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连接断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TCP协议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负责着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在TCP连接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三次握手的过程和原理。然而,连接的建立只是TCP协议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连接的断开过程。本文将重点探讨TCP连接的断开过程,包括四次挥手的过程和状态变迁,以及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和为什么需要TIME_WAIT状态。通过深入理解TCP连接断开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

TCP 四次挥手过程和状态变迁

TCP断开连接需要通过四次挥手的方式。双方都有能力主动断开连接,一旦断开连接,主机中的各种「资源」将被释放。那么我们将详细讲解下TCP四次挥手的原理及过程!

  • 当客户端打算关闭连接时,它会发送一个TCP首部中FIN标志位被置为1的报文,即FIN报文。随后,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 当服务端收到该报文后,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ACK应答报文,并进入CLOSED_WAIT状态。
  •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的ACK应答报文后,进入FIN_WAIT_2状态。
  • 服务端等待处理完数据后,也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报文,然后进入LAST_ACK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FIN报文后,会回复一个ACK应答报文,并进入TIME_WAIT状态。
  • 一旦服务端收到了ACK应答报文,就进入CLOSE状态,这样服务端就完成了连接的关闭。
  • 客户端经过2MSL一段时间后,自动进入CLOSE状态,这样客户端也完成了连接的关闭。

在TCP连接的断开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方向都需要发送一个FIN报文和接收一个ACK报文,因此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四次挥手。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主动发起关闭连接的一方,才会进入TIME_WAIT状态。这是因为在关闭连接后,客户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两倍的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也即2MSL)来确保服务端收到了自己的ACK应答报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经关闭的连接上出现延迟的报文段,确保连接的可靠关闭。而服务端则不需要等待这段时间,因此没有TIME_WAIT状态。

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

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挥手需要四次,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双方发出FIN包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需要四次挥手了。

在关闭连接时,当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FIN时,这仅仅表示客户端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它仍然可以接收数据。

当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FIN报文时,它首先会回复一个ACK应答报文。然而,服务端可能还有数据需要处理和发送,所以它会等待直到它不再发送数据时,才会发送FIN报文给客户端,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服务端通常需要等待完成数据的发送和处理,所以服务端的ACK和FIN通常会分开发送,这就导致了比三次握手多了一次挥手的过程。

为什么 TIME_WAIT 等待的时间是 2MSL?

MSL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即报文的最大生存时间,它表示报文在网络中存在的最长时间。超过此时间,报文将被丢弃。因为TCP协议是基于IP协议的,IP头部有一个TTL字段,它表示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大路由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就减1。当TTL值为0时,数据报将被丢弃,并且发送ICMP报文通知源主机。

MSL和TTL的区别在于单位。MSL的单位是时间,而TTL是经过的路由跳数。因此,为了确保报文已经自然消亡,MSL应该大于或等于TTL消耗为0的时间。

TIME_WAIT等待2倍MSL的合理解释是:网络中可能存在来自发送方的数据包。当这些数据包被接收方处理后,它会向对方发送响应,因此往返需要等待2倍的时间。就是确保最后一个ACK被服务端接收到了,如果没有接收到也要给足时间让服务器端的第三次挥手的FIN重新传过来。

举个例子,如果被动关闭方没有收到断开连接的最后一个ACK报文,就会触发超时重发FIN报文。另一方收到FIN报文后,会重发ACK给被动关闭方,这样来回就需要2个MSL的时间。

2MSL时间是从客户端接收到FIN后发送ACK开始计时的。如果在TIME_WAIT时间内,因为客户端的ACK没有传输到服务端,客户端又接收到了服务端重发的FIN报文,那么2MSL时间将重新计时。

在Linux系统中,默认的2MSL时间是60秒,即一个MSL为30秒。Linux系统停留在TIME_WAIT状态的时间是固定的60秒。

在Linux内核代码中,它的定义名为TCP_TIMEWAIT_LEN:

#define TCP_TIMEWAIT_LEN (60*HZ) /* how long to wait to destroy TIME-WAIT
state, about 60 seconds */

如果要修改TIME_WAIT的时间长度,只能修改Linux内核代码中TCP_TIMEWAIT_LEN的值,并重新编译Linux内核。

为什么需要 TIME_WAIT 状态?

