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使用了函数式编程,增强代码的重用性和可读性。今天学习新的编程方式: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创建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class people:
def wave(self):
print('Hello World!') obj = people()

class为关键字,表示创建一个people的类 ,def wave为创建类中的函数,obj则是class创建的实例对象。

ps: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 类中定义的函数叫做 “方法”。

class people:
def jon(self):
print('say Hello!')
def tom(self,name):
print('say hello %s'%name) obj = people()
obj.jon() #执行jon方法
obj.tom('Jerry') #执行tom方法

通过上面代码演示,你会认为使用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来执行一个“方法”时函数要比面向对象简便

  • 面向对象:【创建对象】【通过对象执行方法】
  • 函数编程:【执行函数】

观察上述对比答案则是肯定的,然后并非绝对,场景的不同适合其的编程方式也不同。

总结:函数式的应用场景 --> 各个函数之间是独立且无共用的数据。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 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创建类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根据类people创建对象
#自动执行people类的__init__方法
p1 = people('xixi',21)
p2 = people('hehe',23)

上面代码__init__()称为构造方法,根据类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

将xixi,21分别封装到people的name和age属性中

self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p1 = people('xixi',21)时,self等于p1

同理p2 = people('hehe',23)时,self等于p2

所以,内容实际被封装到了对象,p1,p2中,每个对象都有name和age属性,都封装到对象p1,2中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 通过self间接调用

1、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对象 p1 和 p2 在存储到内存中,根据保存格式可以如此调用被封装的内容:对象.属性名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根据类people创建对象
#自动执行people类的__init__方法
p1 = people('xixi',21)
print(p1.name) #直接调用p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p1.age) #p1的age属性
p2 = people('hehe',23)
print(p2.name)
print(p2.age)

2、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attr(self):
print(self.name)
print(self.age)
#根据类people创建对象
#自动执行people类的__init__方法
p1 = people('xixi',21)
p1.attr()
p2 = people('hehe',23)
p2.attr()

Python默认会将p1传给self参数,即:p1.attr(p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p1,即:self.name 是 xixi ;self.age 是 12,同理,p2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练习:在终端输出如下信息

小明,10岁,男,上山去砍柴
小明,10岁,男,开车去东北
小明,10岁,男,最爱大保健 老李,90岁,男,上山去砍柴
老李,90岁,男,开车去东北
老李,90岁,男,最爱大保健
def kancha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name, age, gender) def qudongbe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name, age, gender) def dabaojian(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name, age, gender) kanchai('小明', 10, '男')
qudongbei('小明', 10, '男')
dabaojian('小明', 10, '男') kanchai('老李', 90, '男')
qudongbei('老李', 90, '男')
dabaojian('老李', 90, '男')

函数式编程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kanchai(self):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qudongbei(self):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dabaojian(self):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xiaoming = Foo('小明', 10, '男')
xiaoming.kanchai()
xiaoming.qudongbei()
xiaoming.dabaojian() laoli = Foo('老李', 90, '男')
laoli.kanchai()
laoli.qudongbei()
laoli.dabaojian()

面向对象编程

二、继承

继承: 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如:

男孩:talk,sleep,walk,eat

女孩:talk,sleep,walk,eat

class man:

    def talk(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eat(self):
# do something def walk(self):
# do something def slepp(self):
# do something class woman: def talk(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eat(self):
# do something def walk(self):
# do something def slepp(self):
# do something

伪代码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talk,sleep,walk,eat是男和女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男和nv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people:talk,sleep,walk,eat

man:喝酒

woman:穿裙子

class people:

    def eat(self):
# do something def walk(self):
# do something def eat(self):
# do something def sleep(self):
# do something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man(people): def 喝酒(self):
print '喝酒'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woman(people): def 穿裙子(self):
print '穿裙子'

伪代码

class people: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walk(self):
print "%s 走 " %self.name def sleep(self):
print "%s 睡 " %self.name def talk(self):
print "%s 说 " %self.name class man(peopl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喝酒' class woman(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wear(self):
print '穿裙子' # ######### 执行 ######### p1 = man('yu')
p1.eat() p2 = man('li')
p2.drink() p3 = Dog('liu')
p3.eat()

实例演示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经典类:

class p1:
pass
class p2(p1):
pass

新式类:

class p1(object):
pass
class p2(p1):
pass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多继承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新式类继承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三、多态 

Pyhon不支持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多态的写法,但是原生多态,其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

我们并不关心对象是什么类型,到底是不是鸭子,只关心行为。

鸭子类型在动态语言中经常使用,非常灵活,使得python不想java那样专门去弄一大堆的设计模式。

class F1:
pass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 '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 'S2.show' def Func(obj):
print 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python'鸭子类型'

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对于面向对象初级知识的介绍,总结如下:

  •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和 对象 的使用
  •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类和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保存?

