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7:Tomcat中的设计模式
。
门面设计模式
门面设计模式在 Tomcat 中有多处使用,在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封装中、Standard Wrapper 到 ServletConfig 封装中、ApplicationContext 到 ServletContext 封装中等都用到了这种设计模式。
门面设计模式的原理
这么多场合都用到了这种设计模式,那这种设计模式究竟能有什么作用呢?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东西封装成一个门面好与人家更容易进行交流,就像一个国家的外交部一样。
这种设计模式主要用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组成时,这多个子系统肯定要涉及到相互通信,但是每个子系统又不能将自己的内部数据过多的暴露给其它系统,不然就没有必要划分子系统了。每个子系统都会设计一个门面,把别的系统感兴趣的数据封装起来,通过这个门面来进行访问。这就是门面设计模式存在的意义。
门面设计模式示意图如下:
图 1. 门面示意图

Client 只能访问到 Façade 中提供的数据是门面设计模式的关键,至于 Client 如何访问 Façade 和 Subsystem 如何提供 Façade 门面设计模式并没有规定死。
Tomcat 的门面设计模式示例
Tomcat 中门面设计模式使用的很多,因为 Tomcat 中有很多不同组件,每个组件要相互交互数据,用门面模式隔离数据是个很好的方法。
下面是 Request 上使用的门面设计模式:
图 2. Request 的门面设计模式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HttpRequestFacade 类封装了 HttpRequest 接口能够提供数据,通过 HttpRequestFacade 访问到的数据都被代理到 HttpRequest 中,通常被封装的对象都被设为 Private 或者 Protected 访问修饰,以防止在 Façade 中被直接访问。
观察者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也是常用的设计方法通常也叫发布 - 订阅模式,也就是事件监听机制,通常在某个事件发生的前后会触发一些操作。
观察者模式的原理
观察者模式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你在做事的时候旁边总有一个人在盯着你,当你做的事情是它感兴趣的时候,它就会跟着做另外一些事情。但是盯着你的人必须要到你那去登记,不然你无法通知它。观察者模式通常包含下面这几个角色:
- Subject 就是抽象主题:它负责管理所有观察者的引用,同时定义主要的事件操作。
 - ConcreteSubject 具体主题:它实现了抽象主题的所有定义的接口,当自己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
 - Observer 观察者:监听主题发生变化相应的操作接口。
 
Tomcat 的观察者模式示例
Tomcat 中观察者模式也有多处使用,前面讲的控制组件生命周期的 Lifecycle 就是这种模式的体现,还有对 Servlet 实例的创建、Session 的管理、Container 等都是同样的原理。下面主要看一下 Lifecycle 的具体实现。
Lifecycle 的观察者模式结构图:
图 3. Lifecycle 的观察者模式结构图

上面的结构图中,LifecycleListener 代表的是抽象观察者,它定义一个 lifecycleEvent 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当主题变化时要执行的方法。 ServerLifecycleListener 代表的是具体的观察者,它实现了 LifecycleListener 接口的方法,就是这个具体的观察者具体的实现方式。Lifecycle 接口代表的是抽象主题,它定义了管理观察者的方法和它要所做的其它方法。而 StandardServer 代表的是具体主题,它实现了抽象主题的所有方法。这里 Tomcat 对观察者做了扩展,增加了另外两个类:LifecycleSupport、LifecycleEvent,它们作为辅助类扩展了观察者的功能。LifecycleEvent 使得可以定义事件类别,不同的事件可区别处理,更加灵活。LifecycleSupport 类代理了主题对多观察者的管理,将这个管理抽出来统一实现,以后如果修改只要修改 LifecycleSupport 类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修改所有具体主题,因为所有具体主题的对观察者的操作都被代理给 LifecycleSupport 类了。这可以认为是观察者模式的改进版。
LifecycleSupport 调用观察者的方法代码如下:
清单 1. LifecycleSupport 中的 fireLifecycleEvent 方法
| 
 1 2 3 4 5 6 7 8 9  | 
 
 
 
 
 
 
 
