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排序算法——冒泡和选择排序法

Java实现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是,对相邻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顺序相反则进行交换,这样,每一趟会将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顶端,最终达到完全有序,首先看个动图:

我们要清楚一点,冒泡排序是相邻元素的两两比较,再看下图是否会清晰些:

输入的数据为:10 30 40 33 5 78 11 100 23 66

第一次排序,从第一个数10依次比较,若10比后者小,则进行交换,当比较到5时,10比5大,所以10就停在第四个位置,再用5去比较,后面的数都比5大,所以5就排到最后了

同理,第二次排序,仍然从第一个数30开始比较,分别跟40,33交换了顺序,比到10的时候,30比10大,所以30就停在了第三个位置,再用10去比较,10只比5大,所以排在了倒数第二个位置

依次10次比较后,得到最终排序结果

Java实现冒泡排序代码如下,代码实现过程,用一个临时变量来做中间值,从而实现交换:

 package maopaopaix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使用到了scanner函数,所以需要导包

 public class maopa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j,k,temp; //声明变量
int a[]=new int[10]; //定义一个数组,长度为10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一个输入对象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十个正整数:");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a[i]=sc.nextInt();
}
for(j=0;j<a.length;j++){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k=0;k<a.length-1;k++){ //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k]<a[k+1]){ //取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
temp=a[k+1]; //条件为真,进行交换位置,采用temp临时变量
a[k+1]=a[k];
a[k]=temp;
}
}
}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排序的结果依次显示
System.out.print(a[i]+"\t");
} } }

加上一些代码可以看的更清晰,如下所示:

 package maopaopaix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使用到了scanner函数,所以需要导包

 public class maopa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j,k,temp; //声明变量
int a[]=new int[10]; //定义一个数组,长度为10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一个输入对象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十个正整数:");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a[i]=sc.nextInt();
}
for(j=0;j<a.length;j++){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k=0;k<a.length-1;k++){ //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k]<a[k+1]){ //取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
temp=a[k+1]; //条件为真,进行交换位置,采用temp临时变量
a[k+1]=a[k];
a[k]=temp;
}
}
System.out.print("第"+(j+1)+"次排序为:"); //输出
for(i=0;i<a.length;i++){ //在外层循环中看每一次排序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a[i]+"\t");
}
System.out.println(); //换行
}
System.out.print("最终排序为:");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排序的结果依次显示
System.out.print(a[i]+"\t");
} } }

Java实现选择排序法

基本思想为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作为首元素,直到所有元素排完为止,简单选择排序是不稳定排序。

在算法实现时,每一趟确定最小(或最大)元素的时候会通过不断地比较交换来使得首位置为当前最小(或最大),交换是个比较耗时的操作。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还未完全确定当前最小(或最大)元素之前,这些交换都是无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变量min(或max),每一次比较仅存储较小(或较大)元素的数组下标,当轮循环结束之后,那这个变量存储的就是当前最小(或最大)元素的下标,此时再执行交换操作即可。

简言之,就是找到一组数中的最大值与第一个数交换顺序

先看一张结果图,一看就明白:

输入的数据为:10, 35 67 88 99 100 2 34 77 55,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出,进行第一次排序时,只是最大值100与最小值10交换了位置,其他数的位置都没有变化

同理,第二次就是该组数中的第二大的数99与第二小的数35交换位置,其他数位置不变

十次下来,就实现了排序功能

Java实现选择排序代码如下:

 package xuanzepaix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使用到了scanner函数,所以需要导包
/*选择比较是找出最大的与第一个交换*/
public class xuanz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j,k,temp,max,count=0; //声明变量
int a[] = new int[10]; //定义一个数组,长度为10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一个输入对象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十个正整数:");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a[i]=sc.nextInt();
}
for(j=0;j<a.length;j++){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max=a[j]; //把数组中第j个值赋给max
count=j; //count记录下标,若if结果为假,则保持原样交换
for(k=j;k<a.length;k++){ //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max<a[k]){ //假定的max值与数组依次去比较
max=a[k]; //为真就把a[k]的值赋给max
count=k; //count是记录数的位置
}
}
temp=a[j]; //在外循环中对数据进行交换顺序
a[j]=a[count];
a[count]=temp;
}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排序的结果依次显示
System.out.print(a[i]+"\t");
} } }

选择排序有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count=j,若没有这句,当出现判断条件为假时,从而会导致整个排序出错

加上显示排序次数的代码更加清楚,如下所示:

package xuanzepaixu;

import java.util.Scanner;                        //使用到了scanner函数,所以需要导包
/*选择比较是找出最大的与第一个交换*/
public class xuanz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j,k,temp,max,count=0; //声明变量
int a[] = new int[10]; //定义一个数组,长度为10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创建一个输入对象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十个正整数:");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a[i]=sc.nextInt();
}
for(j=0;j<a.length;j++){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max=a[j]; //把数组中第j个值赋给max
count=j; //count记录下标,若if结果为假,则保持原样交换
for(k=j;k<a.length;k++){ //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max<a[k]){ //假定的max值与数组依次去比较
max=a[k]; //为真就把a[k]的值赋给max
count=k; //count是记录数的位置
}
}
temp=a[j]; //在外循环中对数据进行交换顺序
a[j]=a[count];
a[count]=temp;
System.out.print("第"+(j+1)+"次排序为:"); //输出
for(i=0;i<a.length;i++){ //在外层循环中看每一次排序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a[i]+"\t");
}
System.out.println(); //换行
}
System.out.print("最后排序为:"); //输出
for(i=0;i<a.length;i++){ //使用for循环,把排序的结果依次显示
System.out.print(a[i]+"\t");
} } }

