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hrome中的高性能网络(二)
Chrome Predictor的预测功能优化
Chrome会随着使用变得更快。 它这个特性是通过一个单例对象Predictor来实现的。这个对象在浏览器内核进程(Browser Kernel Process)中实例化,它唯一的职责就是观察和学习当前网络活动方式,提前预估用户下一步的操作。下面是一个示例:
- 用户将鼠标停留在一个链接上,就预示着一个用户的偏好以及下一步的浏览行为。这时Chrome就可以提前进行DNS Lookup及TCP握手。用户的点击操作平均需要将近200ms,在这个时间就可能处理完DNS和TCP相关的操作, 也就是省去几百毫秒的延迟时间。
- 当在地址栏(Omnibox/URL bar) 触发高可能性选项时,就同样会触发一个DNS lookup和TCP预连接(pre-connect),甚至在一个不可见的页签中进行预渲染(pre-render)!
- 我们每个人都一串天天会访问的网站, Chrome会研究在这些页面上的子资源, 并且尝试进行预解析(pre-resolve), 甚至可能会进行预加载(pre-fetch)以优化浏览体验。
除了上面三项,还有很多..
Chrome会在你使用过程中学习Web的拓扑结构,而不单单是你的浏览模式。理想的话,它将为你省去数百毫秒的延迟, 更接近于即时页面加载的状态. 正是为了这个目标,Chrome投入了以下的核心优化技术:
DNS预解析(pre-resolve) 提前解析主机地址,以减少DNS延迟 TCP预连接(pre-connect) 提前连接到目标服务器,以减少TCP握手延迟 资源预加载(prefetching) 提前加载页面的核心资源,以加载页面显示 页面预渲染(prerendering) 提前获取整个页面和相关子资源,这样可以做到及时显示
每一个决策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的优化, 用来克服大量的限制因素. 不过毕竟都只是预测性的优化策略,如果效果不理想,就会引入多余的处理和网络传输。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些加载时间上的负体验。
Chrome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Predictor会尽量收集各种信息,诸如用户操作,历史浏览数据,以及来自渲染引擎(render)和网络模块自身的信息。
和Chrome中负责网络事务调度的ResourceDispatcherHost不同,Predictor对象会针对用户和网络事务创建一组过滤器(filter):
- IPC channel filter用来监控来自render进程的事务。
- 每个请求上都会加一个
ConnectInterceptor
对象,这样就可以跟踪网络传输的模式以及每一个请求的度量数据。
渲染进程(render process)会在一系列的事件下发送消息到浏览器进程(browser process), 这些事件被定义在一个枚举(ResolutionMotivation)中以便于使用 (url_info.h):
enum ResolutionMotivation {
MOUSE_OVER_MOTIVATED, // 鼠标悬停.
OMNIBOX_MOTIVATED, // Omni-box建议进行解析.
STARTUP_LIST_MOTIVATED, // 这是在前10个启动项中的资源.
EARLY_LOAD_MOTIVATED, // 有时需要使用prefetched来提前建立连接. // 下面定义了预加载评估的方式,会由一个navigation变量指定.
// referring_url_也需要同时指定.
STATIC_REFERAL_MOTIVATED, // 外部数据库(External Database)建议进行解析。
LEARNED_REFERAL_MOTIVATED, // 前一次浏览(prior navigation建议进行解析.
SELF_REFERAL_MOTIVATED, // 猜测下一个连接是不是需要进行解析. // <略> ...
