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门(12)dict

Python内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举个例子,假设要根据同学的名字查找对应的成绩,如果用list实现,需要两个list: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scores = [95, 75, 85]

给定一个名字,要查找对应的成绩,就先要在names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再从scores取出对应的成绩,list越长,耗时越长。

如果用dict实现,只需要一个“名字”-“成绩”的对照表,直接根据名字查找成绩,无论这个表有多大,查找速度都不会变慢。用Python写一个dict如下:

>>>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为什么dict查找速度这么快?因为dict的实现原理和查字典是一样的。假设字典包含了1万个汉字,我们要查某一个字,一个办法是把字典从第一页往后翻,直到找到我们想要的字为止,这种方法就是在list中查找元素的方法,list越大,查找越慢。

第二种方法是先在字典的索引表里(比如部首表)查这个字对应的页码,然后直接翻到该页,找到这个字,无论找哪个字,这种查找速度都非常快,不会随着字典大小的增加而变慢。

dict就是第二种实现方式,给定一个名字,比如'Michael',dict在内部就可以直接计算出Michael对应的存放成绩的“页码”,也就是95这个数字存放的内存地址,直接取出来,所以速度非常快。

你可以猜到,这种key-value存储方式,在放进去的时候,必须根据key算出value的存放位置,这样,取的时候才能根据key直接拿到value。

把数据放入dict的方法,除了初始化时指定外,还可以通过key放入:

>>> d['Adam'] = 67
>>> d['Adam']
67

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所以,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

>>> d['Jack'] = 90
>>> d['Jack']
90
>>> d['Jack'] = 88
>>> d['Jack']
88

如果key不存在,dict就会报错:

>>> d['Thoma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KeyError: 'Thomas'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
>>> d.get('Thomas', -1)
-1

注意:返回None的时候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不显示结果。

要删除一个key,用pop(key)方法,对应的value也会从dict中删除:

>>> d.pop('Bob')
75
>>> d
{'Michael': 95, 'Tracy': 85}

请务必注意,dict内部存放的顺序和key放入的顺序是没有关系的。

和list比较,dict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不会随着key的增加而增加;
  2. 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内存浪费多。

而list相反:

  1. 查找和插入的时间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2. 占用空间小,浪费内存很少。

所以,dict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的一种方法。

dict可以用在需要高速查找的很多地方,在Python代码中几乎无处不在,正确使用dict非常重要,需要牢记的第一条就是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这是因为dict根据key来计算value的存储位置,如果每次计算相同的key得出的结果不同,那dict内部就完全混乱了。这个通过key计算位置的算法称为哈希算法(Hash)。

要保证hash的正确性,作为key的对象就不能变。在Python中,字符串、整数等都是不可变的,因此,可以放心地作为key。而list是可变的,就不能作为key:

>>> key = [1, 2, 3]
>>> d[key] = 'a lis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set

set和dict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list作为输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set([1, 2, 3])

注意,传入的参数[1, 2, 3]是一个list,而显示的set([1, 2, 3])只是告诉你这个set内部有1,2,3这3个元素,显示的[]不表示这是一个list。

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

>>> s = set([1, 1, 2, 2, 3, 3])
>>> s
set([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复添加,但不会有效果:

>>> s.add(4)
>>> s
set([1, 2, 3, 4])
>>> s.add(4)
>>> s
set([1, 2, 3, 4])

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 s.remove(4)
>>> s
set([1, 2, 3])

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set([2, 3])
>>> s1 | s2
set([1, 2, 3, 4])

set和dict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没有存储对应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样,所以,同样不可以放入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也就无法保证set内部“不会有重复元素”。试试把list放入set,看看是否会报错。

再议不可变对象

上面我们讲了,str是不变对象,而list是可变对象。

对于可变对象,比如list,对list进行操作,list内部的内容是会变化的,比如:

>>> a = ['c', 'b', 'a']
>>> a.sort()
>>> a
['a', 'b', 'c']

而对于不可变对象,比如str,对str进行操作呢:

>>> a = 'abc'
>>> a.replace('a', 'A')
'Abc'
>>> a
'abc'

虽然字符串有个replace()方法,也确实变出了'Abc',但变量a最后仍是'abc',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先把代码改成下面这样:

>>> a = 'abc'
>>> b = a.replace('a', 'A')
>>> b
'Abc'
>>> a
'abc'

要始终牢记的是,a是变量,而'abc'才是字符串对象!有些时候,我们经常说,对象a的内容是'abc',但其实是指,a本身是一个变量,它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才是'abc'

当我们调用a.replace('a', 'A')时,实际上调用方法replace是作用在字符串对象'abc'上的,而这个方法虽然名字叫replace,但却没有改变字符串'abc'的内容。相反,replace方法创建了一个新字符串'Abc'并返回,如果我们用变量b指向该新字符串,就容易理解了,变量a仍指向原有的字符串'abc',但变量b却指向新字符串'Abc'了:

