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调停者模式(Mediator)
调停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引用。从而使它们能够较松散地耦合。当这些对象中的某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时,不会马上影响到其它的一些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保证这些相互作用能够彼此独立地变化。
为什么须要调停者
例如以下图所看到的。这个示意图中有大量的对象,这些对象既会影响别的对象,又会被别的对象所影响,因此经常叫做同事(Colleague)对象。这些同事对象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行为。从图中能够看出。差点儿每个对象都须要与其它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而这样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对象与还有一个对象的直接耦合。这就是过度耦合的系统。
通过引入调停者对象(Mediator),能够将系统的网状结构变成以中介者为中心的星形结构。例如以下图所看到的。在这个星形结构中。同事对象不再通过直接的联系与还有一个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相反的。它通过调停者对象与还有一个对象发生相互作用。
调停者对象的存在保证了对象结构上的稳定。也就是说。系统的结构不会由于新对象的引入造成大量的改动工作。
20153110135">
一个好的面向对象的设计能够使对象之间添加协作性(Collaboration),降低耦合度(Couping)。一个深思熟虑的设计会把一个系统分解为一群相互协作的同事对象。然后给每个同事对象以独特的责任,恰当的配置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它们能够在一起工作。
假设没有主板
大家都知道,电脑里面各个配件之间的交互,主要是通过主板来完毕的。假设电脑里面没有了主板。那么各个配件之间就必须自行相互交互,以互相传送数据。并且因为各个配件的接口不同,相互之间交互时,还必须把数据接口进行转换才干匹配上。
所幸是有了主板,各个配件的交互全然通过主板来完毕,每一个配件都仅仅须要和主板交互。而主板知道怎样跟全部的配件打交道。这样就简单多了。
调停者模式的结构
调停者模式的示意性类图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调停者模式包含下面角色:
● 抽象调停者(Mediator)角色:定义出同事对象到调停者对象的接口。当中主要方法是一个(或多个)事件方法。
● 详细调停者(ConcreteMediator)角色:实现了抽象调停者所声明的事件方法。
详细调停者知晓全部的详细同事类,并负责详细的协调各同事对象的交互关系。
● 抽象同事类(Colleague)角色:定义出调停者到同事对象的接口。
同事对象仅仅知道调停者而不知道其余的同事对象。
● 详细同事类(ConcreteColleague)角色:全部的详细同事类均从抽象同事类继承而来。
实现自己的业务,在须要与其它同事通信的时候,就与持有的调停者通信,调停者会负责与其它的同事交互。
源码
抽象调停者类
public interface Mediator {
/**
* 同事对象在自身改变的时候来通知调停者方法
* 让调停者去负责对应的与其它同事对象的交互
*/
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详细调停者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implements Mediator {
//持有并维护同事A
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
//持有并维护同事B
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public void setColleagueA(ConcreteColleagueA colleagueA) {
this.colleagueA = colleagueA;
} public void setColleagueB(ConcreteColleagueB colleagueB) {
this.colleagueB = colleagueB;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
* 某一个同事类发生了变化。通常须要与其它同事交互
* 详细协调相应的同事对象来实现协作行为
*/
} } 抽象同事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
//持有一个调停者对象
private Mediator mediator;
/**
* 构造函数
*/
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
* 获取当前同事类相应的调停者对象
*/
public Mediator getMediator() {
return mediator;
} }
详细同事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A extends Colleague {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A(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
* 示意方法,运行某些操作
*/
public void operation(){
//在须要跟其它同事通信的时候,通知调停者对象
getMediator().changed(this);
}
}
使用电脑来看电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电脑来看电影,把这个过程描写叙述出来,简化后假定会有例如以下的交互过程:
(1)首先是光驱要读取光盘上的数据,然后告诉主板,它的状态改变了。
(2)主板去得到光驱的数据,把这些数据交给CPU进行分析处理。
(3)CPU处理完后。把数据分成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通知主板,它处理完了。
(4)主板去得到CPU处理过后的数据。分别把数据交给显卡和声卡。去显示出视频和发出声音。
要使用调停者模式来实现演示样例。那就要区分出同事对象和调停者对象。非常明显。主板是调停者,而光驱、声卡、CPU、显卡等配件,都是作为同事对象。
源码
抽象同事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
//持有一个调停者对象
private Mediator mediator;
/**
* 构造函数
*/
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
* 获取当前同事类相应的调停者对象
*/
