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提供了sync包和channel机制来解决协程间的同步与通信。

一、sync.WaitGroup

sync包中的WaitGroup实现了一个类似任务队列的结构,你可以向队列中加入任务,任务完成后就把任务从队列中移除,如果队列中的任务没有全部完成,队列就会触发阻塞以阻止程序继续运行,具体用法参考如下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var waitgroup sync.WaitGroup
func Afunction(shownum int) {
fmt.Println(shownum)
waitgroup.Done() //任务完成,将任务队列中的任务数量-1,其实.Done就是.Add(-1)
} func main() {
for i := ; i < ; i++ {
waitgroup.Add() //每创建一个goroutine,就把任务队列中任务的数量+1
go Afunction(i)
}
waitgroup.Wait() //.Wait()这里会发生阻塞,直到队列中所有的任务结束就会解除阻塞
}

我们可以利用sync.WaitGroup来满足这样的情况:

▲某个地方需要创建多个goroutine,并且一定要等它们都执行完毕后再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操作。

是的,WaitGroup最大的优点就是.Wait()可以阻塞到队列中的任务都完毕后才解除阻塞。

二、channel

channel是一种golang内置的类型,英语的直译为"通道",其实,它真的就是一根管道,而且是一个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我们能对channel进行的操作只有4种:

(1) 创建chennel (通过make()函数)

(2) 放入数据 (通过 channel <- data 操作)

(3) 取出数据 (通过 <-channel 操作)

(4)  关闭channel (通过close()函数)

但是channel有一些非常给力的性质需要你牢记,请一定要记住并理解好它们:

(1) channel是一种阻塞管道,是自动阻塞的。意思就是,如果管道满了,一个对channel放入数据的操作就会阻塞,直到有某个routine从channel中取出数据,这个放入数据的操作才会执行。相反同理,如果管道是空的,一个从channel取出数据的操作就会阻塞,直到某个routine向这个channel中放入数据,这个取出数据的操作才会执行。这是channel最重要的一个性质,没有之一。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ch <-
ch <-
ch <-
ch <- //这一行操作就会发生阻塞,因为前三行的放入数据的操作已经把channel填满了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ch //这一行会发生阻塞,因为channel才刚创建,是空的,没有东西可以取出
}

(2)channel分为有缓冲的channel和无缓冲的channel。两种channel的创建方法如下:

ch := make(chan int) //无缓冲的channel,同等于make(chan int, 0)
ch := make(chan int, ) //一个缓冲区大小为5的channel

操作一个channel时一定要注意其是否带有缓冲,因为有些操作会触发channel的阻塞导致死锁。下面就来解释这些需要注意的情景。

首先来看一个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两段只有主函数不同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Afuntion(ch chan int) {
fmt.Println("finish")
<-ch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无缓冲的channel
go Afuntion(ch)
ch <- // 输出结果:
// finish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Afuntion(ch chan int) {
fmt.Println("finish")
<-ch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无缓冲的channel
//只是把这两行的代码顺序对调一下
ch <-
go Afuntion(ch) // 输出结果:
// 死锁,无结果
}

前一段代码最终会输出"finish"并正常结束,但是后一段代码会发生死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咱们把上面两段代码的逻辑跑一下。

第一段代码:

1. 创建了一个无缓冲channel

2. 启动了一个goroutine,这个routine中对channel执行取出操作,但是因为这时候channel为空,所以这个取出操作发生阻塞,但是主routine可没有发生阻塞,它还在继续运行呢

3. 主goroutine这时候继续执行下一行,往channel中放入了一个数据

4. 这时阻塞的那个routine检测到了channel中存在数据了,所以接触阻塞,从channel中取出数据,程序就此完毕

第二段代码:

1.  创建了一个无缓冲的channel

2.  主routine要向channel中放入一个数据,但是因为channel没有缓冲,相当于channel一直都是满的,所以这里会发生阻塞。可是下面的那个goroutine还没有创建呢,主routine在这里一阻塞,整个程序就只能这么一直阻塞下去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死锁!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无缓冲的channel,放入操作和取出操作不能再同一个routine中,而且应该是先确保有某个routine对它执行取出操作,然后才能在另一个routine中执行放入操作。

对于带缓冲的channel,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因为有缓冲空间,所以只要缓冲区不满,放入操作就不会阻塞,同样,只要缓冲区不空,取出操作就不会阻塞。而且,带有缓冲的channel的放入和取出可以用在同一个routine中。

但是,并不是说有了缓冲就可以随意使用channel的放入和取出了,我们一定要注意放入和取出的速率问题。下面我们就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问题:

