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s://www.infoq.cn/article/java-memory-model-6/

与前面介绍的锁和 volatile 相比较,对 final 域的读和写更像是普通的变量访问。对于 final 域,编译器和处理器要遵守两个重排序规则:

  1.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域的写入,与随后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2. 初次读一个包含 final 域的对象的引用,与随后初次读这个 final 域,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示例性的代码来分别说明这两个规则:

public class FinalExample {

    int i;                            // 普通变量 

    final int j;                      //final 变量 

    static FinalExample obj;

    public void FinalExample () {     // 构造函数 

        i = 1;                        // 写普通域 

        j = 2;                        // 写 final 域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    // 写线程 A 执行 

        obj = new FinalExample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 读线程 B 执行 

        FinalExample object = obj;       // 读对象引用 

        int a = object.i;                // 读普通域 

        int b = object.j;                // 读 final 域 

    }

}

这里假设一个线程 A 执行 writer () 方法,随后另一个线程 B 执行 reader () 方法。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线程的交互来说明这两个规则。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禁止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这个规则的实现包含下面 2 个方面:

  • JMM 禁止编译器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 编译器会在 final 域的写之后,构造函数 return 之前,插入一个 StoreStore 屏障。这个屏障禁止处理器把 final 域的写重排序到构造函数之外。

现在让我们分析 writer () 方法。writer () 方法只包含一行代码:finalExample = new FinalExample ()。这行代码包含两个步骤:

  1. 构造一个 FinalExample 类型的对象;
  2. 把这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引用变量 obj。

假设线程 B 读对象引用与读对象的成员域之间没有重排序(马上会说明为什么需要这个假设),下图是一种可能的执行时序:

在上图中,写普通域的操作被编译器重排序到了构造函数之外,读线程 B 错误的读取了普通变量 i 初始化之前的值。而写 final 域的操作,被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限定”在了构造函数之内,读线程 B 正确的读取了 final 变量初始化之后的值。

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对象引用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对象的 final 域已经被正确初始化过了,而普通域不具有这个保障。以上图为例,在读线程 B“看到”对象引用 obj 时,很可能 obj 对象还没有构造完成(对普通域 i 的写操作被重排序到构造函数外,此时初始值 2 还没有写入普通域 i)。

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

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如下:

  • 在一个线程中,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 final 域,JMM 禁止处理器重排序这两个操作(注意,这个规则仅仅针对处理器)。编译器会在读 final 域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 LoadLoad 屏障。

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 final 域,这两个操作之间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由于编译器遵守间接依赖关系,因此编译器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大多数处理器也会遵守间接依赖,大多数处理器也不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但有少数处理器允许对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比如 alpha 处理器),这个规则就是专门用来针对这种处理器。

在上图中,读对象的普通域的操作被处理器重排序到读对象引用之前。读普通域时,该域还没有被写线程 A 写入,这是一个错误的读取操作。而读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会把读对象 final 域的操作“限定”在读对象引用之后,此时该 final 域已经被 A 线程初始化过了,这是一个正确的读取操作。

如上所说,读一个对象的引用与读该对象的变量之间,存在着间接依赖关系,那么编译器是否还会重排序这两个操作?

如果 final 域是引用类型

上面我们看到的 final 域是基础数据类型,下面让我们看看如果 final 域是引用类型,将会有什么效果?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xample {

final int[] intArray;                     //final 是引用类型 

stat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obj;

public FinalReferenceExample () {        // 构造函数 

    intArray = 

    intArray[0] = 1;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One () {          // 写线程 A 执行 

    obj =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Two () {          // 写线程 B 执行 

    obj.intArray[0] = 2;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 读线程 C 执行 

    }

}

}

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与随后在构造函数外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在上图中,1 是对 final 域的写入,2 是对这个 final 域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3 是把被构造的对象的引用赋值给某个引用变量。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 1 不能和 3 重排序外,2 和 3 也不能重排序

JMM 可以确保读线程 C 至少能看到写线程 A 在构造函数中对 final 引用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即 C 至少能看到数组下标 0 的值为 1。而写线程 B 对数组元素的写入,读线程 C 可能看的到,也可能看不到。JMM 不保证线程 B 的写入对读线程 C 可见,因为写线程 B 和读线程 C 之间存在数据竞争,此时的执行结果不可预知。

如果想要确保读线程 C 看到写线程 B 对数组元素的写入,写线程 B 和读线程 C 之间需要使用同步原语(lock 或 volatile)来确保内存可见性。

为什么 final 引用不能从构造函数内“逸出”

前面我们提到过,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引用变量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该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的 final 域已经在构造函数中被正确初始化过了。其实要得到这个效果,还需要一个保证:在构造函数内部,不能让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为其他线程可见,也就是对象引用不能在构造函数中“逸出”。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来看下面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final int i;

stat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obj;

public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i = 1;                              //1 写 final 域 

    obj = this;                          //2 this 引用在此“逸出”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r() {

    new FinalReferenceEscapeExample ();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er {

