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与异常

程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而错误分为两种

1.语法错误:(这种错误,根本过不了python解释器的语法检测,必须在程序执行前就改正)

2.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比如用户输入的不合适等一系列错误

那什么是异常呢?

  异常就是程序运行时发生错误的信号,在python中,错误触发的异常如下。异常发生之后,异常之后的代码就不执行了

异常种类:在python中不同的异常可以用不同的类型(python中统一了类与类型,类型即类)去标识,

不同的类对象标识不同的异常,一个异常标识一种错误

常见的异常:

 1 ArithmeticError
2 AssertionError
3 AttributeError
4 BaseException
5 BufferError
6 BytesWarning
7 DeprecationWarning
8 EnvironmentError
9 EOFError
10 Exception
11 FloatingPointError
12 FutureWarning
13 GeneratorExit
14 ImportError
15 ImportWarning
16 IndentationError
17 IndexError
18 IOError
19 KeyboardInterrupt
20 KeyError
21 LookupError
22 MemoryError
23 NameError
24 NotImplementedError
25 OSError
26 OverflowError
27 PendingDeprecationWarning
28 ReferenceError
29 RuntimeError
30 RuntimeWarning
31 StandardError
32 StopIteration
33 SyntaxError
34 SyntaxWarning
35 SystemError
36 SystemExit
37 TabError
38 TypeError
39 UnboundLocalError
40 UnicodeDecodeError
41 UnicodeEncodeError
42 UnicodeError
43 UnicodeTranslateError
44 UnicodeWarning
45 UserWarning
46 ValueError
47 Warning
48 ZeroDivisionError

更多异常

二、异常处理

1.什么是异常处理?      

python解释器检测到错误,触发异常(也允许程序员自己触发异常)

程序员编写特定的代码,专门用来捕捉这个异常(这段代码与程序逻辑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

如果捕捉成功则进入另外一个处理分支,执行你为其定制的逻辑,使程序不会崩溃,这就是异常处理

2.为何要进行异常处理?

python解析器去执行程序,检测到了一个错误时,触发异常,异常触发后且没被处理的情况下,程序就在当前异常处终止,后面的代码不会运行,谁会去用一个运行着突然就崩溃的软件。

所以你必须提供一种异常处理机制来增强你程序的健壮性与容错性

3.如何进行异常处理

首先须知,异常是由程序的错误引起的,语法上的错误跟异常处理无关,必须在程序运行前就修正

①使用if判断

 1 num1=input('>>: ') #输入一个字符串试试
2 if num1.isdigit():
3 int(num1) #我们的正统程序放到了这里,其余的都属于异常处理范畴
4 elif num1.isspace():
5 print('输入的是空格,就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6 elif len(num1) == 0:
7 print('输入的是空,就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8 else:
9 print('其他情情况,执行我这里的逻辑')
10
11 '''
12 问题一:
13 使用if的方式我们只为第一段代码加上了异常处理,但这些if,跟你的代码逻辑并无关系,这样你的代码会因为可读性差而不容易被看懂
14
15 问题二:
16 这只是我们代码中的一个小逻辑,如果类似的逻辑多,那么每一次都需要判断这些内容,就会倒置我们的代码特别冗长。
17 '''

总结:

1.if判断式的异常处理只能针对某一段代码,对于不同的代码段的相同类型的错误你需要写重复的if来进行处理。

2.在你的程序中频繁的写与程序本身无关,与异常处理有关的if,会使得你的代码可读性极其的差

3.if是可以解决异常的,只是存在1,2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妄下定论if不能用来异常处理。

②python为每一种异常定制了一个类型,然后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语法结构用来进行异常处理

1.语法:

1
2
3
4
try:
     被检测的代码块
except 异常类型:
     try中一旦检测到异常,就执行这个位置的逻辑

2.异常类只能用来处理指定的异常情况,如果非指定异常则无法处理。

1
2
3
4
5
s1 = 'hello'
try:
    int(s1)
except IndexError as e:
    print(e)<br>#没有捕获到异常,程序直接报错

3.多分支

1 捕获异常
2 num= input('num:>>')
3 try:
4 f= open ('file','w')
5 # int(num)
6 # l = []
7 # l[10000]
8 # 1 / 0
9 # dic = {'k': 'v'}
10 # dic['k2']
11 print('-----------')
12 except ValueError :
13 print('请输入一个数字')
14 except NameError as name_e:
15 print(name_e)
16 print('=======')
17 except IndentationError as name_e:
18 print(name_e)
19 except IndexError as name_e:
20 print(name_e)
21 except SyntaxError as name_e:
22 print(name_e)
23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name_e:
24 print(name_e)
25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name_e:
26 print(name_e)
27 except KeyError as name_e:
28 print(name_e)
29 # except Exception as e:
30 # print(e,'异常了')
31 else: #如果上面出现问题了,就不执行else,如果都正确了就会执行else里的内容(支付过程可以用到else)
32 print('else 被执行')
33 finally: #不过这段代码出没出问题,都执行这里的内容
34 f.close()
35 print('finally')

多分支

4.万能异常:可以捕获任意异常

1
2
3
4
5
s1 = 'hello'
try:
    int(s1)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5.主动触发异常

1 主动抛异常
2 try:
3 raise AttributeError('错啦错啦')
4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5 print(e)

主动抛异常

6.自定义异常

1 class EgonException(BaseException):
2 def __init__(self,msg):
3 self.msg = msg
4 # def __str__(self): 可以不用写这个方法,因为那个BaseException父类里面已经实现了
5 # return self.msg
6 try:
7 raise EgonException('egon出异常啦')
8 except EgonException as e:
9 print(e)

