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

  假如使用一句通俗的语言来概述ANC的原理的话,那就是:通过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频率、振幅相同的声波与噪声干涉实现相位抵消。

使用比较正式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动降噪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下图是一个ANC的降噪原理图:


根据麦克风的位置,可以把这个主动降噪技术分成三类:
* 前馈主动降噪技术 Feed forward,简称FF:取样麦克风在耳机外边,通过取样麦克风获取噪声,能够获取外部全部的噪声,然后做反向,常见的场景就是入耳式耳机,没有被动降噪的情况。
* 反馈型的主动降噪技术 Feed Back,简称FB:取样麦克风在耳机头的内侧,通过取样麦克风获取环境噪声,能够获取耳机壳内部的噪声,然后做反向。常见的场景是头戴式耳机,这样耳机的高频噪声已经很多被耳机套过滤掉了,消噪压力小。效果也会变得比较好。
* 混合型的主动降噪技术,HyBrid,简称HB:就是取样麦克风有两个,把上面的FF和FB都用上,这种效果再加上头戴式的被动降噪的话,会把效果做的比较好。市场上效果最好的都是这种的。FF前馈系统可以消减参考传声器检测到的原始噪声相关的噪声,FB反馈式系统则对窄带噪声十分有效,两者结合使用, 可以增强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从而比使用单一结构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但缺点是 系统实现复杂、成本也非常高。
三者的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二 历史
  其实,历史能说明很多东西,通过一个技术或者产品的历史来了解他,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那么,ANC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这个概念的提出很早了,
  1936 年德国物理学家 Lueg 首先提出有源噪声控制即主动降噪的概念,利用声波相消性 干涉原理降噪,并申请了专利。这个哥们估计没有靠这个专利赚到多少钱,因为后面的进展时间太让人感觉到缓慢了。欧洲专利的有效期才20年,再说,这个技术,真正的商用开始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所以说,想靠专利赚钱也是要靠一定的运气的啊。
  直到1978年,Bose的创始人Amar G. Bose博士在从欧洲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发现飞机引擎的噪音扫净了他戴耳机欣赏音乐的兴致。这激发了他在BOSE公司进行一项消噪科技的研究。最终,BOSE公司创造了一款既能高保真的重现人声和音乐又能显著消除不必要舱内噪音的耳机。在当初半导体技术才刚刚处于萌芽阶段,这个时候的消噪,只能全靠模拟的电路了。从时间跨度上来讲,Bose的工程师针对这项技术商用化,还是花费了好几年时间的,看来,任何一项技术的商用化背后,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啊。直到1989年,第一款商用的BOSE主动消噪耳机才诞生。自那时起,BOSE工程师们陆续为航空及军用市场开发了多款消噪耳机产品:如专为飞行员设计的消噪耳机、航空X®耳机、TriPort®耳机。
  2000年,BOSE工程师们在此基础上又将这一科技应用到民用耳机市场,推出了QC®有源消噪耳机,它掀起了耳机行业“革命”的浪潮。至此,ANC在民用耳机市场上逐步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下图是笔者能够找到的很早一款Bose的QC耳机:

2005年,艾迈斯半导体的ANC降噪单芯片发布,十多年来,降噪耳机制造商一直使用艾迈斯半导体的模拟ANC芯片,借以在降噪深度、带宽以及超低功耗保持领先水平。
2017年,中国芯片厂商恒玄科技在蓝牙耳机单芯片上集成了ANC功能,把ANC降噪的一下拉到了平民化的价格水平。
2019年,很多芯片公司都推出了单芯片的ANC降噪芯片,像高通,海思等,直接拉开了ANC降噪的大战。
  时间的飞轮在前进,ANC这个技术,也会像陈年的老酒一样,越来越散发出它迷人的清香。

主动降噪技术(ANC)的前生今世--概念历史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NIO 的前生今世 之四 NIO Selector 详解

    Selector Selector 允许一个单一的线程来操作多个 Channel. 如果我们的应用程序中使用了多个 Channel, 那么使用 Selector 很方便的实现这样的目的, 但是因为在一 ...

  2. 揭秘 BPF map 前生今世

    揭秘 BPF map 前生今世 本文地址:https://www.ebpf.top/post/map_internal 1. 前言 众所周知,map 可用于内核 BPF 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之间实现双向 ...

