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将抽象部份与它的实现部份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将抽象(Abstraction)与实现(Implementation)分离,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桥接模式号称设计模式中最难理解的模式之一,关键就是这个抽象和实现的分离非常让人奇怪,大部分人刚看到这个定义的时候都会认为实现就是继承自抽象,那怎么可能将他们分离呢。

《大话设计模式》中就Bridge模式的解释:

手机品牌和软件是两个概念,不同的软件可以在不同的手机上,不同的手机可以有相同的软件,两者都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如果我们单独以手机品牌或手机软件为基类来进行继承扩展的话,无疑会使类的数目剧增并且耦合性很高,(如果更改品牌或增加软件都会增加很多的变动)两种方式的结构如下:

所以将两者抽象出来两个基类分别是PhoneBrand和PhoneSoft,那么在品牌类中聚合一个软件对象的基类将解决软件和手机扩展混乱的问题,这样两者的扩展就相对灵活,剪短了两者的必要联系,结构图如下:

这样扩展品牌和软件就相对灵活独立,达到解耦的目的!

UML结构图如下:

抽象基类及接口:

1、Abstraction::Operation():定义要实现的操作接口

2、AbstractionImplement::Operation():实现抽象类Abstaction所定义操作的接口,由其具体派生类ConcreteImplemenA、ConcreteImplemenA或者其他派生类实现。

3、在Abstraction::Operation()中根据不同的指针多态调用AbstractionImplement::Operation()函数。

理解:
Bridge用于将表示和实现解耦,两者可以独立的变化.在Abstraction类中维护一个AbstractionImplement类指针,需要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的时候只需要传入不同的AbstractionImplement派生类就可以了.

Bridge的实现方式其实和Builde十分的相近,可以这么说: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封装的东西不一样罢了.两者的实现都有如下的共同点:

抽象出来一个基类,这个基类里面定义了共有的一些行为,形成接口函数(对接口编程而不是对实现编程),这个接口函数在Buildier中是BuildePart函数在Bridge中是Operation函数;

其次,聚合一个基类的指针,如Builder模式中Director类聚合了一个Builder基类的指针,而Brige模式中Abstraction类聚合了一个AbstractionImplement基类的指针(优先采用聚合而不是继承);

而在使用的时候,都把对这个类的使用封装在一个函数中,在Bridge中是封装在Director::Construct函数中,因为装配不同部分的过程是一致的,而在Bridge模式中则是封装在Abstraction::Operation函数中,在这个函数中调用对应的AbstractionImplement::Operation函数.就两个模式而言,Builder封装了不同的生成组成部分的方式,而Bridge封装了不同的实现方式.

桥接模式就将实现与抽象分离开来,使得RefinedAbstraction依赖于抽象的实现,这样实现了依赖倒转原则,而不管左边的抽象如何变化,只要实现方法不变,右边的具体实现就不需要修改,而右边的具体实现方法发生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左边的抽象也不需要修改。

常用的场景
1.当一个对象有多个变化因素的时候,考虑依赖于抽象的实现,而不是具体的实现。如上面例子中手机品牌有2种变化因素,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功能。

2.当多个变化因素在多个对象间共享时,考虑将这部分变化的部分抽象出来再聚合/合成进来,如上面例子中的通讯录和游戏,其实是可以共享的。

3.当我们考虑一个对象的多个变化因素可以动态变化的时候,考虑使用桥接模式,如上面例子中的手机品牌是变化的,手机的功能也是变化的,所以将他们分离出来,独立的变化。

优点
1.将实现抽离出来,再实现抽象,使得对象的具体实现依赖于抽象,满足了依赖倒转原则。

2.将可以共享的变化部分,抽离出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信息。

3.对象的具体实现可以更加灵活,可以满足多个因素变化的要求。

缺点
1.客户必须知道选择哪一种类型的实现。

设计中有超过一维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用桥模式。如果只有一维在变化,那么我们用继承就可以圆满的解决问题。

代码如下:

Abstraction.h

 #ifndef _ABSTRACTION_H_
#define _ABSTRACTION_H_ class AbstractionImplement; class Abstraction
{
public:
virtual void Operation()=;//定义接口,表示该类所支持的操作
virtual ~Abstraction();
protected:
Abstraction();
};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A:public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A(AbstractionImplement* imp);//构造函数
virtual void Operation();//实现接口
virtual ~RefinedAbstractionA();//析构函数
private:
AbstractionImplement* _imp;//私有成员
};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B:public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B(AbstractionImplement* imp);//构造函数
virtual void Operation();//实现接口
virtual ~RefinedAbstractionB();//析构函数
private:
AbstractionImplement* _imp;//私有成员
};
#endif

