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定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

TC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 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SOCKET SocketListen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IPPROTO_TCP)

  1. 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et();*可选
  2. 绑定IP地址、端口等想你想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SOCKET_ERROR=

bind(SocketListen,(const sockaddr*)&addr,sizef(addr))

  1. 开启监听,用函数listen(); SOCKET_ERROR==listen(SocketListen,2)
  2. 接收客户端上来的连接,用函数accept();SOCKET SocketWaiter = accept(SocketListen,_Out_ struct sockaddr*addr _Inout_ int*addrlen);
  3. 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4. 关闭网络连接;closesocket(SocktListen);closesocket(SocketWaiter);
  5. 关闭监听;

SOCK_STREAM这种的特点是面向连接的,即每次收发数据之前必须通过connect建立连接,而SOCK_DGRAM这种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的网络通讯,它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

TC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连接服务器,用函数connec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UDP:

定义: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与之对应的UDP编程步骤要简单许多,分别如下:

  1. 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 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可选
  3. 绑定IP地址、端口的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 循环接受数据,用函数recvfrom();
  5. 关闭网络连接

UD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 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 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可选
  3. 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可选
  4. 设置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 发送数据,用函数sendto();
  6. 关闭网络连接;

区别:

  1. 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码建立连接);

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距,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

TCP通过校验和重传控制,序号标识,滑动窗口,确认应答实现可靠传输。如丢包时的重发控制,还可以对次序乱掉 的分包进行顺序控制。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

TC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多

  1. UDP是无连接的,及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比TCP高,使用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的通信或广播通信

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UD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少

-----------------------------------------------------------------------------------------------------------------------------------------

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
SYN-ACK 重传次数: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我们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1] 

什么是TCP,什么是UDP,它们两者的区别? 三次握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 TCP流和UDP数据报之间的区别

    TCP流和UDP数据报之间的区别 1.TCP本身是面向连接的协议,S和C之间要使用TCP,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就在该连接上流动,可以是双向的,没有边界.所以叫数据流 ,占系统资源多 2.UDP不是面向 ...

  2. 【Linux网络基础】TCP/IP协议簇的详细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断开,11种状态)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 ...

  3. 计算机网络:TCP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为什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对于网上的两种说法我的思考】

    网上关于这个问题吵得很凶,但是仔细看过之后我更偏向认为两种说的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 TCP 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 如上图所示: 解释一下里面的英文: 里面起到作用的一些标志位就是TCP报文首部里的 ...

  4. TCP ,UDP概念和TCP三次握手连接 的知识点总结

    OSI 计算机网络7层模型 TCP/IP四层网络模型 传输层提供应用间的逻辑通信(端到端),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传输层提供的是可靠服务. TCP 中常说的握手指的是:连接的定义和连接的建立 ...

  5. TCP和UDP的优缺点及区别

    1.TCP是什么?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的优点: 可靠,稳定 TCP的可靠体 ...

  6. TCP协议,UDP,以及TCP通信服务器的文件传输

    TCP通信过程 下图是一次TCP通讯的时序图.TCP连接建立断开.包含大家熟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端响应请求,然后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两条 ...

  7. TCP与UDP各自优缺点与区别

    TCP的优点: 可靠,稳定 TCP的可靠体现在TCP在传递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而且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机制,在数据传完后,还会断开连接用来节约系统资源. TCP的缺 ...

  8. 从wiresharp看tcp三次握手

    我们知道,传输层是OSI模型中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分层,目前仅有TCP和UDP两种协议可用.TCP为了进行传输控制,引入了三次握手机制,以确保通信连接的建立.道理很简单,我们跟别人打电话聊天时,对方拿起 ...

  9. 浅析TCP三次握手及四次挥手

    1. 三次握手 1. TCP为什么相较于UDP是可靠连接? 可靠连接是指,待通信的两个实体,能够满足通信数据包的有序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对于UDP来说, 它的连接过程不需要握手,忽略丢失的数据包,并 ...

  10.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TCP 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70.TCP协议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70.1.TCP报文结构   1.源端口号:表示发送端端口号,字段长为16位.  2.目标端口号:表示接收端口号,字段长为16位.  3.序列号:表示发送数据的位置 ...

随机推荐

  1. 前端-HTML标签

    1.<p></p>段落标签 <p>别在最该拼搏的年纪选择稳定,世界上最大的不变是改变,只有每天进步,才能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p> 2.</b& ...

  2. Python运行时报错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exceptions‘

    踩的坑: 搜教程,很多文章都推荐使用:pip install python_docx‑0.8.10‑py2.py3‑none‑any.whl 但是依旧报错. 成功的示范: 使用命令:pip3 inst ...

  3. java03类与对象相关问题

    1.使用类的静态字段和构造函数,可以跟踪某个类所创建对象的个数.请写一个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他查询"你已经创建了几个对象" 1 package 第四五周; 2 3 public ...

  4. 学习总结 NCRE二级和三级

    NCRE二级C语言 证书 考试感想 2016年考的认证,5年过去了,"光阴荏苒真容易".趁着心有余力有余的时候,把一些个人的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后来人能平稳前行. Windows ...

  5. Linux虚拟机与主机网络连接配置与文件传输

    网络配置 对于VMware虚拟机 1. 设置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如下(NAT为默认配置,这里采用这一配置) 2. 主机中配置本地连接-属性-共享-勾选红框配置项,如下:     3.重启虚拟机. ...

  6. PGSQL基础语句汇总

    一.pgsql里面的数据类型不再介绍:https://www.runoob.com/postgresql/postgresql-data-type.html 二.常用基本语句 2.1.CREATE D ...

  7. C++第四十八篇 -- 字符串分离方法

    举例:Test_Bluetooth.exe -param_split Test_Bluetooth.cpp #include "pch.h" #include <iostre ...

  8. 关于XP系统因以下文件的损坏或丢失,WINDOWS无法启动:\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的解决思路实践

    故事背景:在合肥项目中,现场一台使用超过6年的工控机,在近段时间内出现上述标题中出现的系统文件丢失问题 ,该问题重启复现,无法通过传统进入安全模式或者最后一次正确配置等方式进行修复,只能通过将repa ...

  9. SaltStack 命令注入漏洞(CVE-2020-16846)

    SaltStack 是基于 Python 开发的一套C/S架构配置管理工具.2020年11月SaltStack官方披露了CVE-2020-16846和CVE-2020-25592两个漏洞,其中CVE- ...

  10. 利用 cgroup 的 cpuset 控制器限制进程的 CPU 使用

    最近在做一些性能测试的事情,首要前提是控制住 CPU 的使用量.最直观的方法无疑是安装 Docker,在每个配置了参数的容器里运行基准程序. 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在只限制 CPU 的需求下,直接用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