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的一些思考
前言
我以为
第一次接触 swift 语言时,看到函数的表示形式如下:
func fun(num: Int) -> Int {
return num + 1
}
let f = fun(1)
和Objective-C对比一下:
- (int)fun:(int)num
{
return num + 1;
}
int f = [self fun:1];
我们很容易就认为 ->
和Objective-C里面的 -
一样嘛,一种修饰符而已,-> Int
和 - (int)
就是一个东西嘛!只不过 swift 在后面(和Golang的函数定义蛮像的,Golang没有这个->
而已。),OC在前而已,新语言嘛,要和古老的 OC 有所区别的嘛。
() -> ()
回想一下C语言的函数指针
定义,可以定义一个函数指针为:
typedef int (*funPointer)(int); // funPointer = int (*)(int)
如果按此举一反三的话,那么 swift 版的 fun
就可以看成这样:
fun = (Int) -> Int
把参数什么的都去掉,变成如下:
fun = () -> ()
() -> ()
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了。()
表示数据,->
表示运算过程,fun
函数就是从输入一个数据,到得到一个数据的过程, 即值的变化过程。
()
() -> ()
表示值的变化的过程,是函数式编程范式
的一种高度抽象,表示了一个函数式编程思想。
swift 本身就支持函数式编程,而在 swift 语言中,()
可以表示为一个空的 元组
,而元组
可以表示任何的值。
- 0-Tuple表示空值,也是Void的别名。
- 1-Tuple表示任意类型的实例,如(Int,String,Enum,Struct等等),也就是
Int
可以看作是一个(Int)
,String 是一个(String)
,以此类推。- N-Tuple表示多个值的组合,如
(2, "A")
、(2, "B", Struct)
等。
Tuple的详细知识请参考 Tuples(Medium Link)
在编程中,数据
和 运算
这两核心就可以在 swift 中抽象成 () -> ()
了,一切的数据都可以被抽象成 ()
, 一切的运算过程都被抽象成 ->
,那么之前认为->
只不过是新语言标新立异于古老的 OC 而放在后面的想法就是不成立的了,->
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从一个数据到另一个数据。
到RAC中去
熟知RAC的同学都知道,RAC中有三种Event
,分别为next
,error
,completed
。而RAC中的Signal
(以RACSignal
为代表)会发送事件流(a stream of events)
给订阅者(Subscribers)
。不熟悉的请先了解RAC基本用法。
同样以RAC基本用法这篇文章里的数据流动示例图作为参考,
整个Signal
的传递过程可以抽象成(() -> ()) -> (() -> ()) -> ... -> (() -> ())
。
而RAC的作者Justin Spahr-Summers 在 GitHub Reactive Cocoa Developer Conference 上的《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YTB视频)参考.NET的四种Interface
- IEnumerable
- IEnumerator
- IObservable
- IObserver
将函数式编程中的Event分为了:
- Observer(Push): Event -> ()
- Observable(Push): (E 大专栏 对《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的一些思考vent -> ()) -> ()
- Enumerator(Pull): () -> Event
- Enumerable(Pull): () -> (() -> Event)
这四种抽象的范式的表示方式和上文中通过 swift 抽象的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上文中的进行一下操作:
1>
(() -> ()) -> (() -> ()) -> ... -> (() -> ())
2> ‘1>’ 表达式中()
使用Event
替换
3>(Event1 -> ()) -> (Event2 -> ()) -> ... -> (EventN -> ())
,
4> ‘3>’表达式等同于Observable
的抽象。
Observer: Event -> ()
Observer
等同于RAC中的 subscriber
,当接收到一个Event
时,就执行某些操作。类似于 swift 中的 Sink
协议。
Observable: (Event -> ()) -> ()
在函数式编程中,函数作为一等公民,可以作为值传递,所以Observable
(RAC中的 Signal
) 可以接受 Observer
,当 Observer
在值传递过程中,也会执行某些操作。
Enumerator: () -> Event
到目前为止,这些都很好理解,然而硬币也有两面性,正如黑格尔的奥伏赫变一般,Observer
翻转 ->
的方向,得到 () -> Event
,
即Enumerator
,当其发生交互时,返回一个 Event
。很类似于 swift 中的 Generator
协议。
Enumerable: () -> (() -> Event)
同样翻转Observable
的->
得到 () -> (() -> Event)
,即Enumerable
。一个Enumerable
(类似于collection
)可以创建一组Enumerator
,十分接近于 swift 中的 Sequence
协议。
Push & Pull
Observer
和Observable
属于 Push 类型的,是生产者驱动的。Enumerator
和Enumerable
属于 Pull 类型的,是消费者驱动的。
Enumerator 升级
() -> Event
因为调用者必须得到一个Event
,所以只能通过同步的方式去检索值,就造成阻塞当前线程,这是不好的方式。
() -> Promise Event
() -> Promise Event
实现值通过异步的方式获取,封装每个结果到Promise
中,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给我们提供Event
。
同理,() -> (() -> Event)
变为 () -> (() -> Promise Event)
。
(Promises & Futures)
Promise:
- Promise 确保任务能执行
- 提供了无序和异步的功能
- 由调用者完全控制
Promise
代表了一种 延时计算
的思想,与 swift 和 Golang 中的 defer
提供的功能一样。举个例子,消费者可以立刻获取5个 Promises,但是这样就做了无用功,因为只需要从第5个开始,跳过前4个,这样前4个promise就根本不会触发,消费者完全控制。
总结
Observables 和 Enumerables 是:
- 一元运算(Monadic)
- 模块化(Modular)
- 异步的(Asynchronous)
Observables
对任意一个 observers
都是相同的。
Enumerables
对每一次枚举完全独立的。
Observables
永远都是活跃的(live)。
Enumerables
每一次的枚举都会开启新的工作(work)。
忘记Hot Signal 和 Cold Signal 吧!