    }

}

}

假设一个线程 A 执行 writer() 方法,另一个线程 B 执行 reader() 方法。这里的操作 2 使得对象还未完成构造前就为线程 B 可见。即使这里的操作 2 是构造函数的最后一步,且即使在程序中操作 2 排在操作 1 后面,执行 read() 方法的线程仍然可能无法看到 final 域被初始化后的值,因为这里的操作 1 和操作 2 之间可能被重排序。实际的执行时序可能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构造函数返回前,被构造对象的引用不能为其他线程可见,因为此时的 final 域可能还没有被初始化。在构造函数返回后,任意线程都将保证能看到 final 域正确初始化之后的值。

个人总结:

1.写 final 域的重排序规则可以确保:在对象引用为任意线程可见之前,对象的 final 域已经被正确初始化过了,而普通域不具有这个保障。

2.在一个线程中,初次读对象引用与初次读该对象包含的 final 域,JMM 禁止处理器重排序这两个操作。

3.在构造函数内对一个 final 引用的对象的成员域的写入,与随后在构造函数外把这个被构造对象的引用赋值给一个引用变量,这两个操作之间不能重排序。

final变量能够保证该变量在构造函数构造完成之前是不可访问的。但是其他非变量没有这种约束,即可能在构造函数结束之前被访问到。那么,被访问的数据是这些变量初始化之前的值,是错误的值。

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中,如果该变量可能被其他线程所访问到,要尽可能地将其声明为final变量。否则,会发生读取错误值的情况。

对“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六)——final”的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系列文章

    转载关于java内存模型的系列文章,写的非常好.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二)--重排序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三)--顺序一致性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 ...

  2.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二)--重排序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三)--顺序一致性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四)--volatile 深入理解Java内存 ...

  3. java内存模型(二)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的系列好文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二)--重排序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三)--顺序一致性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四)--volatile 深入理解java内存 ...

  4.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二)——重排序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三)——顺序一致性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四)——volatile 深入理解Java内存 ...

  5.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之系列篇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并发编程模型的分类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需要处理两个关键问题:线程之间如何通信及线程之间如何同步(这里的线程是指并发执行的活动实体).通信是指线程之间以何种机制来 ...

  6.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之系列篇[转]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ccit0519/article/details/11241403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并发编程模型的分类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需 ...

  7. 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一)- 内存模型介绍

    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一)- 内存模型介绍 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二)- happens-before 规则 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三)- volatile 语义 深入理解 J ...

  8.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读书总结(转-总结很好)

    概要 文章是<深入理解Java内容模型>读书笔记,该书总共包括了3部分的知识. 第1部分,基本概念 包括“并发.同步.主内存.本地内存.重排序.内存屏障.happens before规则. ...

  9. 深入理解 Java 内存模型(转载)

    摘要: 原创出处 http://www.54tianzhisheng.cn/2018/02/28/Java-Memory-Model/ 「zhisheng」欢迎转载,保留摘要,谢谢! 0. 前提 &l ...

  10. (转)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之系列篇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cit0519/article/details/11241403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一)——基础 并发编程模型的分类 在并发编程中,我们 ...

随机推荐

  1. 视频课程 | 云原生下的Serverless浅谈

    京东云开发者社区在3月底于北京举行了以"Cloud Native时代的应用之路与开源创新"为主题的技术沙龙,现场多位技术大咖与开发者们面对面就Cloud Native进行了深入交流 ...

  2. P1618 三连击(升级版)

    题解: #include<stdio.h>int main(){ int A,B,C; scanf("%d %d %d",&A,&B,&C);  ...

  3. RTMP、RTSP

    一.参考网址 1.RTMP.RTSP.HTTP视频协议详解(附:直播流地址.播放软件) 2.海康RTSP流转RTMP并推送至WEB端展示 3.使用FFmpeg将rtsp流摄像头视频转码为rtmp播放 ...

  4. sudo输入密码

    网易云音乐, 启动问题. 修改 .desktop 文件 Exec=sh /home/xyq/.music.sh # ~/.music.sh echo 密码 | sudo -S netease-clou ...

  5. PAT Basic 完美数列(25) [two pointers]

    题目 给定⼀个正整数数列,和正整数p,设这个数列中的最⼤值是M,最⼩值是m,如果M <= m * p,则称这个数列是完美数列.现在给定参数p和⼀些正整数,请你从中选择尽可能多的数构成⼀个完美数列 ...

  6. UML-从需求到设计--迭代进化

    按照UP原则,初始阶段做10%的需求,而细化阶段开始为这10%的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后续章节介绍如何设计.

  7. Travelling Businessmen Problem

    Travelling Businessmen Problem 先求出图的两个部分,可能只有一个部分 然后用set模拟,得到不同部分差最小的 #include <bits/stdc++.h> ...

  8. CSP模拟赛2游记

    这次由于有课迟到30min,了所以只考了70min. 调linux配置调了5min,只剩下65min了. T1:有点像标题统计,但要比他坑一点,而且我就被坑了,写了一个for(int i=1;i< ...

  9. ansible puppet saltstack三款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对比

    一.基础介绍 ansible基础介绍可参考: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7-12/149671.htm puppet基础介绍可参考:http://www.linu ...

  10. 洛谷P1525 关押罪犯(并查集、二分图判定)

    本人蒟蒻,只能靠题解AC,看到大佬们的解题思路,%%%%%% 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1525 题目描述 S城现有两座监狱,一共关押着N名罪犯,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