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Redis持久化
Redis是一个键值对数据库服务器,由于Redis是内存数据库,那么有很多内存的特点,例如掉电易失,或者进程退出,服务器中的数据也将消失不见,所以需要一种方法将数据从内存中写到磁盘,这一过程称之为数据持久化。
持久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DB,操作手段是将数据从内存中写到磁盘,生成一个经过压缩的RDB文件,另一种持久化方式叫AOF,是把Redis执行的命令行逐句记录下来,追加在类似日志的文件中。
RDB持久化
Redis中有两个命令可以用来生成RDB文件,一个是SAVE,另一个是BGSAVE。
SAVE是线程阻塞的,当调用这个命令后,服务器不再对外提供服务,直到内存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全都持久化为RDB文件。
bgsave与save不同,bgsave会创建一个子线程来完成数据持久化的任务,主服务器依旧对外提供服务。
无论是哪种方式,底层都是调用同一个函数rdb.c/rdbSave()来完成,下面是二者实现的伪代码:
def save():rdbSave()
def BGSAVE():# 创建子进程pid = fork()if pid == 0:# 子进程创建RDB文件rdbSave()# 完成之后向父进程发送信号signal_parent()if pid > 0# 父进程继续处理请求,并通过轮询等待子进程的信号handle_request_and_wait_signal()else:# 处理出错情况handle_fork_error()
和创建RDB文件不同的是,RDB文件的载入是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执行的,所以Redis并没有专门用于载入RDB文件的命令,只要Redis服务器在启动时检测到RDB文件的存在,就会自动载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AOF文件的更新频率通常比RDB文件的更新频率高,所以:如果服务器开启了AOF持久化功能,那么服务器会优先使用AOF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状态。只有在AOF持久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服务器才会使用RDB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状态。
因为BGSAVE命令可以在不阻塞服务器进程的情况下执行,所以Redis允许用户通过设置服务器配置的save选项,让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执行一次BGSAVE命令。也可以通过启动Redis服务器时,将这些配置信息保存进对应的.conf
如果持久化配置如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那么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BGSAVE命令就会被执行:
服务器在9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次修改。
服务器在30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次修改。
服务器在60秒之内,对数据库进行了至少10000次修改。
RDB文件结构

db_version长度为4字节,它的值是一个字符串表示的整数,这个整数记录了RDB文件的版本号,比如"0006"就代表RDB文件的版本为第六版。本章只介绍第六版RDB文件的结构。
databases部分包含着零个或任意多个数据库,以及各个数据库中的键值对数据:如果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为空(所有数据库都是空的),那么这个部分也为空,长度为0字节。·如果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为非空(有至少一个数据库非空),那么这个部分也为非空,根据数据库所保存键值对的数量、类型和内容不同,这个部分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EOF常量的长度为1字节,这个常量标志着RDB文件正文内容的结束,当读入程序遇到这个值的时候,它知道所有数据库的所有键值对都已经载入完毕了。
check_sum是一个8字节长的无符号整数,保存着一个校验和,这个校验和是程序通过对REDIS、db_version、databases、EOF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计算得出的。服务器在载入RDB文件时,会将载入数据所计算出的校验和与check_sum所记录的校验和进行对比,以此来检查RDB文件是否有出错或者损坏的情况出现。
AOF持久化
除了RDB持久化功能之外,Redis还提供了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功能。与RDB持久化通过保存数据库中的键值对来记录数据库状态不同,AOF持久化是通过保存Redis服务器所执行的写命令来记录数据库状态的,如图所示:

如果我们对空白的数据库执行以下写命令,那么数据库中将包含三个键值对:
redis> SET msg "hello" OK redis> SADD fruits "apple" "banana" "cherry" (integer) 3 redis> RPUSH numbers 128 256 512 (integer) 3
RDB持久化保存数据库状态的方法是将msg、fruits、numbers三个键的键值对保存到RDB文件中,而AOF持久化保存数据库状态的方法则是将服务器执
行的SET、SADD、RPUSH三个命令保存到AOF文件中。被写入AOF文件的所有命令都是以Redis的命令请求协议格式保存的,因为Redis的命令请求协议是纯文本格式,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打开一个AOF文件,观察里面的内容。例如,对于之前执行的三个写命令来说,服务器将产生包含以下内容的AOF文件:
*2\r\n$6\r\nSELECT\r\n$1\r\n0\r\n *3\r\n$3\r\nSET\r\n$3\r\nmsg\r\n$5\r\nhello\r\n *5\r\n$4\r\nSADD\r\n$6\r\nfruits\r\n$5\r\napple\r\n$6\r\nbanana\r\n$6\r\ncherry\r\n *5\r\n$5\r\nRPUSH\r\n$7\r\nnumbers\r\n$3\r\n128\r\n$3\r\n256\r\n$3\r\n512\r\n
在这个AOF文件里面,除了用于指定数据库的SELECT命令是服务器自动添加的之外,其他都是我们之前通过客户端发送的命令。服务器在启动时,可以通过载入和执行AOF文件中保存的命令来还原服务器关闭之前的数据库状态,以下就是服务器载入AOF文件并还原数据库状态时打印的日志:
[8321] 05 Sep 11:58:50.448 # Server started, Redisversion 2.9.11[8321] 05 Sep 11:58:50.449 * DB loaded from append only file: 0.000 seconds[8321] 05 Sep 11:58:50.449 * The server is now ready to accept connections on port 6379
