1000M,都是向下兼容。100M phy支持10/100M环境,1000M phy支持10/100/1000M环境。

首先说10/100/1000M都是指的数据收发速率,单位是bps。所以这里要从mac以及phy的数据收发接口下手。

mac与phy主流数据接口有GMII MII RMII等。接口规范中定义了数据收发信号线个数。

接口定义能够看这篇文章:
http://blog.csdn.net/skyflying2012/article/details/8252843

以GMII/MII为例来研究。GMII是有8根rx/tx线,MII有4根rx/tx线。
首先以外接100Mphy芯片来研究。

phy与外界网络环境完毕自己主动协商来确定其本身的速度。100M phy都支持MII接口。因此mac端就须要以MII接口定义与phy相连。
数据收发最重要的是提供正确的数据时钟。来保证数据正确的採样与发送。
对于100M phy,这个问题好解决,由于MII接口支持10/100M。4根数据线,仅仅须要mac给phy提供2.5/25MHZ数据时钟就可以。

最值得研究的是外接1000M phy时怎样适应10/100/1000M网络环境。

首先说,这是一个倒推的过程,首先来看phy是怎样处理10/100M和1000M环境的。mac的接口模式以及时钟再依据phy的配置进行配置。

随便找了一个1000M phy芯片的datasheet。RTL88E1111,对于GMII/MII接口的描写叙述例如以下:

依据这段描写叙述看出,GMII接口模式支持1000M环境,可是在10/100M环境下phy完毕自己主动协商确定为10/100BASE-TX后就切换为MII模式。GMII引脚都是与MII兼容的(MII下8根数据线有4根不用)。GMII接口定义中有2个clk线,GTX_CLK TX_CLK(GMII/MII下rx clk由phy提供),GTX_CLK在GMII模式下提供125MHZ,TX_CLK在MII模式下提供2.5/25MHZ。

以下给出一个mac与1000M phy硬件电路连接图。

能够看出对于1000M phy,GTX_CLK TX_CLK都须要与mac相连,在10/100/1000M环境下我分别用示波器測量clk的确如上所说。

综上,

对于100M phy。外部网络10/100M切换,仅须要改变mac提供的数据时钟就可以,mac接口模式不变,由于MII兼容10/100M。

对于1000M phy,外部网络10/100/1000M切换,首先须要改变mac的接口模式(使用的数据线个数不同了),由于10/100M下phy会切换为MII模式,依据接口模式在改变其数据时钟。

当然phy在自己主动协商完毕后是其硬件逻辑会完毕模式GMII/MII的转换,而对于mac,则要由驱动依据phy的工作状态来确定mac的接口模式以及须要提供的clk。
这也是我们软件开发者最须要关注的地方,依据phy的状态。怎样配置mac(接口模式 数据时钟)来保证与phy一致。

mac与phy怎样实现网络自适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MAC和PHY的区别

    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 ...

  2. 网卡及MAC和PHY的区别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7350f0100mudb.html 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 ...

  3. 网口扫盲三:以太网芯片MAC和PHY的关系

    转载:http://www.cnblogs.com/jason-lu/articles/3195473.html   问:如何实现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 答:诀窍是将微控制器.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A ...

  4. 网口扫盲三:以太网芯片MAC和PHY的关系(转)

      问:如何实现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 答:诀窍是将微控制器.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接口收发器(PHY)整合进同一芯片,这样能去掉许多外接元器件.这种方案可使MAC和PHY实现很好的匹配, ...

  5. MAC和PHY的区别 (转自http://www.cnblogs.com/feitian629/archive/2013/01/25/2876857.html)

    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 ...

  6. MAC和PHY的区别

    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 ...

  7. 有关MAC、PHY和MII

    这是一篇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cppblog.com/totti1006/archive/2008/04/22/47829.html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 ...

  8. MAC和PHY的区别(网线上传递的是模拟信号)

    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 ...

  9. Mac与Phy组成原理的简单分析

    1. general 下图是网口结构简图.网口由CPU.MAC和PHY三部分组成.DMA控制器通常属于CPU的一部分,用虚线放在这里是为了表示DMA控制器可能会参与到网口数据传输中. 对于上述的三部分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新特性] 谷歌发布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1.0正式版(组图) 2014-12-09 09:35:40

    Android Studio是谷歌于13年I/O大会推出的Android开发环境,基于IntelliJ IDEA. 类似 Eclipse ADT,Android Studio 提供了集成的Androi ...

  2. Solr6.6.0 用 SimplePostTool索引文件 中文乱码

    在用SimplePostTool工具导入CSV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启动solr ,利用命令导入:java -Dtype=text/csv -Dc=solr_test -jar post.jar .. ...

  3. [Javascript] Use a Pure RNG with the State ADT to Select an Element from State

    The resultant in a State ADT instance can be us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tat ...

  4. 倍福TwinCAT(贝福Beckhoff)常见问题(FAQ)-如何获取标准驱动器扭矩值获取电流值

    双击某个驱动器(以松下伺服驱动器为例),在Process Data中,注意默认显示了PDO mapping1的数据(Error code, status word等)   注意左侧,2和3分别表示了与 ...

  5. [转]SQL Server 性能调优(io)

      目录 诊断磁盘io问题 常见的磁盘问题 容量替代了性能 负载隔离配置有问题 分区对齐配置有问题 总结 关于io这一块,前面的东西如磁盘大小,磁盘带宽,随机读取写入,顺序读取写入,raid选择,DA ...

  6. 【转】Spring Annotation 详解

    (1)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 /> 该配置隐式注册了多个对注解进行解析的处理器,如: Autowire ...

  7. servlet--百度百科

    Servlet(Server Applet),全称Java Servlet, 未有中文译文.是用Java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其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生成动态Web内容.狭义的Servle ...

  8. HTML5开发移动web应用——Sencha Touch篇(10)

    我们把数据可视化出来,为的就是进行一些针对数据的操作. 这里介绍一下DataView的排序功能和搜索功能. 掌握这两个技能,能够让写出的数据界面内的数据能够依据要求进行排序,能够进行数据的搜索显示灯功 ...

  9. android adt 最新下载地址

    打开这个网址就可以看到adt的详细信息:  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stalling/installing-adt.html 或者直接在你的eclipse ...

  10. 分别在.NET Framework 与 .NET Core 框架下 编写Windows Service(windows服务程序)

    前言,为什么会分别在两个框架下编写Windows Service,是因为最近在做区块链这块,使用的是NEO(小蚁区块链)的相关技术,NEO使用的是.net core 2.1,业务上需要写两个程序,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