};
通过这些给定的事件,Predictor的目标就可以评估它成功的可能性, 然后再适时触发操作。每一项事件都有其成功的机率、优先级以及时间戳,这些可以在内部维护一个用优先级管理的队列,也是优化的一个手段。最终,对于这个队列中发出的每一个请求的成功率,都可以被Predictor追踪到。基于这些数据,Predictor就可以进一步优化它的决策。
Chrome网络架构小结
- Chrome使用多进程架构,将渲染进程同浏览器进程隔离开来。
- Chrome维护着一个资源分发器的实例(a single instance of the resource dispatcher), 它运行在浏览器内核进程,并在各个渲染进程间共享。
- 网络层是跨平台的,大部分情况下以单进程库存在。
- 网络层使用非阻塞式(no-blocking)操作来管理所有网络任务。
- 共享的网络层支持有效的资源排序、复用、并为浏览器提供在多进程间进行全局优化的能力。
- 每一个渲染进程通过IPC和资源分发器(resource dispatcher)通讯。
- 资源分发器(Resource dispatcher)通过自定义的IPC Filter解析资源请求。
- Predictor在解析资源请求和响应网络事务中学习,并对后续的网络请求进行优化。
- Predictor会根据学习到的网络事务模式预测性的进行DNS解析, TCP握手,甚至是资源请求,为用户实际操作时节省数百毫秒的时间。
了解晦涩的内部细节后,让我们来看一下用户可以感受到的优化。一切从全新的Chrome开始。
优化冷启动(Cold-Boot)体验
第一次启动浏览器,它当然不可能了解你的使用习惯和喜欢的页面。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会在浏览器的冷启动后做些类似的事情,比如到电子邮箱查看邮件,加一些新闻页面、社交页面及内部页面到我的最爱,诸如此类。这些页面各有不同,但它们仍然具有一些相似性,所以Predictor仍然可以对这个过程提速。
chrome://dns
查看到这个列表。在打开页面的最上面的表格中会列出启动时的备选域名列表。
通过Omnibox优化与用户的交互
引入Omnibox是Chrome的一项创新, 并不是简单地处理目标的URL。除了记录之前访问过的页面URL,它还与搜索引擎的整合,并且支持在历史记录中进行全文搜索(比如,直接输入页面名称)。
当用户输入时,Omnibox自动发起一个行为,要么查找浏览记录中的URL, 要么进行一次搜索。每一次发起的操作都会被加以评分,以统计它的性能。你可以在Chrome输入chrome://predictors来观察这些数据。
那么网络模块会做什么呢?上表中的黄色和绿色对于ResourceDispatcher非常重要。如果有一个一般可能性的页面(黄色), Chrome就是发起DNS预解析。如果有一个高可能性的页面(绿色),Chrome还会在DNS解析后发起TCP预连接。如果这两项都完成了,用户仍然继续录入,Chrome就会在一个隐藏的页签进行预渲染(pre-render)。
相对的,如果输入的前置文字找不到合适的匹配项目,Chrome会向搜索引擎服务者发起DNS预解析和TCP预连,以获取相似的搜索结果。
优化缓存性能
最快的请求就是没有请求。 无论何时讨论性能,都不能不谈缓存。相信你已经为页面上所有资源的都提供了Expires, ETag, Last-Modified和Cache-Control这些响应头信息(response headers)。什么? 还没有?那你还是先处理好再来看吧!
