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阻塞套接字

第一部分 基本IO模型

1.普通套接字实现的服务端的缺陷

一次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

2.普通套接字实现的服务端的瓶颈!!!

accept阻塞!

在没有新的套接字来之前,不能处理已经建立连接的套接字的请求。

recv 阻塞!

在没有接受到客户端请求数据之前,

不能与其他客户端建立连接!

3.普通服务器的IO模型

第二部分 非阻塞套接字

1.非阻塞套接字与普通套接字的区别
>>> import socket
>>> server = socket.socket()
# 讲socket设置成非阻塞
>>> server.setblocking(False) # 注意!这必须要在其他操作之前!
>>> server.bind(('',8080))
>>> server.listen(5)

>>> server.accept() # 没有连接就引发BlockingIO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5>", line 1, in <module>
server.accept()
File "E:\python\lib\socket.py", line 205, in accept
fd, addr = self._accept()
BlockingIOError: [WinError 10035] 无法立即完成一个非阻止性套接字操作。

# 使用一个客户端(普通的就行,不需要非阻塞)连接过来
>>> conn,addr = server.accept() # 有连接则正确返回
>>> conn.recv(1024) # 没有连接数据就引发BlockingIO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9>", line 1, in <module>
conn.recv(1024)
BlockingIOError: [WinError 10035] 无法立即完成一个非阻止性套接字操作。
2.使用非阻塞套机字实现阻塞的服务端
# 原来的recv
while True:
try:
recv_data = conn.recv(1024)
break
except BlockingIOError:
pass # 原来的accept
while True:
try:
conn,addr = server.accept()
break
except:BlockingIOError:
pass
3。非阻塞客户端套接的注意点

connect操作一定会引发BlockingIOError异常

如果连接没有建立,那么send操作引发OSError异常

第三部分 非阻塞IO模型

第四部分 使用非阻塞套接字实现并发

1.整体思路

吃满 CPU !宁可用 whileTrue ,也不要阻塞发呆!

只要资源没到,就先做别的事!将代码顺序重排,避开阻塞!

2.实现了什么?

并发服务多个客户端!

3.编程范式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 生成套接字
server.setblocking(False) # 非阻塞
server.bind(('',7788))
server.listen(1000)

# 我们现在生成的非阻塞套接字,非阻塞套接字在执行accept跟recv的时候不会阻塞,但是会报错,
# 所以我们写非阻塞的并发服务器需要用到异常处理

all_conn = [] # 用来保存我们所有的已经生成的套接字(这个客户端还在连接着)
while True:
# 处理连接,生成对等连接套接字
try:
conn,addr = server.accept()
conn.setblocking(False) # conn是新生成的,需要给它设置一下非阻塞
all_conn.append(conn) # 这一行代码的前提是,上面一行代码正常返回
except BlockingIOError:
pass
for conn in all_conn:
try: # 只负责接受数据
recv_data = conn.recv(1024)

if recv_data:
res = recv_data.decode()
print(res)
conn.send(recv_data)
else:
conn.close()
all_conn.remove(conn) # 客户端关闭连接,就把它移除
except BlockingIOError:
pass

2、IO多路复用

第一部分 不完美的CPU利用率

关键一: 任何Python操作都是需要花费CPU资源的 !

关键二: 如果资源还没有到达,那么

​ accept、recv以及

​ send(在connect没有完成时)

​ 操作都是无效的CPU花费 !

关键三: 对应BlockingIOError的异常处理

​ 也是无效的CPU花费 !

第二部分 epoll是真正的答案!

IO多路复用技术

我们把socket交给操作系统去监控

2.epoll是惰性的事件回调

惰性事件回调是由用户进程自己调用的。

操作系统只起到通知的作用。

3.为什么是epoll ?

目前Linux上效率最高的IO多路复用 技术 !

