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1.7.0_79 

  队列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数据结构,一进一出,先进先出。

  在Java并发包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队列,非阻塞队列与阻塞队列,当然它们都是线程安全的,无需担心在多线程并发环境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非阻塞和阻塞之分呢?这里的非阻塞与阻塞在于有界与否,也就是在初始化时有没有给它一个默认的容量大小,对于阻塞有界队列来讲,如果队列满了的话,则任何线程都会阻塞不能进行入队操作,反之队列为空的话,则任何线程都不能进行出队操作。而对于非阻塞无界队列来讲则不会出现队列满或者队列空的情况。它们俩都保证线程的安全性,即不能有一个以上的线程同时对队列进行入队或者出队操作。

  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

  阻塞队列: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

  本文介绍非阻塞队列——ConcurentLinkedQueue。

  首先查看ConcurrentLinkedQueue默认构造函数,观察它在初始化时做了什么操作。

//ConcurrentLinkedQueue
public ConcurrentLinkedQueue() {
  head = tail = new Node<E>(null);
}

  可以看到ConcurrentLinkedQueue在其内部有一个头节点和尾节点,在初始化的时候指向一个节点。

  对于入队(插入)操作一共提供了这么2个方法(实际上是一个):

 

入队(插入)

add(e)(其内部调用offer方法,)

offer(e)(插入到队列尾部,当队列无界将永远返回true)

 //ConcurrentLinkedQueue#offer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checkNotNull(e); //入队元素是否为空,不允许Null值入队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e); //将入队元素构造为Node节点
/*tail指向的是队列尾节点,但有时tail.next才是真正指向的尾节点*/
for (Node<E> t = tail, p = t;;) {
Node<E> q = p.next;
if (q == null) { //此时p指向的就是队列真正的尾节点
if(p.casNext(null, newNode)) { //cas算法,p.next = newNode
if (p != tail) //将tail指向队列尾节点
casTail(t, newNode);
return true;
       }
    }
    else if (p == q)
    p = (t != (t = tail)) ? t : head;
    else
    p = (p != t && t != (t = tail)) t : q;
  }
}

  offer入队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 队列中没有元素,第一次入队操作:
    进入循环体:
    t = tail;
    p = tail;
    q = p.next = null;

    判断尾节点的引用p是否指向的是尾节点(if(q == null))->是:
      CAS算法将入队节点设置成尾节点的next节点(p.casNext(null, newNode))
    判断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大于等于1个next节点(if (p != t))->否
    返回true

  ② 队列中有元素,进行入队操作:

    1) 第一次循环:
    t = tail;
    p = tail;
    q = p.next = Node1;

    判断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指向的是尾节点(if(q == null))->否
    判断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指向的是尾节点(else if (p == q))->否
    将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向后移动(p = (p != t && t != (t = tail)) ? t : q;)->p = Node1

    2) 第二次循环:
    t = tail;
    p = Node1;
    q = p.next = null;

    判断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指向真正的尾节点(if(q == null))->是:
      CAS算法将入队节点设置成尾节点的next节点(p.casNext(null, newNode))
    判断tail尾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大于等于1个next节点(if (p != t))->是:
      更新tail节点(casTail(t, nextNode))
    返回true

  入队的操作都是由CAS算法完成,显然是为了保证其安全性。整个入队过程首先要定位出尾节点,其次使用CAS算法将入队节点设置成尾节点的next节点。整个入队过程首先要定位队列的尾节点,如果将tail节点一直指向尾节点岂不是更好吗?每次即tail->next = newNode;tail = newNode;这样在单线程环境来确实没问题,但是,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下就不得不要考虑线程安全,每次更新tail节点意味着每次都要使用CAS更新tail节点,这样入队效率必然降低,所以ConcurrentLinkedQueue的tail节点并不总是指向队列尾节点的原因就是减少更新tail节点的次数,提高入队效率。
  对于出队(删除)操作一共提供了这么1个方法:

 //ConcurrentLinkecQueue#poll
public E poll() {
restartFromHead:
for (;;) {
for (Node<E> h = head, p = h, q;;) {
E item = p.item;
if (item != null && p.casItem(item, null)) {
if (p != h)
updateHead(h, ((q = p.next) != null) ? q : p);
return item;
       }  
       else if ((q = p.next) == null) {
13     updateHead(h, p);
       return null;
       }
       else if (p == q)
      continue restartFromHead;
       else
     p = q;
    }
  }
}

  以上面队列中有两个元素为例:(注意,初始时,head指向的是空节点)

  出队(删除):
  1) 第一次循环:
    h = head;
    p = head;
    q = null;
    item = p.item = null;

    判断head节点指针的引用是否不是空节点(if (item != null))->否,即是空节点
    判断(暂略)
    判断(暂略)
    将head节点指针的引用p向后移动(p = q)

  2) 第二次循环:
    h = head;
    p = q = Node1;
    q = Node1;
    item = p.item = Node1.item;

    判断head节点指针的引用p是否不是空节点(if (item != null))->是,即不是空节点:
      判断head节点指针与p是否指向同一节点(if (p != h))->否:
        更新头节点(updateHead(h, ((q = p.next) != null) ? q : p))
        返回item

  实际上继续出队会发现,出队和入队类似,不会每次出队都会更新head节点,原理也和tail一样。
  对于ConcurrentLinkedQueue#size方法将会遍历整个队列,可想它的效率并不高,如果一定需要调用它的size方法,特别是for循环时,我建议一下写法:

for (int i = 0, int size = concurrentLinkedQueue.size(); i < size;i++)

  因为这能保证不用每次循环都调用一次size方法遍历一遍队列。

9.并发包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原创)JAVA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 以及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 的区别

    阻塞队列:线程安全 按 FIFO(先进先出)排序元素.队列的头部 是在队列中时间最长的元素.队列的尾部 是在队列中时间最短的元素.新元素插入到队列的尾部,并且队列检索操作会获得位于队列头部的元素.链接 ...

