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B -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快表,直译为旁路快表缓冲,也可以理解为页表缓冲,地址变换高速缓存。

由于页表存放在主存中,因此程序每次访存至少需要两次:一次访存获取物理地址,第二次访存才获得数据。提高访存性能的关键在于依靠页表的访问局部性。当一个转换的虚拟页号被使用时,它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被使用到,。

TLB是一种高速缓存,内存管理硬件使用它来改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速度。当前所有的个人桌面,笔记本和服务器处理器都使用TLB来进行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使用TLB内核可以快速的找到虚拟地址指向物理地址,而不需要请求RAM内存获取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这与data cache和instruction caches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TLB原理

当cpu要访问一个虚拟地址/线性地址时,CPU会首先根据虚拟地址的高20位(20是x86特定的,不同架构有不同的值)在TLB中查找。如果是表中没有相应的表项,称为TLB miss,需要通过访问慢速RAM中的页表计算出相应的物理地址。同时,物理地址被存放在一个TLB表项中,以后对同一线性地址的访问,直接从TLB表项中获取物理地址即可,称为TLB hit。

想像一下x86_32架构下没有TLB的存在时的情况,对线性地址的访问,首先从PGD中获取PTE(第一次内存访问),在PTE中获取页框地址(第二次内存访问),最后访问物理地址,总共需要3次RAM的访问。如果有TLB存在,并且TLB hit,那么只需要一次RAM访问即可。

 

TLB表项

TLB内部存放的基本单位是页表条目,对应着RAM中存放的页表条目。页表条目的大小固定不变的,所以TLB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的页表条目越多,TLB hit的几率也越大。但是TLB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RAM页表和TLB页表条目无法做到一一对应。因此CPU收到一个线性地址,那么必须快速做两个判断:

1 所需的也表示否已经缓存在TLB内部(TLB miss或者TLB hit)

2 所需的页表在TLB的哪个条目内

为了尽量减少CPU做出这些判断所需的时间,那么就必须在TLB页表条目和内存页表条目之间的对应方式做足功夫

全相连 - full associative

在这种组织方式下,TLB cache中的表项和线性地址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一个TLB表项可以和任意线性地址的页表项关联。这种关联方式使得TLB表项空间的利用率最大。但是延迟也可能相当的大,因为每次CPU请求,TLB硬件都把线性地址和TLB的表项逐一比较,直到TLB hit或者所有TLB表项比较完成。特别是随着CPU缓存越来越大,需要比较大量的TLB表项,所以这种组织方式只适合小容量TLB

直接匹配

每一个线性地址块都可通过模运算对应到唯一的TLB表项,这样只需进行一次比较,降低了TLB内比较的延迟。但是这个方式产生冲突的几率非常高,导致TLB miss的发生,降低了命中率。

比如,我们假定TLB cache共包含16个表项,CPU顺序访问以下线性地址块:1, 17 , 1, 33。当CPU访问地址块1时,1 mod 16 = 1,TLB查看它的第一个页表项是否包含指定的线性地址块1,包含则命中,否则从RAM装入;然后CPU方位地址块17,17 mod 16 = 1,TLB发现它的第一个页表项对应的不是线性地址块17,TLB miss发生,TLB访问RAM把地址块17的页表项装入TLB;CPU接下来访问地址块1,此时又发生了miss,TLB只好访问RAM重新装入地址块1对应的页表项。因此在某些特定访问模式下,直接匹配的性能差到了极点

组相连 - set-associative

为了解决全相连内部比较效率低和直接匹配的冲突,引入了组相连。这种方式把所有的TLB表项分成多个组,每个线性地址块对应的不再是一个TLB表项,而是一个TLB表项组。CPU做地址转换时,首先计算线性地址块对应哪个TLB表项组,然后在这个TLB表项组顺序比对。按照组长度,我们可以称之为2路,4路,8路。

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发现8路组相连是一个性能分界点。8路组相连的命中率几乎和全相连命中率几乎一样,超过8路,组内对比延迟带来的缺点就超过命中率提高带来的好处了。

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组相连是个折衷的选择,适合大部分应用环境。当然针对不同的领域,也可以采用其他的cache组织形式。

TLB表项更新

TLB表项更新可以有TLB硬件自动发起,也可以有软件主动更新

1. TLB miss发生后,CPU从RAM获取页表项,会自动更新TLB表项

2. TLB中的表项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效的,比如进程切换,更改内核页表等,此时CPU硬件不知道哪些TLB表项是无效的,只能由软件在这些场景下,刷新TLB。

在linux kernel软件层,提供了丰富的TLB表项刷新方法,但是不同的体系结构提供的硬件接口不同。比如x86_32仅提供了两种硬件接口来刷新TLB表项:

1. 向cr3寄存器写入值时,会导致处理器自动刷新非全局页的TLB表项

2. 在Pentium Pro以后,invlpg汇编指令用来无效指定线性地址的单个TLB表项无效。

参考网址:http://www.xuebuyuan.com/597883.html

linux TLB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curl 表单登录或提交与cookie使用

    本文主要讲解通过curl 实现表单提交登录.单独的表单提交与表单登录都差不多,因此就不单独说了. 说明:针对curl表单提交实现登录,不是所有网站都适用,原因是有些网站后台做了限制或有其他校验.我们不 ...

