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eld next和yield* next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需要yield* next?经常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在代码中会尽量避免使用yield* next以减少新用户的疑惑,但还是经常会有人问到这个问题。为了体现自由,我们在koa框架内部使用了yield* next,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混乱我们并不提倡这样做。

  相关文档,可以查看这里的说明harmony proposal.

yield委托(delegating)做了什么?

  假设有下面两个generator函数:

function* outer() {
yield 'open'
yield inner()
yield 'close'
} function* inner() {
yield 'hello!'
}

  通过调用函数outer()能产出哪些值呢?

var gen = outer()
gen.next() // -> 'open'
gen.next() // -> a generator
gen.next() // -> 'close'

  但如果我们把其中的yield inner()改成yield* inner(),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var gen = outer()
gen.next() // -> 'open'
gen.next() // -> 'hello!'
gen.next() // -> 'close'

  事实上,下面两个function本质上来说是等价的:

function* outer() {
yield 'open'
yield* inner()
yield 'close'
} function* outer() {
yield 'open'
yield 'hello!'
yield 'close'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委托的generator函数替代了yield*关键字的作用!

这与Co或Koa有什么关系呢?

  Generator函数已经很让人抓狂了,它并不能帮助Koa的generator函数使用Co来控制流程。很多人都会被本地的generator函数和Co框架提供的功能搞晕。

  假设有以下generator函数:

function* outer() {
this.body = yield inner
} function* inner() {
yield setImmediate
return 1
}

  如果使用Co,它实际上等价于下面的代码:

function* outer() {
this.body = yield co(function inner() {
yield setImmediate
return 1
})
}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yield委托,完全可以去掉Co的调用:

function* outer() {
this.body = yield* inner()
}

  那么最终执行的代码会变成下面这样:

function* outer() {
yield setImmediate
this.body = 1
}

  每一个Co的调用都是一个闭包,因此它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性能上的开销。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这个开销不会很大,但是如果使用委托yield,我们就可以降低对第三方库的依赖而从代码级别避免这种开销。

有多快?

  这里有一个链接,是之前我们讨论过的有关该话题的内容:https://github.com/koajs/compose/issues/2. 你不会看到有太多的性能差异(至少在我们看来),特别是因为实际项目中的代码会显著地降低这些基准。因此,我们并不提倡使用yield* next,不过在内部使用也并没有坏处。

  有趣的是,通过使用yield* next,Koa比Express要快!Koa没有使用dispatcher(调度程序),这与Express不同。Express使用了许多的调度程序,如connect, router等。

  使用委托yield,Koa事实上将:

co(function* () {
var start = Date.getTime()
this.set('X-Powered-By', 'koa')
if (this.path === '/204')
this.status = 204
if (!this.status) {
this.status = 404
this.body = 'Page Not Found'
}
this.set('X-Response-Time', Date.getTime() - start)
}).call(new Context(req, res))

  拆解成:

app.use(function* responseTime(next) {
var start = Date.getTime()
yield* next
this.set('X-Response-Time', Date.getTime() - start)
}) app.use(function* poweredBy(next) {
this.set('X-Powered-By', 'koa')
yield* next
}) app.use(function* pageNotFound(next) {
yield* next
if (!this.status) {
this.status = 404
this.body = 'Page Not Found'
}
}) app.use(function* (next) {
if (this.path === '/204')
this.status = 204
})

  一个理想的Web application看起来就和上面这段代码差不多。在上面使用Co的那段代码中,唯一的开销就是启动单个co实例和我们自己的Context构造函数,方便起见,我们将node的req和res对象封装进去了。

使用它进行类型检查

  如果将yield*应用到不是generator的函数上,你将会看到下面的错误:

TypeError: Object function noop(done) {
done();
} has no method 'next'

  这是因为基本上任何具有next方法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一个generator函数!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这个,因为默认我会假设我就是一个yield* gen()。我重写了很多我的代码来使用generator函数,如果我看到某些东西没有被写成generator函数,那么我会想,我可以将它们转换成generator函数而使代码更简化吗?

  当然,这也许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你也许能找到其它你想要进行类型检查的原因。

上下文

  Co会在相同的上下文中调用所有连续的可yield的代码。如果你想在yield function中改变调用的上下文,会有些麻烦。看下面的代码:

function Thing() {
this.name = 'thing'
} Thing.prototype.print = function (done) {
var self = this
setImmediate(function () {
console.log(self.name)
})
} // in koa
app.use(function* () {
var thing = new Thing()
this.body = yield thing.print
})

  这里你会发现this.body是undefined,这是因为Co事实上做了下面的事情:

app.use(function* () {
var thing = new Thing()
this.body = yield function (done) {
thing.print.call(this, done)
}
})

  而这里的this指向的是Koa的上下文,而不是thing。

  上下文在JavaScript中很重要,在使用yield*时,可以考虑使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

yield* context.generatorFunction()
yield context.function.bind(context)

  这样可以让你避开99%的generator函数的上下文问题,从而避免了使用yield context.method给你带来的困扰!

yield next和yield* next的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leep、yield、wait、join的区别(阿里面试)

    1.  Thread.sleep(long) 和Thread.yield()都是Thread类的静态方法,在调用的时候都是Thread.sleep(long)/Thread.yield()的方式进行调 ...

  2. sleep、yield、wait、join的区别(阿里)

    只有runnable到running时才会占用cpu时间片,其他都会出让cpu时间片.线程的资源有不少,但应该包含CPU资源和锁资源这两类.sleep(long mills):让出CPU资源,但是不会 ...

