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九 ----- 解释器模式和迭代器模式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行为型模式的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本篇则来学习下行为型模式的两个模式,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和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解释器模式
简介
解释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事物进行解释。给定一个语言之后,解释器模式可以定义出其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同时提供一个解释器。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解释器来解释这个语言中的句子。
解释器模式其实就是对某事物进行解释。比如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器,将我们用的语言转换成计算器预言,还有我们编写代码时用到的正则表达式等等。《大话设计模式》中对这个模式有个比较有意思的讲解,其中示例就是把老板对不同人说相同的话,不同的人会理解不同。这也说明的解释器模式核心就是进行解释。
解释器模式主要由这四个角色组成,抽象表达式(Expression)角色、终结符表达式(Terminal Expression)角色、非终结符表达式(Nonterminal Expression)角色和环境(Context)角色。
- 抽象解释器:声明一个所有具体表达式都要实现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接口中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为解释操作。具体解释任务由它的各个实现类来完成,具体的解释器分别由终结符解释器TerminalExpression和非终结符解释器NonterminalExpression完成。
- 终结符表达式:实现与文法中的元素相关联的解释操作,通常一个解释器模式中只有一个终结符表达式,但有多个实例,对应不同的终结符。终结符一半是文法中的运算单元,比如有一个简单的公式R=R1+R2,在里面R1和R2就是终结符,对应的解析R1和R2的解释器就是终结符表达式。
- 非终结符表达式:文法中的每条规则对应于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一般是文法中的运算符或者其他关键字,比如公式R=R1+R2中,+就是非终结符,解析+的解释器就是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根据逻辑的复杂程度而增加,原则上每个文法规则都对应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 环境角色:这个角色的任务一般是用来存放文法中各个终结符所对应的具体值,比如R=R1+R2,我们给R1赋值100,给R2赋值200。这些信息需要存放到环境角色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使用Map来充当环境角色就足够了。
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加以说明。
平常我们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会自行翻译或者用到翻译工具。但是不同的翻译工具翻译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这时我们只需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行了。比如,使用百度和有道翻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它们翻译的结果分别为“Study hard and keep up!”和“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而xuwujing翻译的结果是“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那么我们便可以用解释器模式来实现这种场景。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的解释器接口,有解释的这个方法,然后再定义不同的解释器实现该接口和方法,最后再来进行测试。那么代码如下:
interface Expreeion{
void interpert(String word);
}
class BaiduExpreeion implements Expreeion{
String str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Override
public void interpert(String word) {
if(str.equals(word)) {
System.out.println("百度翻译:"+word+" 的英文是 Study hard and keep up!");
}
}
}
class YouDaoExpreeion implements Expreeion{
String str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Override
public void interpert(String word) {
if(str.equals(word)) {
System.out.println("有道翻译:"+word+" 的英文是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
}
}
class XuWuJingExpreeion implements Expreeion{
String str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Override
public void interpert(String word) {
if(str.equals(word)) {
System.out.println("xuwujing翻译:"+word+" 的英文是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
}
public class Interpret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word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Expreeion expreeion =new BaiduExpreeion();
Expreeion expreeion2 =new YouDaoExpreeion();
Expreeion expreeion3 =new XuWuJingExpreeion();
expreeion.interpert(word);
expreeion2.interpert(word);
expreeion3.interpert(word);
}
}
输出结果:
百度翻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英文是 Study hard and keep up!
有道翻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英文是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xuwujing翻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英文是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解释器模式优点:
扩展性好,子类扩展非常方便。
实现简单。
解释器模式缺点:
可使用的场景比较少;
类过多的话,会使代码臃肿,难以维护;
使用场景:
一个简单的语法规则需要解释的场景,比如sql。
有重复的问题的时候。
迭代器模式
简介
迭代器模式用于顺序访问集合对象的元素,不需要知道集合对象的底层表示,属于行为型模式。 它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我们对迭代器(Iterator)肯定不陌生,因为我们在Java开发中会经常用到,比如对List、Set和Map集合进行遍历或对数组进行遍历的时候。但是迭代器模式的话,可能就不太理解了,这里我们就简单讲讲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主要由这四个角色组成,迭代器角色(Iterator)、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容器角色(Container)和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
- 迭代器角色(Iterator):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实现的方法。
-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具体迭代器角色要实现迭代器接口,并要记录遍历中的当前位置。
- 容器角色(Container):容器角色负责提供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 具体容器角色(Concrete Container):具体容器角色实现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这个具体迭代器角色于该容器的结构相关。
因为迭代器我们平时用的比较多,这里也不在过多描述了,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下迭代器模式的运作。
首先,定义一个迭代器角色(MyIterator )和容器角色(MyIterable)的接口。
代码如下:
interface MyIterator {
boolean hasNext();
String next();
}
interface MyIterable{
MyIterator getIterator();
void add(String str);
String get(int index);
}