public Mediator getMediator() {
return mediator;
}
}
同事类——光驱
public class CDDriver extends Colleague{
//光驱读取出来的数据
private String data = "";
/**
* 构造函数
*/
public CDDriver(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
* 获取光盘读取出来的数据
*/
public String getData() {
return data;
}
/**
* 读取光盘
*/
public void readCD(){
//逗号前是视频显示的数据,逗号后是声音
this.data = "One Piece,海贼王我当定了";
//通知主板。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getMediator().changed(this);
}
}
同事类——CPU
public class CPU extends Colleague {
//分解出来的视频数据
private String videoData = "";
//分解出来的声音数据
private String soundData = "";
/**
* 构造函数
*/
public CPU(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
* 获取分解出来的视频数据
*/
public String getVideoData() {
return videoData;
}
/**
* 获取分解出来的声音数据
*/
public String getSoundData() {
return soundData;
}
/**
* 处理数据,把数据分成音频和视频的数据
*/
public void executeData(String data){
//把数据分解开,前面是视频数据,后面是音频数据
String[] array = data.split(",");
this.videoData = array[0];
this.soundData = array[1];
//通知主板。CPU完毕工作
getMediator().changed(this);
} } 同事类——显卡 public class VideoCard extends Colleague {
/**
* 构造函数
*/
public VideoCard(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
* 显示视频数据
*/
public void showData(String data){
System.out.println("您正在观看的是:" + data);
}
}
同事类——声卡
public class SoundCard extends Colleague {
/**
* 构造函数
*/
public SoundCard(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
* 依照声频数据发出声音
*/
public void soundData(String data){
System.out.println("画外音:" + data);
}
} 抽象调停者类 public interface Mediator {
/**
* 同事对象在自身改变的时候来通知调停者方法
* 让调停者去负责对应的与其它同事对象的交互
*/
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详细调停者类 public class MainBoard implements Mediator {
//须要知道要交互的同事类——光驱类
private CDDriver cdDriver = null;
//须要知道要交互的同事类——CPU类
private CPU cpu = null;
//须要知道要交互的同事类——显卡类
private VideoCard videoCard = null;
//须要知道要交互的同事类——声卡类
private SoundCard soundCard = null; public void setCdDriver(CDDriver cdDriver) {
this.cdDriver = cdDriver;
} public void setCpu(CPU cpu) {
this.cpu = cpu;
} public void setVideoCard(VideoCard videoCard) {
this.videoCard = videoCard;
} public void setSoundCard(SoundCard soundCard) {
this.soundCard = soundCard;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ged(Colleague c) {
if(c instanceof CDDriver){
//表示光驱读取数据了
this.opeCDDriverReadData((CDDriver)c);
}else if(c instanceof CPU){
this.opeCPU((CPU)c);
}
}
/**
* 处理光驱读取数据以后与其它对象的交互
*/
private void opeCDDriverReadData(CDDriver cd){
//先获取光驱读取的数据
String data = cd.getData();
//把这些数据传递给CPU进行处理
cpu.executeData(data);
}
/**
* 处理CPU处理完数据后与其它对象的交互
*/
private void opeCPU(CPU cpu){
//先获取CPU处理后的数据
String videoData = cpu.getVideoData();
String soundData = cpu.getSoundData();
//把这些数据传递给显卡和声卡展示出来
videoCard.showData(videoData);
soundCard.soundData(soundData);
}
}
client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调停者——主板
MainBoard mediator = new MainBoard();
//创建同事类
CDDriver cd = new CDDriver(mediator);
CPU cpu = new CPU(mediator);
VideoCard vc = new VideoCard(mediator);
SoundCard sc = new SoundCard(mediator);
//让调停者知道全部同事
mediator.setCdDriver(cd);
mediator.setCpu(cpu);
mediator.setVideoCard(vc);
mediator.setSoundCard(sc);
//開始看电影。把光盘放入光驱。光驱開始读盘
cd.readCD(); } }
执行结果例如以下:
既然对调停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那么以下来看看调停者模式(Mediator)的概念!