  3. Enumerator yielder.yield 与 Proc.yield 区别

    最近看ruby cookbook遇到这个用法,google一下,这里原文解释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8865860/enumerator-yielde ...

  4. 深入理解yield(三):yield与基于Tornado的异步回调

    转自:http://beginman.cn/python/2015/04/06/yield-via-Tornado/ 作者:BeginMan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 ...

  5. 12.C#yield return和yield break及实际应用小例(六章6.2-6.4)

    晚上好,各位.今天结合书中所讲和MSDN所查,聊下yield关键字,它是我们简化迭代器的关键. 如果你在语句中使用了yield关键字,则意味着它在其中出现的方法.运算符或get访问器是迭代器,通过使用 ...

  6. yield return 和 yield break

    //yield return 返回类型必须为 IEnumerable.IEnumerable<T>.IEnumerator 或 IEnumerator<T>. static I ...

  7. C#yield return和yield break

    C#yield return和yield break 晚上好,各位.今天结合书中所讲和MSDN所查,聊下yield关键字,它是我们简化迭代器的关键. 如果你在语句中使用了yield关键字,则意味着它在 ...

  8. 线程之sleep(),wait(),yield(),join()等等的方法的区别

    操作线程的常用方法大体上有sleep(),join(),yield()(让位),wait(),notify(),notifyAll(),关键字synchronized等等.    由于这些方法功能有些 ...

  9. 线程中的sleep()、join()、yield()方法有什么区别?

    sleep().join().yield()有什么区别? sleep() sleep() 方法需要指定等待的时间,它可以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暂停执行,进入阻塞状态,该方法既可以让其他同优 ...

随机推荐

  1. 深入浅出了解OCR识别票据原理

    欢迎大家前往云加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译者:Mr.Geek 本文翻译自dzone 中Ivan Ozhiganov所发文章Deep Dive Into OCR for Receipt ...

  2. 编译器 STVD 与 IAR 的差别 个人体验

    编译器 STVD 与 IAR 的一些差别,这些事个人的体验,欢迎扔砖和指点或者补充. 1:全局查找功能: STVD:全局查找功能全局查找功能比較麻烦.有3个动作. IAR:有全局查找功能比較方便.仅仅 ...

  3. Python绘制3d螺旋曲线图实例代码

    Axes3D.plot(xs, ys, *args, **kwargs) 绘制2D或3D数据 参数 描述 xs, ys X轴,Y轴坐标定点 zs Z值,每一个点的值都是1 zdir 绘制2D集合时使用 ...

  4. NanUI文档 - 打包并使用内嵌式的HTML/CSS/JS资源

    NanUI文档目录 NanUI简介 开始使用NanUI 打包并使用内嵌式的HTML/CSS/JS资源 使用网页来设计整个窗口 如何实现C#与Javascript相互掉用(待更新...) 如何处理Nan ...

  5. intellij IDEA里各图标对应的文件类型

    本篇内容为大家提供的是IntelliJ IDEA 使用教程中的常见文件类型的图标介绍,IntelliJ IDEA是java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IntelliJ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java开发工具之一, ...

  6. ideal中如何添加几个不同的项目在同一个idea的显示页面

    今天,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同事给了我一些项目,我下载了之后,项目有点多,然后想把这些项目都放到一个里面,所以我就采取了添加module的方式进行添加,首先先看一下我们的四个项目, 我们就想实现在一个 ...

  7. Chef 自动化运维:初探 cookbook

    cookbook 概述 Chef 意为"厨房",我们要做"菜",自然需要有"菜谱".事实上在 Chef 中分发到各服务器节点的不是" ...

  8. Android studio导入eclipse项目(亲测)

    之前上网搜索的时候,网上都说先用eclipse导出gradle,之后再用Android Studio的import project导入,但是这个方法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错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还是不得 ...

  9. vs code调试console程序报错--preLaunchTask“build”

    网上有其他大神给出的建议是注释掉launch.json中的 "preLaunchTask": "build", 但是这种方式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再使用F5调试 ...

  10. C++ 头文件系列(ostream)

    1. 简介 头文件ostream主要定义了一个输出流类模版basic_ostream,该模版继承自basic_ios模版. 2. basic_ostream模版 2.1 sentry类 与basic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