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s                    #请求中的参数值
$query_string #同 $args
$arg_NAME #GET请求中NAME的值
$is_args #如果请求中有参数,值为"?",否则为空字符串
$uri #请求中的当前URI(不带请求参数,参数位于$args),可以不同于浏览器传递的$request_uri的值,它可以通过内部重定向,或者使用index指令进行修改,$uri不包含主机名,如"/foo/bar.html"。
$document_uri #同 $uri
$document_root #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
$host #优先级:HTTP请求行的主机名>"HOST"请求头字段>符合请求的服务器名.请求中的主机头字段,如果请求中的主机头不可用,则为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服务器名称
$hostname #主机名
$https #如果开启了SSL安全模式,值为"on",否则为空字符串。
$binary_remote_addr #客户端地址的二进制形式,固定长度为4个字节
$body_bytes_sent #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响应头不计算在内;这个变量和Apache的mod_log_config模块中的"%B"参数保持兼容
$bytes_sent #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
$connection #TCP连接的序列号
$connection_requests #TCP连接当前的请求数量
$content_length #"Content-Length" 请求头字段
$content_type #"Content-Type" 请求头字段
$cookie_name #cookie名称
$limit_rate #用于设置响应的速度限制
$msec #当前的Unix时间戳
$nginx_version #nginx版本
$pid #工作进程的PID
$pipe #如果请求来自管道通信,值为"p",否则为"."
$proxy_protocol_addr #获取代理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端地址,如果是直接访问,该值为空字符串
$realpath_root #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的真实路径,会将所有符号连接转换为真实路径
$remote_addr #客户端地址
$remote_port #客户端端口
$remote_user #用于HTTP基础认证服务的用户名
$request #代表客户端的请求地址
$request_body #客户端的请求主体:此变量可在location中使用,将请求主体通过proxy_pass,fastcgi_pass,uwsgi_pass和scgi_pass传递给下一级的代理服务器
$request_body_file #将客户端请求主体保存在临时文件中。文件处理结束后,此文件需删除。如果需要之一开启此功能,需要设置client_body_in_file_only。如果将次文件传 递给后端的代理服务器,需要禁用request body,即设置proxy_pass_request_body off,fast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uwsgi_pass_request_body off,or s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
$request_completion #如果请求成功,值为"OK",如果请求未完成或者请求不是一个范围请求的最后一部分,则为空
$request_filename #当前连接请求的文件路径,由root或alias指令与URI请求生成
$request_length #请求的长度 (包括请求的地址,http请求头和请求主体)
$request_method #HTTP请求方法,通常为"GET"或"POST"
$request_time #处理客户端请求使用的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 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
$request_uri #这个变量等于包含一些客户端请求参数的原始URI,它无法修改,请查看$uri更改或重写URI,不包含主机名,例如:"/cnphp/test.php?arg=freemouse"
$scheme #请求使用的Web协议,"http" 或 "https"
$server_addr #服务器端地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访问linux系统内核,应将ip地址提前设置在配置文件中
$server_name #服务器名
$server_port #服务器端口
$server_protocol #服务器的HTTP版本,通常为 "HTTP/1.0" 或 "HTTP/1.1"
$status #HTTP响应代码
$time_iso8601 #服务器时间的ISO 8610格式
$time_local #服务器时间(LOG Format 格式)
$cookie_NAME #客户端请求Header头中的cookie变量,前缀"$cookie_"加上cookie名称的变量,该变量的值即为cookie名称的值
$http_NAME #匹配任意请求头字段;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NAME可以替换成任意请求头字段,如在配置文件中需要获取http请求头:"Accept-Language",$http_accept_language即可
$http_cookie
$http_host #请求地址,即浏览器中你输入的地址(IP或域名)
$http_referer #url跳转来源,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 #用户终端浏览器等信息
$http_x_forwarded_for
$sent_http_NAME #可以设置任意http响应头字段;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NAME可以替换成任意响应头字段,如需要设置响应头Content-length,$sent_http_content_length即可
$sent_http_cache_control
$sent_http_connection
$sent_http_content_type
$sent_http_keep_alive
$sent_http_last_modified
$sent_http_location
$sent_http_transfer_encoding

log_format有一个默认的、无须设置的combined日志格式设置,相当于Apache的combined日志格式,其具体参数如下: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remote_user [$time_local]'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我现在使用的日志格式:

log_format access  '$http_x_forwarded_for $remote_addr [$time_local] "http://$host"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remote_user" ';

