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化设计的发展历史

  在计算机的早期发展中,软件开发没有可以遵循的系统方法,往往只有源代码而没有软件说明书等文档,因此这段时期的软件通用性时很有限的。后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软件开始被广泛使用,软件开发依然没有规范化,而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使得程序维护难度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认真思考后形成了新的程序开发要求:即程序除了拥有良好的性能和正常的功能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的可拓展性,并易于后期的维护。1968年北约软件工程大会上提出来软件工程的概念。之后普遍开始关注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在这期间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文档规范,这些规范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软件开发之中的规格化设计。

  规格化设计作为一种契约化编程手段,它要求开发者使用抽象和规格的方法设计程序,保证了程序的易维护性、高效性以及可拓展性,对于大型的软件开发大有裨益,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作业BUG分析

  三次作业都没有被报规格bug。

五个不好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写法以及改进

  1 五个不好的前置条件写法以及改进:

    a)前置条件考虑不充分,未对allTaxi数组内元素加以限制。

Input(Queue reqs,TaxiGUI gui,Map map,Taxi[]allTaxi){
/**
* @REQUIRES:
* reqs!=null;
* gui!=null;
* map!=null;
* allTaxi!=null;

    改进写法:

Input(Queue reqs,TaxiGUI gui,Map map,Taxi[]allTaxi){
/**
* @REQUIRES:
* reqs!=null;
* gui!=null;
* map!=null;
* allTaxi!=null;
* (\all int i;0<=i<=99;allTaxi[i]!=null);

    b)使用自然语言。

public void openFile(String name) {
/**
* @REQUIRES:文件存在

    改进写法:

public void openFile(String name) {
/**
* @REQUIRES:FILE(name).exists==true;

    c)未对参数取值范围加以限制。

synchronized void setStatus(int status) {
/**
* @REQUIRES:status!=null;

    改进写法:

synchronized void setStatus(int status) {
/**
* @REQUIRES:status!=null;
* status==0||status==1||status==2||status==3;

    d)未考虑数组为null的情况。

synchronized Request removeFirst() {
/**
* @REQUIRES:None;

    改进写法:

synchronized Request removeF() {
/**
* @REQUIRES:this.reqQueue!=null;

    e)冗余的前置条件(方法内对文件路径不存在的情况作了相应的处理,因此不必再前置条件中加以限制)。

public void mapLoader(String fileName) {
/**
* @REQUIRES:File(fileName).exist;

    改进写法:

public void loading(String fileName) {
/**
* @REQUIRES:None;

  2 五个不好的后置条件写法以及改进:

    a)使用自然语言。

public static void fileWriter(String file,String str){
/**
* @REQUIRES:
* file!=null;
* File(file).exist;
* @MODIFIED: File(file);
* @EFFECTS: write str to end of File(file);
*/

    改进写法:

public static void fileIn(String fileName,String str){//写字符串str写到文件File(fileName)中
/**
* @REQUIRES:
* File(fileName).exist==true;
* @MODIFIED: File(fileName);
* @EFFECTS: File(fileName)!=\old(File(fileName));
*/

    b)后置条件为布尔表达式,不应用‘=’。

 public boolean getArrived(){
/**
* @REQUIRES:None;
* @MODIFIES:None;
* @EFFECTS:\result=this.arrived;
*/

    改进写法:

 public boolean getArrived(){
/**
* @REQUIRES:None;
* @MODIFIES:None;
* @EFFECTS:\result==this.arrived;
*/

    c)后置条件表述不清晰。

void setReachable() {
/**
* @REQUIRES:
* map!=null;
* @MODIFIES:
* \this.reachable;
* @EFFECTS:
* (\all point p;point q.reaches(q)||p.reaches(q);reachable[p.x][p.y].contains(q);
*/

    改进写法:

void setReachable() {
/**
* @REQUIRES:
* map!=null;
* @MODIFIES:
* \this.reachable;
* @EFFECTS:
* (\all point p,q;q.reaches(q)==true&&p.reaches(q)==true;reachable[p.x][p.y].contains(q)==true
*                                      &&reachable[q.x][q.y].contains(p)==true;
*/

    d)使用自然语言。

String SPFA(point src,point des,Vector<point>[][] reachable) {       
     /**
* @REQUIRES:src!=null&&src.inMap==true;
* des!=null&&des.inMap==true;
* @MODIFIES: None;
* @EFFECTS:\result==String(shortest path from src to des);
*/

    改进写法:

String SPFA(point src,point des,Vector<point>[][] reachable) {
/**
* @REQUIRES:src!=null&&src.inMap;
* des!=null&&des.inMap;
* @MODIFIES: None;
* @EFFECTS:\result!=null&&\result.length()>=0;
*/

    e)未书写exception_behavior。

    

void initMap(String name,TaxiGUI gui) {
/**
* @REQUIRES:
* name!=null;
* gui!=null;
* File(filename).exist;
* @MODIFIES:
* \this.map;
* \this.numMap;
* @EFFECTS:
* \all int i;0<=i<80;this.map[i]==readLine(name);
* !MapReadSucceed==>output error information
*/

    改进写法:

void initMap(String name,TaxiGUI gui) {
/**
* @REQUIRES:
* name!=null;
* gui!=null;
* File(filename).exist;
* @MODIFIES:
* \this.map;
* @EFFECTS:normal_behavior
* \all int i;0<=i<80;this.map[i]==readLine(name);
* !MapReadSucceed==>exceptional_behavior (WrongFormatException);
    */

