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First 设计模式总结】2 观察者模式
作者:gnuhpc
出处:http://www.cnblogs.com/gnuhpc/
1.我们需要理解报社、订阅系统和订报人之间的关系,订报人通过订阅系统订报,一旦报社有新的报纸,订阅系统就会派人送或者邮寄给订报人新的报纸。然后,出版者+订阅者就是观察者模式,只不过名称不一样,主题(Subject,或者叫做Observabler)类比于出版者,是事件发生的主体,订阅者改称为观察者(Observer),是响应事情发生的主体。该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这样的模式让主题和观察者之间松耦合。它体现了第四个原则:为了交互对象之间的松耦合设计而努力。
2.要建立一个气象站--气象搜集装置--多个类型的气象发布版的一个系统:
我们首先定义两个接口,实现这两个接口的类就是相应的主题类--气象搜集装置以及观察者类--对应气象发布版: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在主题接口中,我们要求有三个方法:注册、注销、通知观察者。可以看到,我们都是在针对接口编程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float temp,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
在观察者中,我们要求有一个方法:更新气象发布版的数据。
另外,我们还需要一个辅助的接口进行显示更新的数据,这就是所谓把操作相分离的动作解耦思想:
public interface DisplayElement {
public void display();
}
我们先根据主题接口实现气象搜集装置:
public class WeatherData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ArrayList observers;//维护一个观察者列表
private float temperature;
private float humidity;
private float pressure;
public WeatherData() {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为了记住观察者而维护的列表,类比于报刊发行部门的订阅者列表
}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
observers.add(o);
}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
int i = observers.indexOf(o);
if (i >= 0) {
observers.remove(i);
}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这个方法对所有注册的观察者进行通知
for (int i = 0; i < observers.size(); i++) {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observers.get(i);
observer.update(temperature, humidity, pressure); //推数据
}
}
public void measurementsChanged() { //这个方法是对notifyObservers的封装
notifyObservers();
}
public void setMeasurements(float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
this.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this.humidity = humidity;
this.pressure = pressure;
measurementsChanged();//这个方法会进而去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
// other WeatherData methods here
public float getTemperature() {
return temperature;
}
public float getHumidity() {
return humidity;
}
public float getPressure() {
return pressure;
}
}
我们再根据观察者接口实现多种气象发布版,这里只举出一个例子,其余大同小异:
public class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 implements Observer, DisplayElement {
private float temperature;
private float humidity;
private Subject weatherData;//维护一个主题的引用,注册观察者所用
public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Subject weatherData) {
this.weatherData = weatherData;
weatherData.registerObserver(this);//创建的时候就注册,这里也可以不进行这个,而使用 WeatherData 的registerObserver公有方法
}
public void update(float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 //观察者留出的推送接口
this.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this.humidity = humidity;
display();
}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conditions: " + temperature
+ "F degrees and " + humidity + "% humidity");
}
}
我们测试一下这个程序:
public class WeatherSt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new WeatherData();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 currentDisplay =
new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weatherData);
StatisticsDisplay statisticsDisplay = new StatisticsDisplay(weatherData);
ForecastDisplay forecastDisplay = new ForecastDisplay(weatherData);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80, 65, 30.4f);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82, 70, 29.2f);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78, 90, 29.2f);
}
}
请注意,这里主机主要是采用“推”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总结一下:
主题是事件发生的单位,观察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响应的单位。那么很自然的,对事件是否发生感兴趣的可能有多个观察者,那么一个主题内部就有一个列表维护观察者;同时,观察者要指明对什么事件感兴趣(registerObserver),所以观察者内部要有一个主题的实例,当然若这个观察者不再对这个事件感兴趣,也可以使用这个主题的实例完成(unregisterObserver)。
在事件发生时,主题会通知列表上的观察者,并且可以通过参数传数据完成数据推送(另一种方式是主题提供接口供观察者调用,也就是所谓“拉”的方式),观察者收到事件发生的通知(update)时做出相应动作。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模式的应用,在界面编程中,一个button往往会注册一个onclickListener,里面有onclickAction方法对点击进行响应,此时button充当的就是主题,而onclickListener就是观察者,而onclickAction就对应着观察者中对事件进行响应的update方法。
UML图:
3.Java内置的观察者模式
我们使用Java内置的观察者模式再实现一遍气象站的项目(省略导入适当的包的过程):
public class WeatherData extends Observable {//直接继承了Java提供的主题超类,注意这里Observable是一个类
private float temperature;
private float humidity;
private float pressure;
public WeatherData() { }//由于采用内置的主题,这里就不需要你手动维护一个观察者列表了。
public void measurementsChanged() {
setChanged();//提示数据已经更新,是内置方法
notifyObservers();//没有采用带有参数的调用,说明是采用观察者需要时主动“拉”数据的方式。
}
public void setMeasurements(float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float pressure) {
this.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this.humidity = humidity;
this.pressure = pressure;
measurementsChanged();
}
public float getTemperature() {//下边这三个方法就是为了配合“拉”数据模式而提供的方法
return temperature;
}
public float getHumidity() {
return humidity;
}
public float getPressure() {
return pressure;
}
}
我们现在再创建一个使用Java内置观察者模式完成的气象发布版:
public class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 implements Observer , DisplayElement {//注意这里Observer是一个接口
Observable observable;//主题的引用,用于注册、注销等操作
private float temperature;
private float humidity;
public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Observable observable) {
this.observable = observable;
observable.addObserver(this);//这里进行了注册,也可以使用
}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bs, Object arg) {
if (obs instanceof WeatherData) {//判断是不是属于WeatherData类
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WeatherData)obs;
this.temperature = weatherData.getTemperature();//这里体现了拉的方式
this.humidity = weatherData.getHumidity();
display();
}
}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conditions: " + temperature
+ "F degrees and " + humidity + "% humidity");
}
}
我们再写一次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WeatherSt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new WeatherData();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 currentConditions = new CurrentConditionsDisplay(weatherData);
StatisticsDisplay statisticsDisplay = new StatisticsDisplay(weatherData);
ForecastDisplay forecastDisplay = new ForecastDisplay(weatherData);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80, 65, 30.4f);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82, 70, 29.2f);
weatherData.setMeasurements(78, 90, 29.2f);
}
}
内置的观察者模式有一定的明显缺陷,首先它是一个类,这个就与我们的第一个原则不符合,若一个类想以观察者模式完成要从另一个继承来的功能就会陷入两难。而且它将关键方法setChanged()设置为protected,这就意味着你必须继承Observable,否则无法创建Observable实例并组合到你设计的对象中。
【HeadFirst 设计模式总结】2 观察者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Delphi 设计模式:《HeadFirst设计模式》Delphi7代码---观察者模式之WeatherReport[转]
1 2{<HeadFirst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 3{ 主题与观察者 } 4{ 编译工具 :Delphi7.0 ...
