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7-02
==========================================================================

快一个月没写东西了,随便写点~~

StealthCode检测似乎是RootkitUnhooker独有的功能,主要是检测那些无主的可执行代码片段。
比如一些放在Pool中的代码,或者驱动中的代码但驱动隐藏了使得RKU无法找到,就认为是StealthCode了。
RKU检测StealthCode的方法似乎是这样的(结合网上一些资料及自己的观察):
InlineHook以下StealthCode中常用的函数
ExAllocPool
ExAllocPoolWithTag
KeDelayExecutionThread
并将调用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案
在查找线程时会记录线程(内核线程)的StartAddress,如果StartAddress不在它能找到的模块中,那好,RKU就认为找到了一处StealthCode
对于以上三个函数的Hook,RKU都是5字节的HeadInline,所以可以直接jmp到FunAddr+5跳过它的Hook.比如这样:

//跳过RKU的InlineHook
__declspec( naked ) NTSTATUS
myKeDelayExecutionThread (
KPROCESSOR_MODE WaitMode,
BOOLEAN Alertable,
PLARGE_INTEGER Interval
)
{
_asm
{
push ebp
mov ebp,esp
mov eax,g_AddrKeDelayExecutionThread
add eax,
jmp eax
}
}

然后所有调用KeDelayExecutionThread的地方直接换成myKeDelayExecutionThread就OK了。跳过Hook之后,RKU自然是无法记录到的。

对于StartAddress检测法,也很容易欺骗,只要我们把线程的启动地址给DKOM掉就可以了。

lkd> dt _ETHREAD 821bb5a8
nt!_ETHREAD
....
+0x220 ThreadsProcess : 0x821bb830 _EPROCESS
+0x224 StartAddress : 0x80684528

就是这个东西,改成任意一个已知模块中的有效地址就可以了,比如ntoskrnl中某个函数的地址~~

或者另外一种方法,首先找一个已知模块中的有效地址,更改该处代码,使它跳到我们真正的线程地址处。然后PsCreateSystemThread时把线程的启动地址设为刚才找到的那个有效地址就可以了。启动线程之后,再把刚才改的代码还原回去,了无痕迹.
线程是我们的,但启动地址是别人的,这就叫"嫁祸他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背黑锅去吧~~(该方法在Ring3也可以用,VirtualAlloc一块内存,写入代码,把启动地址嫁祸到任意一个模块中(比如kernel32.dll中~~),如果有人想检测线程地址的话......)
比如,我改一下KeBugCheckEx(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只要系统还正常,就调用不到它)的入口代码,如下:

然后PsCreateSystemThread开启线程,来看一下线程信息:

启动地址是KeBugCheckEx,就是这个效果~~ RKU看到这个地址所在的模块是已知的,就自然不认为是StealthCode了,Over.

【旧文章搬运】对抗RKU的StealthCode检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旧文章搬运】再谈隐藏进程中的DLL模块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9-17========================================================================== 相当老的话 ...

  2. 【旧文章搬运】Windbg+Vmware驱动调试入门(四)---VirtualKD内核调试加速工具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1-09========================================================================== 今天又想起 ...

  3. 【旧文章搬运】遍历EPROCESS中的ActiveProcessLinks枚举进程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8-7-25========================================================================== 前面对PEB ...

  4. 【旧文章搬运】深入分析Win7的对象引用跟踪机制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及看雪论坛,2010-09-12 看雪论坛地址:https://bbs.pediy.com/thread-120296.htm============================ ...

  5. 【旧文章搬运】分析了一下360安全卫士的HOOK(二)——架构与实现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及看雪论坛,2009-10-14 看雪论坛地址:https://bbs.pediy.com/thread-99460.htm 刚发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内容涉及360的核心产品,文章被 ...

  6. 【旧文章搬运】Windows句柄分配算法(一)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4-04========================================================================== 分析了Wi ...

  7. 【旧文章搬运】Windows句柄表分配算法分析(一)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3-30========================================================================== 阅读提示: ...

  8. 【旧文章搬运】PspCidTable攻与防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2009-03-29========================================================================== PspCi ...

  9. 【旧文章搬运】更正一个枚举PspCidTable时的错误

    原文发表于百度空间及看雪论坛,2009-02-27 看雪论坛地址:https://bbs.pediy.com/thread-82919.htm============================= ...

随机推荐

  1. 前端和后端采用接口访问时的调用验证机制(基于JWT的前后端验证)(思路探讨)

    说明:基于前后端,尤其是使用Ajax请求的接口,现在市面上网页上调用的Ajax基本都是没有验证的,如果单独提取之后可以无线的刷数据. 继上一篇http://www.cnblogs.com/EasonJ ...

  2. Angular 组件通讯、生命周期钩子 小结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cnzt       文章:cnzt-p http://www.cnblogs.com/zt-blog/p/7986858.html http://www.cnblogs ...

  3. 前端进阶之路:初涉Less

    阅读目录 一.Less介绍 1.官方介绍 2.自己理解 3.Less.Sass.Stylus 二.Less使用入门 1.开发模式下使用Less 2.运行模式下使用Less 三.常见用法示例 1.从第一 ...

  4. Liunx常用命令(备用)

    常用指令 ls        显示文件或目录 -l           列出文件详细信息l(list) -a          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及目录,包括隐藏的a(all) mkdir     ...

  5. 第21章、OnItemSelectedListener事件(从零开始学Android)

    在Android App应用中,OnItemSelectedListener事件也会经常用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基本知识点:OnItemSelectedListener事件 一.界面 1.新建pr ...

  6. 自主学习Flappy Bird游戏

    背景 强化学习 MDP基本元素 这部分比较难懂,没有详细看:最优函数值,最优控制等 Q-learning 神经网络 环境搭建 windows下通过pip安装TensorFlow,opencv-pyth ...

  7. PostgreSQL触发器的使用

    原文: https://www.yiibai.com/postgresql/postgresql-trigger.html -------------------------------------- ...

  8. Qt浅谈之二十一log调试日志

    一.简单介绍 近期因调试code时,想了解程序的流程,但苦于没有一个简易的日志记录,不停使用qDebug打印输出,而终于提交代码时得去多次删除信息打印,有时还会出现新改动的代码分不清是哪些部分.而使用 ...

  9. MeiTuanLocateCity

    https://github.com/eltld/MeiTuanLocateCity

  10. 2016/06/02 网摘记录 svn 服务器端 客户端 安装使用

    http://www.cnblogs.com/xiaobaihome/archive/2012/03/20/2408089.html http://www.cnblogs.com/xiaobaih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