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定义,延后执行。不得不佩服Go lang设计者天才的设计,事实上,defer关键字就相当于Python中的try{ ...}except{ ...}finally{...}结构设计中的finally语法块,函数结束时强制执行的代码逻辑,但是defer在语法结构上更加优雅,在函数退出前统一执行,可以随时增加defer语句,多用于系统资源的释放以及相关善后工作。当然了,这种流程结构是必须的,形式上可以不同,但底层原理是类似的,Golang 选择了更简约的defer,避免多级嵌套的try except finally 结构。

使用场景

操作系统资源在业务上避免不了的,比方说单例对象的使用权、文件读写、数据库读写、锁的获取和释放等等,这些资源需要在使用完之后释放掉或者销毁,如果忘记释放、资源会常驻内存,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内存泄漏的问题。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研发者在撰写业务的时候有几率忘记关闭这些资源。

Golang中defer关键字的优势在于,在打开资源语句的下一行,就可以直接用defer语句来注册函数结束后执行关闭资源的操作。说白了就是给程序逻辑“上闹钟”,定义好逻辑结束时需要关闭什么资源,如此,就降低了忘记关闭资源的概率: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jinzhu/gorm"
_ "github.com/jinzhu/gorm/dialects/mysql"
) func main() {
db, err := gorm.Open("mysql", "root:root@(localhost)/mytest?charset=utf8mb4&parseTime=True&loc=Local")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fmt.Println("连接数据库出错")
return
} defer db.Close()
fmt.Println("链接Mysql成功") }

这里通过gorm获取数据库指针变量后,在业务开始之前就使用defer定义好数据库链接的关闭,在main函数执行完毕之前,执行db.Close()方法,所以打印语句是在defer之前执行的。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defer最好在业务前面定义,如果在业务后面定义:

fmt.Println("链接Mysql成功")
defer db.Close()

这样写就是画蛇添足了,因为本来就是结束前执行,这里再加个defer关键字的意义就不大了,反而会在编译的时候增加程序的判断逻辑,得不偿失。

defer执行顺序问题

Golang并不会限制defer关键字的数量,一个函数中允许多个“延迟任务”: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efer func1()
defer func2()
defer func3()
} func func1() {
fmt.Println("任务1")
} func func2() {
fmt.Println("任务2")
} func func3() {
fmt.Println("任务3")
}

程序返回:

任务3
任务2
任务1

我们可以看到,多个defer的执行顺序其实是“反”着的,先定义的后执行,后定义的先执行,为什么?因为defer的执行逻辑其实是一种“压栈”行为: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 Item the type of the stack
type Item interface{} // ItemStack the stack of Items
type ItemStack struct {
items []Item
lock sync.RWMutex
} // New creates a new ItemStack
func NewStack() *ItemStack {
s := &ItemStack{}
s.items = []Item{}
return s
} // Pirnt prints all the elements
func (s *ItemStack) Print() {
fmt.Println(s.items)
} // Push adds an Item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func (s *ItemStack) Push(t Item) {
s.lock.Lock()
s.lock.Unlock()
s.items = append(s.items, t)
} // Pop removes an Item from the top of the stack
func (s *ItemStack) Pop() Item {
s.lock.Lock()
defer s.lock.Unlock()
if len(s.items) == 0 {
return nil
}
item := s.items[len(s.items)-1]
s.items = s.items[0 : len(s.items)-1]
return item
}

这里我们使用切片和结构体实现了栈的数据结构,当元素入栈的时候,会进入栈底,后进的会把先进的压住,出栈则是后进的先出:

func main() {  

	var stack *ItemStack
stack = NewStack()
stack.Push("任务1")
stack.Push("任务2")
stack.Push("任务3")
fmt.Println(stack.Pop())
fmt.Println(stack.Pop())
fmt.Println(stack.Pop()) }

程序返回:

任务3
任务2
任务1

所以,在defer执行顺序中,业务上需要先执行的一定要后定义,而业务上后执行的一定要先定义。

除此以外,就是与其他执行关键字的执行顺序问题,比方说return关键字: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test()
} func test() string {
defer fmt.Println("延时任务执行")
return testRet()
} func testRet() string {
fmt.Println("返回值函数执行")
return ""
}

