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需要用python处理二进制数据,比如,存取文件,socket操作时.这时候,可以使用python的struct模块来完成.可以用 struct来处理c语言中的结构体.

struct模块中最重要的三个函数是pack(), unpack(), calcsize()

pack(fmt, v1, v2, ...)     按照给定的格式(fmt),把数据封装成字符串(实际上是类似于c结构体的字节流)

unpack(fmt, string)       按照给定的格式(fmt)解析字节流string,返回解析出来的tuple

calcsize(fmt)                 计算给定的格式(fmt)占用多少字节的内存

struct中支持的格式如下表:

Format C Type Python 字节数
x pad byte no value 1
c char string of length 1 1
b signed char integer 1
B unsigned char integer 1
? _Bool bool 1
h short integer 2
H unsigned short integer 2
i int integer 4
I unsigned int integer or long 4
l long integer 4
L unsigned long long 4
q long long long 8
Q unsigned long long long 8
f float float 4
d double float 8
s char[] string 1
p char[] string 1
P void * long

注1.q和Q只在机器支持64位操作时有意思

注2.每个格式前可以有一个数字,表示个数

注3.s格式表示一定长度的字符串,4s表示长度为4的字符串,但是p表示的是pascal字符串

注4.P用来转换一个指针,其长度和机器字长相关

注5.最后一个可以用来表示指针类型的,占4个字节

为了同c中的结构体交换数据,还要考虑有的c或c++编译器使用了字节对齐,通常是以4个字节为单位的32位系统,故而struct根据本地机器字节顺序转换.可以用格式中的第一个字符来改变对齐方式.定义如下:

Character Byte order Size and alignment
@ native native            凑够4个字节
= native standard        按原字节数
< little-endian standard        按原字节数
> big-endian standard       按原字节数
! network (= big-endian)

standard       按原字节数

使用方法是放在fmt的第一个位置,就像'@5s6sif'

示例一:

比如有一个结构体

struct Header

{

unsigned short id;

char[4] tag;

unsigned int version;

unsigned int count;

}

通过socket.recv接收到了一个上面的结构体数据,存在字符串s中,现在需要把它解析出来,可以使用unpack()函数.

import struct

id, tag, version, count = struct.unpack("!H4s2I", s)

上面的格式字符串中,!表示我们要使用网络字节顺序解析,因为我们的数据是从网络中接收到的,在网络上传送的时候它是网络字节顺序的.后面的H表示 一个unsigned short的id,4s表示4字节长的字符串,2I表示有两个unsigned int类型的数据.

就通过一个unpack,现在id, tag, version, count里已经保存好我们的信息了.

同样,也可以很方便的把本地数据再pack成struct格式.

ss = struct.pack("!H4s2I", id, tag, version, count);

pack函数就把id, tag, version, count按照指定的格式转换成了结构体Header,ss现在是一个字符串(实际上是类似于c结构体的字节流),可以通过 socket.send(ss)把这个字符串发送出去.


示例二:

import struct

a=12.34

#将a变为二进制

bytes=struct.pack('i',a)

此时bytes就是一个string字符串,字符串按字节同a的二进制存储内容相同。

再进行反操作

现有二进制数据bytes,(其实就是字符串),将它反过来转换成python的数据类型:

a,=struct.unpack('i',bytes)

注意,unpack返回的是tuple

所以如果只有一个变量的话:

bytes=struct.pack('i',a)

那么,解码的时候需要这样

a,=struct.unpack('i',bytes) 或者 (a,)=struct.unpack('i',bytes)

如果直接用a=struct.unpack('i',bytes),那么 a=(12.34,) ,是一个tuple而不是原来的浮点数了。

如果是由多个数据构成的,可以这样:

a='hello'

b='world!'

c=2

d=45.123

bytes=struct.pack('5s6sif',a,b,c,d)

此时的bytes就是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了,可以直接写入文件比如 binfile.write(bytes)

然后,当我们需要时可以再读出来,bytes=binfile.read()

