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各种排序算法【Java实现】
一、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思想:将第i个插入到前i-1个中的适当位置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如果碰见一个和插入元素相等的,那么插入元素把想插入的元素放在相等元素的后面。
所以,相等元素的前后顺序没有改变,从原无序序列出去的顺序就是排好序后的顺序,所以插入排序是稳定
哨兵有两个作用:
① 进人查找(插入位置)循环之前,它保存了R[i]的副本,使不致于因记录后移而丢失R[i]的内容;
②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查找循环中
"监视"
下标变量j是否越界。一旦越界(即j=0),因为R[0].可以和自己比较,循环判定条件不成立使得查找循环结束,从而避免了在该循环内的每一次均要检测j是否越界(即省略了循环判定条件
"j>=1"
)
public void insertSort(int[] array){
for(int i=1;i<array.length;i++)//第0位独自作为有序数列,从第1位开始向后遍历
{
if(array[i]<array[i-1])//0~i-1位为有序,若第i位小于i-1位,继续寻位并插入,否则认为0~i位也是有序的,忽略此次循环,相当于continue
{
int temp=array[i];//保存第i位的值
int k = i - 1;
for(int j=k;j>=0 && temp<array[j];j--)//从第i-1位向前遍历并移位,直至找到小于第i位值停止
{
array[j+1]=array[j];
k--;
}
array[k+1]=temp;//插入第i位的值
}
}
}
2.折半插入排序
思想:将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通过不断与中间点比较大小来确定位置
时间复杂度:比较时的时间减为O(n㏒n),但是移动元素的时间耗费未变,所以总是得时间复杂度还是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3.希尔排序
思想:又称缩小增量排序法。把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较小的子序列,然后逐个使用直接插入排序法排序,最后再对一个较为有序的序列进行一次排序,主要是为了减少移动的次数,提高效率。原理应该就是从无序到渐渐有序,要比直接从无序到有序移动的次数会少一些。
时间复杂度:O(n的1.5次方)
空间复杂度:O(1)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2,4,1,2},2和1一组4和2一组,进行希尔排序,第一个2和最后一个2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int[]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1};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
for(int i=0;i<a.length;i++)
{
System.out.print(a[i]+" ");
}
//希尔排序
int d=a.length;
while(true)
{
d=d/2;
for(int x=0;x<d;x++)
{
for(int i=x+d;i<a.length;i=i+d)
{
int temp=a[i];
int j;
for(j=i-d;j>=0&&a[j]>temp;j=j-d)
{
a[j+d]=a[j];
}
a[j+d]=temp;
}
}
if(d==1)
{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
for(int i=0;i<a.length;i++)
{
System.out.print(a[i]+" ");
}
}
}
二、交换类排序
1.冒泡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void sort(int[] a)
{
int temp = 0;
for (int i = a.length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j + 1] < a[j])
{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
}
}
}
}
2.快速排序
思想:对冒泡排序的改进,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时间复杂度:平均T(n) = O(n㏒n),最坏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n)。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首先把数组的第一个数拿出来做为一个key,在前后分别设置一个i,j做为标识,然后拿这个key对这个数组从后面往前遍历,及j--,直到找到第一个小于这个key的那个数,然后交换这两个值,交换完成后,我们拿着这个key要从i往后遍历了,及i++;一直循环到i=j结束,当这里结束后,我们会发现大于这个key的值都会跑到这个key的后面
三、选择类排序
1.简单选择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思路:
1)从待排序的序列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2)如果最小的元素不在第一位,就和第一个元素互换位置
3)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重复 1)、2)步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list) {
// 需要遍历获得最小值的次数
// 要注意一点,当要排序 N 个数,已经经过 N-1 次遍历后,已经是有序数列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 - 1; i++) {
int temp = 0;
int index = i; // 用来保存最小值得索引
// 寻找第i个小的数值
for (int j = i + 1; j < list.length; j++) {
if (list[index] > list[j]) {
