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提高篇---HashTable
在java中与有两个类都提供了一个多种用途的hashTable机制,他们都可以将可以key和value结合起来构成键值对通过put(key,value)方法保存起来,然后通过get(key)方法获取相对应的value值。一个是前面提到的HashMap,还有一个就是马上要讲解的HashTable。对于HashTable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和HashMap的实现差不多,如果我们对HashMap比较了解的话,对HashTable的认知会提高很大的帮助。他们两者之间只存在几点的不同,这个后面会阐述。
一、定义
HashTable在Java中的定义如下:
- public class Hashtable<K,V>
- extends Dictionary<K,V>
-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从中可以看出HashTable继承Dictionary类,实现Map接口。其中Dictionary类是任何可将键映射到相应值的类(如 Hashtable
)的抽象父类。每个键和每个值都是一个对象。在任何一个 Dictionary 对象中,每个键至多与一个值相关联。Map是"key-value键值对"接口。
HashTable采用"拉链法"实现哈希表,它定义了几个重要的参数:table、count、threshold、loadFactor、modCount。
table:为一个Entry[]数组类型,Entry代表了“拉链”的节点,每一个Entry代表了一个键值对,哈希表的"key-value键值对"都是存储在Entry数组中的。
count:HashTable的大小,注意这个大小并不是HashTable的容器大小,而是他所包含Entry键值对的数量。
threshold:Hashtable的阈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Hashtable的容量。threshold的值="容量*加载因子"。
loadFactor:加载因子。
modCount:用来实现“fail-fast”机制的(也就是快速失败)。所谓快速失败就是在并发集合中,其进行迭代操作时,若有其他线程对其进行结构性的修改,这时迭代器会立马感知到,并且立即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而不是等到迭代完成之后才告诉你(你已经出错了)。
二、构造方法
在HashTabel中存在5个构造函数。通过这5个构造函数我们构建出一个我想要的HashTable。
- public Hashtable() {
- this(11, 0.75f);
- }
默认构造函数,容量为11,加载因子为0.75。
- public Hashtable(int initialCapacity) {
- this(initialCapacity, 0.75f);
- }
用指定初始容量和默认的加载因子 (0.75) 构造一个新的空哈希表。

- public Hashtable(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 //验证初始容量
-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 //验证加载因子
-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0)
- initialCapacity = 1;
-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 //初始化table,获得大小为initialCapacity的table数组
- table = new Entry[initialCapacity];
- //计算阀值
- threshold = (int)Math.min(initialCapacity * loadFactor, MAX_ARRAY_SIZE + 1);
- //初始化HashSeed值
- initHashSeedAsNeeded(initialCapacity);
- }

用指定初始容量和指定加载因子构造一个新的空哈希表。其中initHashSeedAsNeeded方法用于初始化hashSeed参数,其中hashSeed用于计算key的hash值,它与key的hashCode进行按位异或运算。这个hashSeed是一个与实例相关的随机值,主要用于解决hash冲突。
- private int hash(Object k) {
- return hashSeed ^ k.hashCode();
- }
构造一个与给定的 Map 具有相同映射关系的新哈希表。

- public Hashtable(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t) {
- //设置table容器大小,其值==t.size * 2 + 1
- this(Math.max(2*t.size(), 11), 0.75f);
- putAll(t);
- }

三、主要方法
HashTable的API对外提供了许多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很好帮助我们操作HashTable,但是这里我只介绍两个最根本的方法:put、get。
首先我们先看put方法:将指定 key
映射到此哈希表中的指定 value
。注意这里键key和值value都不可为空。

- public synchronized V put(K key, V value) {
- // 确保value不为null
- if (value == null) {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 /*
- * 确保key在table[]是不重复的
- * 处理过程:
- * 1、计算key的hash值,确认在table[]中的索引位置
- * 2、迭代index索引位置,如果该位置处的链表中存在一个一样的key,则替换其value,返回旧值
- */
- Entry tab[] = table;
- int hash = hash(key); //计算key的hash值
- int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确认该key的索引位置
- //迭代,寻找该key,替换
- for (Entry<K,V> e = tab[index] ; e != null ; e = e.next) {
- if ((e.hash == hash) && e.key.equals(key)) {
- V old = e.value;
- e.value = value;
- return old;
- }
- }
- modCount++;
- if (count >= threshold) { //如果容器中的元素数量已经达到阀值,则进行扩容操作
- rehash();
- tab = table;
- hash = hash(key);
-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 }
- // 在索引位置处插入一个新的节点
- Entry<K,V> e = tab[index];
- tab[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 //容器中元素+1
- count++;
- return null;
- }