程序返回:

返回值函数执行
延时任务执行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return就是结束逻辑,所以return逻辑应该会最后执行,但实际上defer会在retrun后面执行,所以defer中的逻辑如果依赖return中的执行结果,那么就绝对不能使用defer关键字。

业务与特性结合

我们知道,有些内置关键字不仅仅具备表层含义,如果了解其特性,是可以参与业务逻辑的,比如说Python中的try{ ...}except{ ...}finally{...}结构,表面上是捕获异常,输出异常,其实可以利用其特性搭配唯一索引,就可以直接完成排重业务,从而减少一次磁盘的IO操作。

defer也如此,假设我们要在同一个函数中打开不同的文件进行操作:

package main  

import (
"os"
) func mergeFile() error { f1, _ := os.Open("file1.txt")
if f1 != nil { //操作文件
f1.Close()
} f2, _ := os.Open("file2.txt")
if f2 != nil { //操作文件
f2.Close()
} return nil
} func main(){
mergeFile()
}

所以理论上,需要两个文件句柄对象,分别打开不同的文件,然后同步执行。

但让defer关键字参与进来: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os"
) func mergeFile() error { f, _ := os.Open("file1.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f io.Closer)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文件1关闭 err %v\n", err)
}
}(f)
} f, _ = os.Open("file2.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f io.Closer)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文件2关闭 err err %v\n", err)
}
}(f)
} return nil
} func main() { mergeFile()
}

这里就用到了defer的特性,defer函数定义的时候,句柄参数就已经复制进去了,随后,真正执行close()函数的时候就刚好关闭的是对应的文件了,如此,同一个句柄对不同文件进行了复用,我们就节省了一次内存空间的分配。

defer一定会执行吗

我们知道Python中的try{ ...}except{ ...}finally{...}结构,finally仅仅是理论上会执行,一旦遇到特殊情况:

from peewee import MySQLDatabase  

class Db:  

    def __init__(self):  

        self.db = MySQLDatabase('mytest', user='root', password='root',host='localhost', port=3306)  

    def __enter__(self):
print("connect")
self.db.connect()
exit(-1) def __exit__(self,*args):
print("close")
self.db.close() with Db() as db:
print("db is opening")

程序返回:

connect

并未执行print("db is opening")逻辑,是因为在__enter__方法中就已经结束了(exit(-1))

而defer同理: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 func main() {
defer func() {
fmt.Printf("延后执行")
}()
os.Exit(1)
}

这里和Python一样,同样调用os包中的Exit函数,程序返回:

exit status 1

延迟方法并未执行,所以defer并非一定会执行。

结语

defer关键字是极其天才的设计,业务简单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也需要深入理解defer的特性以及和其他内置关键字的关系,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威力,著名语言C#最新版本支持了 using无括号的形式,默认当前块结束时释放资源,这也算是对defer关键字的一种致敬罢。

延宕执行,妙用无穷,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lang中defer关键字延迟调用机制使用EP17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仙人指路,引而不发,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lang中New和Make函数的使用背景和区别EP16

    Golang只有二十五个系统保留关键字,二十几个系统内置函数,加起来只有五十个左右需要记住的关键字,纵观编程宇宙,无人能出其右.其中还有一些保留关键字属于"锦上添花",什么叫锦上添 ...

  2. 清源正本,鉴往知来,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lang中引用类型是否进行引用传递EP18

    开篇明义,Go lang中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引用传递",从来就只有一种变量传递方式,那就是值传递.因为引用传递的前提是存在"引用变量",但是Go lang中从 ...

  3. 百亿数据百亿花, 库若恒河沙复沙,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数据库操作实践EP12

    Golang可以通过Gorm包来操作数据库,所谓ORM,即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数据关系映射),说白了就是通过模式化的语法来操作数据库的行对象或者表对象,对比相对灵活繁复 ...

  4. 你有对象类,我有结构体,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结构体(struct)的使用EP06

    再续前文,在面向对象层面,Python做到了超神:万物皆为对象,而Ruby,则干脆就是神:飞花摘叶皆可对象.二者都提供对象类操作以及继承的方式为面向对象张目,但Go lang显然有一些特立独行,因为它 ...