我们经常会用利用channel自动阻塞的性质来控制当前运行的goroutine的总数量,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Afunction(ch chan int) {
fmt.Println("finish")
<-ch //goroutine执行完了就从channel取出一个数据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for i := ; i < ; i++ {
//每当创建goroutine的时候就向channel中放入一个数据,如果里面已经有10个数据了,就会
//阻塞,由此我们将同时运行的goroutine的总数控制在<=10个的范围内
ch <-
go Afunction(ch)
}
// 这里只是示范个例子,当然,接下来应该有些更加周密的同步操作
}

上面这种channel的使用方式几乎经常会用到,但是再看一下接下来这段代码,它和上面这种使用channel的方式几乎一样,但是它会造成问题:

package main
func Afunction(ch chan int) {
ch <-
ch <-
ch <-
ch <-
ch <- <-ch
} func main() {
//主routine的操作同上面那段代码
ch := make(chan int, )
for i := ; i < ; i++ {
ch <-
go Afunction(ch)
} // 这段代码运行的结果为死锁
}

上面这段运行和之前那一段基本上原理是一样的,但是运行后却会发生死锁。为什么呢?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放得太快,取得太慢了"。

按理说,我们应该在我们主routine中创建子goroutine并每次向channel中放入数据,而子goroutine负责从channel中取出数据。但是我们的这段代码在创建了子goroutine后,每个routine会向channel中放入5个数据。这样,每向channel中放入6个数据才会执行一次取出操作,这样一来就可能会有某一时刻,channel已经满了,但是所有的routine都在执行放入操作(因为它们当前执行放入操作的概率是执行取出操作的6倍),这样一来,所有的routine都阻塞了,从而导致死锁。

在使用带缓冲的channel时一定要注意放入与取出的速率问题。

(3)关闭后的channel可以取数据,但是不能放数据。而且,channel在执行了close()后并没有真的关闭,channel中的数据全部取走之后才会真正关闭。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ch <-
ch <-
close(ch)
ch <- //不能对关闭的channel执行放入操作 // 会触发panic
}
package main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ch <-
ch <-
close(ch)
<-ch //只要channel还有数据,就可能执行取出操作 //正常结束
}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
ch <-
ch <-
ch <-
ch <-
close(ch) //如果执行了close()就立即关闭channel的话,下面的循环就不会有任何输出了
for {
data, ok := <-ch
if !ok {
break
}
fmt.Println(data)
} // 输出:
// 1
// 1
// 1
// 1
//
// 调用了close()后,只有channel为空时,channel才会真的关闭
}

三、使用channel控制goroutine数量

channel的性质到这里就介绍完了,但是看上去,channel的使用似乎比WaitGroup要注意更多的细节,那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用channel来实现同步呢?channel相比WaitGroup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channel不仅可以实现协程的同步,而且可以控制当前正在运行的goroutine的总数。

下面就介绍几种利用channel控制goroutine数量的方法:

1.如果任务数量是固定的:

ackage main
func Afunction(ch chan int) {
ch <-
} func main() {
var (
ch chan int = make(chan int, ) //可以同时运行的routine数量为20
dutycount int =
)
for i := ; i < dutycount; i++ {
go Afunction(ch)
} //知道了任务总量,可以像这样利用固定循环次数的循环检测所有的routine是否工作完毕
for i := ; i < dutycount; i++ {
<-ch
}
}

2.如果任务的数量不固定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Afunction(routineControl chan int, feedback chan string) {
defer func() {
<-routineControl
feedback <- "finish"
}() // do some process
// ...
} func main() {
var (
routineCtl chan int = make(chan int, )
feedback chan string = make(chan string, ) msg string
allwork int
finished int
)
for i := ; i < ; i++ {
routineCtl <-
allwork++
go Afunction(routineCtl, feedback)
} for {
msg = <-feedback
if msg == "finish" {
finished++
}
if finished == allwork {
break
}
}
}

四、不要使用无限循环检查goroutine是否完成工作

在使用goroutine时,我们经常会写出这样的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var (
flag bool
str string
) func foo() {
flag = true
str = "setup complete!"
} func main() {
go foo()
for !flag {
//按照我们的本意,foo()执行完毕后,flag=true,循环就会退出。
//但是其实这个循环永远都不会退出
}
fmt.Println(str)
}

运行之后发现main中的无限循环永远也无法退出,所以Go中不要用这种无限轮询的方式来检查goroutine是否完成了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channel,让foo()和main()实现通信,让foo()执行完毕后通过channel发送一个消息给main(),告诉它自己的事儿完成了,然后main()收到消息后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var (
flag bool
str string
) func foo(ch chan string) {
flag = true
str = "setup complete!"
ch <- "I'm complete." //foo():我的任务完成了,发个消息给你~
}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string)
go foo(ch)
<-ch //main():OK,收到你的消息了~
for !flag {
}
fmt.Println(str)
}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gophers/article/details/24665419

Golang 并发Groutine实例解读(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olang 并发Groutine实例解读(一)

    Go语言的并发和并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还是这段代码,如果我跑在两个goroutines里面的话: var quit chan int = make(chan int) func loop ...

