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堆溢出原理分析
堆溢出与堆的内存布局有关,要搞明白堆溢出,首先要清楚的是malloc()分配的堆内存布局是什么样子,free()操作后又变成什么样子。
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malloc()分配的堆内存,如何布局?
上图就是malloc()分配两块内存的情形。
其中mem指针指向的是malloc()返回的地址,pre_size与size都是4字节数据,size存放当前chunk(内存块,本文均不翻译)大小,pre_size存放上一个chunk大小。
因为malloc实现分配的内存空间是8字节对齐的,所以size的低3位其实没用,就取其中一位,用来标志前一个chunk是否被释放即PREV_INUSE位。当前一chunk释放,PREV_INUSE位置0,否则置1。
当malloc()分配的空间使用完毕后,将其mem指针传给free()进行释放。
解决第二个问题:free()对堆内存布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上图的情形是,当前chunk的上一chunk被free()释放,容易发现,当前chunk的PREV_ISUSE标志位置0,表示前一chunk已经被释放。
被释放的chunk中,原先data的位置的低地址处被填入两个指针,分别是fd和bk,它们是forward和backward单词的缩写,分别表示前一个free chunk和后一个free chunk的地址。这样所有通过free()释放的内存chunk会组成一个双向链表。也因此一个chunk最小长度为16字节:2个size和2个指针。
当一个chunk被释放时,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检查相邻chunk的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如果相邻chunk空闲的话,就会进行chunk合并操作。由于每个chunk中都存放了size信息,所以很容易就找到当前chunk前后chunk的状态。
free()里面会调用一个unlink宏来执行合并操作:
#define unlink(P, BK, FD) { \
FD = P->fd; \
BK = P->bk; \
FD->bk = BK; \
BK->fd = FD; \
}
好了,这个宏就是堆溢出利用的关键。仔细阅读这个宏其实就是在一个双向链表中删除一个结点的操作:
P->fd->bk = P->bk
P->bk->fd = P->fd
其中P代表当前被删除结点。
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堆溢出如何利用?
首先构造一段堆溢出漏洞代码:
int main(void)
{
char *buff1, *buff2;
buff1 = malloc(40);
buff2 = malloc(40);
gets(buff1);
free(buff1);
exit(0);
}
给出堆空间布局:
low address
+---------------------+ <--first chunk ptr
| prev_size |
+---------------------+
| size=48 |
+---------------------+ <--first
| |
| allocated |
| chunk |
+---------------------+ <--second chunk ptr
| prev_size |
+---------------------+
| size=48 |
+---------------------+ <--second
| Allocated |
| chunk |
+---------------------+
high address
现在使用gets函数进行堆溢出,将第2块chunk的prev_size覆盖为任意值,size覆盖为-4即0xfffffffc,fd位置覆盖为exit@got-12,bk位置覆盖为shellcode地址。
覆盖后的堆空间布局情况:
low address
+---------------------+ <--first chunk ptr
| prev_size |
+---------------------+
| size=48 |
+---------------------+ <--first
| |
| allocated |
| chunk |
+---------------------+ <--second chunk ptr
| XXXXXXXXX |
+---------------------+
| size=0xfffffffc |
+---------------------+ <--second
| exit@got-12 |
| shellcode地址 |
| Allocated |
| chunk |
+---------------------+
high address
下面看free(buff1)时发生的操作:
1.first空间即buff1被释放掉
2.检查上一chunk是否需要合并(这里否)
3.检查下一chunk是否需要合并,检查的方法是检查下下个chunk的PREV_ISUSE标志位。即当前chunk加上当前size得到下个chunk,下个chunk加上下个size得到下下个chunk,因为我们设置下个chunk大小为-4,则下个chunk的pre_size位置被认为是下下个chunk的开始,下个size位置是0xfffffffc标志未置位,被认为是free的需合并。
那么,这里合并用到unlink宏时出问题了,同样对照上面图来看:
second->fd->bk=second->bk
/* 1.second->bk是shellcode址
2.shellcode的地址被写进了second->fd+12的位置
3.second->fd是exit@got的地址-12
4.所以second->fd+12的位置就是exit@got-12 + 12 = exit@got即got中存的exit地址
因此exit()函数地址已经被shellcode地址替换
*/
second->bk->fd=second->fd
“shellcode的地址被写进了second->fd+12的位置” 这句话要好好理解,为什么second->fd->bk是second->fd+12呢? 其实second->fd指向前一chunk头部,加12是跳过pre_size,size和fd即到达bk位置。
最后程序在执行到exit(0)语句时,由于地址被替换,shellcode执行。
Linux 堆溢出原理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堆溢出漏洞利用之unlink
Linux堆溢出漏洞利用之unlink 作者:走位@阿里聚安全 0 前言 之前我们深入了解了glibc malloc的运行机制(文章链接请看文末▼),下面就让我们开始真正的堆溢出漏洞利用学习吧.说实话 ...