当日志文件中记录的值为"-"时,表示为空

access为自定义的日志格式的名称,使用时引用即可:

access_log  /data/logs/nginx/ihouse_access.log access;

------------------------------------------------------------------------------------------------------

正确设置nginx中remote_addr和x_forwarded_for参数

什么是remote_addr:

remote_addr代表客户端的IP,但它的值不是由客户端提供的,而是服务端根据客户端的ip指定的,当你的浏览器访问某个网站时,假设中间没有任何代理,那么网站的web服务器(Nginx,Apache等)就会把remote_addr设为你的机器IP,如果你用了某个代理,那么你的浏览器会先访问这个代理,然后再由这个代理转发到网站,这样web服务器就会把remote_addr设为这台代理机器的IP

什么是x_forwarded_for:

正如上面所述,当你使用了代理时,web服务器就不知道你的真实IP了,为了避免这个情况,代理服务器通常会增加一个叫做x_forwarded_for的头信息,把连接它的客户端IP(即你的上网机器IP)加到这个头信息里,这样就能保证网站的web服务器能获取到真实IP

使用HAProxy做反向代理时

通常网站为了支撑更大的访问量,会增加很多web服务器,并在这些服务器前面增加一个反向代理(如HAProxy),它可以把负载均匀的分布到这些机器上。你的浏览器访问的首先是这台反向代理,它再把你的请求转发到后面的web服务器,这就使得web服务器会把remote_addr设为这台反向代理的IP,为了能让你的程序获取到真实的客户端IP,你需要给HAProxy增加以下配置

   option forwardfor

它的作用就像上面说的,增加一个x_forwarded_for的头信息,把客户端的ip添加进去,否则的话经测试为空值

如上面的日志格式所示:$http_x_forwarded_for 是客户端真实的IP地址,$remote_addr是前端Haproxy的IP地址

或者:

当Nginx处在HAProxy后面时,就会把remote_addr设为HAProxy的IP,这个值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你可以通过nginx的realip模块,让它使用x_forwarded_for里的值。使用这个模块需要重新编译Nginx,增加--with-http_realip_module参数

./configure  --user=www --group=www --prefix=/usr/local/nginx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with-http_ssl_module \                                                              --with-http_realip_module --http-log-path=/data/logs/nginx/access.log --error-log-path=/data/logs/nginx/error.log

     set_real_ip_from 10.1.10.0/24;

     real_ip_header X-Forwarded-For;

上面的两行配置就是把从10.1.10这一网段过来的请求全部使用X-Forwarded-For里的头信息作为remote_addr,这样此时remote_addr就是客户端真实的IP地址

--------------------------------------------------------------

X-Forwarded-For 和 X-Real-IP 获取客户端的ip的区别:

一般来说,X-Forwarded-For是用于记录代理信息的,每经过一级代理(匿名代理除外),代理服务器都会把这次请求的来源IP追加在X-Forwarded-For中 来自4.4.4.4的一个请求,header包含这样一行 X-Forwarded-For: 1.1.1.1, 2.2.2.2, 3.3.3.3 代表 请求由1.1.1.1发出,经过三层代理,第一层是2.2.2.2,第二层是3.3.3.3,而本次请求的来源IP 4.4.4.4是第三层代理 而X-Real-IP,一般记录真实发出请求的客户端IP,上面的例子,如果配置了X-Read-IP,将会是 X-Real-IP: 1.1.1.1 所以 ,如果只有一层代理,这两个头的值就是一样的

所有相关变量具体请详看官网:

http://nginx.org/en/docs/varindex.html

http://blog.csdn.net/njxdy/article/details/9998481

Nginx内置变量以及日志格式变量参数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置顶] MVC输出缓存(OutputCache参数详解)

    1.学习之前你应该知道这些 几乎每个项目都会用到缓存,这是必然的.以前在学校时做的网站基本上的一个标准就是1.搞定增删改查2.页面做的不要太差3.能运行(ps真的有这种情况,答辩验收的时候几个人在讲台 ...