AOF持久化流程
AOF持久化功能的实现可以分为命令追加(append)、文件写入、文件同步(sync)三个步骤。
命令追加
当AOF持久化功能处于打开状态时,服务器在执行完一个写命令之后,会以协议格式将被执行的写命令追加到服务器状态的aof_buf缓冲区的末尾
文件的写入与同步
Redis的服务器进程就是一个事件循环(loop),这个循环中的文件事件负责接收客户端的命令请求,以及向客户端发送命令回复,而时间事件则负责执行像serverCron函数这样需要定时运行的函数。
因为服务器在处理文件事件时可能会执行写命令,使得一些内容被追加到aof_buf缓冲区里面,所以在服务器每次结束一个事件循环之前,它都会调用flushAppendOnlyFile函数,考虑是否需要将aof_buf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和保存到AOF文件里面,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伪代码表示:
def eventLoop():while True:# 处理文件事件,接收命令请求以及发送命令回复# 处理命令请求时可能会有新内容被追加到 aof_buf 缓冲区中processFileEvents()# 处理时间事件processTimeEvents()# 考虑是否要将 aof_buf 中的内容写入和保存到 AOF 文件里面flushAppendOnlyFile()
flushAppendOnlyFile函数的行为由服务器配置的appendfsync选项的值来决定,各个不同值产生的行为如下表所示:
appendfsync 选项的值 |
flushAppendOnlyFile 函数的行为 |
|---|---|
| always | 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并同步到 AOF 文件。 |
| everysec | 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到 AOF 文件, 如果上次同步 AOF 文件的时间距离现在超过一秒钟, 那么再次对 AOF 文件进行同步, 并且这个同步操作是由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执行的。 |
| no | 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到 AOF 文件, 但并不对 AOF 文件进行同步, 何时同步由操作系统来决定。 |
如果用户没有主动为appendfsync选项设置值,那么appendfsync选项的默认值为everysec
AOF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文件的写入效率,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 当用户调用 write 函数, 将一些数据写入到文件的时候, 操作系统通常会将写入数据暂时保存在一个内存缓冲区里面, 等到缓冲区的空间被填满、或者超过了指定的时限之后, 才真正地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里面。
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效率, 但也为写入数据带来了安全问题, 因为如果计算机发生停机, 那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里面的写入数据将会丢失。
为此, 系统提供了 fsync 和 fdatasync 两个同步函数, 它们可以强制让操作系统立即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面, 从而确保写入数据的安全性。
AOF 持久化的效率和安全性
服务器配置 appendfsync 选项的值直接决定 AOF 持久化功能的效率和安全性。
当 appendfsync 的值为 always 时, 服务器在每个事件循环都要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到 AOF 文件, 并且同步 AOF 文件, 所以 always 的效率是 appendfsync 选项三个值当中最慢的一个, 但从安全性来说, always 也是最安全的, 因为即使出现故障停机, AOF 持久化也只会丢失一个事件循环中所产生的命令数据。
当 appendfsync 的值为 everysec 时, 服务器在每个事件循环都要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到 AOF 文件, 并且每隔超过一秒就要在子线程中对 AOF 文件进行一次同步:从效率上来讲, everysec 模式足够快, 并且就算出现故障停机, 数据库也只丢失一秒钟的命令数据。
当 appendfsync 的值为 no 时, 服务器在每个事件循环都要将 aof_buf 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写入到 AOF 文件, 至于何时对 AOF 文件进行同步, 则由操作系统控制。
因为处于 no 模式下的 flushAppendOnlyFile 调用无须执行同步操作, 所以该模式下的 AOF 文件写入速度总是最快的, 不过因为这种模式会在系统缓存中积累一段时间的写入数据, 所以该模式的单次同步时长通常是三种模式中时间最长的:从平摊操作的角度来看, no 模式和 everysec 模式的效率类似, 当出现故障停机时, 使用 no 模式的服务器将丢失上次同步 AOF 文件之后的所有写命令数据。
AOF重写
AOF持久化是通过保存被执行的写命令来记录数据库状态的,所以随着服务器运行时间的流逝,AOF文件中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文件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体积过大的AOF文件很可能对Redis服务器、甚至整个宿主计算机造成影响,并且AOF文件的体积越大,使用AOF文件来进行数据还原所需的时间就越多。
为了解决AOF文件体积膨胀的问题,Redis提供了AOF文件重写(rewrite)功能。通过该功能,Redis服务器可以创建一个新的AOF文件来替代现有的AOF文件,新旧两个AOF文件所保存的数据库状态相同,但新AOF文件不会包含任何浪费空间的冗余命令,所以新AOF文件的体积通常会比旧AOF文件的体积要小得多。
虽然Redis将生成新AOF文件替换旧AOF文件的功能命名为“AOF文件重写”,但实际上,AOF文件重写并不需要对现有的AOF文件进行任何读取、分析或者写入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读取服务器当前的数据库状态来实现的。
在实际中,为了避免在执行命令时造成客户端输入缓冲区溢出,重写程序在处理列表、哈希表、集合、有序集合这四种可能会带有多个元素的键时,会先检查键所包含的元素数量,如果元素的数量超过了redis.h/REDIS_AOF_REWRITE_ITEMS_PER_CMD常量的值,那么重写程序将使用多条命令来记录键的值,而不单单使用一条命令。重写可以交给子线程。
了解Redis持久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持久化RDB和AOF
Redis 持久化: 提供了多种不同级别的持久化方式:一种是RDB,另一种是AOF. RDB 持久化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 AO ...