- headfirst设计模式(2)—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有时又被称为发布(publish)-订阅(Subscribe)模式,在此种模式中,一个目标物件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 ...
- HeadFirst设计模式读书笔记--目录
HeadFirst设计模式读书笔记(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HeadFirst设计模式读书笔记(2)-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HeadFirst设计 ...
- 【HeadFirst设计模式——开篇】
近期在看HeadFirst,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陆续更新有关HeadFirst设计模式相关的文章.记得非常久之前在学习大话设计模式的时候,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大致走过一遍.至于里面非常多东西都掌握的不是非常 ...
- 【Head-First设计模式】C#版-学习笔记-开篇及文章目录
原文地址:[Head-First设计模式]C#版-学习笔记-开篇及文章目录 最近一年断断续续的在看技术书,但是回想看的内容,就忘了书上讲的是什么东西了,为了记住那些看过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敲代码验证 ...
- 《HeadFirst设计模式》读后感——对学习设计模式的一些想法
最近看完了<HeadFirst设计模式>,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的创建型模式也读完了,经历了从一无所知到茅塞顿开再到充满迷惑的过程. 不得不说< ...
- Headfirst设计模式的C++实现——策略模式(Strategy)
前言 最近在学习<Headfirst设计模式>,里面的例子都是Java的.但是我对Java并不熟悉,所以试着用C++来实现书中的例子. 先来看看Duck以及子类 Duck.h #inclu ...
- 设计模式 ( 十六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行为型)
设计模式 ( 十六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提供了一种构建对象间复杂网络互连的能力.当对象们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 通常来 ...
- Java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及应用场景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但是请标注出处地址:http://www.cnblogs.com/V1haoge/p/6513651.html 观察者模式,又可以称之为发布-订阅模式,观察者,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监 ...
- headfirst设计模式(5)—工厂模式体系分析及抽象工厂模式
先编一个这么久不写的理由 上周我终于鼓起勇气翻开了headfirst设计模式这本书,看看自己下一个设计模式要写个啥,然后,我终于知道我为啥这么久都没写设计模式了,headfirst的这个抽象工厂模式, ...
随机推荐
- java获取文件大小
1.使用File的length()方法获取.这个方法获取的字节数,由于返回的是Long类型所以能返回的最大值是Long.MAX_VALUE File file = new File( "D: ...
- 谷歌推出情境感知API
在 Google I/O 2016 大会上,我们宣布推出新的 Google Awareness API,让您的应用可以利用快照和围栏智能应对用户情境,并且仅需占用极少量的系统资源. 所有开发者均可以通 ...
- 嵌入式Linux LED小灯点亮实验
问:怎么写LED驱动程序? 1.搭建一个字符驱动的框架(上一节已经完成) 2.完善硬件的操作 问:驱动里操作硬件寄存器与单片机操作硬件寄存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单片机操作的寄存器地址是物理地址, ...
- OpenCV——识别印刷体数字
数字识别和其他的所有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应用都会分为两个步骤:ROI抽取和识别. 1. ROI抽取即将感兴趣的区域从原始图像中分离初来,这个步骤包括二值化,噪点的消除等2. 识别即通过一些分类器将第一步中 ...
- Linux系统的组成和内核的组成
关于linux的组成的宏观认识. 组成图: 内核组成: 一个完整的Linux内核一般由5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虚拟文件系统和网络接口.
- 使用JavaScript判断图片是否加载完成的三种实现方式
有时需要获取图片的尺寸,这需要在图片加载完成以后才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下面一一介绍. 一.load事件 <!DOCTYPE HTML> <html> <head> ...
- PHP浮点数引起的四舍五入问题
同事在开发中,遇到一个浮点数问题,过来问我,问题如下: $a = 0.705; $b = 20.795; $c = 20.715; $d = 20.745; echo sprintf('%0.2f', ...
- Django1.7官方文档中的tutorial——翻译
写下你的第一个Django应用,第一部分 让我们通过例子来学习. 通过这篇指南,我们将会带你浏览一遍一个基本投票应用的创建. 它由两部分组成: 1一个让人们查看投票和进行投票的公共站点 2一个让你添加 ...
- python的时间模块
python有两个重要的时间模块,分别是time和datetime 先看time模块 表示时间的几种方法: 1)时间元组: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 ...
- PIL参考手册
Python Imaging Library Handbook http://effbot.org/imagingbook/pil-index.htm 随机验证码的产生 import Image,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