调停者模式(Mediator) 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
1. 定义
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作用。
从而使他们能够松散偶合。当某些对象之间的作用发生改变时,不会马上影响其它的一些对象之间的作用。
保证这些作用能够彼此独立的变化。
调停者模式将多对多的相互作用转化为一对多的相互作用。调停者模式将对象的行为和协作抽象化。把对象在小尺度的行为上与其它对象的相互作用分开处理。
2. 使用的原因
当对象之间的交互操作非常多,且每一个对象的行为操作都依赖彼此时,为防止在改动一个对象的行为时,同一时候涉及到改动非常多其它对象的行为,可採用调停者模式,来解决紧耦合问题.
该模式将对象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变成一对多关系,调停者对象将系统从网状结构变成以调停者为中心的星形结构,达到减少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可扩展性的作用.
3. 适用的情况举例
eg1. WTO组织:它是一个协调组织,它将各贸易区自行进行的相互协调的强耦合变成了松散合;
eg2. 4个MM打麻将。相互之间谁应该给谁多少钱算不清楚了,某人担任调停者。各MM依照各自的筹码数算钱,赚了钱的从调停者这里拿。赔了钱的也付给调停者;
eg3. 租赁中介:非常多人有出租房子的需求,也有不少人须要租房,租赁中介在当中担任了调停者的角色。 疏通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方便了两者。
4. 类图结构及说明
1)示意性类图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2)类说明
i)Mediator:抽象调停者角色,它定义出同事对象到调停者对象得接口,这个角色一般由Java抽象类实现
ii)ConcreteMediator:详细调停者模式,从抽象调停者继承,实现了超类所声明的事件方法,它从详细同事对象接收消息,向详细同事对象发出命令.
iii)Colleague:抽象同事类角色,它定义了调停者同事对象的接口,它仅仅知道调停者而不知道其余同事对象.
iv)colleague1、colleague2:详细同事类角色,从抽象同事类继承而来,每一个详细同事类都知道本身在小范围内的行为,而不知道它在大范围内的目的.
5. 使用举例
1)需求
有次去佛山开发一个项目时,我们项目组要去现场开发,开发时间为一个月,PM打算到附近租个房子,但因对佛山不熟悉,并且由于仅仅租一个月,非常多房东都不愿意租,所以找个合适的房子真是难上加难。
2)分析
非常多的房东须要出租自己的房子。而有非常多的房客须要租房子。房屋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解决这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考虑运用弄个“中介者”出来,这样房东和房客都仅仅须要跟这个中介打交道,方便了两者,嘻嘻。当时我们找了个房屋租赁中介。在短期内以2800元的价格租了个套间。当然还付出了不少的中介费:)
3)代码參考实现
i)抽象同事类






















ii) 详细同事类
a) 房东类














b) 房客














iii)抽象调停者角色





iv)详细调停者角色



















调停者模式的长处
● 松散耦合
调停者模式通过把多个同事对象之间的交互封装到调停者对象里面。从而使得同事对象之间松散耦合。基本上能够做到互补依赖。这样一来,同事对象就能够独立地变化和复用。而不再像曾经那样“牵一处而动全身”了。
● 集中控制交互
多个同事对象的交互,被封装在调停者对象里面集中管理,使得这些交互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仅仅须要改动调停者对象就能够了,当然假设是已经做好的系统,那么就扩展调停者对象,而各个同事类不须要做改动。
● 多对多变成一对多
没有使用调停者模式的时候,同事对象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多对多的,引入调停者对象以后,调停者对象和同事对象的关系通常变成双向的一对多,这会让对象的关系更easy理解和实现。
调停者模式的缺点
调停者模式的一个潜在缺点是。过度集中化。
假设同事对象的交互许多。并且比較复杂,当这些复杂性所有集中到调停者的时候,会导致调停者对象变得十分复杂。并且难于管理和维护。
本文借鉴:http://www.jb51.net/article/63256.htm
http://www.blogjava.net/amigoxie/archive/2007/04/14/110621.html
《Java设计模式》之调停者模式(Media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设计模式之调停者模式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调停者(Mediator)模式的: 调停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调停者模式包装了一系列对象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这些对象不必相互明显引用.从 ...
