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入门很轻松 (二)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附上原文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zz/p/10959454.html
请求钩子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过程中,有些准备工作或扫尾工作需要处理,比如:
- 在请求开始时,建立数据库连接;
- 在请求开始时,根据需求进行权限校验;
- 在请求结束时,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
为了让每个视图函数避免编写重复功能的代码,Flask提供了通用设置的功能,即请求钩子。
请求钩子是通过装饰器的形式实现,Flask支持如下四种请求钩子:
- before_first_request
- 在处理第一个请求前执行
- before_request
- 在每次请求前执行
- 如果在某修饰的函数中返回了一个响应,视图函数将不再被调用
- after_request
- 如果没有抛出错误,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 接受一个参数:视图函数作出的响应
- 在此函数中可以对响应值在返回之前做最后一步修改处理
- 需要将参数中的响应在此参数中进行返回
- teardown_request:
- 在每次请求后执行
- 接受一个参数:错误信息,如果有相关错误抛出
- 需要设置flask的配置DEBUG=False,teardown_request才会接受到异常对象。
代码
config.py
class Config(object):
DEBUG = True
SECRET_KEY = "abcccddgadsag"
hook.py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config import 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est_request():
print("----- before_first_requets-----")
print("系统初始化的时候,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会在接收到第一个用户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 request")
print("每一次接收到用户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的数据")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print("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print("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return response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xc):
print("----teardown_request----")
print("在每一次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如果有异常错误,则会传递错误异常对象到当前方法的参数中")
print(exc)
@app.route("/hook")
def hook():
print("----这是视图函数----")
print("视图函数被运行了")
return "这是视图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127.0.0.1", port=80)
- 请求时的打印:
----- before_first_requets-----
系统初始化的时候,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会在接收到第一个用户请求时,执行这里的代码
----before request
每一次接收到用户请求时,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来判断权限,或者转换路由参数或者预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的数据
----这是视图函数----
视图函数被运行了
----after_request----
在处理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
一般可以用于记录会员/管理员的操作历史,浏览历史,清理收尾的工作
----teardown_request----
在每一次请求以后,执行这个钩子方法,如果有异常错误,则会传递错误异常对象到当前方法的参数中
None
异常捕获
主动抛出HTTP异常
- abort 方法
- 抛出一个给定状态代码的 HTTPException 或者 指定响应,例如想要用一个页面未找到异常来终止请求,你可以调用 abort(404)。
- 参数:
- code – HTTP的错误状态码
# abort(404)
abort(500)
抛出状态码的话,只能抛出 HTTP 协议的错误状态码
捕获错误
- errorhandler 装饰器
- 注册一个错误处理程序,当程序抛出指定错误状态码的时候,就会调用该装饰器所装饰的方法
- 参数:
- code_or_exception – HTTP的错误状态码或指定异常
- 例如统一处理状态码为500的错误给用户友好的提示:
@app.errorhandler(500)
def internal_server_error(e):
return '服务器搬家了'
- 捕获指定异常类型
@app.errorhandler(ZeroDivisionError)
def zero_division_error(e):
return '除数不能为0'
上下文
上下文:即语境,语意,在程序中可以理解为在代码执行到某一时刻时,根据之前代码所做的操作以及下文即将要执行的逻辑,可以决定在当前时刻下可以使用到的变量,或者可以完成的事情。
Flask中有两种上下文,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和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Flask中上下文对象:相当于一个容器,保存了 Flask 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信息。
- application 指的就是当你调用
app = Flask(__name__)
创建的这个对象app
; - request 指的是每次
http
请求发生时,WSGI server
(比如gunicorn)调用Flask.__call__()
之后,在Flask
对象内部创建的Request
对象; - application 表示用于响应WSGI请求的应用本身,request 表示每次http请求;
-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大于request,一个application存活期间,可能发生多次http请求,所以,也就会有多个request