- Redis持久化
Redis持久化 快照(默认) 将内存中的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文件名是dump.rdb. 配置自动化做快照持久化(如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m个key被修改就自动做快照) sav ...
- redis——持久化篇
众所周知,redis是内存数据库,它把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这样在加快读取速度的同时也对数据安全性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当redis所在服务器发生宕机后,redis数据库里的所有数据将会全部丢失. 为了解决这 ...
- redis持久化机制
redis持久化 redis的数据存在内存中,所以存取性能好.但是存在内存中的数据存在一个问题,一旦机器重启,内存数据消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支持持久化.持久化就是为了解决内存数据丢失时恢复 ...
- Redis-cluster集群【第二篇】:redis持久化
Redis持久化原理: Redis支持两种持久化:RDB和AOF模式 一.名词解释: RDB:持久化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AOF ...
- Redis持久化实践及灾难恢复模拟
参考资料: Redis Persistence http://redis.io/topics/persistence Google Groups https://groups.google.com/f ...
- Redis持久化-数据丢失及解决(转载)
本文转载自 Redis持久化-数据丢失及解决 感谢原作者 Redis的数据回写机制 Redis的数据回写机制分同步和异步两种, 同步回写即SAVE命令,主进程直接向磁盘回写数据.在数据 ...
- Redis持久化-数据丢失及解决
Redis的数据回写机制 Redis的数据回写机制分同步和异步两种, 同步回写即SAVE命令,主进程直接向磁盘回写数据.在数据大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假死很长时间,所以一般不是推荐的. 异步回写即BGSA ...
- 关于Redis持久化
Redis有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快照(RDB文件)和追加式文件(AOF文件) RDB持久化方式是在一个特定的间隔保存某个时间点的一个数据快照.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方式则会记 ...
- 解密Redis持久化
原文 http://blog.nosqlfan.com/html/3813.html 本文内容来源于Redis作者博文,Redis作者说,他看到的所有针对Redis的讨论中,对Redis持久化的误解是 ...
随机推荐
- iOS,蓝牙开发!!--By帮雷
iOS的蓝牙开发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 GameKit.framework [只能存在于iOS设备之间,多用于游戏 能搜索到的demo比较多,不确切说名字了,code4app里面就有] 2 Core ...
- iOS中JavaScript和OC交互 --by 胡 xu
在iOS开发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和UIWebView打交道,目前国内的很多应用都采用了UIWebView的混合编程技术,最常见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页面.前段时间在做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的开发,发现很多应用场景 ...
- SpringBoot源码解读系列三——引导注解
我们再来看下SpringBoot应用的启动类: 查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 ...
- gpg 使用入门
1. 生成秘钥 gpg --full-generate-key 等价于 gpg --full-gen-key Real name: yellowconvict为该秘钥的名字,也称为 USER-ID 在 ...
- 6U VPX i7 刀片计算机
一.产品概述 该产品是一款基于第三代Intel i7双核四线程(或四核八线程)的高性能6U VPX刀片式计算机.产品提供了可支持全网状交换的高速数据通道,其中P1,P2各支持4个PCIe x4 Gen ...
- Solution -「国家集训队」「洛谷 P2619」Tree I
\(\mathcal{Description}\) Link. 给一个 \(n\) 个点 \(m\) 条边的带权无向图,边有权值和黑白颜色,求恰选出 \(K\) 条白边构成的最小生成树. ...
- Golang Sync.WaitGroup 使用及原理
Golang Sync.WaitGroup 使用及原理 使用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for i := 0; i < 10; i++ { wg.A ...
- ACM对抗赛有感
2022.2.22 一个有"爱"的日子,注定不会平凡(对于24oier来说),原因是gg让我们参加与大连理工大学的对抗赛. 为此队友都准备好各种板子,上了比赛才发现根本没有 可怜了 ...
- 施耐德NOE77101后门漏洞分析
固件下载地址: GitHub - ameng929/NOE77101_Firmware 文件目录结构,这里只列出了一些主要的文件信息: ├── bin ├── ftp ├── fw ├── rdt ├ ...
- tomcat编码错乱问题
问题场景:相同的代码,在同事电脑上可以正常运行,在我电脑上用项目跑代码的时候,密文没法解密,用main方法就可以,而且用同事代码打的war包在我本地也不行,初步排查,应该是本地环境的问题. 场景1: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