第三部分 IO多路复用选择器

1.注册惰性事件回调
>>> import socket
>>> import selectors
>>> server = socket.socket()
>>> server.bind(('',9000))
>>> server.listen(1000)
>>> selector = selectors.EpollSelector() # 实例化一个 epoll 选择器
>>> def create_conn(server):
... conn,addr = server.accept()
... return conn
...
# 套接字、事件、回调函数
>>> selector.register(server,selectors.EVENT_READ,create_conn)
SelectorKey(fileobj=<socket.socket fd=3, # 生成一个打包对象
family=AddressFamily.AF_INET, type=SocketKind.SOCK_STREAM, proto=0, laddr=('0.0.0.0', 9000)>, # fileobj是对应套接字
fd=3,
events=1, # 事件(1 表示EVENT_READ)
data=<function create_conn at 0xb70b7b24>) # data是对应的回掉函数
2.事件回调
events = selector.select()      # 查询,返回所有已经准备好的资源打包对象
print(enents) # 是一个 ‘二元组’ 的列表
[(SelectorKey(fileobj=<socket.socket fd=4, family=AddressFamily.AF_INET, type=SocketKind.SOCK_STREAM, proto=0, laddr=('0.0.0.0', 8888)>, fd=4, events=1, data=<function accept at 0xb71f292c>), 1)]
# 我们只需要关心,每个元祖的第一项(即打包对象,其中包含了对应的套接字与回掉函数)
# 接下来并不需要关心是什么套接字,什么事件,只需要调用对应的对调函数即可
callbeck = events[0][0].data
sock = events[0][0].fileojb
callbeck(sock)
3.编程范式
# 使用EpollSelector,实现一个并发的服务器
import socket
import selectors # IO多路复用选择器的模块,接口,调用epoll

epoll_selector = selectors.EpollSelector() # 创建一个用来和epoll通信的选择器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8888))
server.listen(1000)

def read(conn):
recv_data = conn.recv(1024)
if recv_data:
print(recv_data.decode())
conn.send(recv_data)
else:
epoll_selector.unregister(conn) # 现在数据已经传输完了,那我现在就不用再去监控它了,所以# 关闭监控
conn.close() # 关闭连接

def accept(server):
conn, addr = server.accept() # 生成一个对等连接套接字
# 要准备接受数据
epoll_selector.register(conn, selectors.EVENT_READ, read)

epoll_selector.register(server,selectors.EVENT_READ, accept) # 注册事件在可以读的时候的回调函数

# 事件循环(主动去问epoll,哪些socket可以回调了,如果有了,那我就回调)
while True:
events = epoll_selector.select() # 查询所有的已经准备好的事件,返回一个列表(二元组列表)
# a, b = events
for key, mask in events: # 第一项是我们需要用的
callback = key.data # 从key里面把回掉函数拿出来
sock = key.fileobj # 从key里面把我们注册的那个socket拿出来
callback(sock)

11 非阻塞套接字与IO多路复用(进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非阻塞套接字与IO多路复用

    我们了解了socket之后已经知道,普通套接字实现的服务端的缺陷:一次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 并且,为了使一个客户端能够不断收发消息,我们还要使用while循环来轮询,这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的效率 acce ...

  2. 非阻塞套接字与IO多路复用(转,python实现版)

    非阻塞:指在不能立刻得到结果之前,该函数不会阻塞当前线程,而会立刻返回.epoll工作在非阻塞模式时,才会发挥作用. 我们了解了socket之后已经知道,普通套接字实现的服务端的缺陷:一次只能服务一个 ...

  3. 非阻塞套接字编程, IO多路复用(epoll)

    非阻塞套接字编程: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setblocking(False) server.bind(('', ...

  4. C++ 非阻塞套接字的使用 (3)

    异步非阻塞套接字避免了死循环的接收问题,但是软件用起来体验还是很差.究其原因,软件在指令的发送.接收上, 采取了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在指令的发送后,立刻调用接收函数,等待回令. 若是采用同步阻塞套接字, ...