put方法的整个处理流程是:计算key的hash值,根据hash值获得key在table数组中的索引位置,然后迭代该key处的Entry链表(我们暂且理解为链表),若该链表中存在一个这个的key对象,那么就直接替换其value值即可,否则在将改key-value节点插入该index索引位置处。如下:
首先我们假设一个容量为5的table,存在8、10、13、16、17、21。他们在table中位置如下:
然后我们插入一个数:put(16,22),key=16在table的索引位置为1,同时在1索引位置有两个数,程序对该“链表”进行迭代,发现存在一个key=16,这时要做的工作就是用newValue=22替换oldValue16,并将oldValue=16返回。
在put(33,33),key=33所在的索引位置为3,并且在该链表中也没有存在某个key=33的节点,所以就将该节点插入该链表的第一个位置。
在HashTabled的put方法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
1、HashTable的扩容操作,在put方法中,如果需要向table[]中添加Entry元素,会首先进行容量校验,如果容量已经达到了阀值,HashTable就会进行扩容处理rehash(),如下:

- protected void rehash() {
- int oldCapacity = table.length;
- //元素
- Entry<K,V>[] oldMap = table;
- //新容量=旧容量 * 2 + 1
-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1;
-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
- if (old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return;
-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
- //新建一个size = newCapacity 的HashTable
- Entry<K,V>[] newMap = new Entry[];
- modCount++;
- //重新计算阀值
- threshold = (int)Math.min(newCapacity * loadFactor, MAX_ARRAY_SIZE + 1);
- //重新计算hashSeed
- boolean rehash = initHashSeedAsNeeded(newCapacity);
- table = newMap;
- //将原来的元素拷贝到新的HashTable中
- for (int i = oldCapacity ; i-- > 0 ;) {
- for (Entry<K,V> old = oldMap[i] ; old != null ; ) {
- Entry<K,V> e = old;
- old = old.next;
- if (rehash) {
- e.hash = hash(e.key);
- }
- int index = (e.hash & 0x7FFFFFFF) % newCapacity;
- e.next = newMap[index];
- newMap[index] = e;
- }
- }
- }

在这个rehash()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容量扩大两倍+1,同时需要将原来HashTable中的元素一一复制到新的HashTable中,这个过程是比较消耗时间的,同时还需要重新计算hashSeed的,毕竟容量已经变了。这里对阀值啰嗦一下:比如初始值11、加载因子默认0.75,那么这个时候阀值threshold=8,当容器中的元素达到8时,HashTable进行一次扩容操作,容量 = 8 * 2 + 1 =17,而阀值threshold=17*0.75 = 13,当容器元素再一次达到阀值时,HashTable还会进行扩容操作,一次类推。
2、其实这里是我的一个疑问,在计算索引位置index时,HashTable进行了一个与运算过程(hash & 0x7FFFFFFF),为什么需要做一步操作,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如果哪位知道,望指导,LZ不胜感激!!下面是计算key的hash值,这里hashSeed发挥了作用。
- private int hash(Object k) {
- return hashSeed ^ k.hashCode();
- }
相对于put方法,get方法就会比较简单,处理过程就是计算key的hash值,判断在table数组中的索引位置,然后迭代链表,匹配直到找到相对应key的value,若没有找到返回null。

- public synchronized V get(Object key) {
- Entry tab[] = table;
- int hash = hash(key);
- int index = (hash & 0x7FFFFFFF) % tab.length;
- for (Entry<K,V> e = tab[index] ; e != null ; e = e.next) {
- if ((e.hash == hash) && e.key.equals(key)) {
- return e.value;
- }
- }
- return null;
- }