类以及类中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而根据类创建的每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需要存一份,大致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根据类创建对象时,对象中除了封装 name 和 age 的值之外,还会保存一个类对象指针,该值指向当前对象的类。

当通过p1执行 【方法一】 时,过程如下:

  1. 根据当前对象中的 类对象指针 找到类中的方法
  2. 将对象 p1当作参数传给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self

python之面向对象编程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一:基础篇

    该随笔分为以下四部分: 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一:基础篇 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二:封装 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三:继承 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四:控件 先弄个 ...

  2.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编程之继承

    面向对象编程之继承 继承的定义:是一种新建类的方式,新建的类称之为子类或派生类,被继承的父类称之为基类或超类 继承的作用:子类会""遗传"父类的属性,从而解决代码重用问题 ...

  3.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编程之封装、访问限制机制和property

    面向对象编程之封装 封装 定义:将属性和方法一股脑的封装到对象中,使对象可通过"对象."的方式获取或存储数据. 作用:让对象有了"."的机制,存取数据更加方便 ...

  4.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编程之反射

    面向对象编程之反射 反射 定义:通过字符串对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进行操作. 反射有4个方法,都是python内置的,分别是: hasattr(obj,name:str) 通过"字符串" ...

  5.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编程之多态

    面向对象编程之多态以及继承.抽象类和鸭子类型三种表现形式 多态 定义:同一种类型的事物,不同的形态 作用: 多态也称之为"多态性".用于在不知道对象具体类型的情况下,统一对象调用方 ...

  6. python基础-面向对象编程之组合

    面向对象编程之组合 定义:一个对象中拥有另一个或其他多个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作用:减少代码的冗余,降低耦合度 关于耦合度的说明 耦合:通俗地讲,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意思 耦合度越高,程序的可扩展性 ...

  7.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之Zope.interface安装使用

    持续学习python+django中... 一.接口简述 在我们所熟知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大多提供了接口(interface)的概念.接口在编程语言中指的是一个抽象类型,是抽象方法的集合:它的特点如 ...

  8. Python GUI教程一:Hello World

    STEP 1:PyQt5基本介绍 Qt是GUI编程中非常受欢迎,也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工具. PyQt5 是Qt的Python版本.它大概涵盖了620个类,6000多个函数.PyQt5进行双重许可,开发者 ...

  9. JS的面向对象编程一:封装

    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的语言,但它又没有class.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JS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很模糊,在编程的时候时有用到,但要说个所以然,却说不出来,所以看了些书,又在网上查了些资 ...

随机推荐

  1. hdu 4408 Minimum Spanning Tree

    Problem Description XXX is very interested in algorithm. After learning the Prim algorithm and Krusk ...

  2. hdu4085 Peach Blossom Spring

    Peach Blossom Spring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4085 Time Limit: 10000/5000 MS (Java/ ...

  3. Cppcheck代码分析下

    1.流解析 解析函数中的可能的代码执行流, 函数实际执行中只会执行代码流中的一条流 分析: 分支语句 if-else ,switch-case         循环语句 while, do-while ...

  4. iOS通知传值

    NSMutableDictionary *params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 params[@"loginName"] = @&q ...

  5. JAVA开发常用工具包

    一个有经验的Java开发人员特征之一就是善于使用已有的轮子来造车.<Effective Java>的作者Joshua Bloch曾经说过:“建议使用现有的API来开发,而不是重复造轮子”. ...

  6. 【BZOJ4517】【SDOI2016】排列计数 [数论]

    排列计数 Time Limit: 60 Sec  Memory Limit: 128 MB[Submit][Status][Discuss] Description 求有多少种长度为 n 的序列 A, ...

  7. 正则表达式实现将html文本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将html字符串转换为纯文本方法)

    Regex regex = new Regex("<.+?>", RegexOptions.IgnoreCase); string strOutput = regex. ...

  8. SQL Workbench/J

    最近测试segment, 使用了一个新的DB--SQL Workbench/J, 参考文档:http://docs.aws.amazon.com/redshift/latest/mgmt/connec ...

  9. 详见github

    本栏博客不再专门更新,详见:https://github.com/dxscjx123/LeetCode

  10. copy_from_user分析

    前言 copy_from_user函数的目的是从用户空间拷贝数据到内核空间,失败返回没有被拷贝的字节数,成功返回0.它内部的实现当然不仅仅拷贝数据,还需要考虑到传入的用户空间地址是否有效,比如地址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