再通过struct.unpack()解码成python变量

a,b,c,d=struct.unpack('5s6sif',bytes)

'5s6sif'这个叫做fmt,就是格式化字符串,由数字加字符构成,5s表示占5个字符的字符串,2i,表示2个整数等等,下面是可用的字符及类型,ctype表示可以与python中的类型一一对应。


注意:二进制文件处理时会碰到的问题

我们使用处理二进制文件时,需要用如下方法

binfile=open(filepath,'rb')    读二进制文件

binfile=open(filepath,'wb')    写二进制文件

那么和binfile=open(filepath,'r')的结果到底有何不同呢?

不同之处有两个地方:

第一,使用'r'的时候如果碰到'0x1A',就会视为文件结束,这就是EOF。使用'rb'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即,如果你用二进制写入再用文本读出的话,如果其中存在'0X1A',就只会读出文件的一部分。使用'rb'的时候会一直读到文件末尾。

第二,对于字符串x='abc\ndef',我们可用len(x)得到它的长度为7,\n我们称之为换行符,实际上是'0X0A'。当我们用'w'即文本方式写的时候,在windows平台上会自动将'0X0A'变成两个字符'0X0D','0X0A',即文件长度实际上变成8.。当用'r'文本方式读取时,又自动的转换成原来的换行符。如果换成'wb'二进制方式来写的话,则会保持一个字符不变,读取时也是原样读取。所以如果用文本方式写入,用二进制方式读取的话,就要考虑这多出的一个字节了。'0X0D'又称回车符。linux下不会变。因为linux只使用'0X0A'来表示换行。

附加:

import struct

# native byteorder 
buffer = struct.pack("ihb", 1, 2, 3) 
print repr(buffer) 
print struct.unpack("ihb", buffer)

# data from a sequence, network byteorder 
data = [1, 2, 3] 
buffer = struct.pack("!ihb", *data)
print repr(buffer) 
print struct.unpack("!ihb", buffer)

Output:

'\x01\x00\x00\x00\x02\x00\x03'
(1, 2, 3)
'\x00\x00\x00\x01\x00\x02\x03'
(1, 2, 3)

首先将参数1,2,3打包,打包前1,2,3明显属于python数据类型中的integer,pack后就变成了C结构的二进制串,转成 python的string类型来显示就是  '\x01\x00\x00\x00\x02\x00\x03'。由于本机是小端('little- endian',关于大端和小端的区别请参照这里,故而高位放在低地址段。i 代表C struct中的int类型,故而本机占4位,1则表示为01000000;h 代表C struct中的short类型,占2位,故表示为0200;同理b 代表C struct中的signed char类型,占1位,故而表示为03。

其他结构的转换也类似,有些特别的可以参考Manual。

在Format string 的首位,有一个可选字符来决定大端和小端,列表如下:

     
@ native native
= native standard
< little-endian standard
> big-endian standard
! network (= big-endian) standard

如果没有附加,默认为@,即使用本机的字符顺序(大端or小端),对于C结构的大小和内存中的对齐方式也是与本机相一致的(native),比如有的机器integer为2位而有的机器则为四位;有的机器内存对其位四位对齐,有的则是n位对齐(n未知,我也不知道多少)。

还有一个标准的选项,被描述为:如果使用标准的,则任何类型都无内存对齐。

比如刚才的小程序的后半部分,使用的format string中首位为!,即为大端模式标准对齐方式,故而输出的为'\x00\x00\x00\x01\x00\x02\x03',其中高位自己就被放在内存的高地址位了。

python操作二进制文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操作mysql增删查改

    # coding=utf-8 ''' python操作mysql,需安装MySQLdb驱动 安装MySQLdb,请访问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ysql-py ...

  2. 【转】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 Python 标准数据库接口为 Python DB-API,Python DB-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 Python 数据库接口支持非常多的数据库 ...

  3. Python操作三大主流数据库☝☝☝

    Python操作三大主流数据库☝☝☝ Python 标准数据库接口为 Python DB-API,Python DB-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 Python 数据库接口支持非常多的数 ...

