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get 文件下载

使用wget下载单个文件:wget URL
下载并以不同的文件名保存:wget -O wordpress.zip URL
wget限速下载:wget --limit-rate=300k URL
使用wget断点续传:wget -c URL
使用wget后台下载:wget -b URL (查看下载进度:tail -f wget-log)
测试下载链接:wget --spider URL
下载指定格式文件:wget -r -A.pdf URL
FTP下载:wget --ftp-user=USERNAME --ftp-password=PASSWORD URL

二、scp 跨机远程拷贝

从远处复制文件到本地目录:$scp root@10.6.159.147:/opt/soft/demo.tar /opt/soft/
从远处复制到本地:$scp -r root@10.6.159.147:/opt/soft/test /opt/soft/
上传本地文件到远程机器指定目录:$scp /opt/soft/demo.tar root@10.6.159.147:/opt/soft/scptest
上传本地目录到远程机器指定目录:$scp -r /opt/soft/test root@10.6.159.147:/opt/soft/scptest

三、sar

    sar是System Activity Reporter(系统活动情况报告)的缩写。sar工具将对系统当前的状态进行取样,然后通过计算数据和比例来表达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它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对系统取样,获得大量的取样数据;取样数据和分析的结果都可以存入文件,所需的负载很小。sar是目前Linux上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之一,可以从14个大方面对系统的活动进行报告,包括文件的读写情况、系统调用的使用情况、串口、CPU效率、内存使用状况、进程活动及IPC有关的活动等,使用也是较为复杂。
查看CPU使用率: sar -u 1 2 (后面两个参数表示监控的频率,比如例子中的1和2,表示每秒采样一次,总共采样两次)

  • %user 用户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 %nice 通过nice改变了进程调度优先级的进程,在用户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 %system 系统模式下消耗的CPU时间的比例;
  • %iowait CPU等待磁盘I/O导致空闲状态消耗的时间比例;
  • %steal 利用Xen等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等待其它虚拟CPU计算占用的时间比例;
  • %idle CPU空闲时间比例;
查看CPU平均负载: sar -q 1 2

  • runq-sz: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 plist-sz: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 ldavg-1:最后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 ldavg-5:过去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 ldavg-15:过去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查询内存: sar -r 1 2

  •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 %memused:物理内存使用率,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查询页面交换:sar -W 1 3

  • pswpin/s:每秒系统换入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 pswpout/s:每秒系统换出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四、free

free工具用来查询系统可用内存,显示当前系统未使用和已使用的内存数目,还可以显示被内核使用的内存缓存区。

  • total:内存总数
  •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 free:空闲的内存数
  • shared:当前已经废弃不用
  • buffers Buffer:缓存内存数
程序实实在在吃掉的内存数:Mem中的used - buff/cache
可以挪用的内存总数:Mem中的free + buff/cache
 
swap: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当内存使用到一定值的时候,会开始进行交换(怎么查看额定值 cat /proc/meminfo)
 
page cache 和 buffer cache的区别?
    简单来说,page cache用来缓存文件数据,buffer cache用来缓存磁盘数据。在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对文件操作,那么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如果直接采用dd等工具对磁盘进行读写,那么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
 
free -s 10  #周期性的查询内存使用情况,每10s 执行一次命令 

五、iostat

被用于监视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使用情况,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的使用情况。

注:如果%iowait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值如果持续低于10,那么系统的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
  •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
  • 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
  • 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

六、vmstat

显示虚拟内存状态,但是他可以报告关于进程、内存、I/O等系统运行状态。

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system(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七、 top

可以实时动态地查看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了多方信息监测系统性能和运行信息的实用工具,是Linux下的任务管理器。通过top命令所提供的互动式界面,用热键可以管理。热键如下:

  • q:退出top命令
  • <Space>:立即刷新
  • s:设置刷新时间间隔
  • c:显示命令完全模式
  • t::显示或隐藏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 m:显示或隐藏内存状态信息
  • l:显示或隐藏uptime信息
  • f:增加或减少进程显示标志
  • S:累计模式,会把已完成或退出的子进程占用的CPU时间累计到父进程的MITE+
  • P:按%CPU使用率排行
  • T:按MITE+排行
  • M:按%MEM排行
  • u:指定显示用户进程
  • r:修改进程renice值
  • kkill:进程
  • i: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 W:保存对top的设置到文件^/.toprc,下次启动将自动调用toprc文件的设置。
  • h:帮助命令。
  • q:退出

注:强调一下,使用频率最高的是P、T、M,因为通常使用top,我们就想看看是哪些进程最耗cpu资源、占用的内存最多; 注:通过”shift + >”或”shift + <”可以向右或左改变排序列 如果只需要查看内存:可用free命令。只查看uptime信息(第一行),可用uptime命令;

第一行

    • 11:57:12 : 系统当前时间
    • , 2:45 : 系统开机到现在经过了多少时间
    • 3 users : 当前3用户在线
    • load average: 0.19, 0.17, 0.14: 系统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CPU负载信息

第二行

    • Tasks:任务;
    • 205 total:很好理解,就是当前有205个任务,也就是205个进程。
    • 2 running:2个进程正在运行
    • 203 sleeping:203个进程睡眠
    • 0 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
    • 0 zombie:僵死的进程数

第三行

    • Cpu(s):表示这一行显示CPU总体信息
    • 9.1%us:用户态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不包含renice值为负的任务占用的CPU的时间。
    • 1.3%sy:内核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 0.0%ni: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 89.6%id:空闲CPU时间百分比
    • 0.0%wa:等待I/O的CPU时间百分比
    • 0.0%hi:CPU硬中断时间百分比
    • 0.0%si:CPU软中断时间百分比
    • 注:这里显示数据是所有cpu的平均值,如果想看每一个cpu的处理情况,按1即可;折叠,再次按1;