  2. Linux系统调用表

    Linux系统调用表 记录下来,免得到处找 32位 int 0x80 %eax Name Source %ebx %ecx %edx %esx %edi 1 sys_exit kernel/exit. ...

  3. Linux异常表

    一.为什么需要异常表? 处于内核态的程序有下面四种情况会产生缺页异常: 1.内核试图访问属于进程地址空间的页,但是,该页对应的页框不存在或者内核试图去访问一个只读的页,分别对应“请求调页”和“写时复制 ...

  4. 让 MySQL 在 Linux 下表名不区分大小写(实为表名全小写)

    把 Windows 下的应用部署到 Linux 下,使用到了 Quartz 集群的特性,所以建了 MySql 的中间表,一启动看到报错: Invocation of init method faile ...

  5. 各Android版本的Linux内核表(待续)以及如何下载相应的android源码

    一.Android版本与Linux内核的关系 http://www.cnblogs.com/qiengo/archive/2012/07/16/2593234.html 英文名 中文名 Android ...

  6. mysql linux下表名忽略大小写注意事项

    在Unix中使用lower_case_tables_name=0,在Windows中使用lower_case_tables_name=2.这样了可以保留数据库名和表名的大小写.不利之处是必须确保在Wi ...

  7. Linux系统调用表(x86_64)

    内核版本 Linux 4.7 Note:64位系统中,不再使用int 0x80来进行系统调用,取而代之的是syscall指令 %rax System call %rdi %rsi %rdx %r10 ...

  8. linux mysql表名大小写

    1.用ROOT登录,修改/etc/my.cnf 2.在[mysqld]下加入一行:lower_case_table_names=1 0:区分大小写,1:不区分大小写 3.重新启动数据库即可

  9. linux系统调用表(system call table)

    系统调用号 函数名 入口点 源码 0 read sys_read fs/read_write.c 1 write sys_write fs/read_write.c 2 open sys_open f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Android Studio 修改Gradle使用国内源

    Gradle 仓库中心的项目,下载速度又比较慢, 网上查询了下, 使用阿里云的Maven镜像仓库 在 project 的 build.gradle中修改如下: allprojects { reposi ...

  2. Django眼中的MVC

    (转载)http://www.cnblogs.com/michaely/p/3340087.html MVC是众所周知的模式,即:将应用程序分解成三个组成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 ...

  3. IP白名单

    一.什么是IP白名单 公众平台后台新增了IP白名单功能.通过开发者ID及密码调用获取access_token接口时,需要设置访问来源IP为白名单. IP白名单是指一组IP列表,只有该列表中的IP地址的 ...

  4. SSH整合方案二(不带hibernate.cfg.xml)

    整体结构: 1.引入相关jar包 2.编写实体类和映射文件 package cn.zqr.domain; public class Customer { private Long cust_id; p ...

  5. 数据库面试题之COUNT(*),COUNT(字段),CONUT(DISTINCT 字段)的区别

    COUNT(*).明确的返回数据表中的数据个数,是最准确的 COUNT(列),返回数据表中的数据个数,不统计值为null的字段 COUNT(DISTINCT 字段) 返回数据表中不重复的的数据个数,不 ...

  6. Linux centos6.7网卡配置

    系统安装完成后 以此执行以下命令 相当于自动获取IP地址 setup命令——Network configuration———Device configuration———eth0 依次保存退出 实际上 ...

  7. z分数

    一.公式 计算过程为样本x的值与样本总体平均值的差,再除以标准差. 当以标准差为单位,要统计样本与均值偏离了多少值时,就用此公式.

  8. Microsoft Windows .Reg File Dialog Box Message Spoofing 0day

    Microsoft Windows .Reg文件对话框消息欺骗 0day 概述 扩展名为.reg的文件是Windows注册表中使用的注册文件.这些文件可以包含hives.密钥和值..reg文件可以在文 ...

  9. rabbitMQ学习2-Python与rabbitmq

    python客户端 # rabbitmq官方推荐的python客户端pika模块 pip3 install pika 应用场景1:单发送单接收 1.生产-消费者模型 P 是生产者 C 是消费者 中间h ...

  10. NoClassDefFoundError与ClassNOtFoundException的区别

    NoClassDefFoundError是一个错误(Error),而ClassNOtFoundException是一个异常,在Java中对于错误和异常的处理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异常中恢复程序但却不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