index = j;
}
}
// 将找到的第i个小的数值放在第i个位置上
temp = list[index];
list[index] = list[i];
list[i] = temp;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t", i + 1);
printAll(list);
}
}
// 打印完整序列
public void printAll(int[] list) {
for (int value : list) {
System.out.print(value + "\t");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初始化一个随机序列
final int MAX_SIZE = 10;
int[] array = new int[MAX_SIZE];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MAX_SIZE; i++) {
array[i] = random.nextInt(MAX_SIZE);
}
// 调用排序方法
SelectionSort selection = new SelectionSort();
System.out.print("排序前:\t");
selection.printAll(array);
selection.selectionSort(array);
System.out.print("排序后:\t");
selection.printAll(array);
}
}
2.树形选择排序
思想:为了减少比较次数,两两进行比较,得出的较小的值再两两比较,直至得出最小的输出,然后在原来位置上置为∞,再进行比较。直至所有都输出。
时间复杂度:T(n) = O(n㏒n)。
空间复杂度:较简单选择排序,增加了n-1个额外的存储空间存放中间比较结果,就是树形结构的所有根节点。S(n) = O(n)。
稳定性:稳定排序。
3.堆排序
【待】
四.、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
思想:假设初始序列有n个记录,首先将这n个记录看成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向上取整个长度为2(n为奇数时,最后一个序列的长度为1)的有序子序列
在此基础上,在对长度为2的有序子序列进行两两归并,得到若干个长度为4的有序子序列
· 如此重复,直至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
时间复杂度:T(n) = O(n㏒n)
空间复杂度:S(n) = O(n)
稳定性:稳定排序
public class Merg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int[] a,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
int[] temp = new int[high - low + 1];
int i = low;// 左指针
int j = mid + 1;// 右指针
int k = 0;
// 把较小的数先移到新数组中
while (i <= mid && j <= high) {
if (a[i] < a[j]) {
temp[k++] = a[i++];
} else {
temp[k++] = a[j++];
}
}
// 把左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i <= mid) {
temp[k++] = a[i++];
}
// 把右边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j <= high) {
temp[k++] = a[j++];
}
// 把新数组中的数覆盖nums数组
for (int k2 = 0; k2 < temp.length; k2++) {
a[k2 + low] = temp[k2];
}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low, int high) {
int mid = (low + high) / 2;
if (low < high) {
// 左边
mergeSort(a, low, mid);
// 右边
mergeSort(a, mid + 1, high);
// 左右归并
merge(a, low, mid, high);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 51, 46, 20, 18, 65, 97, 82, 30, 77, 50 };
mergeSort(a, 0, a.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排序结果:" + Arrays.toString(a));
}
}
五、分配类排序
1.多关键字排序:
【待】
2.链式基数排序:
思想:先分配,再收集,就是先按照一个次关键字收集一下,然后进行收集(第一个排序),然后再换一个关键字把新序列分配一下,然后再收集起来,又完成一次排序,这样所有关键字分配收集完后,就完成了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 d ( n + rd ) )
空间复杂度:S(n) = O(rd)
稳定性:稳定排序
总结各种排序算法【Java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八大排序算法Java
目录(?)[-] 概述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希尔排序Shells Sort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Simple Selection Sort 选择 ...
- 八大排序算法Java实现
本文对常见的排序算法进行了总结. 常见排序算法如下: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堆排序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它们都属于内部排序,也就是只考虑数据量较小仅需要使用内存的排 ...
- 排序算法(Java实现)
这几天一直在看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那本书.之前第一次学懵懵逼逼,当再次看的时候,发觉写的是非常详细,非常的好. 那就把相关的排序算法用我熟悉的Java语言记录下来了.以下排序算法是 ...
