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UI开发快速入门 —— part08: 组件状态管理之@Provide/@Consume装饰器
1、说在前面的话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先后学习了三个装饰器:@State、@Props、@Link,它们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分别是什么?暂停会议一下。
我们目前已经可以处理组件内状态(@State),也可以处理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状态(@Props),还可以处理父组件与子组件共用状态(@Link)。
我们再想一种场景:如果有一个状态,有非常多个子组件都需要共用,同时,子组件的层级可能会不止一层,此时,如果我们想做到类似的效果的话,则需要为每个层级都传递一遍@Props,这将是灾难。
为了解决多层级的状态同步问题,鸿蒙引入了 @Provide装饰器和@Consume装饰器。
@Provide和@Consume,应用于与后代组件的双向数据同步,应用于状态数据在多个层级之间传递的场景。不同于上文提到的父子组件之间通过命名参数机制传递,@Provide和@Consume摆脱参数传递机制的束缚,实现跨层级传递。
其中@Provide装饰的变量是在祖先节点中,可以理解为被“提供”给后代的状态变量。@Consume装饰的变量是在后代组件中,去“消费(绑定)”祖先节点提供的变量。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他们。
2、@Provide装饰器和@Consume装饰器
@Provide/@Consume装饰的状态变量有以下特性:
@Provide装饰的状态变量自动对其所有后代组件可用,即该变量被“provide”给他的后代组件。由此可见,@Provide的方便之处在于,开发者不需要多次在组件之间传递变量。
后代通过使用@Consume去获取@Provide提供的变量,建立在@Provide和@Consume之间的双向数据同步,与@State/@Link不同的是,前者可以在多层级的父子组件之间传递。
@Provide和@Consume可以通过相同的变量名或者相同的变量别名绑定,变量类型必须相同。
@Provide和@Consume通过相同的变量名或者相同的变量别名绑定时,@Provide修饰的变量和@Consume修饰的变量是一对多的关系。不允许在同一个自定义组件内,包括其子组件中声明多个同名或者同别名的@Provide装饰的变量。
允许装饰的变量类型: Object、class、string、number、boolean、enum以及这些类型的数组。
@Provide必须指定变量初始值,@Consume禁止本地初始化。
示例代码如下:
// 通过相同的变量名绑定
@Provide a: number = 0;
@Consume a: number;
// 通过相同的变量别名绑定
@Provide('a') b: number = 0;
@Consume('a') c: number;
@Provide装饰器和@Consume装饰器的具体使用方法与前几个装饰器非常类似。我们写一个Demo展示其用法。
在下面的示例是与后代组件双向同步状态@Provide和@Consume场景。当分别点击CompA和CompD组件内Button时,reviewVotes 的更改会双向同步在CompA和CompD中。
@Component
struct CompD {
// @Consume装饰的变量通过相同的属性名绑定其祖先组件CompA内的@Provide装饰的变量
@Consume reviewVotes: number;
build() {
Column() {
Text(`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Button(`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give +1`)
.onClick(() => this.reviewVotes += 1)
}
.width('50%')
}
}
@Component
struct CompC {
build() {
Row({ space: 5 }) {
CompD()
CompD()
}
}
}
@Component
struct CompB {
build() {
CompC()
}
}
@Entry
@Component
struct CompA {
// @Provide装饰的变量reviewVotes由入口组件CompA提供其后代组件
@Provide reviewVotes: number = 0;
build() {
Column() {
Button(`reviewVotes(${this.reviewVotes}), give +1`)
.onClick(() => this.reviewVotes += 1)
CompB()
}
}
}
界面如下,我们不管点击哪个按钮,所有的reviewVotes(0)中的数据都会同步更新。
3、one more thing
不知道有朋友注意到没有,目前我们学习到的状态管理装饰器有个概念:同步。那就意味着,数据变化后其他关联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默认情况下,数据的变化只能观测到一层,也就是,假设有个对象的属性也是一个对象,那嵌套的属性变化则不会触发状态同步。
class SimpleClass {
age: number;
name: string;
}
class ComplexClass {
simpleClass: SimpleClass;
}
如上代码,SimpleClass中的age和name变更后可以感知到变化,ComplexClass中simpleClass的age和name属性变化时,则无法感知,因为age和name是ComplexClass下面的SimpleClass的属性。
默认情况下,只能观测到一层属性的变化。
那我们想观测多层的变化,怎么办呢?
这就引出了@Observed/@ObjectLink装饰器。
4、@Observed/@ObjectLink装饰器。
@ObjectLink和@Observed类装饰器用于在涉及嵌套对象或数组的场景中进行双向数据同步:
被@Observed装饰的类,可以被观察到属性的变化;
子组件中@ObjectLink装饰器装饰的状态变量用于接收@Observed装饰的类的实例,和父组件中对应的状态变量建立双向数据绑定。这个实例可以是数组中的被@Observed装饰的项,或者是class object中的属性,这个属性同样也需要被@Observed装饰。
单独使用@Observed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需要搭配@ObjectLink或者@Prop使用。
限制条件
使用@Observed装饰class会改变class原始的原型链,@Observed和其他类装饰器装饰同一个class可能会带来问题。
@ObjectLink装饰器不能在@Entry装饰的自定义组件中使用。
示例:
class ClassA {
public c: number;
constructor(c: number) {
this.c = c;
}
}
@Observed
class ClassB {
public a: ClassA;
public b: number;
constructor(a: ClassA, b: number) {
this.a = a;
this.b = b;
}
}
以上示例中,ClassB被@Observed装饰,其成员变量的赋值的变化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但对于ClassA,没有被@Observed装饰,其属性的修改不能被观察到。
@ObjectLink b: ClassB
// 赋值变化可以被观察到
this.b.a = new ClassA(5)
this.b.b = 5
// ClassA没有被@Observed装饰,其属性的变化观察不到
this.b.a.c = 5
@ObjectLink:@ObjectLink只能接收被@Observed装饰class的实例,可以观察到:
其属性的数值的变化,其中属性是指Object.keys(observedObject)返回的所有属性。
如果数据源是数组,则可以观察到数组item的替换,如果数据源是class,可观察到class的属性的变化。
5、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完了所有组件状态管理相关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应用级别的状态管理。
请持续关注“鸿蒙UI开发快速入门 —— part09”
鸿蒙UI开发快速入门 —— part08: 组件状态管理之@Provide/@Consume装饰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 Transform组件C#游戏开发快速入门
Transform组件C#游戏开发快速入门大学霸 组件(Component)可以看作是一类属性的总称.而属性是指游戏对象上一切可设置.调节的选项,如图2-8所示.本文选自C#游戏开发快速入门大学霸 ...