第四行

    • Men:内存的意思
    • total:物理内存总量
    • used:使用的物理内存量
    • free:空闲的物理内存量
    • buffers:用作内核缓存的物理内存量

第五行

    • Swap:交换空间
    • total:交换区总量
    • used:使用的交换区量
    • free:空闲的交换区量
    • cached:缓冲交换区总量

进程信息

    • PID:进程的ID
    • USER:进程所有者
    • PR:进程的优先级别,越小越优先被执行
    • NInice:值
    • 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
    • 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
    • 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
    • S:进程的状态。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为负数
    • %CPU:进程占用CPU的使用率
    • %MEM: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
    • 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即占用CPU使用时间的累加值。
    • COMMAND:进程启动命令名称

八、结语

博主只是一个Linux菜鸟。秉着先博后渊的原则,看到了这些知识,就先记下了,之后具体用到的时候再深究吧。才疏学浅,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欢迎讨论。另外在Github上发现了一个Linux命令搜索工具,很好用,介绍给大家:https://jaywcjlove.github.io/linux-command/

Linux 常用性能工具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常用性能工具

    Linux 常用性能工具简介. 一.wget 文件下载 使用wget下载单个文件:wget URL 下载并以不同的文件名保存:wget -O wordpress.zip URL wget限速下载:wg ...

  2. Linux常用性能工具功能、用法及原理(一)

    Linux性能观测工具按类别可分为系统级别和进程级别,系统级别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做统计,而进程级别则具体到进程,为每个进程维护统计信息. 按实现原理分,可分为基于计数器和跟踪以及剖析.含义如下: 计数器 ...

  3. linux 常用性能优化

    linux 常用性能优化 1. 优化内核相关参数 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 配置方法直接将参数添加进文件每条一行. sysctl -a可以查看默认配置 sysctl -p 执行并检测是 ...

  4. Linux常用网络工具:路由扫描之mtr

    除了上一篇<Linux常用网络工具:路由扫描之traceroute>介绍的traceroute之外,一般Linux还内置了另一个常用的路由扫描工具mtr. mtr在某些方面比tracero ...

  5. Linux常用网络工具:路由扫描之traceroute

    之前两篇<Linux常用网络工具:fping主机扫描>和<Linux常用网络工具:hping高级主机扫描>都是关于主机扫描的,本篇介绍Linux下常用的路由扫描工具tracer ...

  6. Linux常用网络工具:hping高级主机扫描

    之前介绍了主机扫描工具fping,可以参考我写的<Linux常用网络工具:fping主机扫描>. hping是一款更高级的主机扫描工具,它支持TCP/IP数据包构造.分析,在某些防火墙配置 ...

  7. Linux常用性能调优工具索引

    root@ubuntu:~# dstat----total-cpu-usage---- -dsk/total- -net/total- ---paging-- ---system--usr sys i ...

  8. (转)Linux常用性能检测命令

    一.uptime     Uptime命令的显示结果包括服务器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有多少登陆用户和对服务器性能的总体评估(load average).load average值分别记录了上个1分钟,5 ...

  9. 第三十六章 Linux常用性能检测的指令

    作为一个Linux运维人员,介绍下常用的性能检测指令! 一.uptime 命令返回的信息: 19:08:17              //系统当前时间 up 127 days,  3:00     ...

随机推荐

  1. 开发微信小程序中SSL协议的申请、证书绑定、TLS 版本处理等

    在上篇随笔<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系统开发准备工作>介绍了开发微信小程序的一些前期的架构设计.技术路线 .工具准备等方面内容,本篇随笔继续这个步骤,逐步介绍我们实际开发过程中对SSL协议的申请及 ...

  2. JavaScript语法基础(1)

    1.JavaScript是什么? 1)定义: JavaScript「JS」是一种高级的.动态的. 弱类型的.解释型的计算机编程脚本语言. 2)原理: 3)组成: 3大部分: ◆ ECMAScript: ...

  3. spring加载异常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dataSource' ...

  4. plsql修改表字段alter

    场景:在生产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不同的环境中修改表字段,使用sql语句比较方便! 1 演示 --添加字段的语法 alter table tablename add (column datatype [de ...

  5. (转).tar.gz文件和.rpm文件的区别

    场景:在Linux环境下安装软件时候总是会遇到安装软件格式的选择,以及安装. 1 软件的二进制分发 Linux软件的二进制分发是指事先已经编译好二进制形式的软件包的发布形式, 其优点是安装使用容易,缺 ...

  6. (转)SimpleDateFormat使用详解

    1 SimpleDateFormat 介绍 public class SimpleDateFormat extends DateFormat SimpleDateFormat 是一个以国别敏感的方式格 ...

  7. 【SignalR学习系列】3. SignalR实时高刷新率程序

    创建项目 创建一个空的 Web 项目,并在 Nuget 里面添加 SignalR,jQuery UI 包,添加以后项目里包含了 jQuery,jQuery.UI ,和 SignalR 的脚本. 创建基 ...

  8. 【viewport】移动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前段时间用微信开发者工具重构一个菜单项目的时候发现iphoneSE显示不全以及布局错乱的问题,找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     移动设备上的viewport分为layout viewport  ...

  9. Shopex如何清理缓存

    一.进入后台,点击 右上角 的"关于" 二.点击:缓存系统: 三.点击"清空缓存" 四.清除成功!

  10. windows 2008 VPN(PPTP/L2TP)搭建

    PPTP和L2TP只差一步配置,现在苹果已经不支持PPTP,所以只能使用L2TP连接.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搭建: 1.PPTP VPN 配置 新安装好的OS,进入系统,首先添加角色 勾选添加网络策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