聚焦关系

  由于部分规格是在代码实现后才书写的,所以在我的这三次作业中,功能bug和规格bug没有聚集关系。

心得体会

  在书写规格前,我会先思考方法需要实现的功能,之后再分析方法调用时默认满足的条件、用户能够感觉到的数据修改以及执行后系统满足的状态,最后将这些信息体现在规格中。

  良好的规格给我们阅读代码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使得bug的定位以及后期的代码重构不那么复杂。在写规格的过程中,能够理清思路,减少了因为逻辑错乱而产生的bug,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几次作业中我写出的代码规格依然存在表意不明,逻辑不清等问题,所以在以后的代码书写中,我还应该对代码的规格书写多加练习。

OO第三次博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UAA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1. 规格化设计的发展 我认为,规格化设计主要源自于软件设计的两次危机.第一次是由于大量存在的goto语句,让当时被广泛应用的面向过程式的编程语言臃肿不堪,在逻辑性上与工程规模上鱼 ...

  2.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OO第三次博客作业——规格 一.调研结果: 规格的历史: 引自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bba010001x9.html 传统科学的特点是发现世 ...

  3. OO第三次博客作业---透过代码看设计

    不得不说的JSF 经过前几次作业的煎熬.出租车的代码量不断地增多.而出租车问题在不断的完善,这也就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初出租车程序的设计问题,如果一开始设计的就有问题的话,那么在后来的过程中就会遇 ...

  4. 渡过OO的死劫,了解规格的意义——OO第三次博客总结

    当熬过了一次次黑暗,迎接我们的却是被扣的惨不忍睹的JSF ┭┮﹏┭┮ 一.总结调研 规格的历史 传统科学的特点是发现世界,而软件的特点是构造世界.软件的最底层就是0,1,两个离散的值.程序设计语言的三 ...

  5. 2019年北航OO第三次博客总结

    一.JML语言理论基础及其工具链 1. JML语言理论基础 JML是用于对Java程序进行规格化设计的一种表示语言,是一种行为接口规格语言(Behavior Interface Specificati ...

  6. OO第三次博客作业

    一.规格化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程序设计都是面向机器,从一开始使用的机器语言,到后面的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编写困难也容易出错.随着需求的发展,程序的编写从面向机器走向面向过程,但由于goto语句 ...

  7. OO第三次博客总结

    一. 规格发展历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形式规格说明语言和软件开发方法.在形式规格说明领域一些最主要的发展过程列举如下: 1969-1972 C.A.R Hoare撰写了&quo ...

  8. OO 第三次博客总结

    调研规格化设计 1950年代,第一次分离,主程序和子程序的分离程序结构模型是树状模型,子程序可先于主程序编写.通过使用库函数来简化编程,实现最初的代码重用.产生基本的软件开发过程:分析—设计—编码—测 ...

  9. oo第三单元博客作业

    JML语言理论基础 Java建模语言(Java Modeling Language,JML)是一种进行详细设计的符号语言,他鼓励你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Java的类和方法.JML是一种行为接口规格语言 ...

随机推荐

  1. leftBarButtonItem 的颜色

    修改系统:leftBarButtonItem, rightBarButtonItem 的颜色 在你需要修改的页面,ViewDidload()方法里面贴上下面代码 self.navigationCont ...

  2. C#中简单操作SQLserver数据库(ADO.NET的简单应用)

    本篇文章以 ADO.NET 访问SQL SERVER 数据库为例, 其中需用System.Data.SqlClient;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写法为:server=数据源(服务器名称);uid=用户名;p ...

  3. 如何在Linux上设置SSH密码以进行无密码登录(转)

    ssh(secure shell)广泛用于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当我们使用ssh登录到远程系统时,它会提示输入密码,然后只允许我们登录到服务器.有时我们需要配置应用程序或脚本(主要是shell脚本 ...

  4. 西门子SCL读写DB数据

    数据块间接寻址方式,仅供参考. STATUS_1:= DB11.DW[COUNTER]; //字节间接寻址STATUS_2:= DB12.DX[WNO, BITNO]; //位间接寻址,用户改变WNO ...

  5. linux三剑客之grep

    linux基础三剑客之grep 1.grep命令 基本介绍 grep命令是文本本过滤工具,是基于一个模式匹配文件的每一行,grep分类:egrep个fgrep. grep英文名:Global  sea ...

  6. JVM垃圾收集器-Serial Old收集器,Parallel Old收集器

    Serial Old收集器 Serial Old收集器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它是一个单线程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算法.这个收集器的主要意义也是被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使用.在ser ...

  7. vlookup使用

    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excel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vlookup,摸索之后,总结如下:

  8. Javascript 4.4

    childNodes属性:可以从给定文档的节点树里把任何一个元素的所有子元素检索出来 返回的值是一个数组,此数组包含给定元素节点的全体子元素:element.childNodes nodeType属性 ...

  9. 学习笔记CB007:分词、命名实体识别、词性标注、句法分析树

    中文分词把文本切分成词语,还可以反过来,把该拼一起的词再拼到一起,找到命名实体. 概率图模型条件随机场适用观测值条件下决定随机变量有有限个取值情况.给定观察序列X,某个特定标记序列Y概率,指数函数 e ...

  10. 网络操作基础(one)

    P12 一.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二.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三.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四.在网络操作系统中主要可提供哪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