Hot Signal Observables
Cold Signal Enumerables
本文根据 RAC 的作者在 2014 年的 GitHub Reactive Cocoa Developer Conference 上的《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YTB视频)Talk 及 sunnyxx的博客文章:《() -> ()》 ,从 swift 的语法开始,对 RAC 的一些抽象进行了整理,试图去理解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如有出入,望不吝斧正(:/手动感谢)。
参考
对《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的一些思考的更多相关文章
- The Future Of ReactiveCocoa by Justin Spahr-Summers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783052?from=search&seid=14165903430339282774
- iOS开发 ReactiveCocoa入门教程 第二部分
ReactiveCocoa 是一个框架,它允许你在你的iOS程序中使用函数响应式(FRP)技术.加上第一部分的讲解,你将会学会如何使用信号量(对事件发出数据流)如何替代标准的动作和事件处理逻辑.你也会 ...
- ReactiveCocoa入门教程:第二部分
翻译自:http://www.raywenderlich.com/62796/reactivecocoa-tutorial-pt2 原文链接: ReactiveCocoa 是一个框架,它允许你在你的i ...
- ReactiveCocoa入门教程--第二部分
翻译自:http://www.raywenderlich.com/62796/reactivecocoa-tutorial-pt2 ReactiveCocoa 是一个框架,它允许你在你的iOS程序中使 ...
- ReactiveCocoa 迎接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什么是ReactiveCocoa 如果你有看Github的Trending Objective-C榜单,那你肯定是见过ReactiveCocoa了.如果你在weibo上关注唐巧.onevcat等国内一 ...
- 面向未来的友好设计:Future Friendly
一年前翻译了本文的一部分,最近终于翻译完成.虽然此设计思想的提出已经好几年了,但是还是觉得应该在国内推广一下,让大家知道“内容策略”,“移动优先”,“响应式设计”,“原子设计”等设计思想和技术的根源. ...
- ReactiveCocoa代码实践之-更多思考
三.ReactiveCocoa代码实践之-更多思考 1. RACObserve()宏形参写法的区别 之前写代码考虑过 RACObserve(self.timeLabel , text) 和 RACOb ...
- 博弈论揭示了深度学习的未来(译自:Game Theory Reveals the Future of Deep Learning)
Game Theory Reveals the Future of Deep Learning Carlos E. Perez Deep Learning Patterns, Methodology ...
- 【iOS】小项目框架设计(ReactiveCocoa+MVVM+AFNetworking+FMDB)
上一个项目使用到了ReactiveCocoa+MVVM+AFNetworking+FMDB框架设计,从最初的尝试,到后来不断思考和学习,现在对这样一个整体设计还是有了一定了理解与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下 ...
随机推荐
- Rancher第一款Kubernetes操作系统推出
Rancher实验室推出了业界首款针对Kubernetes的轻量级操作系统k3OS.它具有极低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操作和二级引导,极大地简化了低资源计算环境. Kubernetes操作,提高Kubern ...
- cf 766#
天呢,太垃圾了我.. AB懵逼了半天题意,C最后搞了个DP还不对...DP太垃圾了,,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F 0x7fffffff #de ...
- android 动画基础绘——view 动画
前言 对android 动画的整理,android 动画分为view动画(也叫补间动画),帧动画,属性动画. 看到这几个概念,让我想起了flash这东西.如果需要查各种动画具体的含义,那么可以去查询f ...
- buildroot经验
1.可以运行bulilroot下面的孙可编写的build.sh文件,自动配置和编译 2.如何添加要下载和编译的包? 如要下载和编译libevent, 可以通过make menuconfig, 然后搜索 ...
- 67.ORM查询条件:range的使用,使用make_aware将navie time 转换为aware time
模型的定义,models.py文件中示例代码如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在定义模型的类时,一定要继承models.Model class Category(m ...
- python利用百度云接口实现车牌识别
一个小需求---实现车牌识别. 目前有两个想法 调云在线的接口或者使用SDK做开发(配置环境和编译第三方库很麻烦,当然使用python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自己实现车牌识别算法(复杂) ! 一开始准备使 ...
- Django中使用ORM
一.ORM概念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模式是一种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存在的互不匹配的现象的技术. 简单的说,ORM是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 ...
- UVA_12697 满足条件的最短连续和 线段树维护
好印象深刻的题,前天选拔赛给跪了.怪我这种关键题没敲出来. 题意很简单,给你一串无规则的数列,再给个m值,求出满足 数列和>=m的长度最小的连续子串...确实一开始卡住了,因为看数据肯定是nlo ...
- uboot 学习笔记
ram 初始化: 在 start.S 中, bl cpu_init_crit 这句,在 tq2440 中是直接调用,在韦东山里面是通过和 TEXT_BASE 进行比较,如果从 RAM 中运行就不进行 ...
- CSS position定位属性
css中的position属性是用于设置元素位置的定位方式 它有以下几种取值: static:默认定位方式,子容器在父容器中按照默认顺序进行摆放 absolute:绝对定位,元素不占据父容器空间,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