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漫谈之IP数据包
网络层从 网络层 、IP与子网掩码 前前后后我们也说了两次了,IP
这个东西絮絮叨叨的也一直在提。今天我们来解开IP协议的面纱,还记得我们之前在数据链路层说的物理帧的结构吗?就是这样:
其中Head叫标头,包含源和目的MAC地址,那时我们还没有IP的概念,但是我们用广播的方式也已经能实现全世界范围的通信,但之后我们否定了这种方式,因为会造成网络拥堵,浪费资源。因此就有了子网络,自此,MAC地址和IP地址就随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网络通信发送的数据包中也就有了IP地址。但是上面说的帧头部(Head)中只包含MAC地址,并没有IP地址的栏位,那么是否需要修改数据定义,再添加一个栏位呢?
回答是不需要,我们可以把IP数据包直接放进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数据链路层帧的结构。这就是互联网分层结构的好处:上层的变动完全不涉及下层的结构。我们先来说IP数据包,具体来说,IP数据包也分为”标头”和”数据”两个部分。
“标头”部分主要包括版本、长度、IP地址等信息,”数据”部分则是IP数据包的具体内容。IP数据包的”标头”部分的长度为20到60字节(下次我们仔细研究),整个数据包的总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因此,理论上,一个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515(65,535-20)字节。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MTU)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我们将它放进以太网数据包后,以太网数据包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上面红色的是网络层的IP数据包,它又作为了数据链路层“帧”的数据部分。是不是就能感受到这种从上向下逐层包装的意思,上层的数据包作为下层的数据部分,下层加入自己的包头组成自己本层完整的数据包。再往下层传递又作为下层的数据包,直到数据链路层的帧,最后被转换成高低电位发送。下面我们研究下IP数据包的包头,如图:
来看看每个字段的具体含义:
- 版本号 占4位,指IP协议的版本。IPv4的值为 4
- 头部长度 占4位,标识有多少个32bit字(4字节),4位最大为1111,能表示15,因此IP头部最长为15*4=60字节。
- 服务类型 占8位,可以设置不同的服务功能,例如小延迟和大吞吐量。
- 数据报总长度 总长度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总长度字段为16位,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16-1=65535字节。
- 序列号 占16位。能唯一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报。
- 分片标志 三个bit位。第一位保留,未使用。第二位是DF(Don’t Fragment),如果为1,表示未发生分片。第三位是MF(More Fragment),如果为1,表示发生了分片,并且除了分片出的最后一个报文中此标志为0,其余报文中此标志均为1。
- 偏移量 占13位。分片相对于原始IP数据报开始处的偏移。
- 生存时间 占8位,生存时间字段常用的的英文缩写是TTL(Time To Live),表明是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就把 TTL值减1。当TTL值为0时,就丢弃这个数据报。
- 上层协议 占8位,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上层协议,以便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上层哪个处理过程。
- 首部检验和 占16位。由发送端填充,接收端对其CRC检验以确定头部是否损坏。
- 源IP地址 占32位。标识源IP。
- 目的IP地址 占32位。标识目的IP。
可以看到IP数据包头部还有许多除过IP之外的字段,他们一起配合才实现了网络层的重要功能。
总链:计算机网络漫谈系列文章
计算机网络漫谈之IP数据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 九度oj 题目1475:IP数据包解析
题目描述: 我们都学习过计算机网络,知道网络层IP协议数据包的头部格式如下: 其中IHL表示IP头的长度,单位是4字节:总长表示整个数据包的长度,单位是1字节. 传输层的TCP协议数据段的头部格式如下 ...
- 【九度OJ】题目1475:IP数据包解析 解题报告
[九度OJ]题目1475:IP数据包解析 解题报告 标签(空格分隔): 九度OJ http://ac.jobdu.com/problem.php?pid=1475 题目描述: 我们都学习过计算机网络, ...
