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题目:
nums2 = [2]
nums2 = [3, 4]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组A剩下的len1-i和数组B剩下的len2-j个元素之和保持一致
此时只要满足条件a[i-1]<b[j]&&b[j-1]<a[i]时,中位数就可得
处理奇偶时,为保证i+j=(m+n)/2=>i+j=(m+n-1)/2 偶数=>不变 奇数平半分
因为不能直接改变i和j所有用start和end来控制,或者说是i的范围
int m=nums1.length,n=nums2.length;
if(m>n)//保证len1<=len2
return getZ(nums2,nums1); int start=0,end=m;
int maxl = 0,minr = 0; while(start<=end) {
int i=(start+end)/2;
int j=(m+n+1)/2-i; if(i>start&&nums1[i-1]>nums2[j]) {//i太大应该变小,右边范围左移
end--;
}else if(i<end&&nums2[j-1]>nums1[i]){//i太小应该变大,左边范围扩大
start++;
}else {
maxl=(i==0)?nums2[j-1]:((j==0)?nums1[i-1]:(nums1[i-1]>nums2[j-1]?nums1[i-1]:nums2[j-1]));
if((m+n)%2!=0)
return maxl;
else
minr=(i==m)?nums2[j]:((j==n)?nums1[i]:(nums1[i]<nums2[j]?nums1[i]:nums2[j]));
return (maxl+minr)/2.0;
}
}
return 0.0;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理解:
1,红色第一处以及红色第二处如果规定为(i>=1)(i<=m)执行时间会变长,或者是说start和end为什么可以代表i的范围
2,此处的返回不能写在外面因为当m=0时,j可能会越界(如{}{1}这两个数组执行时),因此奇数时直接返回,而只有奇数时才会越界
3,end--和start++的确定不太明白,还是想不通start和end为什么可以代表i的范围
###########################################################################
更新:改变了下面红色代码,二分法不断选择正确的一半的区间
int m=nums1.length,n=nums2.length;
if(m>n)//保证len1<=len2
return getZ(nums2,nums1);
int start=0,end=m;
int maxl = 0,minr = 0;
while(start<=end) {
int i=(start+end)/2;
int j=(m+n+1)/2-i;
if(i>start&&nums1[i-1]>nums2[j]) {//i太大应该变小,右边范围左移
end=i-1;
}else if(i<end&&nums2[j-1]>nums1[i]){//i太小应该变大,左边范围扩大
start=1+i;
}else {
maxl=(i==0)?nums2[j-1]:((j==0)?nums1[i-1]:(nums1[i-1]>nums2[j-1]?nums1[i-1]:nums2[j-1]));
if((m+n)%2!=0)
return maxl;
else
minr=(i==m)?nums2[j]:((j==n)?nums1[i]:(nums1[i]<nums2[j]?nums1[i]:nums2[j]));
return (maxl+minr)/2.0;
}
}
return 0.0;
问题是测试显示这个运行时间更长
LeetCode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 leetcode --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题目: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m + n)). 你可以假设 nums1 和 nu ...
- LeetCode Golang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很明显我偷了懒, 没有给出正确的算法,因为官方的解法需要时间仔细看一下... func findMedianSortedArrays(nums1 []int, nums ...
- Leetcode(4)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Leetcode(4)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题目表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 Java实现 LeetCode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m + n)). 你可以假设 n ...
- 000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Java)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edian-of-two-sorted-arrays/ 最简单的就是用最简单的,把两个数组分别抽出然 ...
- 【LeetCode】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性质分析+二分】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m + n)). 你可以假设 nums1 和 nums2 ...
- leetcode题目4.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困难)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m + n)). 你可以假设 nums1 和 ...
- leetcode刷题四<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nums2. 请你找出这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并且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m + n)). 你可以假设 nums1 和 nums2 ...
- [LeetCode] 4. 寻找两个有序数组的中位数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median-of-two-sorted-arrays/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大小为 m 和 n 的有序数组 nums1 和 ...
随机推荐
- mysql数据库深入学习
mysql 数据库 一.数据库介绍 1.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二维表 典型产品Oracle传统企业,MySQL是互联网企业 数据存取是通过SQL 最大特点,数据安全性方面强(ACID) 2.NoSQ ...
- vue2.x学习笔记(二)
接着前面的内容:https://www.cnblogs.com/yanggb/p/12555836.html. 声明式渲染 vue的核心是一个允许采用简洁的模板语法来声明式地将数据渲染进DOM的系统. ...
- testNG 下载安装
testNG的安装方法: 一.在线安装 打开eclipse 选择-->help-->Install New Software选项 ,弹出下面的弹框,Work with框输入 http:// ...
- 用多线程,实现并发,TCP
首先,开启新的线程,是不会新开辟内存空间的,即,子线程和主线程 都在同一个进程里,也就是主进程里,用os.pid(),os.ppid() 服务器: 方式一:Thread实例化 def task(con ...
- 负载均衡服务之HAProxy基础配置(三)
前文我们聊到了haproxy的代理配置段中比较常用的配置指令的用法以及说明,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2770930.html:今天我们来 ...
- 即时通信WebSocket 和Socket.IO
WebSocket HTML5定义了WebSocket协议,能更好的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且能够更实时地进行通讯. 在2008年诞生,2011年成为国际标准. 现在基本所有浏览器都已经支持了. We ...
- Nginx知多少系列之(十四)Linux下.NET Core项目Nginx+Keepalived高可用(主从模式)
目录 1.前言 2.安装 3.配置文件详解 4.工作原理 5.Linux下托管.NET Core项目 6.Linux下.NET Core项目负载均衡 7.负载均衡策略 8.加权轮询(round rob ...
- Netty 中的心跳检测机制
心跳检测一般存在于建立长连接 或者 需要保活的场景. 心跳的使用场景 长连接的应用场景非常的广泛,比如监控系统,IM系统,即时报价系统,推送服务等等.像这些场景都是比较注重实时性,如果每次发送数据都要 ...
- php sprintf() 函数把格式化的字符串写入一个变量中。
来源:https://blog.csdn.net/zxh1220/article/details/79709207 HP sprintf() 函数用到的参数 printf — 输出格式化字符串 spr ...
- css3--弹性布局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xuyuntao/articles/639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