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假设各位已经对基本git的基本概念、操作有一定的理解,如无相关git知识,可以参考Pro Git这本书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练习)

很多项目开发都会采用git这一优秀的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版本管理,使用github开源平台作为代码仓库托管平台。由于git的使用非常灵活,在实践当中衍生了很多种不同的工作流程,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团队会有不同的协作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前人已经在各种大小项目中经过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成功的git工作流,这种工作流已经被成功用于许多团队开发当中。掌握git,掌握这种工作流,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开发工作大有好处。

先上一张图吓大家一下:

上面一张图展示了一种使用git进行项目协同开发的模式,接下来会进行详细介绍。

仓库(Repository)

在项目的开始到结束,我们会有两种仓库。一种是源仓库(origin),一种是开发者仓库。上图中的每个矩形都表示一个仓库,正中间的是我们的源仓库,而其他围绕着源仓库的则是开发者仓库。

源仓库

在项目的开始,项目的发起者构建起一个项目的最原始的仓库,我们把它称为origin,例如我们的PingHackers网站,origin就是这个PingHackers/blog了。源仓库的有两个作用:

  1. 汇总参与该项目的各个开发者的代码
  2. 存放趋于稳定和可发布的代码

源仓库应该是受保护的,开发者不应该直接对其进行开发工作。只有项目管理者(通常是项目发起人)能对其进行较高权限的操作。

开发者仓库

上面说过,任何开发者都不会对源仓库进行直接的操作,源仓库建立以后,每个开发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源仓库的“复制”一份,作为自己日常开发的仓库。这个复制,也就是github上面的fork

每个开发者所fork的仓库是完全独立的,互不干扰,甚至与源仓库都无关。每个开发者仓库相当于一个源仓库实体的影像,开发者在这个影像中进行编码,提交到自己的仓库中,这样就可以轻易地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并行开发工作。而开发工作完成以后,开发者可以向源仓库发送pull request,请求管理员把自己的代码合并到源仓库中,这样就实现了分布式开发工作,和最后的集中式的管理。

分支(Branch)

分支是git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git这一个工具中的大杀器,必杀技。在其他集中式版本管理工具(SVN/CVS)把分支定位为高级技巧, 而在git中,分支操作则是每个开发人员日常工作流。利用git的分支,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开发和测试,如果使用git没有让你感到轻松和愉悦,那是因为 你还没有学会使用分支。不把分支用出一点翔来,不要轻易跟别人说你用过git。

在文章开头的那张图中,每一个矩形内部纷繁的枝蔓便是git的分支模型。可以看出,每个开发者的仓库都有自己的分支路线,而这些分支路线会通过代码汇总映射到源仓库中去。

我们为git定下一种分支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分支有两类,五种

  • 永久性分支

    • master branch:主分支
    • develop branch:开发分支
  • 临时性分支
    • feature branch:功能分支
    • release branch:预发布分支
    • hotfix branch:bug修复分支

永久性分支

永久性分支是寿命无限的分支,存在于整个项目的开始、开发、迭代、终止过程中。永久性分支只有两个masterdevelop

master:主分支从项目一开始便存在,它用于存放经过测试,已经完全稳定代码;在项目开发以后的任何时刻当中,master存放的代码应该是可作为产品供用户使用的代码。所以,应该随时保持master仓库代码的清洁和稳定,确保入库之前是通过完全测试和代码reivew的。master分支是所有分支中最不活跃的,大概每个月或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每一次master更新的时候都应该用git打上tag,说明你的产品有新版本发布了。

develop:开发分支,一开始从master分支中分离出来,用于开发者存放基本稳定代码。之前说过,每个开发者的仓库相当于源仓库的一个镜像,每个开发者自己的仓库上也有masterdevelop。开发者把功能做好以后,是存放到自己的develop中,当测试完以后,可以向管理者发起一个pull request,请求把自己仓库的develop分支合并到源仓库的develop中。

所有开发者开发好的功能会在源仓库的develop分支中进行汇总,当develop中的代码经过不断的测试,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了,接近产品目标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develop分支合并到master分支中,发布一个新版本。所以,一个产品不断完善和发布过程就正如下图:

注意,任何人不应该向master直接进行无意义的合并、提交操作。正常情况下,master只应该接受develop的合并,也就是说,master所有代码更新应该源于合并develop的代码。

暂时性分支

暂时性分支和永久性分支不同,暂时性分支在开发过程中是一定会被删除的。所有暂时性分支,一般源于develop,最终也一定会回归合并到develop

feature:功能性分支,是用于开发项目的功能的分支,是开发者主要战斗阵地。开发者在本地仓库从develop分支分出功能分支,在该分支上进行功能的开发,开发完成以后再合并到develop分支上,这时候功能性分支已经完成任务,可以删除。功能性分支的命名一般为feature-*,*为需要开发的功能的名称。