- 6种基础排序算法java源码+图文解析[面试宝典]
一.概述 作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算法是必备技能,特此总结6大基础算法.java版强烈推荐<算法第四版>非常适合入手,所有算法网上可以找到源码下载. PS:本文讲解算法分三步:1.思想2.图 ...
- 排序算法Java版,以及各自的复杂度,以及由堆排序产生的top K问题
常用的排序算法包括: 冒泡排序:每次在无序队列里将相邻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将小数调换到前面, 逐次比较,直至将最大的数移到最后.最将剩下的N-1个数继续比较,将次大数移至倒数第二.依此规律,直至比较结 ...
- 九大排序算法Java实现
之前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时花了三天时间整理九大排序算法,并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今天第一次写博客,刚好可以把这些东西从总结的文档中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同时作为自己以后的备忘录. 1.排序算法时间复杂 ...
- 排序系列 之 希尔排序算法 —— Java实现
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的实质就是分组插入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法. 将整个无序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 ...
- 十大基础排序算法[java源码+动静双图解析+性能分析]
一.概述 作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算法是必备技能,特此总结十大基础排序算法.java版源码实现,强烈推荐<算法第四版>非常适合入手,所有算法网上可以找到源码下载. PS:本文讲解算法分三步: ...
- 排序算法Java代码实现(一)—— 选择排序
以下几篇随笔都是记录的我实现八大排序的代码,主要是贴出代码吧,讲解什么的都没有,主要是为了方便我自己复习,哈哈,如果看不明白,也不要说我坑哦! 本片分为两部分代码: 常用方法封装 排序算法里需要频繁使 ...
- 【排序算法】希尔排序算法 Java实现
希尔排序算法是按其设计者希尔(Donald Shell)的名字命名,该算法由1959年公布,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 希尔排序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以下两点性质而提出改进方法的: 插入排序在对几乎 ...
随机推荐
- Angularjs跳转切换至对应选项卡
//跳转前页面 <div class="list user_order" ng-click="userOpen('userOrder',0)"> & ...
- 华为软件开发云对比Jenkins-JavaWeb项目持续部署方式
一.前言:Jenkins介绍 Jenkins是一个开源软件项目,是基于Java开发的一种持续集成工具,用于监控持续重复的工作,旨在提供一个开放易用的软件平台,使软件的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变成可能. 本文 ...
- NYOJ--241--字母统计
/* Name: NYOJ--241--字母统计 Date: 18/04/17 17:12 Description: 水过,C++11特性不能用,尴尬 */ #include<bits/stdc ...
- hdu--5351--MZL's Border
表示看这篇博客后找到了思路: http://blog.csdn.net/queuelovestack/article/details/47291195 补充一下数据,方便观察规律 m LBorder ...
- HTML——CSS的基础语法1
页面中所有CSS代码,需要写入到<style></style>标签中. style标签的type属性应该选择text/css,但是type属性可以省略. 1.CSS常用选择器 ...
-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Builder(创建型)
1. 概述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该对象由一定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剧烈的变化,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相对稳定 ...
- 用jlink在mini2440上烧写uboot
首先,附上我安装jlink驱动: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zzmno1/3776716#comment 以及我使用的uboot.bin文件下载地址: http: ...
- 大端(Big Endian)与小端(Little Endian)
1. 你从哪里来?端模式(Endian)的这个词出自Jonathan Swift书写的<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根据将鸡蛋敲开的方法不同将所有的人分为两类,从圆头开始将鸡蛋敲开的人被归为Big ...
- 通过H5的新标签canvas做出一个时钟的全过程,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
最近学习了H5中的一个新标签canvas并且用它做出了一个时钟,最下面是成品图像,还不错吧,这只是我学习中的一个小demo,做得有点粗糙,但终究是做出来了,以后再写自己的网页主页再做一个好看点放上去. ...
- SpringBoot 注解事务声明式事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cnblogs.com/guozp/articles/7446477.html springboot 对新人来说可能上手比springmvc要快,但是对于各位从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