  5. 兔起鹘落全端涵盖,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全平台(Sublime 4)Go lang开发环境搭建EP00

    Go lang,为并发而生的静态语言,源于C语言又不拘泥于性能,高效却不流于古板,Python灵活,略输性能,Java严谨,稍逊风骚.君不见各大厂牌均纷纷使用Go lang对自己的高并发业务进行重构, ...

  6. 化整为零优化重用,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函数的定义和使用EP07

    函数是基于功能或者逻辑进行聚合的可复用的代码块.将一些复杂的.冗长的代码抽离封装成多个代码片段,即函数,有助于提高代码逻辑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不同于Python,由于 Go lang是编译型语言,编译 ...

  7. 因势而变,因时而动,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泛型(generic)的使用EP15

    事实上,泛型才是Go lang1.18最具特色的所在,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拖到后面才去探讨泛型?类比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小学生有多大的概率可 ...

  8. 层次分明井然有条,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包管理机制(package)EP10

    Go lang使用包(package)这种概念元素来统筹代码,所有代码功能上的可调用性都定义在包这个级别,如果我们需要调用依赖,那就"导包"就行了,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使用im ...

  9. 并发与并行,同步和异步,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并发编程之GoroutineEP13

    如果说Go lang是静态语言中的皇冠,那么,Goroutine就是并发编程方式中的钻石.Goroutine是Go语言设计体系中最核心的精华,它非常轻量,一个 Goroutine 只占几 KB,并且这 ...

随机推荐

  1. Operator介绍

    一.Operator简介 在Kubernetes中我们经常使用Deployment.DaemonSet.Service.ConfigMap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Kubernetes的内置资源,他们的创建 ...

  2. 论文解读(LG2AR)《Learning Graph Augmentations to Learn Graph Representations》

    论文信息 论文标题:Learning Graph Augmentations to Learn Graph Representations论文作者:Kaveh Hassani, Amir Hosein ...

  3. Metasploit(msf)利用ms17_010(永恒之蓝)出现Encoding::UndefinedConversionError问题

    Metasploit利用ms17_010(永恒之蓝) 利用流程 先确保目标靶机和kali处于同一网段,可以互相Ping通 目标靶机防火墙关闭,开启了445端口 输入search ms17_010 搜索 ...

  4. 小白对Java的呐喊

    1 public class Hello{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System.out.print("hello world ...

  5. CD 从抓轨到搭建流媒体服务器 —— 以《月临寐乡》为例

    2022-07-19 v0.0.1 由于某些原因,进了 Static World 的群并入坑了 月临寐乡 ,梦开始了.作为幻想乡的新人,也算是有了自己喜欢的社团.但是更细节的东西,狐狐脑子一下子塞不下 ...

  6. NOI / 2.3基本算法之递归变递推-6262:流感传染

    OpenJudge - 6262:流感传染http://noi.openjudge.cn/ch0203/6262/ 6262:流感传染​​​​​​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 ...

  7. 基于infiniband(IB)网的MVAPICH2安装

    一.下载安装包 下载链接:http://mvapich.cse.ohio-state.edu/downloads/  二.解压编译安装 mkdir /home/xujb/mvapich2 tar -x ...

  8. Go语言基础五:引用类型-切片和映射

    切片 Go的数组长度不可以改变,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就不太适用了.对于这种情况Go语言提供了一种由数组建立的.更加灵活方便且功能强大的包装(Wapper),也就是切片.与数组相比切片的长度不是固定的,可 ...

  9. PHP常见的几种攻击方式

    1.SQL Injection(sql注入) 1暴字段长度 Order by num/* 2.匹配字段 and 1=1 union select 1,2,3,4,5--.n/* 3.暴露字段位置 an ...

  10. Mqtt开发笔记:windows下C++ ActiveMQ客户端介绍、编译和使用

    前话   项目需求,需要使用到mqtt协议,之前编译QtMqtt库,不支持队列模式queue(点对点),只支持订阅/发布者模式.,所以使用C++ ActiveMQ实现.   MQTT协议 简介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