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on-Find算法详解
今天讲讲 Union-Find 算法,也就是常说的并查集算法,主要是解决图论中「动态连通性」问题的。名词很高端,其实特别好理解,等会解释,另外这个算法的应用都非常有趣。
说起这个 Union-Find,应该算是我的「启蒙算法」了,因为《算法4》的开头就介绍了这款算法,可是把我秀翻了,感觉好精妙啊!后来刷了 LeetCode,并查集相关的算法题目都非常有意思,而且《算法4》给的解法竟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只要加一个微小的修改就可以把时间复杂度降到 O(1)。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动态连通性吧。
一、问题介绍
简单说,动态连通性其实可以抽象成给一幅图连线。比如下面这幅图,总共有 10 个节点,他们互不相连,分别用 0~9 标记:

现在我们的 Union-Find 算法主要需要实现这两个 API:
class UF {
/* 将 p 和 q 连接 */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 判断 p 和 q 是否连通 */
public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 返回图中有多少个连通分量 */
public int count();
}
这里所说的「连通」是一种等价关系,也就是说具有如下三个性质:
1、自反性:节点p和p是连通的。
2、对称性:如果节点p和q连通,那么q和p也连通。
3、传递性:如果节点p和q连通,q和r连通,那么p和r也连通。
比如说之前那幅图,0~9 任意两个不同的点都不连通,调用connected都会返回 false,连通分量为 10 个。
如果现在调用union(0, 1),那么 0 和 1 被连通,连通分量降为 9 个。
再调用union(1, 2),这时 0,1,2 都被连通,调用connected(0, 2)也会返回 true,连通分量变为 8 个。

判断这种「等价关系」非常实用,比如说编译器判断同一个变量的不同引用,比如社交网络中的朋友圈计算等等。
这样,你应该大概明白什么是动态连通性了,Union-Find 算法的关键就在于union和connected函数的效率。那么用什么模型来表示这幅图的连通状态呢?用什么数据结构来实现代码呢?
二、基本思路
注意我刚才把「模型」和具体的「数据结构」分开说,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使用森林(若干棵树)来表示图的动态连通性,用数组来具体实现这个森林。
怎么用森林来表示连通性呢?我们设定树的每个节点有一个指针指向其父节点,如果是根节点的话,这个指针指向自己。比如说刚才那幅 10 个节点的图,一开始的时候没有相互连通,就是这样:

class UF {
// 记录连通分量
private int count;
// 节点 x 的节点是 parent[x]
private int[] parent;
/* 构造函数,n 为图的节点总数 */
public UF(int n) {
// 一开始互不连通
this.count = n;
// 父节点指针初始指向自己
parent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parent[i] = i;
}
/* 其他函数 */
}
如果某两个节点被连通,则让其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的根节点接到另一个节点的根节点上: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if (rootP == rootQ)
return;
// 将两棵树合并为一棵
parent[rootP] = rootQ;
// parent[rootQ] = rootP 也一样
count--; // 两个分量合二为一
}
/* 返回某个节点 x 的根节点 */
private int find(int x) {
// 根节点的 parent[x] == x
while (parent[x] != x)
x = parent[x];
return x;
}
/* 返回当前的连通分量个数 */
public int count() {
return count;
}
这样,如果节点p和q连通的话,它们一定拥有相同的根节点:

public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return rootP == rootQ;
}
至此,Union-Find 算法就基本完成了。是不是很神奇?竟然可以这样使用数组来模拟出一个森林,如此巧妙的解决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那么这个算法的复杂度是多少呢?我们发现,主要 APIconnected和union中的复杂度都是find函数造成的,所以说它们的复杂度和find一样。
find主要功能就是从某个节点向上遍历到树根,其时间复杂度就是树的高度。我们可能习惯性地认为树的高度就是logN,但这并不一定。logN的高度只存在于平衡二叉树,对于一般的树可能出现极端不平衡的情况,使得「树」几乎退化成「链表」,树的高度最坏情况下可能变成N。