  2. Java并发容器之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

    参考资料:http://blog.csdn.net/chenchaofuck1/article/details/51660521 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队列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使用阻塞算法,阻塞队列就是 ...

  3. 多线程高并发编程(11) -- 非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源码分析

    一.背景 要实现对队列的安全访问,有两种方式:阻塞算法和非阻塞算法.阻塞算法的实现是使用一把锁(出队和入队同一把锁ArrayBlockingQueue)和两把锁(出队和入队各一把锁LinkedBloc ...

  4. 并发编程学习笔记(13)----ConcurrentLinkedQueue(非阻塞队列)和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原理

    ·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有时候会需要使用到线程安全的队列,而在Java中如果我们需要实现队列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阻塞式队列.另一种是非阻塞式的队列,阻塞式队列采用锁来实现,而非阻塞式队列则是采用cas ...

  5. java阻塞队列与非阻塞队列

    在并发编程中,有时候需要使用线程安全的队列.如果要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队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阻塞算法,另一种是使用非阻塞算法. //使用阻塞算法的队列可以用一个锁(入队和出队用同一把锁)或两个锁(入 ...

  6. Michael-Scott非阻塞队列(lock-free)算法的C实现

    Michael-Scott非阻塞队列算法,即MS-queue算法,是1 9 9 6 年由Maged . M .Michael and M. L. Scott提出的,是最为经典的并发FIFO队列上的算法 ...

  7. 生产者-消费者 用非阻塞队列、Object.wait()、Object.notify()实现

    非阻塞队列,需要考虑到: 1.并发中的同步 2.线程间通信 public class Quene_Pro_Con { //定义队列大小 private static int size = 10; // ...

  8. Java中的阻塞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

    http://ifeve.com/concurrentlinkedqueue/ 1.    引言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有时候需要使用线程安全的队列.如果我们要实现一个线程安全的队列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使用 ...

  9. Java--concurrent并发包下阻塞队列介绍

    JDK提供了7中阻塞队列,这里介绍其中3中,剩余的以此类推原理相同. 1.ArrayBlockingQueue package com.seeyon.queue; import java.util.c ...

随机推荐

  1. webmagic源码学习(一)

    最近工作主要是一些爬虫相关的东西,由于公司需要构建自己的爬虫框架,在调研过程中参考了许多优秀的开源作品,包括webmagic,webcollector,Spiderman等,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源码获益 ...

  2. ABP入门系列(16)——通过webapi与系统进行交互

    ABP入门系列目录--学习Abp框架之实操演练 源码路径:Github-LearningMpaAbp 1. 引言 上一节我们讲解了如何创建微信公众号模块,这一节我们就继续跟进,来讲一讲公众号模块如何与 ...

  3. 关于String类和String[]数组的获取长度方法细节

    一.在Java中,以下代码段有错误的是第(  )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name = "小新";     ...

  4. python——模块

    一.导入模块 Python之所以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其为程序员提供了大量的模块以供使用,如果想要使用模块,则需要导入.导入模块有一下几种方法: 1 import module 2 fr ...

  5. Vmware Vsphere WebService之vijava 开发一-vcenter连接、及集群信息获取

    开始是通过java代码调用vsphere提供的原始接口,从而控制vcenter的操作.当第一个版本做完之后发现代码执行的速度特别慢,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用vijava(对vsphere原始接口封装)编程 ...

  6. .NET 二维码生成(ThoughtWorks.QRCode)【转发jiangys】

    .NET 二维码生成(ThoughtWorks.QRCode) 2015-06-21 22:19 by jiangys, 3790 阅读, 8 评论, 收藏, 编辑 引用ThoughtWorks.QR ...

  7. python3 selenium 随机选择同一类型下的某一个元素

    使用场景: 如上图所示,有时候,我们测试的时候,不会每个方向都选择一遍,也不能每次都选择一个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每次运行用例的时候,随机选择一个方向来测试 使用方法: random.randint() ...

  8. OC的内存管理(二)ARC

    指针: 指向内存的地址指针变量 存放地址的变量指针变量值 变量中存放的值(地址值)指针变量指向的内存单元值 内存地址指向的值1):强指针:默认的情况下,所有的指针都是强指针,关键字strong ):弱 ...

  9. 关于删除数组中重复元素的lintcode代码

    时间自由度为o(n),空间自由度为o(1); class Solution {public:    /**     * @param A: a list of integers     * @retu ...

  10. sublime设置 快捷键(自动换行)

    一.菜单view > word wrap选上就好了 二.如果让编辑器默认是自动换行的话把它保存到配置中 Preference > Settings-User插入以下一行配置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