  5. python_非阻塞套接字及I/O流

    http://www.cnblogs.com/lixy-88428977/p/9638949.html 首先,我们要明确2个问题: 普通套接字实现的服务端有什么缺陷吗? 有,一次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 ...

  6. C++ 非阻塞套接字的使用 (1)

    在维护代码的过程中,发现软件运行的CPU占用率居高不下,在4核的电脑上占用了25%的CPU.查阅资料的得知,这是可能是由于软件中出现了死循环. 经过对软件的一些测试,最终确定了死循环出现的位置——通讯 ...

  7. C++ 非阻塞套接字的使用 (2)

    继续话题——软件中的异步非阻塞通讯方式. 由于软件基于MFC开发,所以实现异步通讯时使用了CAsyncSocket类. 首先要了解CAsyncSocket异步机制,引用自 http://blog.cs ...

  8. 五种I/O 模式——阻塞(默认IO模式),非阻塞(常用语管道),I/O多路复用(IO多路复用的应用场景),信号I/O,异步I/O

    五种I/O 模式——阻塞(默认IO模式),非阻塞(常用语管道),I/O多路复用(IO多路复用的应用场景),信号I/O,异步I/O 五种I/O 模式:[1]        阻塞 I/O          ...

  9. python网络编程基础(线程与进程、并行与并发、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CPU密集型与IO密集型)

    python网络编程基础(线程与进程.并行与并发.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CPU密集型与IO密集型) 目录 线程与进程 并行与并发 同步与异步 阻塞与非阻塞 CPU密集型与IO密集型 线程与进程 进 ...

随机推荐

  1. windows下使用VNC进行远程连接

    在 windows 电脑上安装 VNC,包含 VNC server 和 VNC viewer,如果仅需要被操控或操控他人,选择型下载安装 VNC server 或 VNC viewer 即可. 在需要 ...

  2. 爬虫入门之urllib库(一)

    1 爬虫概述 (1)互联网爬虫 一个程序,根据Url进行爬取网页,获取有用信息 (2)核心任务 爬取网页 解析数据 难点 :爬虫和反爬虫之间的博弈 (3)爬虫语言 php 多进程和多线程支持不好 ja ...

  3. sqlserver ceiling函数用法

    ceiling函数返回大于或等于所给数字表达式的最小整数. floor函数返回小于或等于所给数字表达式的最大整数. eg: select ceiling(4.42) ---5select CEILIN ...

  4. 使用describe命令进行Kubernetes pod错误排查

    我有一个pod名叫another,用kubectl create创建后发现过了29分钟,状态还是处于ContainerCreating阶段. 使用kubectl describe命令检查: 从错误消息 ...

  5. 前端HTML5几种存储方式

    h5之前,存储主要是用cookies.cookies缺点有在请求头上带着数据,大小是4k之内.主Domain污染. 主要应用:购物车.客户登录 对于IE浏览器有UserData,大小是64k,只有IE ...

  6. mac下登录服务器

    1.先通过帐号密码登录到服务器: ssh 用户名@服务器地址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546ae1853132bf1148f28c42.html 2.登录后 ...

  7. Reverse Polish notation

    Reverse Polish notation is a notation where every operator follows all of its operands. For example, ...

  8. HBuilder实现WiFi调试Android

    要求手机是开发模式 wifi实现 条件:已ROOT手机.手机和电脑需要在一个网段 第一步:安装在应用商店下载WiFi ADB (注意这里显示的ip等下使用) 第二步:打开WIFI ADB 第三步:切换 ...

  9. 使用canvas上传图片+上传进度

    实现效果: 速度过快,调式浏览器方式:F12 后台java代码 public String imageshangchuan(@RequestPart("xxx") Multipar ...

  10. Entity Framework 三

    DbContext:上下文 EDM将生成从System.Data.Entity.DbContext类派生的SchoolDBEntities类,如下所示.派生DbContext的类在实体框架中被称为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