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boot阶段Flash的分区

(1)所谓分区,就是说对Flash进行分块管理。
(2)PC机等产品中,因为大家都是在操作系统下使用硬盘的,整个硬盘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操作系统会使用文件系统帮我们管理硬盘空间。(管理保证了文件之间不会互相堆叠),于是乎使用者不用自己太过在意分区问题。
(3)在uboot中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因此我们对Flash(相当于硬盘)的管理必须事先使用分区界定(实际上在uboot中和kernel中都有个分区表,分区表就是我们在做系统移植时对Flash的整体管理分配方法)。有了这个界定后,我们在部署系统时按照分区界定方法来部署,uboot和kernel的软件中也是按照这个分区界定来工作,就不会错。
(4)分区方法不是一定的,不是固定的,是可以变动的。但是在一个移植中必须事先设计好定死,一般在设计系统移植时就会定好,定的标准是:

uboot:uboot必须从Flash起始地址开始存放(也许是扇区0,也许是扇区1,也许是其他,取决于SoC的启动设计),uboot分区的大小必须保证uboot肯定能放下,一般设计为512KB或者1MB(因为一般uboot肯定不足512KB,给再大其实也可以工作,但是浪费);
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分区一般紧贴着uboot来存放,大小为32KB或者更多一点。
kernel:kernel可以紧贴环境变量存放,大小一般为3MB或5MB或其他。
rootfs:······
剩下的就是自由分区,一般kernel启动后将自由分区挂载到rootfs下使用

总结:一般规律如下:
(1)各分区彼此相连,前面一个分区的结尾就是后一个分区的开头。
(2)整个flash充分利用,从开头到结尾。
(3)uboot必须在Flash开头,其他分区相对位置是可变的。
(4)各分区的大小由系统移植工程师自己来定,一般定为合适大小(不能太小,太小了容易溢出;不能太大,太大了浪费空间)
(5)分区在系统移植前确定好,在uboot中和kernel中使用同一个分区表。将来在系统部署时和系统代码中的分区方法也必须一样。

2、uboot阶段DDR的分区

(1)DDR的分区和Flash的分区不同,主要是因为Flash是掉电存在的,而DDR是掉电消失,因此可以说DDR是每次系统运行时才开始部署使用的。
(2)内存的分区主要是在linux内核启动起来之前,linux内核启动后内核的内存管理模块会接管整个内存空间,那时候就不用我们来管了。
(3)注意内存分区关键就在于内存中哪一块用来干什么必须分配好,以避免各个不同功能使用了同一块内存造成的互相踩踏。譬如说我们tftp 0x23E00000 zImage去下载zImage到内存的0x23E00000处就会出错,因为这个内存处实际是uboot的镜像所在。这样下载会导致下载的zImage把内存中的uboot给冲掉。

(四)ubuntu学习前传—uboot中对Flash和DDR的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二)ubuntu学习前传—uboot常见命令

    1.uboot命令类似于linux行缓冲命令行,当我们向终端命令行输入命令的时候,这些命令没有立即被系统识别,而是被缓冲到一个缓存区(也就是系统认为我换没有输入完),当我们按下回车键(换行)后,系统就 ...

  2. (三)ubuntu学习前传—uboot常见环境变量

    1.环境变量如何参与程序运行(1)环境变量有2份,一份在Flash中,另一份在DDR中.uboot开机时一次性从Flash中读取全部环境变量到DDR中作为环境变量的初始化值,然后使用过程中都是用DDR ...

  3. ubuntu学习笔记--不断更新中

    1.rpm软件包相关: rpm软件包安装命令: rpm -ivh linuxqq-v1.0.2-beta1.i386.rpm rpm软件默认安装路径查询: rpm -ql *.rpm ubuntu如何 ...

  4. [转]uboot中SPI Flash Booting配置

    转自:https://e2echina.ti.com/question_answer/dsp_arm/sitara_arm/f/25/t/124834 最近和人一起调试SPI FLASH的配置问题,做 ...

  5. uboot前传

    1.uboot到底是干嘛的 uboot主要作用是用来启动操作系统内核. uboot还要负责部署整个计算机系统. uboot中还有操作Flash等板子上硬盘的驱动. uboot还得提供一个命令行界面供人 ...

  6. Caffe学习笔记(二):Caffe前传与反传、损失函数、调优

    Caffe学习笔记(二):Caffe前传与反传.损失函数.调优 在caffe框架中,前传/反传(forward and backward)是一个网络中最重要的计算过程:损失函数(loss)是学习的驱动 ...

  7. tiny4412学习笔记-将uboot、zImage、文件系统烧到emmc中

    1.首先还是要将u-boot写入SD卡中从SD卡启动. 使用读卡器将SD插入电脑中,使用umount卸载u盘, fdisk -l显示其挂载点为 /dev/sdb1 切换到/home/bunfly/im ...

  8. (转)Groupon前传:从10个月的失败作品修改,1个月找到成功 并不挶泥在这个点子上面,它反而往后站一步,看看他们已经做好的这个网站,可以再怎么包装成另一个完完全全不同的网站?所有的人所做的每件失败的事情中, 一定有碰到或含有成功的答案」在里面,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人不怕失败」,只怕宣布失败」

    (转)Groupon前传:从10个月的失败作品修改,1个月找到成功 今天读到 一个非常励志人心的故事 ,就像现在「叶问」有「前传」,最近很火红的团集购网站Groupon 也出现了「Groupon前传」 ...

  9. tiny4412学习笔记-将uboot、zImage、文件系统烧到emmc中 (转)

    http://blog.chinaunix.net/uid-30025978-id-4788683.html 1.首先还是要将u-boot写入SD卡中从SD卡启动. 使用读卡器将SD插入电脑中,使用u ...

随机推荐

  1. html状态码与缓存学习

    当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时,浏览者的浏览器会向网页所在的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接收并显示网页前,此网页所在的服务器会返回一个包含HTTP状态码的信息头(server header)用以响应浏览器的请求. ...

  2. 三种用于select 的选择器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选项 ...

  3. SQL中join的用法

    关于sql语句中的连接(join)关键字,是较为常用而又不太容易理解的关键字,下面这个例子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建表table1,table2:create table table1(id int ...

  4. 基于@AspectJ和schema的aop(一)

    在前面我们使用Pointcut和Advice描述切点和增强, 并使用Advisor整合两者描述切面.@AspectJ使用注解来描述切点和增强.两者使用的方式不同, 但是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们还是用 ...

  5. register_chrdev、register_chrdev_region以及alloc_chrdev_region之间的区别

    register_chrdev:Linux2.6.30之前所用,不用定义cdev:但 如果是register_chrdev 注册的话,这个时候,分配的次设备号,是从0~255,这样子的话,就分配的范围 ...

  6. Repeater的Command操作

    Repeater的Command操作 1.ItemCommand事件 :在Repeater中所有能触发事件的控件,都会来触发这一个事件 后台创建:在Page_Load中 Repeater1.ItemC ...

  7. xcodeheader search 配置

    一般我们在xcode里面配置包含工程目录下头文件的时候,都要关联着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如果只是自己用这个项目,用绝对路径的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把工程发给别人,别人就要在改这个绝对路径,这时候绝对路径的 ...

  8. Storm系列之一——Storm Topology并发

    1.是什么构成一个可运行的topology? worker processes(worker进程),executors(线程)和tasks. 一台Storm集群里面的机器可能运行一个或多个worker ...

  9. JAVA数字想加并输出

    Java课后作业博文 1.设计思想:JAVA里面的Scnner类可以将用户输入的各种字符转化为其他类型.例如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

  10.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打印pe结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