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
思考:在视图函数中,如何取到当前请求的相关数据?比如:请求地址,请求方式,cookie等等
在 flask 中,可以直接在视图函数中使用 request 这个对象进行获取相关数据,而 request 就是请求上下文的对象,保存了当前本次请求的相关数据,请求上下文对象有:request、session
- request
- 封装了HTTP请求的内容,针对的是http请求。举例:user = request.args.get('user'),获取的是get请求的参数。
- session
- 用来记录请求会话中的信息,针对的是用户信息。举例:session['name'] = user.id,可以记录用户信息。还可以通过session.get('name')获取用户信息。
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它的字面意思是 应用上下文,但它不是一直存在的,它只是request context 中的一个对 app 的代理(人),所谓local proxy。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 request 获取当前的应用,它是伴 request 而生,随 request 而灭的。
应用上下文对象有:current_app,g
current_app
应用程序上下文,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中的变量,可以通过current_app.name打印当前app的名称,也可以在current_app中存储一些变量,例如:
- 应用的启动脚本是哪个文件,启动时指定了哪些参数
- 加载了哪些配置文件,导入了哪些配置
- 连接了哪个数据库
- 有哪些可以调用的工具类、常量
- 当前flask应用在哪个机器上,哪个IP上运行,内存多大
current_app.name
current_app.test_value='value'
g变量
g 作为 flask 程序全局的一个临时变量,充当者中间媒介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传递一些数据,g 保存的是当前请求的全局变量,不同的请求会有不同的全局变量,通过不同的thread id区别
g.name='abc'
注意:不同的请求,会有不同的全局变量
两者区别:
- 请求上下文:保存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的数据
- 应用上下文:flask 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存的一些配置信息,比如程序名、数据库连接、应用信息等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新增一个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设置配置信息
from config import Config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请求上下文"""
class Model(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模型接受到数据,num=%s" % request.args.get("username") )
@app.route("/context")
def context():
Model()
return "ok"
@app.route("/context2")
def context2():
Model()
return "ok"
"""应用上下文"""
from flask import current_app
@app.route('/context3')
def context3():
# current_app 只是app对象在视图被请求时的一个代理对象[别名对象]
print( current_app.username ) # 我们可以直接调用app对象所拥有的属性和方法
return "应用上下文"
from flask import g
class Model2(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模型接受到数据,num=%s" % g.username )
@app.route('/context4')
def context4():
# g是一个临时的全局对象,只会在本次请求中获取到数据
g.username = request.args.get("username")
Model2()
return "应用上下文"
if __name__ == '__main__':
# app 系统应用对象
app.username='应用上下文的username'
print('----运行项目之前----')
app.run()
Flask-Script 扩展
安装命令:
pip install flask-script
集成 Flask-Script到flask应用中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使用flask_script启动项目"""
from flask_script import Manager
manage = Manager(app)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nager.run()
Flask-Script 还可以为当前应用程序添加脚本命令
"""自定义flask_script终端命令"""
from flask_script import Command
class HelloCommand(Command):
"""命令的相关描述"""
def run(self):
with open("text.txt","w") as f:
f.write("hello\r\nhello")
pass
print("这是执行了hello命令")
manage.add_command('hello', HelloCommand() )
Flask入门很轻松 (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 Flask入门很轻松 (一)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附上原文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zz/p/10956837.html Flask诞生于2010年,是Armin ronacher(人名)用 Py ...
- Flask入门很轻松(三)—— 模板
Jinja2模板引擎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附上原文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nzz/p/10959471.html Flask内置的模板语言,它的设计思想来源于 Dja ...
- Flask 入门(十二)
Blueprint ,听说过么? 那必须的啊!但它是干嗒的?也不难理解! 如果你的项目是一个公司,Blueprint就是治理你的公司的 没有Blueprint,你的公司除了老板就是员公 有了Bluep ...