 
 
  | 
主题是怎么通知观察者呢?看下面代码:
清单 2. 容器中的 start 方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命令设计模式
前面把 Tomcat 中两个核心组件 Connector 和 Container,比作一对夫妻。男的将接受过来的请求以命令的方式交给女主人。对应到 Connector 和 Container,Connector 也是通过命令模式调用 Container 的。
命令模式的原理
命令模式主要作用就是封装命令,把发出命令的责任和执行命令的责任分开。也是一种功能的分工。不同的模块可以对同一个命令做出不同解释。
下面是命令模式通常包含下面几个角色:
- Client:创建一个命令,并决定接受者
 - Command 命令:命令接口定义一个抽象方法
 -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负责调用接受者的相应操作
 - Invoker 请求者:负责调用命令对象执行请求
 - Receiver 接受者: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一次请求
 
Tomcat 中的命令模式的示例
Tomcat 中命令模式在 Connector 和 Container 组件之间有体现,Tomcat 作为一个应用服务器,无疑会接受到很多请求,如何分配和执行这些请求是必须的功能。
下面看一下 Tomcat 是如何实现命令模式的,下面是 Tomcat 命令模式的结构图:
图 4. Tomcat 命令模式的结构图

Connector 作为抽象请求者,HttpConnector 作为具体请求者。HttpProcessor 作为命令。Container 作为命令的抽象接受者,ContainerBase 作为具体的接受者。客户端就是应用服务器 Server 组件了。Server 首先创建命令请求者 HttpConnector 对象,然后创建命令 HttpProcessor 命令对象。再把命令对象交给命令接受者 ContainerBase 容器来处理命令。命令的最终是被 Tomcat 的 Container 执行的。命令可以以队列的方式进来,Container 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请求,如 HTTP1.0 协议和 HTTP1.1 的处理方式就会不同。
责任链模式
Tomcat 中一个最容易发现的设计模式就是责任链模式,这个设计模式也是 Tomcat 中 Container 设计的基础,整个容器的就是通过一个链连接在一起,这个链一直将请求正确的传递给最终处理请求的那个 Servlet。
责任链模式的原理
责任链模式,就是很多对象有每个对象对其下家的引用而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链上的某个对象处理此请求,或者每个对象都可以处理请求,并传给下一家,直到最终链上每个对象都处理完。这样可以不影响客户端而能够在链上增加任意的处理节点。
通常责任链模式包含下面几个角色:
- Handler(抽象处理者):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处理请求的具体类,或者传给下家
 
Tomcat 中责任链模式示例
在 tomcat 中这种设计模式几乎被完整的使用,tomcat 的容器设置就是责任链模式,从 Engine 到 Host 再到 Context 一直到 Wrapper 都是通过一个链传递请求。
Tomcat 中责任链模式的类结构图如下:
图 5. Tomcat 责任链模式的结构图

上图基本描述了四个子容器使用责任链模式的类结构图,对应的责任链模式的角色,Container 扮演抽象处理者角色,具体处理者由 StandardEngine 等子容器扮演。与标准的责任链不同的是,这里引入了 Pipeline 和 Valve 接口。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 Pipeline 和 Valve 是扩展了这个链的功能,使得在链往下传递过程中,能够接受外界的干预。Pipeline 就是连接每个子容器的管子,里面传递的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好比管子里流的水,而 Valve 就是这个管子上开的一个个小口子,让你有机会能够接触到里面的水,做一些额外的事情。
为了防止水被引出来而不能流到下一个容器中,每一段管子最后总有一个节点保证它一定能流到下一个子容器,所以每个容器都有一个 StandardXXXValve。只要涉及到这种有链式是处理流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模式。
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关注公众号后回复”Java“即可领取 Java基础、进阶、项目和架构师等免费学习资料,更有数据库、分布式、微服务等热门技术学习视频,内容丰富,兼顾原理和实践,另外也将赠送作者原创的Java学习指南、Java程序员面试指南等干货资源)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7:Tomcat中的设计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7:Tomcat和其他WEB容器的区别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github.com/h2pl/Java-Tutorial 喜欢的话麻烦点下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1:JavaWeb的由来和基础知识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github.com/h2pl/Java-Tutorial 喜欢的话麻烦点下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3:JDBC的进化与连接池技术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3:JDBC的进化与连接池技术 转载公众号[码农翻身] 网络访问 随着 Oracle, Sybase, SQL Server ,DB2, Mysql 等人陆陆续续住进数据库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14:Mybatis入门
		