所以,对于不变对象来说,调用对象自身的任意方法,也不会改变该对象自身的内容。相反,这些方法会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这样,就保证了不可变对象本身永远是不可变的。

小结

使用key-value存储结构的dict在Python中非常有用,选择不可变对象作为key很重要,最常用的key是字符串。

tuple虽然是不变对象,但试试把(1, 2, 3)(1, [2, 3])放入dict或set中,并解释结果。

python入门(12)dic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入门12 列表list

    列表使用率较高,方法也多. 列表的定义 #coding:utf-8 #/usr/bin/python """ 2018-11-10 dinghanhua 列表 " ...

  2. Python入门篇-封装与解构和高级数据类型集合(set)和字典(dict)

    Python入门篇-封装与解构和高级数据类型集合(set)和字典(dict)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封装和结构 #!/usr/bin/env pytho ...

  3. Python入门基础之条件判断、循环、dict和set

    Python之if语句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可以用if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 'your age is ...

  4. 大爽Python入门教程 1-2 数与字符串

    大爽Python入门公开课教案 点击查看教程总目录 1 整数与浮点数 整数大家都知道,比如1, 2, 10, 123, 都是整数int. 浮点数是什么呢? 上一节的除法运算,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其结 ...

  5. python入门基础

    Python 入门 变量 什么是变量?变量就是变化的量,核心是"变"和"量"两个字,变就是变化,量就是衡量状态. 为什么需要变量?程序执行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状态的 ...

  6. Python入门介绍

    Python入门介绍(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Python简介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为了在阿姆斯特丹 ...

  7. Python入门语法

    Python入门语法 动态变量 a=3  整数 a='abc'   a="abc"    字符串 a=3.0       小数 a=true  a=false   布尔型 a=3  ...

  8. python入门篇之介绍和流程控制(一)

    Python入门 一.第一句python代码 很多语言的第一句python代码都是以“你好,世界”开始的,那么我们的python也是如此. 在 /home/dev/ 目录下创建 hello.py 文件 ...

  9. Python入门篇-函数、参数及参数解构

    Python入门篇-函数.参数及参数解构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函数概述 1>.函数的作用即分类 函数 数学定义:y=f(x) ,y是x的函数,x ...

随机推荐

  1. 关于 promise 吃到错误的理解

    关于 promise 吃到错误的理解 下面的内容需要对浏览器原生支持的 promise 的基本用法有了解,如果你还不知道 promise 和 promise 的 catch 方法,你可能需要先在 这里 ...

  2. 自创最精简的python装饰器

    个人心血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uthor:headsen  chen date:2018-03-21  10:37:52 代码: 代码解析过程:1,def ...

  3. delphi XE Datasnap SERVER 在windows 7 下为服务添加描述信息

    网上对服务添加描述信息的,多数是用注册表的方式,而注册表的方式,我在win7 下测试,不知为什么,总是不行,把执行的CMD以管理员模式开启,还是没加进去. 于是在网上查到下面的代码,保存供叁考,原文博 ...

  4. 一个类似抖音 APP 拍摄按钮效果的控件

    TouchButton 一个类似抖音 APP 拍摄按钮效果的控件 效果图预览 用法 <net.angrycode.library.TouchButton android:id="@+i ...

  5. python 装饰器 一篇就能讲清楚

    装饰器一直是我们学习python难以理解并且纠结的问题,想要弄明白装饰器,必须理解一下函数式编程概念,并且对python中函数调用语法中的特性有所了解,使用装饰器非常简单,但是写装饰器却很复杂.为了讲 ...

  6. java 常用正则表达式总结

    邮政编码: ^[1-9]\d{5}$ QQ号码: ^[1-9]\d{4,10}$ 或者:[1-9][0-9]{4,11} 邮箱: ^[a-zA-Z_]{1,}[0-9]{0,}@(([a-zA-z0- ...

  7. Acer Aspire E1 471G 加装SSD+机械盘后无法启动的问题

    老笔记本 Acer Aspire E1 471G 加装了一块 SSD 作为系统盘(win10),原机械盘格式化后,装在光驱托架上作为数据盘. 可能会出现: 系统无法启动,显示找不到启动设备,并且在F2 ...

  8. 总结linux路由技术

    Linux系统的route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要实现两个不同的网段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连接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 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为了解决 ...

  9. EF Core利用Transaction对数据进行回滚保护

    What?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EF Core中的Transaction Transaction允许以原子方式处理多个数据库操作,如果事务已提交,则所有操作都应用于数据库,如果事务回滚,则没有任何操作应 ...

  10. 第七周PTA作业

    第一题: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 ){ sum=sum+i; i++; } printf("sum = %d\n",s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