- Linux Kbuild工作原理分析(以DVSDK生成PowerVR显卡内核模块为例)
一.引文 前篇博文<Makefile之Linux内核模块的Makefile写法分析>,介绍了Linux编译生成内核驱动模块的Makefile的写法,但最近在DVSDK下使用Linux2.6 ...
- CVE-2012-1876:Internet Exporter MSHTML.DLL CaculateMinMax 堆溢出简单分析
0x01 2012 Pwn2Own 黑客大赛 Pwn2Own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黑客大赛,意在激励白帽黑客们进行顶尖的安全研究.在 2012 年 Pwn2Own 大赛上,来自法国著名的安全团队 Vupe ...
- 【linux】helloword原理分析及实战
目录 前言 linux中hello word原理 hello word 实战 学习参考 前言 hello word 著名演示程序,哈哈 下面在 arm linux 下展示一下hello world,便 ...
- linux下编译原理分析
linux下编译hello.c 程序,使用gcc hello.c,然后./a.out就能够执行:在这个简单的命令后面隐藏了很多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以下的步骤: ================= ...
- Linux ubi子系统原理分析
本文思维导图总纲: 综述 关于ubi子系统,早已有比较正式的介绍,也提供非常形象的介绍ubi子系统ppt 国内的前辈 alloysystem 不辞辛劳为我们提供了部分正式介绍的中文译文,以及找不到原文 ...
- 利用DWORD SHOOT实现堆溢出的利用(先知收录)
原文链接:https://xz.aliyun.com/t/4009 1.0 DWORD SHOOT是什么捏? DWORD SHOOT指能够向内存任意位置写入任意数据,1个WORD=4个bytes,即可 ...
- CVE_2012_1876堆溢出分析
首先用windbg附加进程ie页面内容进程,!gflag +hpa添加堆尾检查,.childdbg 1允许子进程调试,然后加载POC. POC: <html> <body> & ...
- linux下堆溢出unlink的一个简单例子及利用
最近认真学习了下linux下堆的管理及堆溢出利用,做下笔记:作者作为初学者,如果有什么写的不对的地方而您又碰巧看到,欢迎指正. 本文用到的例子下载链接https://github.com/ctfs/w ...
随机推荐
- Docker Swarm volume 数据持久化
Docker Swarm volume 数据持久化 volume 是将宿主级的目录映射到容器中,以实现数据持久化.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实现: volume 默认模式:工作节点宿主机数据同步到容器内. v ...
- Python pyc知识了解
pyc 是什么 1.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 我初学Python时,听到的关于Python的第一句话就是,Python是一门解释性语言,我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直到发现了*.pyc文件的存在.如 ...
- Shell 脚本进阶2
1.查询系统基础情况脚本 #!/bin/bash # 系统状态查询脚本 # 输出系统基本信息 # # 系统版本 SYSTEM_VERSION=`cat /etc/redhat-release` # 主 ...
- vs相同变量高亮显示
https://blog.csdn.net/sinat_33718563/article/details/79241129 在VS2010中调试工程中,常常需要观察相同变量名在不同代码处的位置,VS默 ...
- Configuration in ASP.NET Core(未完,待续)
Configuration in ASP.NET Core App configuration in ASP.NET Core is based on key-value pairs establis ...
- 【Python】【装饰器】
Python中的装饰器是你进入Python大门的一道坎,不管你跨不跨过去它都在那里. 为什么需要装饰器 我们假设你的程序实现了say_hello()和say_goodbye()两个函数. def sa ...
- fastJson设置接口只接受json格式数据
spring-mvc/servlet.xml <mvc:annotation-driven> <mvc:message-converters register-defaults=&q ...
- 3、VNC
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虚拟网络计算机) VNC分为两部分组成:VNC server 和 VNC viewer VNC安装 1.yum install tigerv ...
- Bootstrap框架整理
bootstrap框架的介绍 栅格系统 bootstrap框架把整个浏览器的宽度分为12列,并能适配各种屏幕的尺寸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达到调节页面大小的效果. 首先需要放置一个容器div,class= ...
- RABC --权限控制解读
一.基于RBAC的概念介绍 1.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2.RBAC认为权限的过程可以抽象概括为:判断[Who是否可以对What进行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