本系列文章将整理到我在GitHub上的<Java面试指南>仓库,更多精彩内容请到我的仓库里查看 https://github.com/h2pl/Java-Tutorial 喜欢的话麻烦点下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2:JSP与Servlet的曾经与现在
		
转载自:码农翻身 转自: 刘欣 码农翻身 1周前 我是Servlet, 由于很多框架把我深深地隐藏了起来,我变得似乎无关紧要了,很多人也选择性的把我给遗忘了. 其实,我还活得好好的呢, 只不过是从前台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开篇:JavaWeb技术汇总
		
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江湖]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关注公众号后回复”Java“即可领取 Java基础.进阶.项目和架构师等免费学习资料,更有数据库.分布式.微服务等热门技术学习视频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16:极简配置的SpringBoot
		
一位阿里 Java 工程师的技术小站.作者黄小斜,专注 Java 相关技术:SSM.SpringBoot.MySQL.分布式.中间件.集群.Linux.网络.多线程,偶尔讲点Docker.ELK,同时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8:浅析Tomcat9请求处理流程与启动部署过程
		
谈谈 Tomcat 请求处理流程 转自:https://github.com/c-rainstorm/blog/blob/tomcat-request-process/reading-notes &l ...
 - 走进JavaWeb技术世界6:Tomcat5总体架构剖析
		
本文以 Tomcat 5 为基础,也兼顾最新的 Tomcat 6 和 Tomcat 4.Tomcat 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架构是具有一定连续性的. Tomcat 总体结构 Tomcat 的结构很复杂, ...
 
随机推荐
- 【转载】 C#中使用Count方法获取List集合中符合条件的个数
			
很多时候操作List集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查询条件,获取List集合中有多少个实体对象符合查询条件,例如一批产品的对象List集合,如果这批产品的不合格数量大于10则重点备注.在C#中可以自 ...
 - iOS testflight 使用说明
			
一.告知开发者苹果手机的账户邮箱 1.通过任何形式告知即可 2.下载testflight 二.开发者发送激活邮件到测试者的账户邮箱 1.进入邮箱查看邮件点击 Accept invitation 进行下 ...
 - [LeetCode] 342. 4的幂 ☆(是否4 的幂)
			
描述 给定一个整数 (32 位有符号整数),请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它是否是 4 的幂次方. 示例 1: 输入: 16输出: true示例 2: 输入: 5输出: false 进阶:你能不使用循环或者递归 ...
 - 九、分组查询详解(group by & having)
			
本篇内容 分组查询语法 聚合函数 单字段分组 多字段分组 分组前筛选数据 分组后筛选数据 where和having的区别 分组后排序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 Make 和 Makefile快速入门
			
前言 一个项目,拥有成百上千的源程序文件,编译链接这些源文件都是有规则的.Makefile是整个工程的编译规则集合,只需要一个make命令,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编译”.make是一个解释makefile ...
 - PHM与智慧运维落地实践案例集 — 机车运用数据智能诊断系统正式上线
			
2019年9月20日,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紧张测试,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为中车某机车单位倾力打造的“机车运用数据智能诊断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润科通用在轨道交通智慧运维领域的又一案例成功落地. ...
 - 高性能集群(HPC
			
串行计算与并行计算1.串行计算串行计算是指在单个计算机(拥有单个中央独立单元) 上执行软件写操作.CPU 逐个使用一系列指令解决问题.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在原有的串行计算的基础上演变出并行计算2.并行计 ...
 - 神经网络(2)---neurons and the brain
			
神经网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当初提出是为了让机器能够模仿人的大脑一样工作.现在神经网络在处理很多机器学习的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神经网络的背景(我们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做些什么) 大脑可以处理视觉 ...
 - postgresql学习笔记--基础篇
			
1. 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 1.1 客户端程序 Command Example Describe clusterdb clusterdb -h pghost1 -p 1921 -d mydb Cl ...
 - Linux监控系统概览
			
自从Linux系统诞生之始,监控系统就随之出现. 当然说到监控系统,我们就必须聊到SNMP协议,SNMP分为管理端(NMP)和被管理端. 管理端周期性的到被监控端采集数据,被监控端还需要有权限收集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