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此人现在在微软研究院)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由于算法难以理解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使Lamport在八年后重新发表到TOCS上[2]。即便如此paxos算法还是没有得到重视,2001年Lamport用可读性比较强的叙述性语言给出算法描述[3]。可见Lamport对paxos算法情有独钟。近几年paxos算法的普遍使用也证明它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中的重要地位。06年google的三篇论文初现“云”的端倪,其中的chubby锁服务使用paxos作为chubby cell中的一致性算法,paxos的人气从此一路狂飙。

什么是paxos算法

  Paxos 算法是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用来解决一个分布式系统如何就某个值(决议)达成一致的问题。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果各节点的初始状态一致,每个节点都执行相同的操作序列,那么他们最后能得到一个一致的状态1。为保证每个节点执行相同的命令序列,需要在每一条指令上执行一个”一致性算法”以保证每个节点看到的指令一致。

paxos干啥的

  分布式系统中一般是通过多副本来保证可靠性,而多个副本之间会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必须有一个一致性算法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描述如下: 
  假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初始是各个节点的数据是一致的,每个节点都顺序执行系列操作,然后每个节点最终的数据还是一致的。 
  Paxos算法就是解决这种分布式场景中的一致性问题。对于一般的开发人员来说,只需要知道paxos是一个分布式选举算法即可。多个节点之间存在两种通讯模型: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消息传递(Messages passing),Paxos是基于消息传递的通讯模型的。

paxos算法介绍

Paxos保证以下三点: 
1. 只有被提出提案才能被选定; 
2. 只有一个值被选定; 
3. 如果某个进程认为某个提案被选定了,那么这个提案必须是真的被选定的那个。 
该一致性算法中有三个角色,分别是:proposer,acceptor,learner。它们之间通过消息来通讯。

paxos算法的两阶段 
prepare 阶段: 
  1. Proposer 选择一个提案编号 n,然后向acceptor的某个超过半数的子成员发送编号为n的 prepare 请求; 
  2. Acceptor 收到 prepare 消息后,如果提案的编号n大于该acceptor已经回复的所有 prepare 请求的编号,则 Acceptor 将自己上次已经批准的最大编号提案回复给 Proposer,并承诺不再回复小于 n 的提案;

acceptor阶段: 
  1. 当一个 Proposer 收到了半数以上的 Acceptors 对 prepare 的回复后,就进入批准阶段。它要向回复 prepare 请求的 Acceptors 发送 accept 请求,包括编号 n 和根据 prepare阶段 决定的 value。这里的value是所有响应中编号最大的提案的value(如果根据 prepare 没有已经接受的 value,那么它可以自由决定 value)。 
  2. 在不违背自己向其他 Proposer 的承诺的前提下,Acceptor 收到 accept 请求后即接受这个请求。即如果acceptor收到这个针对n提案的accep请求,只要改acceptor尚未对编号大于n的prepare请求做出过响应,它就可以通过这个提案。

流程图如下2

具体实例 
首先,给出proposer和acceptor的消息图3

针对上面提出的两个阶段,分别解释: 
prepare阶段 
1. 
  每个server向proposer发送消息,表示自己要当leader,假设proposer收到消息的时间不一样,顺序是: proposer2 -> proposer1 -> proposer3,消息编号依次为1、2、3。 
  紧接着,proposer将消息发给acceptor中超过半数的子成员(这里选择两个),如图所示,proposer2向acceptor2和acceptor3发送编号为1的消息,proposer1向acceptor1和accepto2发送编号为2的消息,proposer3向acceptor2和acceptor3发送编号为3的消息。 
2. 
  假设这时proposer1发送的消息先到达acceptor1和acceptor2,它们都没有接收过请求,所以接收该请求并返回【2,null】给proposer1,同时承诺不再接受编号小于2的请求; 
  紧接着,proposer2的消息到达acceptor2和acceptor3,acceptor3没有接受过请求,所以返回proposer2 【1,null】,并承诺不再接受编号小于1的消息。而acceptor2已经接受proposer1的请求并承诺不再接收编号小于2的请求,所以acceptor2拒绝proposer2的请求; 
  最后,proposer3的消息到达acceptor2和acceptor3,它们都接受过提议,但编号3的消息大于acceptor2已接受的2和acceptor3已接受的1,所以他们都接受该提议,并返回proposer3 【3,null】; 
  此时,proposer2没有收到过半的回复,所以重新取得编号4,并发送给acceptor2和acceptor3,此时编号4大于它们已接受的提案编号3,所以接受该提案,并返回proposer2 【4,null】。

accept阶段 

  Proposer3收到半数以上(两个)的回复,并且返回的value为null,所以,proposer3提交了【3,server3】的提案。 
  Proposer1也收到过半回复,返回的value为null,所以proposer1提交了【2,server1】的提案。 
  Proposer2也收到过半回复,返回的value为null,所以proposer2提交了【4,server2】的提案。 