然后定义一个 具体容器角色(ListContainer )实现容器角色的接口,这里的实现方法通过List自带的进行实现;然后再定义一个具体迭代器角色(ListIterator )实现迭代器角色的接口,这里的实现的方法由自己实现。
那么代码如下:
class ListContainer implements MyIterable {
private List<String> list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MyIterator getIterator() {
return new ListIter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String str) {
list.add(st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int index) {
return list.get(index);
}
class ListIterator implements MyIterator{
int index;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index < list.siz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next() {
if (this.hasNext()) {
return list.get(index++);
}
return null;
}
}
}
最后再来进行代码的测试。
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Iterable myIterable = new ListContainer();
myIterable.add("1");
myIterable.add("zhangsan");
myIterable.add("2");
myIterable.add("lisi");
myIterable.add("3");
myIterable.add("xuwujing");
MyIterator myIterator = myIterable.getIterator();
while (myIterator.hasNext()){
String str = my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
输出结果:
1
zhangsan
2
lisi
3
xuwujing
迭代器模式优点:
灵活度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遍历对象;
扩展性好,可以很方便的增加新的聚合类和迭代器类而不用修改之前的代码。
迭代器模式缺点:
由于迭代器模式将存储数据和遍历数据的职责分离,增加新的聚合类需要对应增加新的迭代器类,类的个数成对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使用场景:
需要为聚合对象提供遍历的功能的时候。
Java设计模式之九 ----- 解释器模式和迭代器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五)迭代器模式(Iterator)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五)迭代器模式(Iterator) 迭代器模式又叫游标(Cursor)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迭代子模式可以顺序地访问一个聚集中的元素而不必暴露聚集的内部表象(interna ...
- Java进阶篇设计模式之九----- 解释器模式和迭代器模式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行为型模式的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本篇则来学习下行为型模式的两个模式, 解 ...
- Java设计模式(20)观察者模式(Observer模式)
Java深入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碰到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这一概念,了解设计模式,将使自己对java中的接口或抽象类应用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模式在java的中型系统中应用广泛,遵循 ...
- Java设计模式(9)适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适配器模式定义:将两个不兼容的类纠合在一起使用,属于结构型模式,需要有Adaptee(被适配者)和Adaptor(适配器)两个身份. 为何使用适配器模式 我们经常碰到要将两个没有关系的类组合在一起使用 ...
- Java设计模式(7)装饰模式(Decorator模式)
Decorator常被翻译成"装饰",我觉得翻译成"油漆工"更形象点,油漆工(decorator)是用来刷油漆的,那么被刷油漆的对象我们称decoratee.这 ...
-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八)备忘录模式(Memento)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八)备忘录模式(Memento) 备忘录模式又叫做快照模式(Snapshot Pattern)或Token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备忘录对象是一个用来存储另外一个对象内部状态 ...
-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十)状态模式
Java 设计模式系列(二十)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又称状态对象模式(Pattern of Objects for States),状态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的时候改 ...
-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二)策略模式(Strategy)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二)策略模式(Strategy)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 ...
-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四)命令模式(Command)
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四)命令模式(Command) 命令模式把一个请求或者操作封装到一个对象中.命令模式允许系统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 ...
随机推荐
- Hibernate学习(三)———— 一对多映射关系
序言 前面两节讲了hibernate的两个配置文件和hello world!.还有hibernate的一级缓存和三种状态,基本上hibernate就懂一点了,从这章起开始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hiber ...
- SpringMVC入门学习(一)
SpringMVC入门学习(一) ssm框架 spring SpringMVC是一个Java WEB框架,现在我们知道Spring了,那么,何为MVC呢?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其分为3个方面 mo ...
- MySQL 事务机制
事务处理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机制,事务有四个重要属性 ,根据它们的英文名称可以记为ACID: 原子性(Atomic): 事务操作是不可分割的; 事务只存在已执行和未执行两种状态,不存在只执行了部分指令 ...
- 初识Scala
scala 是 scalable Language 的简写,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 scala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语言每个值都是对象, 同时支持大量的函数式特性. scala运行于Java虚拟机(JV ...
- HDFS的副本存放策略(全)
HDFS的副本存放策略 HDFS作为Hadoop中的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而且是专门为它的MapReduce设计,所以HDFS除了必须满足自己作为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高可靠性外,还必须为MapReduc ...
- 轻量级ORM——PetaPoco
近乎产品的数据访问是基于轻量级ORM——PetaPoco,哪怕是最新的5.2版本也是基于PetaPoco. 产品源码下载地址:http://www.jinhusns.com/Products/Down ...
- MYSQL中SHOW的使用整理收藏
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吧....下面收藏整理了mysql中show 的使用技巧....有需要的博友可以看看哈 a. show tables或show tables from database_name; / ...
- IDEA乱码解决
设置中encoding都指定为utf-8,完全没用. 最终在java编译的地方找到了解决办法
- Why is one loop so much slower than two loops?
Question: Suppose a1, b1, c1, and d1 point to heap memory and my numerical code has the following co ...
- 详解promise、async和await的执行顺序
1.题目和答案 一道题题目:下面这段promise.async和await代码,请问控制台打印的顺序? async function async1(){ console.log('async1 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