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传输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三次握手
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3个包以确认连接建立成功。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执行connect来触发。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SYN攻击: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Server发送SYN-ACK之后,收到Client的ACK之前的TCP连接称为半连接(half-open connect),此时Server处于SYN_RCVD状态,当收到ACK后,Server转入ESTABLISHED状态。SYN攻击就是Client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并向Server不断地发送SYN包,Server回复确认包,并等待Client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因此,Server需要不断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导致正常的SYN请求因为队列满而被丢弃,从而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SYN攻击时一种典型的DDOS攻击,检测SYN攻击的方式非常简单,即当Server上有大量半连接状态且源IP地址是随机的,则可以断定遭到SYN攻击了,使用如下命令可以让之现行:
#netstat -nap | grep SYN_RECV
Q :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两次不可以吗?
A : 试想一下, A第一次发送请求连接, 但是在网络某节点滞留了, A超时重传, 然后这一次一切正常, A跟B就愉快地进行数据传输了. 等到连接释放了以后, 那个迷失了的连接请求突然到了B那, 如果是两次握手的话, B发送确认, 它们就算是建立起了连接了. 事实上A并不会理会这个确认, 因为我压根没有要传数据啊. 但是B却傻傻地以为有数据要来, 苦苦等待. 结果就是造成资源的浪费.
更加接地气的解释就是 : A打电话给B
第一次握手 : 你好, 我是A, 你能听到我说话吗第二次握手 : 听到了, 我是B, 你能听到我说话吗第三次握手 : 听到了, 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三次握手其实就是为了检测双方的发送和接收能力是否正常, 你说呢?
四次挥手
指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连接的断开。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或服务端任一方执行close来触发, 由于TCP连接时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要单独进行关闭,这一原则是当一方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发送一个FIN(finish)来终止这一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是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了,即不会再收到数据了,但是在这个TCP连接上仍然能够发送数据,直到这一方向也发送了FIN。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则执行被动关闭。实际中还会有出现同时发起主动关闭的情况
Q :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而不是两次, 三次?
A :
首先, 由于TCP的全双工通信, 双方都能作为数据发送方. A想要关闭连接, 必须要等数据都发送完毕, 才发送FIN给B. (此时A处于半关闭状态)
然后, B发送确认ACK, 并且B此时如果要发送数据, 就发送(例如做一些释放前的处理)
再者, B发送完数据之后, 发送FIN给A. (此时B处于半关闭状态)
然后, A发送ACK, 进入TIME-WAIT状态
最后, 经过2MSL时间后没有收到B传来的报文, 则确定B收到了ACK了. (此时A, B才算是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PS : 仔细分析以上步骤就知道为什么不能少于四次挥手了.
Q : 为什么要等待2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时间, 才从TIME_WAIT到CLOSED?
A : 在Client发送出最后的ACK回复,但该ACK可能丢失。Server如果没有收到ACK,将不断重复发送FIN片段。所以Client不能立即关闭,它必须确认Server接收到了该ACK。Client会在发送出ACK之后进入到TIME_WAIT状态。Client会设置一个计时器,等待2MSL的时间。如果在该时间内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会重发ACK并再次等待2MSL。MSL指一个片段在网络中最大的存活时间,2MSL就是一个发送和一个回复所需的最大时间。如果直到2MSL,Client都没有再次收到FIN,那么Client推断ACK已经被成功接收,则结束TCP连接。
更加接地气的解释 :
第一次挥手 : A告诉B, 我没数据发了, 准备关闭连接了, 你要发送数据吗第二次挥手 : B发送最后的数据第三次挥手 : B告诉A, 我也要关闭连接了第四次挥手 : A告诉B你可以关闭了, 我这边也关闭了
TCP传输协议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传输协议使用
TCP传输协议,也称之为套接字连接,比较安全,三次握手!,必须确保对方计算机存在,才能连接,而且是长时间连接. 缺点是传输速度有点慢. 你用 socket 去连接 ServiceSocaket 服务器 ...
