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怎么看待Coin与Token的关系?
由于中英文的隔阂,很多在英文世界里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词汇,翻译成中文之后意义模糊、难以理解。比如在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领域,coin 和 token 的区别,很长时间困扰着我们,并且引发争论。
后来我无意中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看到 “资产” 一栏中赫然将 “coin” 列入其中,才明白 coin 与 token 的区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所发行的法币(Federal Reserve note)列入负债项,但却将 coin 列入资产项,这说明在美联储看来,coin 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而 note 则是联储所发行的信用(债券)。
而在区块链世界,显然由中本聪亲自命名的 coin 期望凭着社群共识而成为自带价值的基础性资产,而由以太坊 ERC-20 协议得以广泛应用的 token 则是因为有 coin 作为价值抵押而衍生出的信用代号,对应于 note。
这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仍然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去看个究竟,如今美联储正在缩表之中,资产负债表迅速“减肥”,但仍有将近 4.3 万亿美元的资产,而其中 coin 不过 17.7 亿美金,再加上110 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可以算出全部美元背后的 “实物” 资产抵押不过区区 0.2%,实在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今日美联储的主要资产联邦债券,也就是说,美元(美联储信用)以联邦债券(联邦政府信用)为抵押发行。一个信用建立在另一个信用之上。要理解什么叫国家信用纸币,并不需要努力想象,一张央行资产负债表交代得清清楚楚。
中本聪创建的数字货币世界实际上是希望建立一个“每一分信用皆有真实价值抵押”的世界,问题在于凭什么比特币要被认为是“真实价值”?国内外诸多投资界巨擘对比特币的抨击,无非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比特币的真实价值来自于“公开、透明、可信的信息”。所谓公开,是因为比特币网络是全球范围内的对等网路,所谓透明,是指比特币的全节点中所有的交易信息对每一个访问者来说是完全一视同仁的,不设任何屏障,所谓可信,是指比特币基于密码学和分布式的技术确保了其中信息的真实可靠。
任何一个人装比特币软件之后立刻可以得到比特币的全部真实交易记录,也就是其账本,这一全球账本的公开、透明、可信的程度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公开、透明、可信的账本带来人们对其价值的信任。
如果认可这一点,我们就不需要将 coin 与 token 截然分开。Token 如果公开、透明、可信,同样可以获得人们对其价值的信任,而且作为“可流通的加密数字资产凭证”,token 具有更强的价值表达能力和更灵活的组合构造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将 token 翻译成为 “通证”。
通证在 coin 的公开、透明、可信之上,还可以有几个新的特点。
第一,低门槛,人人可创建;
第二,操作灵活,比如可以进行聚合、合并、拆分、派生、销毁等操作;
第三,可合约化,就是可以将通证升级为合约,事实上,通证可以被认为是合约的常用简化版,因此也自然可以重新升级为合约,例如将可读合约与智能合约整合在一起的李嘉图合约。对于比特币来说,合约是外置的,而通证是可以内置合约的。可合约化使得通证可以自带状态,可以分阶,可以有各种变化。这种新的价值表示工具显然将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证经济正是试图想象、构思和实践以通证为基本价值表达工具的经济形态。
目前的通证领域,应该说公开、可信这两点解决得不错,毕竟大家都将通证发行在公链上,信息随时可以调查统计,但上述其他几点,其实远远不够,这是当前区块链通证领域泥沙俱下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解决。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通证,研究通证经济。
友情提醒:『孟岩通证经济设计课三期班』已爆满!四期班已开始接受报名,根据往期经验报名占座要快~
孟岩:怎么看待Coin与Token的关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 关于OATUH中的AUTHRAZITON CODE和TOKEN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关于OATUH中的AUTHRAZITON CODE和TOKEN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每回要拿AUTHRAZITON CODE换取TOKEN,然后才能正常通信, 为什么要多一步呢?直接给TOKEN ...
- Coin和Token有什么区别
在币圈,经常可以听到“coin”和“token”这些词汇,他们究竟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 什么是coin? coin (包括山寨coin)是一种数字货币,它通过加密 ...
- 孟岩:通证(token)和通证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经济的效率性
孟岩是最早将token翻译成为通证的区块链大咖,这个翻译已经得到到了越来越人的认可.原来它叫代币,孟岩建议把它翻译成通证.以下是孟岩关于通证的注解. (孟岩,柏链道捷CEO,CSDN副总裁,区块链通证 ...