TIME_WAIT 状态的存在是为了确保网络连接的可靠关闭。只有主动发起关闭连接的一方(即主动关闭方)才会有 TIME_WAIT 状态。

TIME_WAIT 状态的需求主要有两个原因:

  • 防止具有相同「四元组」的「旧」数据包被收到:在网络通信中,每个 TCP 连接都由源 IP 地址、源端口号、目标 IP 地址和目标端口号这四个元素唯一标识,称为「四元组」。当一方主动关闭连接后,进入 TIME_WAIT 状态,它仍然可以接收到一段时间内来自对方的延迟数据包。这是因为网络中可能存在被延迟传输的数据包,如果没有 TIME_WAIT 状态的存在,这些延迟数据包可能会被错误地传递给新的连接,导致数据混乱。通过保持 TIME_WAIT 状态,可以防止旧的数据包干扰新的连接。
  • 保证「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能被正确关闭:当连接的被动关闭方接收到主动关闭方的 FIN 报文(表示关闭连接),它需要发送一个确认 ACK 报文给主动关闭方,以完成连接的关闭。然而,网络是不可靠的,ACK 报文可能会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如果主动关闭方在收到 ACK 报文之前就关闭连接,被动关闭方将无法正常完成连接的关闭。TIME_WAIT 状态的存在确保了被动关闭方能够接收到最后的 ACK 报文,从而帮助其正常关闭连接。

防止旧连接的数据包

假设TIME-WAIT状态没有适当的等待时间或时间过短,延迟的数据包抵达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例如,服务端在关闭连接之前发送的SEQ = 301报文被网络延迟了。然后,同一端口的TCP连接被复用,并且延迟的SEQ = 301到达了客户端。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有可能正常地接收到这个过期的报文,从而导致数据错乱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设计了一个机制,即经过2MSL的时间,足够让连接中的两个方向上的数据包都被丢弃。这样,原来连接的数据包在网络中自然消失,再出现的数据包一定是由新建立的连接产生的,从而避免了数据错乱等问题的发生。

保证连接正确关闭

TIME-WAIT状态的作用是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最后的ACK报文能够被被动关闭方接收,并帮助其正常关闭。

假设TIME-WAIT没有适当的等待时间或时间过短,断开连接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例如,如果在四次挥手的过程中,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在网络中丢失,并且客户端的TIME-WAIT状态过短或没有设置,则客户端会直接进入CLOSE状态,而服务端则会一直处于LAST-ACK状态。这种情况下,连接无法正常关闭。

另外,当客户端发起建立连接的SYN请求后,如果服务端发送的RST报文给客户端,连接建立的过程将会被终止。

如果TIME-WAIT等待的时间足够长,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

  • 服务端正常接收到四次挥手的最后一个ACK报文,从而正常关闭连接。
  • 服务端没有收到四次挥手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时,会重发FIN关闭连接报文并等待新的ACK报文。

因此,客户端在TIME-WAIT状态等待2MSL时间后,可以确保双方的连接都能够正常关闭。

这里再科普一下有关知识,大多数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都没有提到。为什么第三次挥手的时候会发送ack呢?不是正常就是发送fin就可以了吗?

在TCP协议中,除了初始连接的第一个SYN包,其中ACK字段被设置为0,而其他所有的TCP包都会将ACK字段设置为1。这个ACK字段的作用是用来确认接收方已经成功接收到数据。如果有数据需要发送,TCP协议会在发送数据的同时附带ACK来确认对方的数据。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TCP会进行数据重传。ACK字段是TCP头部必备的,这32个位空着也是空着,那么干脆让除了初始报文段之外的所有报文段的ACK字段都有效。

总结

TCP连接的断开需要通过四次挥手的过程来完成。双方都有能力主动断开连接,并且在断开连接后,各种资源将被释放。四次挥手的过程涉及到双方发送FIN和ACK报文的交互,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连接的正确关闭。其中,主动关闭方会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来确保对方已经接收到最后的ACK报文。TIME_WAIT状态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旧连接的数据包干扰新连接,并确保被动关闭方能够正常关闭连接。挥手需要四次的原因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传输和连接的可靠关闭。TIME_WAIT状态等待2倍MSL的时间是为了确保网络中的数据包都已经消失。

解密TCP连接断开:四次挥手的奥秘和数据传输的安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和TCP连接断开的四次挥手

    1. TCP建立连接的3次握手 2. TCP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 [注意]中断连接端可以是Client端,也可以是Server端. 图3—Client端主动发起关闭连接请求 1. 假设Client端主动 ...

  2. TCP断开连接(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 ACK建立连接之后都为1. 1.A发送释放连接报文段,FIN=1. 2.B收到并回复确认,TCP进入半关闭状态,即此时B能向A发送,但是A无法向B发送数据. 3.当B传输完所有数据之后,发送 ...