所以说上面这种解法,find,union,connected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这个复杂度很不理想的,你想图论解决的都是诸如社交网络这样数据规模巨大的问题,对于union和connected的调用非常频繁,每次调用需要线性时间完全不可忍受。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想办法避免树的不平衡呢?只需要略施小计即可。
三、平衡性优化
我们要知道哪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平衡现象,关键在于union过程: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if (rootP == rootQ)
return;
// 将两棵树合并为一棵
parent[rootP] = rootQ;
// parent[rootQ] = rootP 也可以
count--;
我们一开始就是简单粗暴的把p所在的树接到q所在的树的根节点下面,那么这里就可能出现「头重脚轻」的不平衡状况,比如下面这种局面:

长此以往,树可能生长得很不平衡。我们其实是希望,小一些的树接到大一些的树下面,这样就能避免头重脚轻,更平衡一些。解决方法是额外使用一个size数组,记录每棵树包含的节点数,我们不妨称为「重量」:
class UF {
private int count;
private int[] parent;
// 新增一个数组记录树的“重量”
private int[] size;
public UF(int n) {
this.count = n;
parent = new int[n];
// 最初每棵树只有一个节点
// 重量应该初始化 1
size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parent[i] = i;
size[i] = 1;
}
}
/* 其他函数 */
}
比如说size[3] = 5表示,以节点3为根的那棵树,总共有5个节点。这样我们可以修改一下union方法: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if (rootP == rootQ)
return;
// 小树接到大树下面,较平衡
if (size[rootP] > size[rootQ]) {
parent[rootQ] = rootP;
size[rootP] += size[rootQ];
} else {
parent[rootP] = rootQ;
size[rootQ] += size[rootP];
}
count--;
}
这样,通过比较树的重量,就可以保证树的生长相对平衡,树的高度大致在logN这个数量级,极大提升执行效率。
此时,find,union,connected的时间复杂度都下降为 O(logN),即便数据规模上亿,所需时间也非常少。
四、路径压缩
这步优化特别简单,所以非常巧妙。我们能不能进一步压缩每棵树的高度,使树高始终保持为常数?

这样find就能以 O(1) 的时间找到某一节点的根节点,相应的,connected和union复杂度都下降为 O(1)。
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只需要在find中加一行代码:
private int find(int x) {
while (parent[x] != x) {
// 进行路径压缩
parent[x] = parent[parent[x]];
x = parent[x];
}
return x;
}
这个操作有点匪夷所思,看个 GIF 就明白它的作用了(为清晰起见,这棵树比较极端):

可见,调用find函数每次向树根遍历的同时,顺手将树高缩短了,最终所有树高都不会超过 3(union的时候树高可能达到 3)。
PS:读者可能会问,这个 GIF 图的find过程完成之后,树高恰好等于 3 了,但是如果更高的树,压缩后高度依然会大于 3 呀?不能这么想。这个 GIF 的情景是我编出来方便大家理解路径压缩的,但是实际中,每次find都会进行路径压缩,所以树本来就不可能增长到这么高,你的这种担心应该是多余的。
五、最后总结
我们先来看一下完整代码:
class UF {
// 连通分量个数
private int count;
// 存储一棵树
private int[] parent;
// 记录树的“重量”
private int[] size;
public UF(int n) {
this.count = n;
parent = new int[n];
size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parent[i] = i;
size[i] = 1;
}
}
public void union(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if (rootP == rootQ)
return;
// 小树接到大树下面,较平衡
if (size[rootP] > size[rootQ]) {
parent[rootQ] = rootP;
size[rootP] += size[rootQ];
} else {
parent[rootP] = rootQ;
size[rootQ] += size[rootP];
}
count--;
}
public boolean connected(int p, int q) {
int rootP = find(p);
int rootQ = find(q);
return rootP == rootQ;
}
private int find(int x) {
while (parent[x] != x) {
// 进行路径压缩
parent[x] = parent[parent[x]];
x = paren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count() {
return count;
}
}
Union-Find 算法的复杂度可以这样分析:构造函数初始化数据结构需要 O(N) 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连通两个节点union、判断两个节点的连通性connected、计算连通分量count所需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1)。
我最近精心制作了一份电子书《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分为【动态规划】【数据结构】【算法思维】【高频面试】四个章节,共 60 多篇原创文章,绝对精品!限时开放下载,在我的公众号 labuladong 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即可免费下载!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labuladong,技术公众号的清流,坚持原创,致力于把问题讲清楚!