举一个例子,假设我是一名PingHackers网站的开发者,已经把源仓库fork了,并且clone到了本地。现在要开发PingHackers网站的“讨论”功能。我在本地仓库中可以这样做:

step 1: 切换到develop分支

    >>> git checkout develop 

step 2: 分出一个功能性分支

    >>> git checkout -b feature-discuss 

step 3: 在功能性分支上进行开发工作,多次commit,测试以后...

step 4: 把做好的功能合并到develop

    >>> git checkout develop      # 回到develop分支      >>> git merge --no-ff feature-discuss     # 把做好的功能合并到develop中      >>> git branch -d feature-discuss     # 删除功能性分支      >>> git push origin develop     # 把develop提交到自己的远程仓库中  

这样,就完成一次功能的开发和提交。

release:预发布分支,当产品即将发布的时候,要进行最后的调整和测试,这时候就可以分出一个预发布分支,进行最后的bug fix。测试完全以后,发布新版本,就可以把预发布分支删除。预发布分支一般命名为release-*

hotfix:修复bug分支,当产品已经发布了,突然出现了重大的bug。这时候就要新建一个hotfix分支,继续紧急的bug修复工作,当bug修复完以后,把该分支合并到masterdevelop以后,就可以把该分支删除。修复bug分支命名一般为hotfix-*

releasehotfix分支离我们还比较遥远。。就不详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本文最后的参考资料进行学习。

工作流(Workflow)

啰嗦讲了这么多,概念永远是抽象的。对于新手来说,都喜欢一步一步的步骤傻瓜教程,接下来,我们就一步一步来操作上面所说的工作流程,大家感受一下:

Step 1:源仓库的构建

这一步通常由项目发起人来操作,我们这里把管理员设为PingHackers,假设PingHackers已经为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源仓库PingHackers/git-demo,并且已经初始化了两个永久性分支masterdevelop,如图:

Step 2:开发者fork源仓库

源仓库建立以后,每个开发就可以去复制一份源仓库到自己的github账号中,然后作为自己开发所用的仓库。假设我是一个项目中的开发者,我就到PingHackers/git-demo项目主页上去fork

fork完以后,我就可以在我自己的仓库列表中看到一个和源仓库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这时就应该感叹,你以后要和它相依为命了:

Step 3:把自己开发者仓库clone到本地

这一步应该不用教,git clone

Step 4:构建功能分支进行开发

进入仓库中,按照前面说所的构建功能分支的步骤,构建功能分支进行开发、合并,假设我现在要开发一个“讨论”功能:

    >>> git checkout develop     # 切换到`develop`分支      >>> git checkout -b feature-discuss     # 分出一个功能性分支      >> touch discuss.js     # 假装discuss.js就是我们要开发的功能      >> git add .     >> git commit -m 'finish discuss feature'     # 提交更改      >>> git checkout develop     # 回到develop分支      >>> git merge --no-ff feature-discuss     # 把做好的功能合并到develop中      >>> git branch -d feature-discuss     # 删除功能性分支      >>> git push origin develop     # 把develop提交到自己的远程仓库中 

这时候,你上自己github的项目主页中develop分支中看看,已经有discuss.js这个文件了:

Step 5:向管理员提交pull request

假设我完成了“讨论”功能(当然,你还可能对自己的develop进行了多次合并,完成了多个功能),经过测试以后,觉得没问题,就可以请求管理员把自己仓库的develop分支合并到源仓库的develop分支中,这就是传说中的pull request

点击上图的绿色按钮,开发者就可以就可以静静地等待管理员对你的提交的评审了。

Step 6 管理员测试、合并

接下来就是管理员的操作了,作为管理员的PingHackers登陆github,便看到了我对源仓库发起的pull request

这时候PingHackers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对我的代码进行review。github提供非常强大的代码review功能:
  2. 在他的本地测试新建一个测试分支,测试我的代码:

    >> git checkout develop # 进入他本地的develop分支  >> git checkout -b livoras-develop # 从develop分支中分出一个叫livoras-develop的测试分支测试我的代码  >> git pull https://github.com/livoras/git-demo.git develop # 把我的代码pull到测试分支中,进行测试 
  3. 判断是否同意合并到源仓库的develop,如果经过测试没问题,可以把我的代码合并到源仓库的develop中:

    >> git checkout develop >> git merge --no-ff livoras-develop >> git push origin develop 

注意,PingHakers一直在操作的仓库是源仓库。所以我们经过上面一系列操作以后,就可以在源仓库主页中看到:

经过辗转曲折的路程,我们的discuss.js终于从我的开发仓库的功能分支到达了源仓库的develop分支中。以上,就是一个git & github协同工作流的基本步骤。

总结

git这一个工具博大精深,很难想象竟然有使用如此恶心而又如此灵活和优雅的工具存在;此又为一神器,大家还是多动手,多查资料,让git成为自己 的一项基本技能,帮助自己处理各种项目团队协同工作的问题,成为一个高效的开发者、优秀的项目的管理者。送大家一张神图,好好领悟:

最后给出一些参考资料,供参考学习。

转载:http://www.kuqin.com/shuoit/20141213/343854.html

参考资料

使用git和github进行协同开发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使用git和gitlab进行协同开发流程

    一.基本概念 1.仓库(Repository) ①源仓库(线上版本库) 在项目的开始,项目的发起者构建起一个项目的最原始的仓库,称为origin. 源仓库的有两个作用: 1.汇总参与该项目的各个开发者 ...

