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7816(4)---关于T=1
之前说过的T=0协议,基本上相当于是透明的数据,也就是说从应用的角度看,通过T=0传递的TPDU数据信息大都可以直接转换为对应的APD命令响应数据,“字节”是T=0协议最小的数据传输单元。
对于T=1协议而言,最小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数据块”,这个数据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其中有些字节是必须的,有些字节是可选的。每个数据块最多可以包含多少个字节(也就是数据块的大小)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确定:
1)ATR中对应协议T=1的专有接口字节指出;
2)使用默认的值;
3)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协商。
一个数据块其实就是一个“数据包”,其中包头的3个字节(NAD 1字节 + PCB 1字节 + LEN 1字节)和包尾1个或者2个字节(如果采用LRC校验就是 1字节,采用CRC校验就是 2字节)是必须的,中间的信息数据域INF则是可选的。其中NAD代表节点地址,基本不用,可以设置为“00”;PCB代表协议控制字节,用来指明数据块的类型(分为:传递信息域数据的I-块,应答响应的R-块,负责通讯参数协商的S-块)、序列号、是否存在后续的链接块、是否有校验错误、额外超时等待请求、信息数据域大小的协商等。
和T=0协议最明显的不同是,T=1协议按照OSI的参考模型进行了分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物理层主要是数据字符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是数据块的传输,而应用层主要是APDU的交互传输。APDU的交互与数据字符的传输,这些和T=0协议里面描述的大体相同,关键的就是数据链路层定义的数据块传输。因为这个数据链路层的定义,使得T=1协议基本具备了可以实现复杂网络数据传输的全部特征,相比而言T=0协议简直就等同于“裸传”了。
数据链路层主要进行的是3类数据块的交互传输,基本的原则是:第一个数据块一定是从终端发给卡片的I-块或者S-块;I-块可以用R-块或者I-块来应答,而S-块的请求只能用S-块的响应来应答;I块和R-块会包含有“0”和“1”的序列号,序列号的初始值为“0”,重新同步之后也是再次从“0”开始,之后在“0”和“1”之间交替切换;如果一条应用数据大于数据块信息域的最大长度,则需要分割为若干个链接的数据块来传输;和T=0协议卡片发送“0x60”类似,如果卡片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命令处理,可以用延长等待时间的WTX请求S-块让终端继续等待;一旦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通过数据块重发、重新同步、卡片复位等动作来进行纠错。
对于各种正常和异常数据传输的处理,7816定义了若干的规则(rules)明确而详细地说明了终端和卡片在数据块传输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式卡片遵循7816 T=1协议的不是很多,但是非接触的14443 T=CL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和7816的T=1协议如出一辙,而且在检测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软件问题的地方也正是非接触协议这部分。
深入理解7816(4)---关于T=1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7816(3)-----关于T=0 【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8400a0102vcyp.html 深入理解7816(3)-----关于T=0 卡片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命令响应 ...
- 深入理解7816(1)---- 关于F/D和etu【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8400a0101gkss.html 深入理解7816(1)---- 关于F/D和etu 对于刚接触智能卡的工程师来说, ...
- 深入理解7816(2)---关于ATR【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8400a0102vcrk.html 深入理解7816(2)---关于ATR 智能卡(此处主要指接触式CPU卡)本身始终 ...
- 深入理解7816(3)-----关于T=0
卡片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命令响应的方式进行的,卡片只能被动地接收命令,并且给出响应.所有的命令都是以命令头开始,而该命令被完整地执行后(无论结果对错),必须以包含状态字(SW1 SW2)的响应结 ...
- 深入理解7816(1)---- 关于F/D和etu
对于刚接触智能卡的工程师来说,在阅读7816-3规范的时候,常常被其中的一些术语迷惑,读起来会觉得有些别扭.尤其是在看到复位应答中的F和D设置,以及对应的etu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复杂和难以理解. 其实 ...
- 深入理解7816(5)-----关于文件DF/EF/MF/FID/AID/SFI
刚开始接触CPU卡的时候,对于各种文件.应用的定义容易模糊不清,通常不能准确地界定什么是文件?什么是应用?DF和EF的区别真的就像计算机里的目录和文档那样吗?FID.AID.SFI这些概念都在什么时候 ...
- 深入理解7816(2)---关于ATR
智能卡(此处主要指接触式CPU卡)本身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终端设备在和智能卡进行数据交互的时候,需要首先给智能卡发指令,智能卡才会对应地给出应答.而智能卡告诉终端的第一句话就是ATR,亦即“复位应 ...
- 理解CSS视觉格式化
前面的话 CSS视觉格式化这个词可能比较陌生,但说起盒模型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实际上,盒模型只是CSS视觉格式化的一部分.视觉格式化分为块级和行内两种处理方式.理解视觉格式化,可以确定得到的效果是应 ...
- 彻底理解AC多模式匹配算法
(本文尤其适合遍览网上的讲解而仍百思不得姐的同学) 一.原理 AC自动机首先将模式组记录为Trie字典树的形式,以节点表示不同状态,边上标以字母表中的字符,表示状态的转移.根节点状态记为0状态,表示起 ...
随机推荐
- 深入理解linux网络技术内幕读书笔记(八)--设备注册与初始化
Table of Contents 1 设备注册之时 2 设备除名之时 3 分配net_device结构 4 NIC注册和除名架构 4.1 注册 4.2 除名 5 设备初始化 6 设备类型初始化: x ...
- Spark-用户应用程序入门
/* 2 Spark Standalone模式下的Application Application是Spark中类似于Hadoop的Job的用户提交的应用.sc是Spark集群初始化时创建的SparkC ...
- java--文件过滤器和简单系统交互
一.文件过滤器 /** * @Title: getFileByFilter * @Description: 根据正则rege获取给定路径及其子路径下的文件名(注意递归的深度不要太大) * @param ...
- Android学习笔记(二)之异步加载图片
最近在android开发中碰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加载图片内存溢出.我开发的是一个新闻应用,应用中用到大量的图片,一个界面中可能会有上百张图片.开发android应用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碰到加载图片内存 ...
- 【MongoDB数据库】怎样安装、配置MongoDB
本blog以最简洁的方式记录了博主在折腾MongoDB过程中点点滴滴,当中包含下载MongoDB.配置环境变量.怎样启动MongoDBserver.怎样连接MongoDBserver以及怎样连接Mon ...
- Appium依据xpath获取控件实例随笔
如文章<Appium基于安卓的各种FindElement的控件定位方法实践>所述,Appium拥有众多获取控件的方法.当中一种就是依据控件所在页面的XPATH来定位控件. 本文就是尝试通过 ...
- [Falcor] Building Paths Programmatically
model.setValue('genreList[0].titles[0].rating', 5) .then(function (value) { model.get('genreList[0.. ...
- Python之基础(二)
1.内建函数enumerate friends = ['john', 'pat', 'gary', 'michael'] for i, name in enumerate(friends): prin ...
- 网页JavaScript1
DOM的操作 windows对象操作 属性: opener,打开当前窗口的源窗口,首次启动 是null. dialogArgument,对话框的返回值 子对象: history , location ...
- 用ueditor上传图片、文件等到七牛云存储
ueditor上传文件,是用数据流的形式上传的. 而七牛云存储官方文档中,只提供了文件路径上传的方式. 但是,仅仅是在官方文档中写了这一种方式. 事实上,利用VS的对象管理器,打开Qiniu的d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