  4. Python 操作MySQL 数据库

    Python 操作 MySQL 数据库 Python 标准数据库接口为 Python DB-API,Python DB-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 Python 数据库接口支持非常多的 ...

  5. Python操作三大主流数据库✍✍✍

    Python操作三大主流数据库 Python 标准数据库接口为 Python DB-API,Python DB-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 Python 数据库接口支持非常多的数据库, ...

  6. Python(九) Python 操作 MySQL 之 pysql 与 SQLAchemy

    本文针对 Python 操作 MySQL 主要使用的两种方式讲解: 原生模块 pymsql ORM框架 SQLAchemy 本章内容: pymsql 执行 sql 增\删\改\查 语句 pymsql ...

  7. Python 【第六章】:Python操作 RabbitMQ、Redis、Memcache、SQLAlchemy

    Memcached 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动态Web应用以减轻数据库负载.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从而提高动态.数据库驱动网站的速度 ...

  8. 练习:python 操作Mysql 实现登录验证 用户权限管理

    python 操作Mysql 实现登录验证 用户权限管理

  9. Python操作MySQL

    本篇对于Python操作MySQL主要使用两种方式: 原生模块 pymsql ORM框架 SQLAchemy pymsql pymsql是Python中操作MySQL的模块,其使用方法和MySQLdb ...

随机推荐

  1. rpm and yum commands

    rpm命令 rpm包,由“-”.“.”构成,包名.版本信息.版本号.运行平台 对已安装软件信息的查询 rpm -qa                             查询已安装的软件 rpm ...

  2. 【服务器环境搭建-Centos】系统分区 待续

    df命令查看,显示/dev/vda,而不是sda或hda ,为什么? 虚拟机为了提升性能,一般使用virtio作为磁盘驱动,在虚拟机里面磁盘会显示成vda而不是传统的sda,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显示成s ...

  3. iOS开发 字符串添加行间距

    + (CGFloat)achiveWidthAttrString:(NSAttributedString *)attrString withHeight:(CGFloat)height { CGRec ...

  4. php学习记录 易混淆

    1.echo和print的区别 PHP中echo和print的功能基本相同(输出),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echo输出后没有返回值,但print有返回值,当其执行失败时返回flase.因此可以 ...

  5. easyui-datebox 只显示年月

    $(function () { $('#niandu').datebox({ onShowPanel: function () {//显示日趋选择对象后再触发弹出月份层的事件,初始化时没有生成月份层 ...

  6. 在Android上使用Google V8 JS 引擎

    在cantk-runtime中直接使用的webview,通过JAVA扩展接口把Canvas的2d Context的API定向到JNI,通过OpenGL来图形加速,渲染速度大大提高.后来测试发现在大部分 ...

  7. Java客户端通过Http发送POST请求上传文件到web服务器

    http://www.cnblogs.com/WilliamJiang/archive/2012/04/29/2475883.html 1.朋友的一个需求,让我给他实现,需求是这样的,需要用ASP.n ...

  8. Unity3D在Windows的全屏和跨屏(双屏)方案

    方案1 unity中2个摄像机场景显示在两个显示器屏幕上(一个窗口跨屏) 1.设置场景中的两个摄像机 摄像机1 摄像机2 2.设置发布的平台及分辨率 3.全屏运行游戏,没有标题栏还可以通过-popup ...

  9. 队列中使用Database Driver

    队列允许你将一个耗时的任务进行延迟处理. 首先要在.evn文件中配置 QUEUE_DRIVER=database 要使用 database 这个队列驱动的话,则需要创建一个数据表来记住任务,使用命令: ...

  10. 你的java 代码对JIT编译友好吗?

    JIT编译器是Java虚拟机(以下简称JVM)中效率最高并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很多的程序并没有充分利用JIT的高性能优化能力,很多开发者甚至也并不清楚他们的程序有效利用JIT的程度. 在本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