  Acceptor1和acceptor2接收到proposer1的提案【2,server1】,acceptor1通过该请求,acceptor2承诺不再接受编号小于4的提案,所以拒绝; 
  Acceptor2和acceptor3接收到proposer2的提案【4,server2】,都通过该提案; 
  Acceptor2和acceptor3接收到proposer3的提案【3,server3】,它们都承诺不再接受编号小于4的提案,所以都拒绝。 
  此时,过半的acceptor(acceptor2和acceptor3)都接受了提案【4,server2】,learner感知到提案的通过,learner开始学习提案,所以server2成为最终的leader。

一些不错的参考资料 
lamport的两篇论文: 
Lamport, The part-time parliament,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 16(2):133-169, 1998 
Lamport, Paxos made simple, SIGACT News 32(4):18-25, 2001. 
其他: 
http://chuansong.me/n/1050231 
http://www.cnblogs.com/ychellboy/archive/2009/12/29/1634801.html

转载:Summer_ZJU

通过实例来理解paxos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步一步理解Paxos算法

    一步一步理解Paxos算法 背景 Paxos 算法是Lamport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由于算法难以理解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使Lamport在八年后重新发表到 TOCS ...

  2. 分布式理论之一:Paxos算法的通俗理解

    维基的简介: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此人现在在微软研究院)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且具有高度容错特性 ...

  3. Paxos算法的通俗理解(转)

    维基的简介: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aTeX 中的"La",此人现在在微软研究院)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且具有高度容错特性 ...

  4. 底层算法系列:Paxos算法

    关于算法,面太广.本系列只研究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核心算法.了解这些算法和应用,对java码农进阶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Paxos学习论证过程中,证实一句话:有史以来学习paxos最好的地方wiki:Pax ...

  5. 分布式系列文章——Paxos算法原理与推导

    Paxos算法在分布式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Paxos算法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1.难以理解 2.工程实现更难. 网上有很多讲解Paxos算法的文章,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看了很多关于Paxos的资 ...

  6. Paxos 算法 :消息传递一致性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优秀的关于Paxos 算法的文章,我下面进行整理搜集一下: 分布式理论之一:Paxos算法的通俗理解 维基的简介:Paxos算法是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就是 L ...

  7. Zookeeper笔记(二)Paxos算法与Zookeeper的工作原理

    Zookeeper 分布式服务框架是 Apache Hadoop 的一个子项目, 它主要是用来解决分布式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数据管理问题,如:统一命名服务.状态同步服务.集群管理.分布式应用配置项的管 ...

  8. 【转载】分布式系列文章——Paxos算法原理与推导

    转载:http://linbingdong.com/2017/04/17/%E5%88%86%E5%B8%83%E5%BC%8F%E7%B3%BB%E5%88%97%E6%96%87%E7%AB%A0 ...

  9. 分布式共识算法 (二) Paxos算法

    系列目录 分布式共识算法 (一) 背景 分布式共识算法 (二) Paxos算法 分布式共识算法 (三) Raft算法 分布式共识算法 (四) BTF算法 一.背景 1.1 命名 Paxos,最早是Le ...

随机推荐

  1. LeetCode题解之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1.题目描述 2.题目分析 使用动态规划,在计算以每个字符结尾的最长子序列. 3.代码 int lengthOfLIS(vector<int>& nums) { ){ ; } ve ...

  2. h5页面调用摄像头(简易版)

    <input type="button" value="OpenVideo" id="btnOpenVideo" /> < ...

  3. MySQL升级后 MySQL 5.7 时间不兼容问题

  4. MyEclipse免费使用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import java.text.NumberFormat;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 ...

  5. LeetCode 休闲计划

    老年退役选手的 LeetCode 休闲之旅 前言 不知不觉两年多的大学时光悄然流逝,浑浑噩噩的状态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 这两年刷题似乎一直是常态.在退役之后的现在,深感有些东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很 ...

  6. 4.Dubbo2.5.3集群容错和负载均衡

    转载请出自出处:http://www.cnblogs.com/hd3013779515/ 1.集群容错和负载均衡原理 各节点关系: 这里的Invoker是Provider的一个可调用Service的抽 ...

  7. openlayers5实战--踩坑总结

    1.接口返回圆心坐标和半径,直接通过new Circle(center,radius)添加圆形feature变小问题. 解决办法: new  Feature()的geometry参数不能直接赋值new ...

  8. Oracle修改表空间为自动扩展

    https://gqsunrise.iteye.com/blog/2015692 1.数据文件自动扩展的好处1)不会出现因为没有剩余空间可以利用到数据无法写入2)尽量减少人为的维护3)可以用于重要级别 ...

  9. FreeChart柱状图中如何取消柱子的倒影

    JFreeChart柱状图中如何取消柱子的倒影,让柱子显示为一个平面图 Render 该怎么设置呢? 问题补充:已解决 intervalBarRender.setShadowVisible(false ...

  10. 由于没有公钥,无法验证下列签名: NO_PUBKEY 54422A4B98AB5139

    gpg --keyserver pgpkeys.mit.edu --recv-key 54422A4B98AB5139 gpg -a --export 54422A4B98AB5139 | su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