- Java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及应用场景
摘要: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497919.html 这里摘抄一份他处的概念,你可以不必理会,先看下面得讲解与实例, ...
- Java设计模式之《外观模式》及应用场景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484128.html 1.外观模式简介 外观模式,一般用在子系统与访问之间,用于对访问屏蔽复 ...
-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及应用场景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25527.html 代理模式算是我接触较早的模式,代理就是中介,中间人.法律上也有代理, ...
- Java设计模式系列-抽象工厂模式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出处:https://www.cnblogs.com/V1haoge/p/10755412.html 一.概述 抽象工厂模式是对工厂方法模式的再升级,但是二者面对的场景稍显差别. ...
- Java设计模式系列-工厂方法模式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出处:<Java设计模式系列-工厂方法模式> 一.概述 工厂,就是生产产品的地方. 在Java设计模式中使用工厂的概念,那就是生成对象的地方了. 本来直接就能创建的对象 ...
- Java设计模式系列-装饰器模式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出处:<Java设计模式系列-装饰器模式> 一.概述 装饰器模式作用是针对目标方法进行增强,提供新的功能或者额外的功能. 不同于适配器模式和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涉及的是 ...
-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博文原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是用来降低多个对象和类之间的通信复杂性.这种模式提供了一个中介类,该类通常处理不同类之间的通信,并 ...
-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模式》及使用场景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1haoge/p/9558825.html 模板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模板拓印的方式. 定义模板,就是定义框 ...
随机推荐
- cocos2d programming guide翻译(12)
http://bbs.tairan.com/thread-807-1-1.html 导演缓冲信息支持cocos2d v0.99.4和更新的版本颜色缓冲这个默认的缓冲时RGB565.它是一个16位的缓冲 ...
- vim注释颜色更改
通过putty或者securecrt连到linux服务器,使用vi编辑*.php 或*.c文件时, 蓝色的注释很淡,看不清,看起来很费眼 效果如下 我本身有习惯于默认配色,不想修改配色方案,只想把看不 ...
- Laravel中setAttribute和queryScope的用法
setAttribute使用场景: 数据在存入数据库的时候需要进行预先处理,每次都会写很多重复代码,使用 setAttribute之后就可以在数据填充时自动完成. setAttribute的写法:se ...
- [BZOJ4756][Usaco2017 Jan]Promotion Counting 树状数组
4756: [Usaco2017 Jan]Promotion Counting 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128 MBSubmit: 305 Solved: ...
- android关于fragment的构造函数用法建议
错误信息 Avoid non-default constructors in fragments: use a default constructor plus Fragment#setArgumen ...
- Codeforces 832 B. Petya and Exam-字符串匹配
补的若干年以前的题目,水题,太菜啦_(:з」∠)_ B. Petya and Exam time limit per test 2 seconds memory limit per test ...
- springmvc适配器的应用
前言 关于SpringMVC初始化ContextLoader中的XMLWebApplicationContext,以及DispatcherServlet初始化等等,这样的原理 已经有 ...
- Python的程序结构[3] -> 变量/Variable[0] -> 变量类型
变量类型 / Variable Type 在 Python 中,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种,即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和内建变量, 全局变量 / Global Variable 通常定义于模块内部,大写变量名形式存 ...
- Django QuerySet 进阶
QuerySet 进阶 阅读本文你可以学习到什么 1. 查看 Django queryset 执行的 SQL(1部分) 2. 获得的查询结果直接以类似list方式展示(2,3 部分) 3. 如何在dj ...
- uva10857(状态压缩DP)
uva10857 题意 兔子希望在平面上 n 个点上放蛋,每个点最多放一个蛋,初始兔子在 (0, 0) 点,这里有无数个蛋,兔子可以回到这个点取蛋,兔子的速度为 \(v * 2^{-i}\)(i 为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