自定义抛异常

7.断言

1 断言:一个会抛出异常的判断,这个条件一旦成立就成立了,一旦不成立就报错了,就都不执行下面的了
2 assert 1==2
3 if 1==2:
4 print()
5 print('haha')

断言

try..except的方式比较if的方式的好处

try..except这种异常处理机制就是取代if那种方式,让你的程序在不牺牲可读性的前提下增强健壮性和容错性

异常处理中为每一个异常定制了异常类型(python中统一了类与类型,类型即类),对于同一种异常,一个except就可以捕捉到,可以同时处理多段代码的异常(无需‘写多个if判断式’)减少了代码,增强了可读性

使用try..except的方式

1:把错误处理和真正的工作分开来
2:代码更易组织,更清晰,复杂的工作任务更容易实现;
3:毫无疑问,更安全了,不至于由于一些小的疏忽而使程序意外崩溃了;

三、什么时候用异常处理

try...except应该尽量少用,因为它本身就是你附加给你的程序的一种异常处理的逻辑,与你的主要的工作是没有关系的

这种东西加的多了,会导致你的代码可读性变差,只有在有些异常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才应该加上try...except,

其他的逻辑错误应该尽量修正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异常处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 继承的影响:资源的继承,资源的使用,资源的覆盖,资源的累加 # 资源的继承,在Python中的继承是指能使用父类的资源,而不是说在子类也复制一份父类代码到 ...

  2.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三大特性之继承

    继承 继承也是面向对象编程三大特性之一 继承是类与类的一种关系 定义一个新的 class 时,可以从某个现有的 class 继承 新的 class 类就叫子类(Subclass) 被继承的类一般称为父 ...

  3. Python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继承,封装,多态 什么时候用封装: 同一种功能的时候, 譬如:把一部分数据或方法,封装到同一个类的中 PS:在构造方法中,原始数据中....

  4.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一.继承 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就是继承的类直接拥有被继承类的属性而不需要在自己的类体中重新再写一遍,其中被继承的类叫做父类.基类,继承的类叫做派生类.子类.在python3中如果不指定继承哪个类,默认就会 ...

  5. python面向对象之三大特性

    继承 先看个简单的例子了解一下继承. class Animal: # 父类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department): self.name = name se ...

  6.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三大特性之封装

    简单介绍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大特点 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属性.方法和数据结构被外部随意访问 要访问该类的属性.私有方法.数据结构,必须由指定的方法控制访问 深入理解封装 在 ...

  7.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一多态

    多态 多态的特性是调用不同的子类将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而无需明确知道这个子类实际上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不同的对象调用相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行为 例如:s1是字符串类型,w1是列表,两个完全不同的对象,他 ...

  8. 继承 多态 封装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1. 封装: 把很多数据封装到⼀个对象中. 把固定功能的代码封装到⼀个代码块, 函数, 对象, 打包成模块. 这都属于封装的思想. 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那这个也可以被称为封装. 2. 继承: 两个 ...

  9.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和组合

    继承和组合 一.组合 组合:组合指的是,在一个类中以另外一个类的对象(也就是实例)作为数据属性,称为类的组合 也就是说:一个类的属性是另一个类的对象,就是组合 例子: 圆环是由两个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 ...

随机推荐

  1. pureftp安装部署

    ftp:文件传输pure-ftpd:ftp软件作用:通过映射登录传送和接收文件.1.先下载pure-ftpd软件,最好指定一个下载软件目录如:/usr/local/src wget https://d ...

  2. 阶段3 3.SpringMVC·_01.SpringMVC概述及入门案例_04.入门程序之搭建开发环境

    选择骨架构建 默认选中next-然后finish后就会去网上下载插件.会比较耗费时间. 添加一组键值对: archetypeCatalog internal 添加了这组坚持对,就可以解决Mavn项目创 ...

  3. zabbix图形刷新延迟解决

    环境: 服务端    ip :192.168.1.204       hostname:www.test.com 服务端    ip :192.168.1.206       hostname:www ...

  4. 安装kafka 记录

    sudo ./zoo /zoo /bin/zkServer.sh start sudo ./kafkacluster/kafka1/bin/kafka-server-start.sh ./kafkac ...

  5. 自动部署脚本-bash

    from here !/bin/bash Check if user is root if [ $(id -u) != "0" ]; then Echo_Red "Err ...

  6. LeetCode.997-找到镇法官(Find the Town Judge)

    这是悦乐书的第373次更新,第400篇原创 01 看题和准备 今天介绍的是LeetCode算法题中Easy级别的第234题(顺位题号是997).在一个城镇,有N个人从1到N标记.有传言说其中一个人是秘 ...

  7. P2429 【制杖题】

    这题目名字也是够了... emmmmmm为什么要用线筛??????不感觉很麻烦吗??????既然是智障制杖题,那么肯定要用很简单的算法啦~下面,我就提供一种非常便于理解的膜你算法~~~很明显,做了这题 ...

  8. Linux集群之间配置NTP时间同步ntp

    NTP时间同步 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ntpd 有一个自我保护设置: 如果本机与上源时间相差太大, ntpd 不运行. 所以新设置的时间服务器一定要先 ntpdate 从上源取得时间初值, 然后启动 ...

  9. HDU 1024 Max Sum Plus Plus (动态规划、最大m子段和)

    Max Sum Plus Plu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 ...

  10. 【转】【mysql面试】https://blog.csdn.net/hanfazy/article/details/14520437

    公司招聘MySQL DBA,也面试了10个2年MySQL DBA工作经验的朋友,谈谈自己的心得,欢迎大家指点. 1    2年MySQL DBA经验 其中许多有水分,一看到简历自我介绍,说公司项目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