Abstraction.cpp

 #include "Abstraction.h"
#include "AbstractionImplement.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Abstraction::Abstraction()
{} Abstraction::~Abstraction()
{} RefinedAbstractionA::RefinedAbstractionA(AbstractionImplement* imp)
{
this->_imp = imp;
} RefinedAbstractionA::~RefinedAbstractionA()
{
delete this->_imp;
this->_imp = NULL;
} void RefinedAbstractionA::Operation()
{
cout << "RefinedAbstractionA::Operation" << endl;
this->_imp->Operation();
} RefinedAbstractionB::RefinedAbstractionB(AbstractionImplement* imp)
{
this->_imp = imp;
} RefinedAbstractionB::~RefinedAbstractionB()
{
delete this->_imp;
this->_imp = NULL;
} void RefinedAbstractionB::Operation()
{
cout << "RefinedAbstractionB::Operation" << endl;
this->_imp->Operation();
}

AbstractImplement.h

 #ifndef _ABSTRACTIONIMPLEMENT_H_
#define _ABSTRACTIONIMPLEMENT_H_ //抽象基类,定义了实现的接口
class AbstractionImplement
{
public:
virtual void Operation()=;//定义操作接口
virtual ~AbstractionImplement();
protected:
AbstractionImplement();
}; // 继承自AbstractionImplement,是AbstractionImplement的不同实现之一
class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
{
public: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void Operation();//实现操作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protected:
}; // 继承自AbstractionImplement,是AbstractionImplement的不同实现之一
class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
{
public: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void Operation();//实现操作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protected:
};
#endif

AbstractImplement.cpp

 #include "AbstractionImplement.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AbstractionImplement::AbstractionImplement()
{} AbstractionImplement::~AbstractionImplement()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 void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Operation()
{
cout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Operation" << endl;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 void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Operation()
{
cout <<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Operation" << endl;
}

main.cpp

 #include "Abstraction.h"
#include "AbstractionImplement.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 1、抽象Abstraction与实现AbstractionImplement分离; 2、抽象部分Abstraction可以变化,如new RefinedAbstractionA(imp)、new RefinedAbstractionB(imp2); 3、实现部分AbstractionImplement也可以变化,如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 AbstractionImplement* imp = 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实现部分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Abstraction* abs = new RefinedAbstractionA(imp); //抽象部分RefinedAbstractionA
abs->Operation(); cout << "-----------------------------------------" << endl; AbstractionImplement* imp1 = 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实现部分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Abstraction* abs1 = new RefinedAbstractionA(imp1); //抽象部分RefinedAbstractionA
abs1->Operation(); cout << "-----------------------------------------" << endl; AbstractionImplement* imp2 = 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实现部分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A
Abstraction* abs2 = new RefinedAbstractionB(imp2); //抽象部分RefinedAbstractionB
abs2->Operation(); cout << "-----------------------------------------" << endl; AbstractionImplement* imp3 = new 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实现部分ConcreteAbstractionImplementB
Abstraction* abs3 = new RefinedAbstractionB(imp3); //抽象部分RefinedAbstractionB
abs3->Operation(); cout << endl;
return ;
}

代码说明:
Bridge模式将抽象和实现分别独立实现,在代码中就是Abstraction类和AbstractionImplement类。

使用组合(委托)的方式将抽象和实现彻底地解耦,这样的好处是抽象和实现可以分别独立地变化,系统的耦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降低。
GoF的那句话中的“实现”该怎么去理解:“实现”特别是和“抽象”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默认”的理解是“实现”就是“抽象”的具体子类的实现,但是这里GoF所谓的“实现”的含义不是指抽象基类的具体子类对抽象基类中虚函数(接口)的实现,是和继承结合在一起的。而这里的“实现”的含义指的是怎么去实现用户的需求,并且指的是通过组合(委托)的方式实现的,因此这里的实现不是指的继承基类、实现基类接口,而是指的是通过对象组合实现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上面使用Bridge模式和使用带来问题方式的解决方案的根本区别在于是通过继承还是通过组合的方式去实现一个功能需求。

备注:

由于实现的方式有多种,桥接模式的核心就是把这些实现独立出来,让他们各自变化。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实现系统可能有多角度(维度)分类,每一种分类都可能变化,那么就把这种多角度分离出来让它们独立变化,减少它们之间的耦合。

在发现需要多角度去分类实现对象,而只用继承会造成大量的类增加,不能满足开放-封闭原则时,就要考虑用Bridge桥接模式了。

合成/聚合复用原则: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精良不要使用类继承。
优先使用对象的合成/聚合将有助于保持每个类被封装,并被集中在单个任务上。这样类和类继承层次会保持较小规模,并且不太可能增长为不可控制的庞然大物。

C++设计模式-Bridge桥接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天一个设计模式——Bridge桥接模式

    一.概念准备 在理解桥接模式之前,先要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两个概念: 类的功能层次结构:假设现在有一个类Something,这个类有一些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但是现有的功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我们想扩 ...

