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这个技术在我们实际的开发中是非常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端请求的是一些比较大的数据,并且这个数据在短时间内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情况,比如一些网站的logo图片,它是一个网站的标志,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不缓存的话,而logo图片又比较大的话,那么浏览器每次发送请求时,服务端都要返回logo图片这个大数据信息,会影响到服务器的性能和效率,服务器端变慢了,也势必会导致用户页面看到的数据加载变慢。如果我么对图片进行一个合适时间内的缓存的话,这样会大大提高服务端的效率,还能提高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呢!

使用response来设置缓存,主要时设置http的响应头的expires的信息,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com.servlet;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annotation.Web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设置缓存
*
* @author Administrator 缓存是当浏览器第一次发送请求,如果服务器设置了缓存,就会将第一次请求获得的数据缓存在浏览器,那么在缓存时间内,浏览器是不会想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
@WebServlet("/buff.do")
public class Buffer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这里的时间是从1970开始,所以要设置当前时间+缓存的时间,时间单位为毫秒,这里缓存的时间为1分钟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1000 * 60);
// 用来测试在缓存时间内,浏览器是否还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System.out.println("enter");
// 模拟的大数据
String bigData = "this is a big data,but it is not change.";
response.getWriter().print(bigData);
} }

在缓存时间内无论你发送了多少次请求输出的结果:

enter

并且从请求的响应头

Server: Apache-Coyote/1.1
Expires: Fri, 07 Jul 2017 07:49:26 GMT
Content-Length: 40
Date: Fri, 07 Jul 2017 07:48:26 GMT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我们在服务端设置了缓存了,那么在缓存时间内,浏览器发送请求,取得数据时从本地缓存中获取的。

至此,一个简单的使用response实现缓存的小案例演示完毕,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

使用response来控制浏览器的缓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通过HTTP头控制浏览器的缓存

    通过HTTP头控制浏览器的缓存 浏览器缓存是提高用户体验和提升程序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通过浏览器的缓存控制,可以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进行缓存,可以减少甚至不需要再次对服务器的请求就可以显示数据. ...

  2. java中设置http响应头控制浏览器禁止缓存当前文档内容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ries", -1);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 " ...

  3. HttpServletResponse常见应用——设置响应头控制浏览器的行为

    1.设置http响应头控制浏览器禁止缓存当前文档内容 1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ries", -1); 2 response.setHeader(& ...

  4. servletResponse 控制浏览器缓存

    //当访问一些资源文件时,我们希望,访问一次后,资源文件能够在缓存在浏览器中,当我们再次访问该资源时 //直接从缓存中去取,这样可以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package response; import ...

  5. Nginx实践篇(2)- Nginx作为静态资源web服务 - 控制浏览器缓存、防盗链

    一.控制浏览器缓存 1. 浏览器缓存简介 浏览器缓存遵循HTTP协议定义的缓存机制(如:Expires;Cache-control等). 当浏览器无缓存时,请求响应流程 当浏览器有缓存时,请求响应流程 ...

  6. [javaEE] 控制浏览器缓存资源

    浏览器有默认的缓存机制,不同的浏览器,缓存头是不一样的 设置编码,调用setContentType()方法,参数:”text/html;charset=utf-8” 关闭缓存,调用setHeader( ...

  7. 浏览器HTTP缓存原理分析

    以前项目中遇到了很多浏览器缓存相关的问题,也在网上查过资料,搞过服务器的配置,来确保客户端加载服务器资源的速度和资源有效性.最近仔细看了下http协议中和缓存相关的一些属性,总结一下. 浏览器缓存原理 ...

  8. 使用服务器端控制AJAX页面缓存

    你知道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这条语句是干什么的吗? 这是用来防止浏览器缓存动态内容生 ...

  9. atitit。浏览器缓存机制 and 微信浏览器防止缓存的设计 attilax 总结

    atitit.浏览器缓存机制 and 微信浏览器防止缓存的设计 attilax 总结 1. 缓存的一些机制 1 1.1. http 304 1 1.2. 浏览器刷新的处理机制 1 1.3. Expir ...

随机推荐

  1. python实现dict版图遍历

    python实现dict版图遍历的示例. 代码: #_*_coding:utf_8_import sysimport osclass Graph(): def __init__(self, V, E) ...

  2. 【转】如何把hadoop-1.x源码关联到Eclipse工程

    [转]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Ib2EzU

  3. Spring AOP注解通过@Autowired,@Resource,@Qualifier,@PostConstruct,@PreDestroy注入属性的配置文件详解

    本文介绍了使用Spring注解注入属性的方法.使用注解以前,注入属性通过类以及配置文件来实现.现在,注入属性可以通过引入@Autowired注解,或者@Resource,@Qualifier,@Pos ...

  4. Linux samba 服务的配置

    今天有个学生问我 samba 服务怎么配置,所以晚上特意研究一下怎么配置这个服务. 过程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 // 安装 samba ...

  5. gcc 编译流程分析

    //test.c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y=; printf("x=%d y=%d\n",x,y); ; } 1:预处理阶段, ...

  6. Android——区别DVM与JVM (2)

    区别DVM与JVM 1.首要差别 Dalvik: 基于寄存器,编译和运行都会更快些 JVM: 基于栈, 编译和运行都会慢些 2.字节码的区别 Dalvik: 执行.dex格式的字节码,是对.class ...

  7. hdu6153 扩展kmp求一个字符串的后缀在另一个字符串出现的次数。

    /** 题目:hdu6153 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6153 题意:给定两个串,求其中一个串t的每个后缀在另一个串s中出现的次数乘以 ...

  8. keepalived管理LVS文件详解

    #全局设置,只设置一个 全局路由就可以,全局路由不能重复唯一标识. global_defs { router_id LVS_01 #全局路由ID,唯一不能重复 } #实例 vrrp_instance ...

  9. windbg的使用

      1. set 1.1. 设置Symbol file path file->symbol file path, 如: D:\***\TestProject\pdb   1.2 设置source ...

  10.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决策树介绍:http://www.cnblogs.com/huangshiyu13/p/6126137.html 一些boosting的算法:http://www.cnblogs.com/hua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