- SNAT,是源地址转换,其作用是将ip数据包的源地址转换成另外一个地址
SNAT,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好好的为什么要进行ip地址转换啊,为了弄懂这个问题,我们要看一下局域网用户上公网的原理,假设内网主机A(192.168.2.8)要和外网主机B(61.132.62.131) ...
- IP报文解析及基于IP 数据包的洪水攻击
版本(4bit) 报头长度(4bit) 优先级和服务类型(8bit) 总长度(16bit) 标识(16bit) 标志(3bit) 分段偏移(13bit) 存活期(8bit) 协议(8bit) 报头校验 ...
- TCP/IP数据包结构具体解释
[关键词] TCP IP 数据包 结构 具体解释 网络 协议 一般来说,网络编程我们仅仅须要调用一些封装好的函数或者组件就能完毕大部分的工作,可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就须要深入的理解 网络数据包的结构, ...
- 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Tracert 命令用 IP 生存时间 (TTL) 字段和 ICMP 错误消息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网络上其 ...
- [TCP/IP] 网络层-抓包分析IP数据包首部
ip数据包的结构:首部+数据部分 1.版本(v4或者v6)+首部长度(固定的20字节,所以就没有)+区分服务优先级(我的例子是 assured forwarding 31 0x1a 26,保证转发) ...
- TCP/IP 数据包报文格式(IP包、TCP报头、UDP报头)(转)
reference:http://blog.51cto.com/lyhbwwk/2162568 https://blog.csdn.net/wangzhen209 ...
- [na]ip数据包格式
IP Datagram Structure 字段名 解释 版本 IP协议的版本,目前的IP协议版本号为4,下一代IP协议版本号为6. 首部长度 IP报头的长度.固定部分的长度(20字节)和可变部分的长 ...
随机推荐
- JDBC-1(概述&建立)
基于宋红康老师所讲JDBC所作笔记 1.JDBC概述 1.1 数据持久化 持久化:将数据保持到可掉电式存储设备中以供之后使用. 数据持久化意味着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上加以固化,实现过程大多通过各种 ...
- hashCode 和 equals 的区别
今天记录一下hashCode的知识,以前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的,感觉还是很陌生,专门去学习了一下 首先我最大的问题就是hashCode究竟是干什么 的,现在也一知半解了吧, 哈希值是一个对象的地址值,是一 ...
- TP框架中的一些登录代码分享
<?php namespace Admin\Controller;use Think\Controller;class Login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p ...
- selenium+python处理Alert弹窗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import win32api import win32con from time import sleep driver = webdr ...
- 搞定 NodeJS 开发调试
代码调试有时候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工作,如果有一个趁手的调试工具的话,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在 NodeJS 生态中已经有了多种调试工具可以使用.我们今年就来分享几个常用的调 ...
-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任务调度篇) | 任务是内核调度的单元 | 百篇博客分析OpenHarmony源码 | v4.05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04.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任务调度篇) | 任务是内核调度的单元 | 51.c.h .o 任务管理相关篇为: v03.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时钟任务篇) | 触发调度 ...
- Ubuntu安装Oracleclient远程连接数据库
平时Oracle数据库都安装在本地或者WindowsServer上进行使用,但因为工作需要,领导要求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来连接Windows本地安装的数据库,先将操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
- Batch Normalization和Layer Normalization
Batch Normalization:对一个mini batch的样本,经过一个nueron(或filter)后生成的feature map中的所有point进行归一化.(纵向归一化) Layer ...
- Java基础之(十一):方法
Java方法详解 何谓方法(了解) System.out.println() // 类 对象 方法 方法是语句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执行一个功能. 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步骤的有序集合 方法包含于类或对象中 ...
- 「JOISC 2020 Day2」变态龙之色 题解
题目传送门 注意 同性必定不同色 必有一个同色异性,且不相互不喜欢 Solution 我们发现,我们问题比较大的就是如何确定性别问题.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加进去,在原来已经确定了的二分图上增加新的性别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