- 微信公众账号 token 验证失败 解决办法
问题:微信公众账号 开发过程中配置 token 提示 验证失败 如下图: 点击修改配置: 填写相关url与token(自定义):点击提交,会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相关参数不熟悉,要了解url与 ...
- 令牌Token和会话Session原理与攻略
本篇文章将从无到完整的登录框架或API详细讲述登录令牌原理.攻略等安全点. 有些协议或框架也喜欢把令牌叫票据(Ticket),不论是APP还是Web浏览器,很多框架或协议都用到了本文所说的这套类似的认 ...
- Hibernate的多对多关系
1.表的关系: 分别有三个表:课程表.学生表.分数表.课程和学生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因为一个学生对应多个课程,而一个课程被多个学生选修.如果用一对多.多对一的观点来看待课程和学生的关系显然是不对的,因为 ...
- pikachu靶场-暴力破解(验证码、token)
甲.基于表单的破解 较为简单,直接BurpSuite爆破. 乙.验证码绕过(on server) 打开题目,比第一题多了一个验证码验证,很多初学者遇到验证码就会感觉不知所措.其实这题也较为简单,首先正 ...
- jQuery-1.9.1源码分析系列(三) Sizzle选择器引擎——编译原理
这一节要分析的东东比较复杂,篇幅会比较大,也不知道我描述后能不能让人看明白.这部分的源码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比较吃力,现在重头看一遍,再分析一遍,看能否查缺补漏. 看这一部分的源码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后 ...
- jQuery-1.9.1源码分析系列(三) Sizzle选择器引擎——总结与性能分析
Sizzle引擎的主体部分已经分析完毕了,今天为这部分划一个句号. a. Sizzle解析流程总结 是时候该做一个总结了.Sizzle解析的流程已经一目了然了. 1.选择器进入Sizzle( sele ...
随机推荐
- 【原创】深入理解c++的右值引用
0 左值和右值 一个左值表达式代表的是对象本身,而右值表达式代表的是对象的值:变量也是左值. 1 右值引用作用 为了支持移动操作(包括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函数),C++才引入了一种新的引 ...
- 2.ES6引进的新特性——类Class
为什么? ES6中引入了类,类在java/c++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常见,JS引入类是为了在日后使用js开发大型的应用程序,类本质是语法糖(语法上更加人性化) 以前写一个类 function User ...
- Perl面向对象(3):解构——对象销毁
本系列: Perl面向对象(1):从代码复用开始 Perl面向对象(2):对象 Perl面向对象(3):解构--对象销毁 第3篇依赖于第2篇,第2篇依赖于1篇. perl中使用引用计数的方式管理内存, ...
- MySQL备份mydumper的原理【转】
本文来自:http://baiyangtx.net/2016/09/04/mydumper-principle/ 相对于MySQL官方提供的逻辑备份工具 mysqldump , mydumper最大的 ...
- Apollo 9 — adminService 主/灰度版本发布
目录 Controller 层 Service 层 publish 方法 发送 ReleaseMessage 消息 总结 1. Controller 层 主版本发布即点击主版本发布按钮: 具体接口位置 ...
- JS脚本获取URL参数并调用
首先增加一个脚本库,可以是Zepto或者jQuery的,然后获取之后使用switch进行分流处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qu ...
- [转]docker 部署 mysql + phpmyadmin 3种方法
本文转自:https://blog.csdn.net/Gekkoou/article/details/80897309 方法1: link # 创建容器 test-mysql (千万别用 mysql: ...
- 杭电ACM2002--计算球体积
计算球体积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 ...
- HangFire循环作业中作业因执行时间太长未完成新作业开启导致重复数据的问题
解决方法:在执行的任务方法前加上Mutex特性即可,如果作业未完成,新作业开启的话,新作业会放入计划中的作业队列中,直到前面的作业完成. 必须使用Hangfire.Pro.Redis 和 Hangfi ...
- element框架中表格的筛选功能使用说明(转载)
一.element框架中表格的筛选功能使用说明 转载:https://blog.csdn.net/liangxhblog/article/details/80513030 在element ui 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