  2. Golang 并发Groutine详解

    概述 1.并行和并发 并行(parallel):指在同一时刻,有多条指令在多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 并发(concurrency):指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条指令执行,但多个进程指令被快速的轮换执行,使得在 ...

  3. golang并发编程

    golang并发编程 引子 golang提供了goroutine快速实现并发编程,在实际环境中,如果goroutine中的代码要消耗大量资源时(CPU.内存.带宽等),我们就需要对程序限速,以防止go ...

  4. 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镜像部署实例之二 配置镜像,实施手动故障转移

    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镜像部署实例之二 配置镜像,实施手动故障转移 上一篇文章已经为配置镜像数据库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就要进入真正的配置阶段 一.在镜像数据库服务器上设置安全性并启动数据 ...

  5. Selenium2学习-022-WebUI自动化实战实例-020-JavaScript 在 Selenium 自动化中的应用实例之二(获取浏览器显示区域大小)

    前几篇文章中简略概述了,如何获取.设置浏览器窗口大小,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取浏览器显示区域的大小呢?此文讲对此进行简略概述,敬请各位小主参阅.若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大神指正,不胜感激! 获取浏览器显示区域 ...

  6. 【WCF--初入江湖】08 并发与实例模式

    08 并发与实例模式 1. 实例上下文模式   一个服务代理:servicePoxy ChannelFactory<IService1> factoryservicel = new Cha ...

  7. python学习_数据处理编程实例(二)

    在上一节python学习_数据处理编程实例(二)的基础上数据发生了变化,文件中除了学生的成绩外,新增了学生姓名和出生年月的信息,因此将要成变成:分别根据姓名输出每个学生的无重复的前三个最好成绩和出生年 ...

  8. SonarQube4.4+Jenkins进行代码检查实例之二

    SonarQube4.4+Jenkins进行代码检查实例之二 SonarQube4.4+Jenkins进行代码检查实例之二

  9. 一些有用的javascript实例分析(二)

    原文:一些有用的javascript实例分析(二) 5 求出数组中所有数字的和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var oBtn = document.getElement ...

随机推荐

  1. SQL分组合并

    STUFF ( character_expression , start , length ,character_expression ) select TcodMedInst_GUID,stuff( ...

  2. 服务端JSON内容中有富文本时

    问题背景 由于数据中存在复杂的富文本,包含各种引号和特殊字符,导致后端和前端通过JSON格式进行数据交互引发前端JSON解析出错. 解决方案 后端将富文本内容 ConvertToBase64Strin ...

  3. SQLServer 2014 AlwaysOn

    一.安装故障转移群集的准备 确保群集中的节点都已加入到域(本例中为2节点) 确保将域帐户添加到本机管理员组 二.安装故障转移群集(所有节点都需要安装该功能) 1)单击任务栏”服务器管理器”,打开服务器 ...

  4. Caliburn.Micro(MVVM框架)

    一.首启窗体设置 1. 创建一个新的WPF应用程序并添加NuGet包:Caliburn.Micro 2. 删除项目自带的主窗口文件MainWindow.xaml 3. 在App.xaml项目文件中,删 ...

  5. 在Asp.net Core中使用中间件来管理websocket

    介绍 ASP.NET Core SignalR是一个有用的库,可以简化Web应用程序中实时通信的管理.但是,我宁愿使用WebSockets,因为我想要更灵活,并且与任何WebSocket客户端兼容. ...

  6. .NET Core 玩一玩 Ocelot API网关

    .net 这几年国内确实不好过. 很多都选择转行.不过.net Core跨平台 开源之后 .社区的生态在慢慢建立.往好的趋势发展. 对于坚守在.NET战线的开发者来说 是个挺不错的消息.  特别是微软 ...

  7. PARSER_JS_PRECISION_RANGE_EXCEEDED 错误

    { [Error: parseLengthCodedNumber: JS precision range exceeded, number is >= 53 bit: "3037620 ...

  8. 萝卜保卫战3内购破解+Toast窗口增加(Love版)

    涉及到一些不同的破解的方法,以及不同的破解思路,还有一些重要权限的删除等. 作者:HAI_ 这次目标是经常玩的萝卜保卫战,不知不觉,已经更新到3了.详细分析请参考https://bbs.ichunqi ...

  9. java中无参,有参,默认构造方法的应用及举例

    类的构造方法: (1)构造方法的名字和类名相同,并且没有返回值. (2)构造方法主要用于为类的对象定义初始化状态. (3)不能直接调用构造方法,必修通过new关键字来自动调用,从而创建类的实例. ne ...

  10. springMvc的执行流程(源码分析)

    1.在springMvc中负责处理请求的类为DispatcherServlet,这个类与我们传统的Servlet是一样的.我们来看看它的继承图 2. 我们发现DispatcherServlet也继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