四、HashTable与HashMap的区别
HashTable和HashMap存在很多的相同点,但是他们还是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不同点。
第一:我们从他们的定义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HashTable基于Dictionary类,而HashMap是基于AbstractMap。Dictionary是什么?它是任何可将键映射到相应值的类的抽象父类,而AbstractMap是基于Map接口的骨干实现,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实现此接口所需的工作。
第二:HashMap可以允许存在一个为null的key和任意个为null的value,但是HashTable中的key和value都不允许为null。如下:
当HashMap遇到为null的key时,它会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来进行处理。对于value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只要是对象都可以。
- if (key == null)
-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而当HashTable遇到null时,他会直接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信息。
- if (value == null) {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第三:Hashtable的方法是同步的,而HashMap的方法不是。所以有人一般都建议如果是涉及到多线程同步时采用HashTable,没有涉及就采用HashMap,但是在Collections类中存在一个静态方法:synchronizedMap(),该方法创建了一个线程安全的Map对象,并把它作为一个封装的对象来返回,所以通过Collections类的synchronizedMap方法是可以我们你同步访问潜在的HashMap。这样君该如何选择呢???
java提高篇---HashTable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提高篇(三三)-----Map总结
在前面LZ详细介绍了HashMap.HashTable.TreeMap的实现方法,从数据结构.实现原理.源码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这个三个类应该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下面LZ就Map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
- Java提高篇(二六)-----hashCode
在前面三篇博文中LZ讲解了(HashMap.HashSet.HashTable),在其中LZ不断地讲解他们的put和get方法,在这两个方法中计算key的hashCode应该是最重要也是最 ...
- Java提高篇——对象克隆(复制)
假如说你想复制一个简单变量.很简单: int apples = 5; int pears = apples; 不仅仅是int类型,其它七种原始数据类型(boolean,char,byte,short, ...
- Java提高篇(三二)-----List总结
前面LZ已经充分介绍了有关于List接口的大部分知识,如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Stack,通过这几个知识点可以对List接口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了.只有通过归纳总结的知识 ...
- Java提高篇(三一)-----Stack
在Java中Stack类表示后进先出(LIFO)的对象堆栈.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它采用典型的先进后出的操作方式完成的.每一个栈都包含一个栈顶,每次出栈是将栈顶的数据取出,如下: Stack通过 ...
- java提高篇(三十)-----Iterator
迭代对于我们搞Java的来说绝对不陌生.我们常常使用JDK提供的迭代接口进行Java集合的迭代. Iterato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 ...
- java提高篇(二九)-----Vector
在java提高篇(二一)-–ArrayList.java提高篇(二二)-LinkedList,详细讲解了ArrayList.linkedList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对于List接口这里还介绍一个它的实现 ...
- Java提高篇(二八)------TreeSet
与HashSet是基于HashMap实现一样,TreeSet同样是基于TreeMap实现的.在<Java提高篇(二七)-----TreeMap>中LZ详细讲解了TreeMap实现机制,如果 ...
- Java提高篇(二七)-----TreeMap
TreeMap的实现是红黑树算法的实现,所以要了解TreeMap就必须对红黑树有一定的了解,其实这篇博文的名字叫做:根据红黑树的算法来分析TreeMap的实现,但是为了与Java提高篇系列博文保持一致 ...
随机推荐
- MST之kruskal算法
一.普里姆(Prim)算法 1.基本思想:设G=(V, E)是具有n个顶点的连通网,T=(U, TE)是G的最小生成树, T的初始状态为U={u0}(u0∈V),TE={},重复执行下述操作:在所有u ...
- UIMenuController和UIMenuItem的使用
UIMenuController的方法: 1.创建menucontroller + (UIMenuController *)sharedMenuController; 2.设置是否可见 - (void ...
- collection和collections区别
collection和collections区别 collection-->是集合类的上级接口,继承他的接口主要有set,list collections-->是针对集合类的一个帮助类,提 ...
- 对while((pid = waitpid(-1, &stat, WNOHANG)) > 0)不懂的地方,现在懂了
while((pid = waitpid(-1, &stat, WNOHANG)) > 0) 需要写到信号处理函数中,假如有10个子进程 只要父进程能够收到最后一个信号,就能把前面丢失的 ...
- Android -- 自定义View小Demo(一)
1,现在要实现下图的简单效果,很简单 ,就是使用paint在canvas上绘制5中不同颜色的圆圈,效果图如下: 这是绘制基本图形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下面是它的代码 ,注释写的很详细,也就不去讲解了 M ...
- Android -- FragmentTabHost实现微信底部切换
1,在商城类的项目中我们开始一个项目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下面使用户可以切换的模块,上面是对应的模块的详细内容,实现这个效果有很多方式,可以使用radiobutton+fragmen ...
- JQuery书写Ajax的几种方式?
1 $.ajax({ type: "Post", //请求方式 ("POST" 或 "GET"), 默认为 "GET" ...
- 二项分布 多项分布 伽马函数 Beta分布
http://blog.csdn.net/shuimu12345678/article/details/30773929 0-1分布: 在一次试验中,要么为0要么为1的分布,叫0-1分布. 二项分布: ...
- linux设备驱动归纳总结(三):3.设备驱动面向对象思想和lseek的实现【转】
本文转自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014876-id-59418.html linux设备驱动归纳总结(三):3.设备驱动面向对象思想和lseek的实现 一. ...
- Backup: Date and Time in Perl6
时间 Date #Operators ==, <, <= , >, >=, !=, eq, lt, le # Methods $date = Date.new(YEAR, 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