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tly实战指南』--柱状图绘制高级篇
在数据可视化的世界里,柱状图是一种直观且强大的工具,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比较和趋势。
从基础的柱状图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图表类型,如分组柱状图和堆积柱状图,它们在处理多维数据和复杂关系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Plotly库绘制这些高级柱状图,掌握这些技巧将使你在数据可视化领域更加得心应手。
1. 分组柱状图绘制
1.1. 柱状图数据结构
分组柱状图用于比较多个组之间的数据,每个组内又包含多个子组。
这种图表在分析不同类别之间的对比以及同一类别内部的细分对比时非常有用。
例如,比较不同地区的产品销量,同时展示每个地区的不同产品线的销售情况。
在数据结构设计上,需要将数据组织成适合分组柱状图的形式。
通常,这涉及到将每个组的数据存储在一个单独的列表或数组中,然后将这些列表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数据结构,如字典或二维数组。
分组逻辑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图表中区分不同组的数据,这通常通过颜色、位置或其他视觉属性来实现。
1.2. 代码示例
使用 Plotly 绘制分组柱状图的基本代码如下:
import plotly.express as px
import pandas as pd
# 示例数据
data = pd.DataFrame(
{
"季度": ["Q1", "Q2", "Q3", "Q4"],
"产品A": [150, 180, 200, 160],
"产品B": [120, 140, 170, 130],
"产品C": [80, 90, 110, 100],
}
)
# 绘制分组柱状图
fig = px.bar(
data,
x="季度",
y=["产品A", "产品B", "产品C"],
barmode="group", # 关键参数:分组模式
title="各季度产品线销量对比",
)
fig.show()

在上述代码中,barmode='group' 是实现分组效果的关键参数。
运行代码后,看到两个组的柱状图并排显示在每个类别下,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对比。
1.3. 颜色与图例
颜色在分组柱状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快速区分不同组的数据。
通过自定义颜色方案,可以使图表更加美观和易读。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组,或者根据数据值的大小使用渐变颜色。
图例则是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图表的关键。
我们需要确保图例清晰地展示每个组的名称和对应的颜色,避免混淆。
Plotly中可以通过设置 legend 参数来自定义图例的位置、标题等属性。
# 定义颜色
colors = ['rgb(31, 119, 180)', 'rgb(255, 127, 14)']
# 创建分组柱状图
fig = go.Figure()
fig.add_trace(go.Bar(x=categories, y=group1, name='组1', marker_color=colors[0]))
fig.add_trace(go.Bar(x=categories, y=group2, name='组2', marker_color=colors[1]))
# 设置布局
fig.update_layout(
barmode='group',
title='分组柱状图示例',
xaxis_title='类别',
yaxis_title='值',
legend=dict(
orientation="h",
yanchor="bottom",
y=1.02,
xanchor="right",
x=1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以下方式增加了颜色和图例的变化:
- 颜色变化:
- 定义了一个颜色列表
colors,其中包含了两个自定义颜色。 - 在添加每个组的柱状图时,使用
marker_color参数为每个组指定了不同的颜色。
- 图例变化:
- 使用
legend参数来自定义图例的布局。 - 设置
orientation="h"将图例的方向改为水平。 - 调整了图例的位置,使其位于图表的底部右侧。
1.4. 其他技巧
为了增强分组柱状图的信息量,还可以添加数据标签,直接在柱状图上显示具体的数值。
这使得无需通过对比柱状图的高度来估算数值,提高了图表的可读性。
此外,自定义分组间距与柱状宽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图表的布局,使其更加紧凑或分散,以适应不同的数据量和展示需求。
在处理数据缺失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图表中优雅地展示缺失值,例如使用特殊的颜色或标记来表示。
group1 = [10, 15, 20]
group2 = [25, 30, 35]
# 定义颜色
colors = ['rgb(31, 119, 180)', 'rgb(255, 127, 14)']
# 创建分组柱状图
fig = go.Figure()
fig.add_trace(go.Bar(
x=categories,
y=group1,
name='组1',
marker_color=colors[0],
text=group1, # 添加数据标签
textposition='auto' # 设置标签位置为自动
))
fig.add_trace(go.Bar(
x=categories,
y=group2,
name='组2',
marker_color=colors[1],
text=group2, # 添加数据标签
textposition='auto' # 设置标签位置为自动
))
# 设置布局
fig.update_layout(
barmode='group',
title='分组柱状图示例',
xaxis_title='类别',
yaxis_title='值',
bargap=0.2, # 修改分组间距
bargroupgap=0.1 # 修改组内柱状间距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进行了以下修改:
- 添加数据标签:
- 在每个
go.Bar中添加了text参数,将其设置为对应的数据值。 - 使用
textposition='auto'参数,使数据标签自动显示在柱子上方。
- 修改分组间距与柱状宽度:
- 使用
bargap=0.2参数修改了分组间距,值越小,分组之间的间距越小。 - 使用
bargroupgap=0.1参数修改了组内柱状间距,值越小,组内柱子越紧凑。
2. 堆积柱状图绘制
2.1. 数据结构