Chrome有两种不同的内部缓存的实现:一种备份于本地磁盘(local disk),另一种则存储于内存(in-memory)中。内存模式(in-memory)主要应用于无痕浏览模式(Incognito browsing mode),并在关闭窗口清除掉。 两种方式使用了相同的内部接口(disk_cache::Backend
, 和disk_cache::Entry
),大大简化了系统架构。如果你想实现一个自己的缓存算法,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进去。
在内部,磁盘缓存(disk cache)实现了它自己的一组数据结构, 它们被存储在一个单独的缓存目录里。其中有索引文件(在浏览器启动时加载到内存中),数据文件(存储着实际数据,以及HTTP头以及其它信息)。比较有趣的是,16KB以下的文件存储于共同的数据块文件中(data block-files,即小文件集中存储于一个大文件中),其它较大的文件才会存储到自己专属的文件中。最后,磁盘缓存的淘汰策略是维护一个LRU,通过比如访问频率和资源的使用时间(age)的度量进行管理。
在Chrome开个页签,输入chrome://net-internals/#httpCache
。 如果你要看到实际的HTTP数据和缓存的响应处理,可以打开chrome://cache
, 里面会列出所有缓存中可用的资源。打开每一项,还可以看到详细的数据头等信息。
优化DNS预解析
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DNS预解析,在深入实现之前,先汇总一下DNS预解析的场景和理由:
- 运行在渲染进程中的WebKit文档解析器(document parser), 会为当前页面上所有的链接提供一个主机名(hostname)列表,Chrome可以选择是否提前解析。
- 当用户要打开页面时,渲染进程先会触发一个鼠标悬停(hover)或按键(button down)事件。
- Omnibox可能会针对一个高可能性的建议页面发起解析请求。
- Chrome Predictor会基于过往浏览记录和资源请求数据发起主机解析请求。(下面会详细解释。)
- 页面本身会显式地要求Chrome对某些主机名称进行预解析。
上述各项对于Chrome都只是一个线索。 Chrome并不保证预解析一定会被执行,所有的线索会由Predictor进行评估,以决定后续的操作。最坏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解析主机名,用户就必须等待一个DNS解析时间,然后是TCP连接时间,最后是资源加载时间。Predictor会记下这个场景,在未来决策时相应地加以参考。总之,一定是越用越快。
之前提过到Chrome可以记住每个页面的拓扑(topology),并可以基于这个信息进行加速。还记得吧,平均每个页面带有88个资源,分别来自于30多个独立的主机。每打开这个页面,Chrome会记下资源中比较常用的主机名,在后续的浏览过程中,Chrome就会发起针对某些主机或者全部主机的DNS解析,甚至是TCP预连接!
使用
chrome://dns
就可以观察到上面的数据(Google+页面), 其中有6个子资源对应的主机名,并记录了DNS预解析发生的次数,TCP预连接发生的次数,以及到每个主机的请求次数。这些数据就可以让Chrome Predictor执行相应的优化决策。
除了内部事件通知外,页面设计者可以在页面中嵌入如下的语句请求浏览器进行预解析: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ost_name_to_prefetch.com">
之所以有这个需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定向(redirects). Chrome本身没办法判断出这种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则可以让浏览器提前进行解析。
具体的实现也是因版本而有所差异,总体而言,Chrome中的DNS处理有两个主要的实现:1.基于历史数据(historically), 通过调用平台无关的getaddrinfo()系统函数实现。2.
代理操作系统的DNS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正在被Chrome自行实现的一套异步DNS解析机制(asynchronous DNS resolver)所取代。
依赖于系统的实现,代码少而且简单,但是getaddrinfo()是一个阻塞式的系统调用,无法有效地并行多个查询操作。经验数据还显示,并行请求过多甚至会超出路由器的负额。Chrome为此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机制。对于其中带有worker-pool的预解析, Chrome只是简单的发送getaddrinfo()
调用, 同时阻塞worker thread直到收到响应数据。因为系统有DNS缓存的原因,针对解析过的主机,解析操作会立即返回。 这个过程简单,有效。
但还不够! getaddrinfo()隐藏了太多有用的信息,比如Time-to-live(TTL)时间戳, DNS缓存的状态等。于是Chrome决定自己实现一套跨平台的异步DNS解析器。
这个新技术可以支持以下优化:
- 更好地控制重转的时机,有能力并行执行多个查询操作。
- 清晰地记录TTLs。
- 更好地处理IPv4和IPv6的兼容。
- 基于RTT和其它事件,针对不同服务器进行错误处理(failover)
Chrome仍然进行着持续的优化. 通过chrome://histograms/DNS可以观察到DNS度量数据: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horkychen
原文地址: http://www.igvita.com/posa/high-performance-networking-in-google-chrome/
Google Chrome中的高性能网络(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 Google Chrome中的高性能网络 (三)
使用预连接优化了TCP连接管理 已经预解析到了主机名,也有了由OmniBox和Chrome Predictor提供信号,预示着用户未来的操作.为什么再进一步连接到目标主机,在用户真正发起请求前完成TC ...