  3. 主动降噪技术(ANC)的前生今世--原理仿真

    一 原理: 主动降噪就是通过反相检测麦克风的声音或噪声来减弱周围环境的噪声让扬声器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更清晰.主动降噪技术的目标就是通过一个自适应滤波器把不想要的噪声反相从而把噪声约束到固定的范围内.该系 ...

  4. 月光宝盒之时间魔法--java时间的前生今世

    月光宝盒花絮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 ...

  5. 主动降噪技术(ANC)的前生今世–行业分析

    一 原始玩家 1978年,创始人Amar G. Bose博士在从欧洲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发现飞机引擎的噪音扫净了他戴耳机欣赏音乐的兴致.这激发了他在BOSE公司进行一项消噪科技的研究.弹指之间,十年过 ...

  6. RCNN,Fast RCNN,Faster RCNN 的前生今世:(2)R-CNN

    Region CNN(RCNN)可以说是利用深度学习进行目标检测的开山之作.作者Ross Girshick多次在PASCAL VOC的目标检测竞赛中折桂,2010年更带领团队获得终身成就奖,如今供职于 ...

  7. 线程中sleep()方法和wait()方法的前生今世

    先看再点赞,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对自己有帮助,微信搜索[程序职场]关注这个执着的职场程序员.我有什么:职场规划指导,技能提升方法,讲不完的职场故事,个人成长经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公 ...

  8. RPC 原理的前生今世

    (如果感觉有帮助,请帮忙点推荐,添加关注,谢谢!你的支持是我不断更新文章的动力.本博客会逐步推出一系列的关于大型网站架构.分布式应用.设计模式.架构模式等方面的系列文章) 在校期间大家都写过不少程序, ...

  9. Netty 源码分析之 番外篇 Java NIO 的前生今世

    简介 Java NIO 是由 Java 1.4 引进的异步 IO. Java NIO 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组成: Channel Buffer Selector NIO 和 IO 的对比 IO 和 NI ...

随机推荐

  1. 使用BeanShell断言判断请求返回的Json相应结果(不同json格式整理)

    第一种json格式 { "code": 0, "msg": "success", "success": true, &q ...

  2. rocketMQ部署

    rocketMQ部署(单机) 1.          环境: CentOS7 64  &  JDK1.8+ 64  & 用户:www 2.          下载binary文件包: ...

  3. spring data jpa 的使用

    使用spring data jpa 开发时,发现国内对spring boot jpa全面介绍的文章比较少案例也比较零碎,因此写文章总结一下. spring data jpa介绍 首先了解JPA是什么? ...

  4. SpringBoot中使用rabbitmq,activemq消息队列和rest服务的调用

    1. activemq 首先引入依赖 pom.xml文件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

  5. java.lang.TypeNotPresentException: Type javax.xml.bind.JAXBContext not present解决方案

    因为JAXB-API是java ee的一部分,在jdk9中没有在默认的类路径中: java ee api在jdk中还是存在的,默认没有加载而已,jdk9中引入了模块的概念,可以使用 模块命令--add ...

  6. JMeter用户参数

    压测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动态参数,即每次请求的参数不一样,这样才能更好的模拟真实的用户请求,我们首先能想到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用户ID 1.  用户参数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变量,然后指定多个值,这样每次请 ...

  7. JavaScript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 你可能真的不懂递归

    1. 前言 算法为王. 排序算法博大精深,前辈们用了数年甚至一辈子的心血研究出来的算法,更值得我们学习与推敲. 因为之后要讲有内容和算法,其代码的实现都要用到递归,所以,搞懂递归非常重要. 2. 定义 ...

  8. C#开发学习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前言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者,我们除了要学会复制,黏贴,还要学会调用API和优秀的开源类库. 也许,有人说C#做不了人工智能,如果你相信了,那只能说明你的思想还是狭隘的. 做不了人工智能的不是C#这种语言 ...

  9. selenium webdriver (python)第三版.pdf

    转载自: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waiwaijsj/7214035 是原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整理的,很实用.

  10. Codefroces 374 B Inna and Sequence (树状数组 || 线段树)

    Inna and Sequence 题意:先给你一个n,一个m, 然后接下来输入m个数,表示每次拳击会掉出数的位置,然后输入n个数,每次输入1或0在数列的末尾加上1或0,如果输入-1,相应m序列的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