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

实现原理都一样,只是代码写法稍有不同罢了,所以就直接上代码了: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i,j,temp;
int a[]; printf("请输入十个数:");
for(i=;i<;i++)
{
scanf("%d",&a[i]);
} for(i=;i<;i++)
{
for(j=;j<-i;j++)
{
if(a[j]>a[j+])
{
temp=a[j];
a[j]=a[j+];
a[j+]=temp;
}
}
} for(i=;i<;i++)
{
printf("a[%d]=%d\n",i,a[i]);
}
}

C语言实现选择排序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b,i,j,max,temp,count=; printf("请输入五个数:");
for(i=;i<;i++)
{
scanf("%d",&a[i]);
} for(i=;i<;i++)
{
count=i;
for(j=;j<-i;j++)
{
max=a[j];
if(max < a[j+])
{
max=a[j+];
b=j+;
temp=a[j];
a[j]=a[j+];
a[j+]=temp;
}
}
} for(i=;i<;i++)
{
printf("%d\n",a[i]);
} printf("最大值为:%d",max);
}

使用C语言和Java分别实现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面向对象的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的比较

    这三种排序有俩个过程: 1.比较俩个数据. 2.交换俩个数据或复制其中一项. 这三种排序的时间级别 冒泡排序:比较 (N-1)+(N-2)+...+2+1 = N*(N-1)/2=N2/2 交换  0 ...

  2. Java 快速排序法 冒泡排序法 选择排序法 插入排序法

    1.快速排序的原理: 选择一个关键值作为基准值.比基准值小的都在左边序列(一般是无序的),比基准值大的都在右边(一般是无序的). 从后往前比较,用基准值和最后一个值比较,如果比基准值小的交换位置,如果 ...

  3. Java中的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 public class Test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2,25,89,5}; bub ...

  4. [Java算法] -- 1. 常用排序之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使用Java语言实现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推荐一个数据结构可视化的网站:http://zh.visualgo.net/zh (暂时访问不了) 对排序不太熟悉的朋友,建议去上面的网站学习一下,你将会发现一 ...

  5. c语言和java的区别

    今晚读了一下c程序设计语言,这是一本经典书籍,发现C语言和java有很多是相同的,毕竟java是由c语言进化来的. 我大概从我自己的思考来谈谈不同点 1.c语言是面向过程,主要单位是函数,变量和函数的 ...

  6. c语言和java以及安卓和苹果

    苹果手机是本地,没有中间环节,速度快,基于Linux系统 安卓是通过虚拟机,影响速度 就像c语言和java c适用于架构小的地方,因为直接编译运行 而java用于架构比较大的地方,启动慢,启动之后效率 ...

  7. Java版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一.理解说明 1.理解和记忆 冒泡排序:依次定位数组元素,每次只和相邻的且符合条件的元素交换位置. 选择排序:依次在数组的每个位置,通过逐个对比选择出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2.知识点说明 (1)数组是引 ...

  8.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折半查找>从零开始学JAVA系列

    目录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的注意事项 小案例,使用选择排序完成对对象的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插入排序) 快速排序(比较排序中效率最高的一种排序) 折半 ...

  9.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算法分析

    前言:排序在算法中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在许多工作中都用到了排序,就像学生成绩统计名次.商城商品销量排名.新闻的搜索热度排名等等.也正因为排序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引起了许多人深入研究它的兴趣,直至今天, ...

随机推荐

  1. Html5笔记之第五天

    Html5增强的文件上传域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Html5增强的文件上传域</title&g ...

  2. python基础学习(十三)

    re模块包含对 正则表达式.本章会对re模块主要特征和正则表达式进行介绍. 什么是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可以匹配文本片段的模式.最简单的正则表达式就是普通字符串,可以匹配其自身.换包话说,正则表达式 ...

  3. live事件的替代方法on的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jQuery的官方描述,live方法在1.7中已经不建议使用,在1.9中删除了这个方法.并建议在以后的代码中使用on方法来替代. on方法可以接受三个参数:事件名.触发选择器.事件函数. 需要特别 ...

  4. Javascript用数组实现栈和队列

    栈是遵循后进先出(LIFO)规则的一种有序集合,比如桌上的一叠书,我们只能从上面放或取. 队列是遵循先进先出(FIFO)规则的一种有序集合,比如排队,先排到的先离开. 数组也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它与上面 ...

  5. struts.xml如何加载到及配置问题

    今天项目做客户化处理,看到struts.xml,突然间想不起来这个文件从哪里加载的了,真是越学越回去了.这里记录下. web工程启动的时候,系统会加载web.xml文件,在这个时候会加载Spring的 ...

  6. Java jdk 快速配置

    JAVA_HOME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92   Path %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   CLASSPATH ...

  7. Java线程:线程栈模型

    要理解线程调度的原理,以及线程执行过程,必须理解线程栈模型. 线程栈是指某时刻时内存中线程调度的栈信息,当前调用的方法总是位于栈顶.线程栈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运行动态变化的,因此研究线程栈必须选择一个运 ...

  8. IT经典书籍——Head First系列【推荐】

    Head First 系列书籍是由 O'Relly 出版社发行的一系列教育书籍,中文一般翻译为"深入浅出",它强调以特殊的方式排版,由大量的图片和有趣的内容组合构成,而达到非疲劳的 ...

  9. 【1414软工助教】博客链接和coding链接

    某些同学提供的coding.net用户名无法访问.请同学们自己点击自己的两个链接,如果发现有错,请在本博客的评论区给出正确的链接. 格式为: 学号后3位 链接 例如:***502 https://co ...

  10. 通过修改my.ini配置文件来解决MySQL 5.6 内存占用过高的问题

    打开后台进程发现mysql占用的内存达到400+M. 修改一下my.ini这个配置文件的配置选项是可以限制MySQL5.6内存占用过高这一问题的,具体修改选项如下: performance_sch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