-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框架体系创建健康AppID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框架体系创建健康AppID HealthKit开发准备工作 在开发一款HealthKit应用程序时,首先需要讲解HealthKit中有哪些类,在i ...
-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开发概述简介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开发概述简介 2014年6月2日召开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一款新的移动应用平台,可以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该移动应用平台被命名为“He ...
- Apple Watch开发快速入门教程
Apple Watch开发快速入门教程 试读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8JdR0 介绍:苹果为Watch提供全新的开发框架WatchKit.本教程是国内第一本A ...
- SpringBoot开发快速入门
SpringBoot开发快速入门 目录 一.Spring Boot 入门 1.Spring Boot 简介 2.微服务 3.环境准备 1.maven设置: 2.IDEA设置 4.Spring Boot ...
-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数据的操作
HealthKit开发快速入门教程之HealthKit数据的操作 数据的表示 在HealthKit中,数据是最核心的元素.通过分析数据,人们可以看到相关的健康信息.例如,通过统计步数数据,人们可以知道 ...
- 游戏控制杆OUYA游戏开发快速入门教程
游戏控制杆OUYA游戏开发快速入门教程 1.2.2 游戏控制杆 游戏控制杆各个角度的视图,如图1-4所示,它的硬件规格是本文选自OUYA游戏开发快速入门教程大学霸: 图1-4 游戏控制杆各个角度的 ...
- WPF开发快速入门【7】WPF的拖放功能(Drag and Drop)
概述 本文描述WPF的拖放功能(Drag and Drop). 拖放功能涉及到两个功能,一个就是拖,一个是放.拖放可以发生在两个控件之间,也可以在一个控件自己内部拖放.假设界面上有两个控件,一个Tre ...
- (转)flutter 新状态管理方案 Provide (一)-使用
flutter 新状态管理方案 Provide (一)-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基于CC4.0协议,首发于https://kikt.top ,同步发于csdn,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
- ReactJS入门2:组件状态
React组件可以简单看做是包含props和states的函数. 上一节总结了创建新组建和数据属性的传递.本节主要讲解组件的状态. React认为UI是不同状态的展现.在React中,开发者只需更新组 ...
随机推荐
- 面试官的几句话,差点让我挂在HTTPS上
作为软件测试,大家都知道一些常用的网络协议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比如 HTTP 协议,HTTPS 协议就是两个使用非常广泛的协议,所以也是面试官问的面试的时候问的比较多的两个协议:而且因为这两个协 ...
- Kubernetes基础(Pod?Label?Namespace?Deployment?Service?)(十二)
上面我们都是在架构层面了解 Kubernetes,但是似乎没有发现关于容器的说明,Kubernetes 作为容器编排引擎,那么他是怎么去对容器进行编排的呢?在 Kubernetes 集群中抽象了很多集 ...
- 018 人生中第一次用 Python 写的一个小程序_猜年龄(再次强调,重视基础)
博客配套视频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383551518?spm_id_from=333.1007.0.0 b 站直接看 配套 github 链接:https:// ...
- python中队列deque的使用
队列,堆栈是程序开发中常用的两种数据存储模型.python中队列怎么运用呢?以下内容介绍了队列的使用和队列的函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q = deque() ...
- 安装完Oracle数据库后需要调整的参数
关闭审计 alter system set audit_trail = none scope=spfile; 180天密码过期 alter profile default limit PASSWORD ...
- KubeSphere 多行日志采集方案深度探索
作者:大飞哥,视源电子运维工程师,KubeSphere 用户委员会广州站站长 采集落盘日志 日志采集,通常使用 EFK 架构,即 ElasticSearch,Filebeat,Kibana,这是在主机 ...
- 分享一个大模型在请求api接口上的巧用
前言 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各种智能工具层出不穷,聊天.绘画.视频等各种工具帮助很多人高效的工作.作为一个开发者,目前常用应用包括代码自动填充,聊天助手等. 这些是工具层面的使用,有没有将大 ...
- C语言常见概念
目录 1.C语言是什么? 2.编译器的选择Clion 3.第一个C语言程序 4.main函数 5.printf和库函数 6.关键字介绍 7.字符和ASCII编码 8.转义字符 9.语句和语句分类 9. ...
- 斜率优化初探:以 [HNOI2008]玩具装箱 为例
题目传送门 记 \(f[i]\) 表示装好前 \(i\) 个的最小花费.容易写出转移: \[f[i] = \min_{j \lt i} \ [f[j]+(s[i] - s[j] - 1 - L) ^ ...
- ABC 363
ABC 363 D - Palindromic Number 复盘一下几个细节: 最后得到的 \(n\) 代表的是答案在长度为 \(i\) 的回文数中排第几,所以最终答案要加上长度更短的 \(1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