堆积柱状图将多个数据系列堆叠在同一个柱状图中,用于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它适用于分析数据的构成比例和累计效果。
例如,展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比例的变化情况。
在数据结构设计上,堆积柱状图需要将每个数据系列的值按照类别进行累加,以便正确地堆叠在柱状图中。
堆积逻辑的核心在于如何计算每个数据系列在堆叠中的位置和高度,这通常通过累加前面所有系列的值来实现。
2.2. 代码示例
使用 Plotly 绘制普通堆积柱状图的基本代码如下:
import plotly.graph_objects as go
# 示例数据
categories = ["类别A", "类别B", "类别C"]
series1 = [10, 15, 20]
series2 = [25, 30, 35]
# 创建堆积柱状图
fig = go.Figure()
fig.add_trace(go.Bar(x=categories, y=series1, name="系列1"))
fig.add_trace(go.Bar(x=categories, y=series2, name="系列2"))
# 设置布局
fig.update_layout(
barmode="stack",
title="普通堆积柱状图示例",
xaxis_title="类别",
yaxis_title="值",
)
# 显示图表
fig.show()

在代码中,barmode='stack' 是实现堆积效果的关键参数。
运行代码后,我们将看到两个数据系列堆叠在每个类别下的柱状图中,直观地展示了数据的累计效果。
2.3. 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百分比堆积柱状图是堆积柱状图的一种变体,它将每个柱状图的高度标准化为100%,用于更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构成比例。
通过将绝对值转换为百分比,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比较不同类别中各数据系列的相对占比。
# 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import plotly.graph_objects as go
# 示例数据
categories = ["类别A", "类别B", "类别C"]
series1 = [10, 15, 20]
series2 = [25, 30, 35]
# 计算每个类别的总值
total = [s1 + s2 for s1, s2 in zip(series1, series2)]
# 将数据转换为百分比
series1_percent = [(s1 / t) for s1, t in zip(series1, total)]
series2_percent = [(s2 / t) for s2, t in zip(series2, total)]
# 创建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fig = go.Figure()
fig.add_trace(
go.Bar(
x=categories,
y=series1_percent,
name="系列1",
text=[f"{p*100:.1f}%" for p in series1_percent], # 添加百分比标签
textposition="inside", # 设置标签位置为柱子内部
)
)
fig.add_trace(
go.Bar(
x=categories,
y=series2_percent,
name="系列2",
text=[f"{p*100:.1f}%" for p in series2_percent], # 添加百分比标签
textposition="inside", # 设置标签位置为柱子内部
)
)
# 设置布局
fig.update_layout(
barmode="stack",
title="百分比堆积柱状图示例",
xaxis_title="类别",
yaxis_title="百分比",
yaxis=dict(tickformat=".0%"), # 设置y轴刻度格式为百分比
legend=dict(orientation="h", yanchor="bottom", y=1.02, xanchor="right", x=1),
)
# 显示图表
fig.show()

代码调整说明:
- 数据预处理:
- 计算了每个类别的总值。
- 将每个系列的数据转换为占其所在类别总值的百分比。
- 添加百分比标签:
- 在每个
go.Bar中添加了text参数,显示每个数据点的百分比。 - 使用
textposition='inside'将标签显示在柱子内部。
- 布局调整:
- 设置了
yaxis=dict(tickformat='.0%'),使y轴的刻度显示为整数百分比格式。
3. 分组与堆积柱状图的对比
分组柱状图和堆积柱状图在视觉效果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分组柱状图更侧重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强调组间的对比关系;
而堆积柱状图则更侧重于展示数据的构成和累计效果,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图表类型取决于你的分析目标和数据特点。
如果需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分组柱状图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需要分析数据的构成比例和累计趋势,堆积柱状图则更为合适。
4.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组柱状图和堆积柱状图的绘制技巧,理解它们在复杂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此外,在处理大数据量时,性能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采用数据采样、简化图表元素等方法来提高绘图效率。
图表美化方面,通过调整布局、颜色和标签等元素,可以使图表更加专业和美观。
『Plotly实战指南』--柱状图绘制高级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BootTest单元测试实战、SpringBoot测试进阶高级篇之MockMvc讲解
1.@SpringBootTest单元测试实战 简介:讲解SpringBoot的单元测试 1.引入相关依赖 <!--springboot程序测试依赖,如果是自动创建项目默认添加--> &l ...
- 『Numpy学习指南』Matplotlib绘图
数据生成: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unc = np.poly1d(np.array([,,,])) func1 = f ...