- TCP传输协议中如何解决丢包问题
TCP在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可靠的传输,必然会有丢包.TCP是一个“流”协议,一个详细的包将会被TCP拆分为好几个包上传,也是将会把小的封裝成大的上传,这就是说TCP粘包和拆包难题. 但是许多人有不同的 ...
- Python 基于 TCP 传输协议的网络通信实现
1.基础概念 什么是网络编程? 指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实现不在同一物理位置中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如果要保证数据通信顺利完成,则需要先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1.1 协议 不同计算机内的进程之间进行数据 ...
- Unity C# 自定义TCP传输协议以及封包拆包、解决粘包问题
本文只是初步实现了一个简单的TCP自定协议,更为复杂的协议可以根据这种方式去扩展. TCP协议,通俗一点的讲,它是一种基于socket传输的由发送方和接收方事先协商好的一种消息包组成结构,主要由消息头 ...
- java中TCP传输协议
class Tcp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创建client的socket服务,指定目的 ...
- TCP传输协议如何进行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这种现象跟公路网中 ...
- 门面模式的典型应用 Socket 和 Http(post,get)、TCP/IP 协议的关系总结
门面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Socket 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 连接使用的 ...
- TCP/IP 协议介绍
转自http://blog.jobbole.com/104886/ 一.TCP/IP 协议介绍 在介绍 HTTP 协议之前,先简单说一下TCP/IP协议的相关内容.TCP/IP协议是分层的,从底层至应 ...
- 15、TCP/IP协议
15.TCP/IP协议 几台孤立计算机系统组在一起形成网络,几个孤立网络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网络,即互连网.一个互连网就是一组通过相同协议族互连在一起的网络. 互联网的目的之一是在应用程 ...
随机推荐
- python文件逐行读取四种方法
下面是四种Python逐行读取文件内容的方法, 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以下代码在python3中测试通过, python2中运行部分代码已注释,稍加修改即可. 方法一:readline函 ...
- linux-shell系列8 netstat用法
1 查看TCP连接状态 netstat -n|awk '{print $6}'|sort|uniq -c|sort -rn netstat -n|awk '/^tcp/ {++S[$NF]};END{ ...
- LOJ #6270. 数据结构板子题 (离线+树状数组)
题意 有 \(n\) 个区间,第 \(i\) 个区间是 \([l_i,r_i]\) ,它的长度是 \(r_i-l_i\) . 有 \(q\) 个询问,每个询问给定 \(L,R,K\) ,询问被 \([ ...
- SharePoint 2013 首页修改
最近客户要求统一首页的风格,所以对各网站的首页进行了统一的修改. 1. 左边导航菜单修改: 修改的地方: Site Settings –> Look and feel –> Navigat ...
- 启用SharePoint 的 web application下面所有站点“备用语言”
clear $PSSnapin = Add-PsSnapin Microsoft.SharePoint.PowerShell -ErrorAction SilentlyContinue | Out-N ...
- suoi63 树与路径 (倍增lca)
发现对于某一个点它向上发的一条边,它被经过的次数就是这个点子树数量*不是它子树的数量 那就维护一个前缀和,然后每次拿两个端点和它们的lca的值加一加减一减,再乘上加上的值,就是这次修改后答案的增量 ( ...
- volatile的实现原理与应用
Java代码在编译后会变成Java字节码,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加载到JVM里,JVM执行字节码,最终需要转化为汇编指令在CPU上执行,Java中所使用的并发机制依赖于JVM的实现和CPU的指令. vola ...
- WCF快速搭建Demo
WCF快速搭建Demo ps:本Demo只是演示如何快速建立WCF 1.首先完成IBLL.BLL.Model层的搭建,由于数据访问层不是重点,WCF搭建才是主要内容,所以本Demo略去数据访问层. 新 ...
- strace命令,read,write
strace + 运行的程序,可以查看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调用的系统函数 read.write函数常常被称为Unbuffered I/O.指的是无用户及缓冲区.但不保证不使用内核缓冲区.
- 求n(n>=2)以内的质数/判断一个数是否质数——方法+细节优化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判断i是否质数,需要判断i能否被(long)sqrt(i)以内的数整除 //若i能被其中一个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