  3. TCP释放连接的四次挥手过程

    TCP断开连接的过程:TCP四次挥手. 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现在A和B都处于ESTABLISHED状态.A的应用进程先向TCP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主动关闭TCP连接.A把连接释放报 ...

  4. 为什么建立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为什么断开TCP连接需要四次握手,TIME_WAIT状态的意义

    为什么建立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 原因:为了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延迟的重复数组的问题 例子: 假设client发起连接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在网络中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节点长时间滞留了,导致延迟到达ser ...

  5. 利用tcpdump抓包工具监控TCP连接的三次握手和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在传输数据的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创建一个连接,这个连接由一对插口地址唯一标识,即是在IP报文首部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 ...

  6. 通俗易懂地讲解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和释放连接的四次挥手

    TCP建立连接时,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挥手? 每一次TCP连接都需要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三次握手就发生在连接建立阶段. 在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 ...

  7.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关闭连接)

    TCP数据包格式 顺序号(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TCP目的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顺序号.如果将字节流看作在两个应用程序间的单向流动,则TCP用顺序号对每个 ...

  8. TCP三次握手和断开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 1主机A发送消息请求与主机B连接 2主机B回复消息同意与主机A连接 3主机A确认主机B的同意连接,并建立连接 TCP的四次挥手 1客户端发送FIN到服务器,请求关闭与服务器的连接(意思 ...

  9.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和释放连接的四次挥手

    TCP建立连接时,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 举个打电话的例子: A : 你好我是A,你听得到我在说话吗 B : 听到了,我是B,你听到我在说话吗 A : 嗯,听到了 建立连接,开始聊天! 第一次握手 第 ...

  10. 网络编程---scoket使用,七层协议,三次挥手建连接,四次挥手断连接

    目录 == 网络编程 == 软件开发架构 网络编程 互联网协议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Socket == 网络编程 == 软件开发架构 开发软件 必须要开发一套 客户端与服务端 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作用 ...

随机推荐

  1. JVM源码分析:深入剖析java.c文件中JavaMain方法中InitializeJVM的实现

    经过前文<从JDK源码级深入剖析main方法的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实现JavaMain方法的四个主要步骤: 初始化Java虚拟机 加载主运行类 通过加载的主运行类,获取main方法 ...

  2. Prompt 手册——gpt-best-practices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wanger-sjtu/p/17470388.html 本文是 OpenAI gpt-best-practices 对如何使用GPT的Prom ...

  3. 国产开源流批统一的数据同步工具Chunjun入门实战

    @ 目录 概述 定义 特性 部署 安装 版本对应关系 通用配置详解 整体配置 Content 配置 Setting 配置 Local提交 Standalone提交 Json方式使用 SQL方式使用 M ...

  4. Sentieon实战:NGS肿瘤变异检测流程

    肿瘤基因突变检测是NGS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分析难点主要在于低频变异的准确性.不同于遗传病检测,肿瘤样本类型多样,测序方法和参数复杂,且缺乏对应各种场景的公共标准真集.再加上常用开源软件经常遇到的准确性 ...

  5. 我用numpy实现了VIT,手写vision transformer, 可在树莓派上运行,在hugging face上训练模型保存参数成numpy格式,纯numpy实现

    先复制一点知乎上的内容 按照上面的流程图,一个ViT block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patch embedding:例如输入图片大小为224x224,将图片分为固定大小的patch,patc ...

  6. CF1580C Train Maintenance题解

    我们以 \(\sqrt m\) 为分界点来进行平衡. 设当前在进行第 \(k\) 次操作,询问 \(i\). 对于 \(x_i + y_i \leq \sqrt m\),可以在 \(last_{x_i ...

  7. Django App使用

    App - 基本使用 作用主要用于业务功能模块开发 创建App >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app01 创建成功后默认生成以下文件 默认文件讲解: 1. models ...

  8. [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学习笔记:前言_目录

    下一章:[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学习笔记(一):SpringIOC概述 前言 本笔记用于记录本人(Steven)的SSM框架学习历程,仅用作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 ...

  9. Redis核心技术与实践 02 | 数据结构:快速的Redis有哪些慢操作?

    原文地址: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68262 博客地址:http://njpkhuan.cn/archives/redis-he-xin-j ...

  10. DataGridView 控件分页

    在使用Winform开发桌面应用时,工具箱预先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控件,利用这些基础控件可以开展各类项目的开发.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既有控件无法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或者在开发类似项目时,我们希望将具有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