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模式:

Mode=(balance-rr) 表示负载分担round-robin,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的方式配合。
Mode=(active-backup) 表示主备模式,只有一块网卡是active,另外一块是备的standby,这时如果交换机配的是捆绑,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交换机往两块网卡发包,有一半包是丢弃的。
Mode=(balance-xor) 表示XOR Hash负载分担,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Mode=(broadcast) 表示所有包从所有interface发出,这个不均衡,只有冗余机制...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
Mode=(.3ad) 表示支持802.3ad协议,和交换机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Mode=(balance-tlb) 是根据每个slave的负载情况选择slave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当前轮到的slave
Mode=(balance-alb) 在5的tlb基础上增加了rlb。
5和6不需要交换机端的设置,网卡能自动聚合。4需要支持802.3ad。,2和3理论上需要静态聚合方式
但实测中0可以通过mac地址欺骗的方式在交换机不设置的情况下不太均衡地进行接收。 常用的有三种 mode=: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设定。 mode=: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 mode=: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做成mode 0的负载均衡,仅仅设置这里options bond0 miimon= mode=0是不够的,与网卡相连的交换机必须做特殊配置(这两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同一个MAC地址.从 原理分析一下(bond运行在mode 0下): mode 0下bond所绑定的网卡的IP都被修改成相同的mac地址,如果这些网卡都被接在同一个交换机,那么交换机的arp表里这个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就有 多 个,那么交换机接受到发往这个mac地址的包应该往哪个端口转发呢?正常情况下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一个mac地址对应多个端口肯定使交换机迷惑 了。所以 mode0下的bond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这几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cisco称 为 ethernetchannel,foundry称为portgroup),因为交换机做了聚合后,聚合下的几个端口也被捆绑成一个mac地址.我们 的解 决办法是,两个网卡接入不同的交换机即可。 mode6模式下无需配置交换机,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 Linux网口绑定 通过网口绑定(bond)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网口冗余,负载均衡,从而达到高可用高可靠的目的。前提约定: 2个物理网口分别是:eth0,eth1 绑定后的虚拟口是:bond0 服务器IP是:192.168.0.100 第一步,配置设定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BROADCAST=192.168.0.255 #BROADCAST广播地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第二步,修改modprobe相关设定文件,并加载bonding模块: .在这里,我们直接创建一个加载bonding的专属设定文件/etc/modprobe.d/bonding.conf [root@test ~]#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追加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 miimon= .加载模块(重启系统后就不用手动再加载了) [root@test ~]# modprobe bonding .确认模块是否加载成功: [root@test ~]# lsmod | grep bonding bonding 第三步,重启一下网络,然后确认一下状况: [root@test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root@test ~]# cat /proc/net/bonding/bond0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5.0 (November , )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ve: None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 …… [root@test ~]# ifconfig | grep HWaddr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1B:BB: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1B:BB: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1B:BB: 从上面的确认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3个重要信息: .现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现在Active状态的网口是eth0 .bond0,eth1的物理地址和处于active状态下的eth0的物理地址相同,这样是为了避免上位交换机发生混乱。 任意拔掉一根网线,然后再访问你的服务器,看网络是否还是通的。 第四步,系统启动自动绑定、增加默认网关: [root@test ~]# vi /etc/rc.d/rc.local #追加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如可上网就不用增加路由,.1地址按环境修改. ------------------------------------------------------------------------ 留心:前面只是2个网口绑定成一个bond0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设置多个bond口,比如物理网口eth0和eth1组成bond0,eth2和eth3组成bond1, 那么网口设置文件的设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讲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设定就不能像下面这样简单的叠加了: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 miimon=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 miimon= 正确的设置方法有2种: 第一种,你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话,多个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设成相同的了: alias bond0 bonding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ax_bonds= miimon= mode= 第二种,这种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设成不一样: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 mode= install bond1 /sbin/modprobe bonding -o bond1 miimon= mode= 仔细看看上面这2种设置方法,现在如果是要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的bond口,你应该也会了吧! 后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上面在加载bonding模块的时候,options里的一些参数的含义: miimon 监视网络链接的频度,单位是毫秒,我们设置的是200毫秒。 max_bonds 配置的bond口个数 mode bond模式,在一般的实际应用中,0和1用的比较多,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 ...

  2. 深度分析Linux下双网卡绑定七种模式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http://blog.csdn.net/abc_ii/article/details/9991845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 bond0.bond1.b ...

  3.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For Linux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4.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5. 【转载】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6.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lcword/p/5914089.html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 ...

  7.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和交换机配置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 ...

  8. linux bond配置步骤,七种bond模式说明

    一.网卡绑定: 第一步:创建一个ifcfg-bondX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NDING_OPT ...

  9. 在linux中实现多网卡的绑定 介绍常见的7种Bond模式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 ...

随机推荐

  1. 下面是Webstorm的一些常用快捷键:

    1. ctrl + shift + n: 打开工程中的文件,目的是打开当前工程下任意目录的文件.2. ctrl + j: 输出模板3. ctrl + b: 跳到变量申明处4. ctrl + alt + ...

  2. Linux启动盘制作

    1.下载Universal-USB-Installer软件,在电脑上插入空U盘,打开软件,依下列所示步骤进行 2.点击同意 3.点击版本选择框,会出现它支持的系统镜像文件的版本,包括win7.win8 ...

  3. 发现不错的cache系统Cache Manager Documentation

    http://cachemanager.net/Documentation/Index/cachemanager_architecture https://www.nuget.org/packages ...

  4. basePath = request.getScheme()+"://"+request.getServerName()+":"+r

    basePath = request.getScheme()+"://"+request.getServerName()+":"+r (2014-06-30 1 ...

  5. Saltstack pillar组件

     pillar组件 pillar也是Saltstack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定义与被控主机相关的任何数据,定义好的数据可以被其他组件使用,如模板.state.API等.在pillar中定义的数据与 ...

  6. php引入lucene方法

    在引入Lucene之前,先说下PHP JAVA Bridge的概念: PHP JAVA Bridge:就是在PHP和Java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利用这座桥梁在这两个实体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渠道,在这座桥梁 ...

  7. Memcached【Magent+Memcached】集群

    Memcached介绍  事件处理libevent是个程序库,它将Linux的epoll.BSD类操作系统的kqueue等事件处理功能封装成统一的接口.即使对服务器的连接数增加,也能发挥O(1)的性能 ...

  8. C# 拷贝目录

    public class DirectoryExtends { /// <summary> /// 拷贝目录 /// </summary> /// <param name ...

  9. mysql 用sql 语句去掉某个字段重复值数据的方法

    示例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tmp as select min(主键) as col1 from 去重表名 GROUP BY 去重字段; delete from 去重表名 where 主 ...

  10. monit 监控并自动重启服务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coolerfeng.blog.51cto.com/133059/50126 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