- Redis入门很简单之二【常见操作命令】
Redis入门很简单之二[常见操作命令] 博客分类: NoSQL/Redis/MongoDB redisnosql缓存 Redi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允许我们连接客户端对其进行直接操作.这里简单介绍一 ...
- Flask入门和快速上手
目录 Flask入门和快速上手 python三大主流框架对比 Flask安装 依赖 可选依赖 创建flask项目 flask最小应用--hello word 非法导入名称 调试模式 路由 唯一的 UR ...
- Flask入门系列(转载)
一.入门系列: Flask入门系列(一)–Hello World 项目开发中,经常要写一些小系统来辅助,比如监控系统,配置系统等等.用传统的Java写,太笨重了,连PHP都嫌麻烦.一直在寻找一个轻量级 ...
- 转 猫都能学会的Unity3D Shader入门指南(二)
猫都能学会的Unity3D Shader入门指南(二) 关于本系列 这是Unity3D Shader入门指南系列的第二篇,本系列面向的对象是新接触Shader开发的Unity3D使用者,因为我本身自己 ...
- [电子书] 《Android编程入门很简单》
<Android编程入门很简单>是一本与众不同的Android学习读物,是一本化繁为简,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书.本书避免出现云山雾罩.晦涩难懂的讲解,代之以轻松活泼.由浅入 ...
- WPF入门教程系列(二) 深入剖析WPF Binding的使用方法
WPF入门教程系列(二) 深入剖析WPF Binding的使用方法 同一个对象(特指System.Windows.DependencyObject的子类)的同一种属性(特指DependencyProp ...
随机推荐
- Python3基础 is与== 区别
Python : 3.7.3 OS : Ubuntu 18.04.2 LTS IDE : pycharm-community-2019.1.3 ...
- sql 时间段交叉查询是否有交集
--双11活动结束时间大于当前服务器时间代表有效期的活动 --实现1 select * from ProdCar A where A.EndDate> GETDATE() and A.EndDa ...
- EasyDSS高性能流媒体服务器开发RTMP直播同步输出HLS(m3u8)录像功能实现时移回放的方案
EasyDSS商用流媒体服务器解决方案是由EasyDarwin开源团队原班人马开发的一套集流媒体点播.转码与管理.直播.录像.检索.时移回看于一体的一套完整的商用流媒体服务器解决方案,支持RTMP推流 ...
- EF Code First 快速创建
以.net framework为例,包括数据库管理类库和启动项目两个项目文件 数据库管理类库 新建一个类库,名称为XXX.Database 管理nuget包,引入库EntityFramework 6. ...
- SonarQube - 安装与运行SonarQube
1 - 下载SonarQube SonarQube有多个版本,其中CE(Community Edition)版本免费开源,其余的开发者版本.企业版本和数据中心版本都是收费版本. 官网下载:https: ...
- mysql字段值如何区分大小写
今天做sql查询,发现字段值没区分大小写 mysql> select guid,type,parent_guid from api_assets where guid='3rfI2PsSrCz9 ...
- List集合分批多线程处理,同时控制最大并发
业务中,要实现数据日终同步,采用将同步文件中的数据封装成List集合分批处理加多线程的方式,根据数据量动态设置线程数,同时控制最大并发数量(业务中有IO操作,避免过大并发导致堵塞),实现效率提高 // ...
- Lock Free (无锁并发)
CAS( compare and swap) 原子操作,保证了如果需要更新的地址没有被其他进程(线程)改动过,那么它可以安全的写入.而这也是我们对于某个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加锁要保护的内容,保证读写的一致 ...
- javaSE总结(二)--java面向对象
一.类和对象 (1)类 [修饰符] class 类名{ //修饰符1: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三个最多出现其一 //修饰符2:abstract final 两个最多出现其一 ...
- Django-12-auth认证组件
1. 介绍 我们在开发一个网站的时候,无可避免的需要设计实现网站的用户系统.此时我们需要实现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认证.注销.修改密码等功能. Django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终极框架,当然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