  2. Nginx内置变量以及日志格式变量

    $args #请求中的参数值$query_string #同 $args$arg_NAME #GET请求中NAME的值$is_args #如果请求中有参数,值为"?",否则为空字符 ...

  3. struts2内置拦截器和自定义拦截器详解(附源码)

    一.Struts2内置拦截器 Struts2中内置类许多的拦截器,它们提供了许多Struts2的核心功能和可选的高级特 性.这些内置的拦截器在struts-default.xml中配置.只有配置了拦截 ...

  4. mysql JDBC URL格式各个参数详解

    mysql JDBC URL格式如下: jdbc:mysql://[host:port],[host:port].../[database][?参数名1][=参数值1][&参数名2][=参数值 ...

  5. nginx内置全局变量

    nginx内置全局变量 $args        请求中的参数; $binary_remote_addr        远程地址的二进制表示 $body_bytes_sent        已发送的消 ...

  6. nginx内置变量 大全

    nginx内置变量 内置变量存放在  ngx_http_core_module 模块中,变量的命名方式和apache 服务器变量是一致的.总而言之,这些变量代表着客户端请求头的内容,例如$http_u ...

  7. (转)最新版 nginx内置变量 大全

    原文:http://www.cnphp.info/nginx-embedded-variables-lasted-version.html 在配置基于nginx服务器的网站时,必然会用到 nginx内 ...

  8. nginx内置变量总结

    nginx内置变量 2019-02-28 变量名称 变量用途 $atg_PARAMETER      客户端GET请求中   PARAMETER字段的值                        ...

  9. nginx 内置变量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834459124_1_1.html  nginx内置变量杂谈 http://nginx.org/en/docs/http ...

随机推荐

  1. Eclipse 开发 jsp

    下载 eclipse EE   注意 是eclipse EE 版本 下载  apache-tomcat-8.0.15 只下载上面二个 从Window -> Preferences -> S ...

  2. C#:优惠券代码

    static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List<string> generatedVouchers = new List<string>() ...

  3. SQL:实现流水账的收入、支出、本期余额

    有多组数据,分别是收入,支出,余额,它们的关系是:本期余额=上次余额+收入-支出 /* 测试数据: Create Table tbl([日期] smalldatetime,[收入] int ,[支出] ...

  4. tomcat与oracle关于8080端口的冲突

    http://blog.csdn.net/baidu_24256693/article/details/44863935 由于电脑里同时安装了tomcat与oracle,所以8080的端口是冲突的. ...

  5. js加解密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 ...

  6. Netty的TCP粘包/拆包(源码二)

    假设客户端分别发送了两个数据包D1和D2给服务器,由于服务器端一次读取到的字节数是不确定的,所以可能发生四种情况: 1.服务端分两次读取到了两个独立的数据包,分别是D1和D2,没有粘包和拆包. 2.服 ...

  7. 反人类的MyEclipse之-Javascript双引号自动补全

    MyEclipse由于在JavaScript中按下一个双引号后会自动把后面的双引号补全.本人习惯两个双引号一起按下,那么这个时候在编辑器里就会出现三个",这样导致代码错误. 今天就因为MyE ...

  8. translate和replace的区别

    今天在oracle数据库中看到replace和translate的嵌套就有点蒙了,于是就上网看了一下,感觉豁然开朗: 今天遇到的问题如下: replace(TRANSLATE(a.deal_msg,' ...

  9. Google protobuf proto文件编写规则

    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yi_ya/article/details/40404231 1. 简单介绍 protobuf文件:就是定义你要的消息(类似java中的类)和消息中 ...

  10. iOS 8潜在的取证问题

    Apple于今天正式发布了iOS 8推送升级 大概琢磨了一下: 1. 可以确定,iOS 7中存在的File relay等所谓后门服务已经被修正,目前Oxygen和我们采用这种服务提取的功能将不再适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