  2.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作者:webabcd 介绍 ...

  3. 设计模式07: Bridge 桥接模式(结构型模式)

    Bridge 桥接模式(结构型模式) 抽象与实现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实现细节,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抽象B稳定,实现细节b变化 问题在于如果抽象B由于固有的原因,本身并不稳定,也有可能变化,怎么办? ...

  4. Bridge桥接模式(设计模式11)

    在没有使用桥接模式: 扩展新问题(类归属膨胀问题) 1增加性的电脑类型,要增加每个品牌下面的类 2如果要增加一个新的电脑品牌,要增加美中电脑类型的类 违背单一职责原则: · 一个类:联想笔记本,有两个 ...

  5. Bridge桥接模式(结构型模式)

    现有一个需求,一个游戏系统需要构建不同风格的房屋,暂不考虑其他设计模式,需要能实现在PC端.移动端....等等多个平台的构建.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如下: /// <summary> /// 房 ...

  6. java面试题之----jdbc中使用的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1.JDBC(Java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是以统一方式访问数据库的API. 它提供了独立于平台的数据库访问,也就是说,有了JDBC API,我们就不必为访问Oracl ...

  7. php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php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一.概述 桥接模式: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类结合在一起,然后利用两个类中的方法和属性,输出一份新的结果. 其实就是讲不相关的东西通过类(本例中是SendInfo)结合在一起,从而 ...

  8. java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一.概念定义 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这句话有点抽象啊..) 在软件系统中,某种类型由于自身逻辑,具有多个维度的变化,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来使得该类型沿着多方向变化,而又 ...

  9. java设计模式7——桥接模式

    java设计模式7--桥接模式 1.桥接模式介绍 桥接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又称为柄体模式或接口模式. 2.解决问题 2.1.将复杂的组合 ...

随机推荐

  1. 王爽<<汇编语言>> 实验十四

    ;以"年/月/日 时:分:秒"的格式, 显示当前的日期, 时间 assume cs:code code segment main: out 70h,al ;告诉CMOS RAM将要 ...

  2. 移动端 touch 事件的originalEvent

    对于移动端的触摸事件,我们通过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实现,PC端一般使用mousedown.mousemove.mouseup实现. 我们获取事件坐标,原生js获取 ...

  3. HDU 5966 Guessing the Dice Roll

    题意有 N≤10 个人,每个猜一个长度为L≤10的由1−6构成的序列,保证序列两两不同.不断地掷骰子,直到后缀与某人的序列匹配,则对应的人获胜.求每个人获胜的概率. 思路:建立trie图,跑高斯消元. ...

  4. cookie欺骗

    1.什么是cookie欺骗改变cookie的值,发给服务器,就是cookie欺骗.正常情况下,受浏览器的内部cookie机制所限,每个cookie只能被它的原服务器所访问,我们操作不了原服务器. 2. ...

  5. ASP.NET的MVC项目BUG——“所需的防伪表单字段‘__RequestVerificationToken’不存在”

    问题:所需的防伪表单字段‘__RequestVerificationToken’不存在 解决办法: [ValidateAntiForgeryToken]能在[HttpPost]下用 [Validate ...

  6. 存储过程procedure

                       存储过程(procedure) 修改mysql结束符   delimiter name procedure创建语法:     create procedure p ...

  7. cAdvisor0.24.1+InfluxDB0.13+Grafana4.0.2搭建Docker1.12.3 Swarm集群性能监控平台

    目录 [TOC] 1.基本概念 ​ 既然是对Docker的容器进行监控,我们就不自己单独搭建cAdvisor.InfluxDB.Grarana了,本文中这三个实例,主要以Docker容器方式运行. 本 ...

  8. LeetCode----Linked List

    Swap Nodes in Pairs 思路:需要构造一个头指针,指向链表.一次比较两个指针,将其翻转,临界条件是pre != null(链表长度为偶数) && pre.next != ...

  9. centos 7 mini装maridb 10.1 binary版本

    注:centos的版本为:CentOS-7-x86_64-Minimal-1503-01 http://isoredirect.centos.org/centos/7/isos/x86_64/Cent ...

  10. 协程、异步IO

    协程,又称微线程,纤程.英文名Coroutine,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 协程拥有自己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协程调度切换时,将寄存器上下文和栈保存到其他地方,在切回来的时候,恢复先前保存的寄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