  2. git 入门教程之协同开发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远程仓库的相关概念,不过那时并没有深入探讨,只是讲解了如何创建远程仓库以及推送最新工作成果到远程仓库,实际上远程仓库对于团队协同开发很重要,不仅仅是团队协同开发的基础,也是代码备份的 ...

  3. 【Git 使用笔记】第四部分:git在公司中的开发流程

    先声明几个变量 仓管A:主分支,只有master分支仓管B:开发分支,只有各个业务开发分支   仓管B fork 于 A 如下图 为了保证 代码的稳定性,只有 仓管B中的某个分支测试完毕并进行了代码r ...

  4. Git学习笔记(三)远程库(GitHub)协同开发,fork和忽略特殊文件

    远程库 远程库,通俗的讲就是不再本地的git仓库!他的工作方式和我们本地的一样,但是要使用他就需要先建立连接! 远程库有两种,一个是自己搭建的git服务器:另一种就是使用GitHub,这个网站就是提供 ...

  5. 怎样在github上协同开发

    How to co-work wither parter via github. Github协同开发情景模拟 Github不仅有很多开源的项目可以参考,同样也是协同开发的最佳工具,接下来的就模拟一下 ...

  6. 【转】Android Studio中Git的配置及协同开发

    一. Android Stutio配置git   setting–>Version Control–>Git–>Path to Git executable中选择git.exe的位置 ...

  7. Android Studio中Git的配置及协同开发

    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xmxkf/article/details/51595096 本文出自:[openXu的博客] 目录: 一 Android Stutio配置 ...

  8. Github之协同开发

    一.协同开发 1.引子:假如三个人共同开发同一份代码,每个人都各自安排了任务,当每个人都完成了一半的时候,提交不提交呢? 要提交,提交到dev吗,都上传了一半,这样回家拿出来的代码根本跑不起来.所以, ...

  9. 华为如何实现基于Git的跨地域协同开发

    跨地域开发的需求其实由来已久,在IT/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就已存在,只不过限于当时网络环境的因素,无法在线上有效的完成协同工作,所以没法实际开展.而随着近十年网络的快速发展,跨地域协同开发线变得可能而且越 ...

随机推荐

  1. Hessian的使用以及理解

    官网 http://hessian.caucho.com/ Hessian的使用以及理解Hessian版本:3.1.5将包括如下的内容: Hessian的基本使用Hessian的原理Hessian和S ...

  2. ckplayer跨域调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ckplayer/ckplayer.js" charset="utf- ...

  3. POJ 1230 Pass-Muraill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x,y) (x1,y1)墙的两个端点,所有墙最大列 ...

  4. [iOS]视图与UIVIew

     1.UIView以及各控件间的关系: 2.视图的层次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应用中只有一个UIWindow.

  5. 理解JSON对象:JSON.parse、 JSON.stringify

    何时是JSON,何时不是JSON? JSON就是一个有特殊规则的字符串,按照这个规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字符串解析成JS对象. JSON是设计成描述数据交换格式的,他也有自己的语法,这个语法是JavaSc ...

  6. python基础一 ------Python 的编码

    首先了解一下历史,但是本篇文章冗杂,如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 编码历史: 1.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文本文件只有转换为数字    才能处理.8bit==1字节 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 ...

  7. Linux启动或禁止SSH用户及IP的登录,只允许密钥验证登录模式

    启动或禁止SSH用户登录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都不会去机房来操作机器,都是使用一些第三方的工具来操作. 比如使用SSH Secure File Transfer Client工具来传输 ...

  8. C++程序设计方法3:虚函数

    向上映射与向下映射 派生类对象转换成基类对象,称为向上映射. 而基类对象转换成派生类对象,称为向下映射: 向上映射可由编译器自动完成,是一种隐式的自动类型转化: 凡是接受基类对象的地方(如函数参数)都 ...

  9. windows下安装Mysql—图文详解

    mysql安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1.1. 下载: 我下载的是64位系统的zip包: 下载地址: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下载zip的包: 下载后解压 ...

  10. 如何修改CCS 7.2 代码和注释的颜色以及折叠代码

    默认的字体总是让人感觉很难受,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工作的时候也得尽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程序猿们,对自己好一点. 首先废话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