- Google Chrome中的高性能网络(一)
以下内容是"The Performance of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 (POSA)的草稿, 也是The Architecture of Open S ...
- Google Chrome中的高性能网络-[译]《转载》
以下内容是"The Performance of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 (POSA)的草稿, 也是The Architecture of Open S ...
- google chrome中如何删除一条输入网址提示
在google chrome中网站栏输入字母的时候会出现网址的提示,如下图: 之前遇到个问题,不知道之前打错了www.baidu.com为wwww.baidu.com(也会跳转到百度)导致一输入“w” ...
- frameset 在 Google Chrome 中无法隐藏左边栏解决方法!
使用Frameset 框架,发现在IE下, <frameset name="mainDefine" cols="200,10,*" frameborder ...
- 关于 Google Chrome 中的全屏模式和 APP 模式
前言:我一直在纠结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归类在「前段开发」的范围内,哈哈!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项目,涉及到一个要全屏模式去访问网页的需求,因为 Google Chrome 的效率不错,而且专门为 Chrome ...
- Google Chrome 中安装 PostMan 扩展
简介 PostMan 是调试 HTTP 请求的好工具,也是业界的佼佼者,这对于我们开发 Web Service 提供了很好的调试入口,支持请求认证机制.最关键的是,这个工具提供 Google Chro ...
- 【转载】关于 Google Chrome 中的全屏模式和 APP 模式
[来源于]新浪微博:@阿博 http://www.cnblogs.com/abel/p/3235839.html 全屏模式:kiosk 默认全屏打开一个网页呢,只需要在快捷方式中加上 --kiosk ...
- Ajax请求在IE和Google Chrome中可以响应,在Firefox中无法响应
在工作中碰到这么一个问题,发送ajax请求,在IE和chrome中可以正常的响应,但是在Firefox中无法响应,代码如下: JS代码: function Sure(obj) { var statu ...
随机推荐
- Angle
1 What is Angle. The goal of ANGLE is to allow Windows users to seamlessly run WebGL and other OpenG ...
- log4net 总结
说实话,我并不是太想写这篇文章,因为我承诺过要完成博客园的部分功能,所以一直都在积极的利用下班时间来完善这个系统, 但是我又不想让看我源代码的朋友不知道我写的代码是什么意思,所以我还是单独写一个文章, ...
- EF 的 霸气配置
通过EF 作为操作数据库的工具有一段时间了,也做了几个相对不大的项目,慢慢的也对EF的使用摸索出来了一些规则,虽然说不是技术难点,但是,我说的是但是,能够提高我们开发效率的棉花糖有时我们还是必须要吃的 ...
- MySQL大数据量快速分页实现
一般刚开始学SQL语句的时候,会这样写 代码如下: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id LIMIT 1000, 10; 但在数据达到百万级的时候,这样写会慢死 代码如下: ...
- opengl雾开启
#include <GL/glu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 ...
- 软件测试 -- 测试人员和QA的区别
软件测试人员的职责是尽可能早的找出软件缺陷,确保得以修复. 而质量保证人员(QA)主要职责是创建或者制定标准和方法,提高促进软件开发能力和减少软件缺陷. 测试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测试,质量保证人员日常工作 ...
- struts2用了哪几种模式
代理模式 责任连模式 ActionVacation 迭代模式
- 使用自定义 URL 实现控制器之间的跳转-b
一个app往往有很多界面,而界面之间的跳转也就是对应控制器的跳转,控制器的跳转一般有两种情况 push 或者 modal,push 和 modal 的默认效果是系统提供的 文章配图 1. 概述 系统提 ...
- Android 绘制计时器
用小米的手机,发现其实还可以,无意间点开小米的计时器,发现界面非常好看和实用.于是自己仿照着写一个,由于技术不好,代码整体结构上可能有点乱,但主要的实现功能和掌握知识点. Android中绘制采用ca ...
- jquery ashx
http://www.cnblogs.com/wzcheng/archive/2010/05/20/1739810.html http://www.cnblogs.com/yyl8781697/a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