- 『Numpy学习指南』排序&索引&抽取函数介绍
排序: numpy.lexsort(): numpy.lexsort()是个排字典序函数,因为很有意思,感觉也蛮有用的,所以单独列出来讲一下: 强调一点,本函数只接受一个参数! import nump ...
- Apache Beam实战指南 | 大数据管道(pipeline)设计及实践
Apache Beam实战指南 | 大数据管道(pipeline)设计及实践 mp.weixin.qq.com 策划 & 审校 | Natalie作者 | 张海涛编辑 | LindaAI 前 ...
- 「MySQL高级篇」explain分析SQL,索引失效&&常见优化场景
大家好,我是melo,一名大三后台练习生 专栏回顾 索引的原理&&设计原则 欢迎关注本专栏:MySQL高级篇 本篇速览 在我们上一篇文章中,讲到了索引的原理&&设计原则 ...
- 【阿里云产品公测】以开发者角度看ACE服务『ACE应用构建指南』
作者:阿里云用户mr_wid ,z)NKt# @I6A9do 如果感觉该评测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投票给本文: UO<claV RsfTUb)< 投票标题: 28.[阿里云 ...
- 2017-2018-2 20155303『网络对抗技术』Exp6: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
2017-2018-2 20155303『网络对抗技术』 Exp6: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 --------CONTENTS-------- 一.原理与实践说明 1.实践内容 2.基础问题 二.实践过程记 ...
- 2017-2018-2 20155303『网络对抗技术』Final:Web渗透获取WebShell权限
2017-2018-2 『网络对抗技术』Final:Web渗透获取WebShell权限 --------CONTENTS-------- 一.Webshell原理 1.什么是WebShell 2.We ...
- 2017-2018-2 20155303 『网络对抗技术』Exp3:免杀原理与实践
2017-2018-2 20155303 『网络对抗技术』Exp3:免杀原理与实践 --------CONTENTS-------- 1. 免杀原理与实践说明 实验说明 基础问题回答 2. 使用msf ...
- 2018-2019-2 20165316 『网络对抗技术』Exp3:免杀原理与实践
2018-2019-2 20165316 『网络对抗技术』Exp3:免杀原理与实践 一 免杀原理与实践说明 (一).实验说明 任务一:正确使用msf编码器,msfvenom生成如jar之类的其他文件, ...
随机推荐
- [转]C#的二进制文件操作及关于Encoding类与汉字编码转换的问题
1.数值应保存在二进制文件 首先列举文本.二进制文件的操作(读写)方法: 方式1: //文本文件操作:创建/读取/拷贝/删除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IO; class ...
- 零基础IM开发入门(三):什么是IM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编写时引用了"聊聊IM系统的即时性和可靠性"一文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感谢原作者. 1.引言 上一篇<零基础IM开发入门(二):什么是IM系统的实时性?>讲到了IM系统 ...
- Jenkins使用问题汇总
1. 禁止job出现403问题 解决方法: 在系统管理 –> Configure Global Security中调整设置:取消"启用安全(Enable security)" ...
- 数字世界中的纸张——理解 PDF (转载)
转载自 https://type.cyhsu.xyz/2018/09/understanding-pdf-the-digitalized-paper/ 引言 PDF 是我们打交道最多的文件格式之一.提 ...
- c# 无法捕获 System.NullReferenceException?
..在VS debug 模式下会"无法捕获" System.NullReferenceException......但是在release 或者外部运行是能捕获的. test cod ...
- Linux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思路
目录 确定优化目标 网络性能工具 网络性能优化 应用程序 套接字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确定优化目标优化前,首先要确定观察到的网络性能指标,要达到多少才合适?虽然网络性能优化的整体目标,是降低网络延 ...
- 第八章 (Nginx+Lua)流量复制/AB测试/协程
流量复制 在实际开发中经常涉及到项目的升级,而该升级不能简单的上线就完事了,需要验证该升级是否兼容老的上线,因此可能需要并行运行两个项目一段时间进行数据比对和校验,待没问题后再进行上线.这其实就需要进 ...
- w3cschool-网站建设
W3C 简介 什么是 W3C? W3C 指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创建于1994年10月 W3C 由 Tim Berners-Lee 创建 W3C 是 ...
- Superset 稀奇古怪的bug
1.filterbox 及 native filter 等组件里面,日期筛选器下拉框,显示的不是日期格式,而是时间戳格式,如: 解决方法: 修改superset\utils\core.py 里面的js ...
- SM4代码实现
算法过程 更多的原理介绍参考:SM4原理介绍 代码实现 S盒实现 #include <stdio.h> /* SM4-S盒实现: 由三个复合函数组成,S(x)=L(I(L(x))),其中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