Union-Find算法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BM算法 Boyer-Moore高质量实现代码详解与算法详解
Boyer-Moore高质量实现代码详解与算法详解 鉴于我见到对算法本身分析非常透彻的文章以及实现的非常精巧的文章,所以就转载了,本文的贡献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方便大家了解代码实现! 算法详解转自:h ...
- kmp算法详解
转自:http://blog.csdn.net/ddupd/article/details/19899263 KMP算法详解 KMP算法简介: KMP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关于字符串匹配最简 ...
-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详解及Python实现--基于SMO的SVM分类器
原文:http://blog.csdn.net/suipingsp/article/details/41645779 支持向量机基本上是最好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因其英文名为support vector ...
- [转] KMP算法详解
转载自: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115 KMP算法详解 如果机房马上要关门了,或者你急着要和MM约会,请直接跳到第六个自然段. 我们这里说的K ...
- 【转】AC算法详解
原文转自:http://blog.csdn.net/joylnwang/article/details/6793192 AC算法是Alfred V.Aho(<编译原理>(龙书)的作者),和 ...
- KMP算法详解(转自中学生OI写的。。ORZ!)
KMP算法详解 如果机房马上要关门了,或者你急着要和MM约会,请直接跳到第六个自然段. 我们这里说的KMP不是拿来放电影的(虽然我很喜欢这个软件),而是一种算法.KMP算法是拿来处理字符串匹配的.换句 ...
- EM算法详解
EM算法详解 1 极大似然估计 假设有如图1的X所示的抽取的n个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又知学生的成绩符合高斯分布f(x|μ,σ2),求学生的成绩最符合哪种高斯分布,即μ和σ2最优值是什么? 图1 学生成 ...
- Tarjan算法详解
Tarjan算法详解 今天偶然发现了这个算法,看了好久,终于明白了一些表层的知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Tarjan算法是一个求解极大强联通子图的算法,相信这些东西大家都在网络上百度过了, ...
- 安全体系(二)——RSA算法详解
本文主要讲述RSA算法使用的基本数学知识.秘钥的计算过程以及加密和解密的过程. 安全体系(零)—— 加解密算法.消息摘要.消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与公钥证书 安全体系(一)—— DES算法详解 1.概述 ...
- 安全体系(三)——SHA1算法详解
本文主要讲述使用SHA1算法计算信息摘要的过程. 安全体系(零)—— 加解密算法.消息摘要.消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与公钥证书 安全体系(一)—— DES算法详解 安全体系(二)——RSA算法详解 为保 ...
随机推荐
- safari 浏览器版本升级后提示“此网页出现问题,已重新载入网页” 解决办法
safari回退条件 版本回退的前提是关闭电脑的SIP机制,命令行 csrutil status 检测状态.Mac os 10.14以下版本回退Safari后插件还是可以用的,升了新系统退了也没法用了 ...
- 注册表“CLSID”下面的“InprocServer32”子键是什么?
这个键值有什么用?每个CLSID下基本都有,即使没有其它项也会有此项.谁能详细说下,"InprocServer32"子键起什么作用?谢了. 刚好遇到这问题了,这是我找到的:Inpr ...
- 基于COCA词频表的文本词汇分布测试工具v0.1
美国语言协会对美国人日常使用的英语单词做了一份详细的统计,按照日常使用的频率做成了一张表,称为COCA词频表.排名越低的单词使用频率越高,该表可以用来统计词汇量. 如果你的词汇量约为6000,那么这张 ...
- matlab中figure 创建图窗窗口
来源:https://ww2.mathworks.cn/help/matlab/ref/figure.html?searchHighlight=figure&s_tid=doc_srchtit ...
- MATLAB中exist函数的用法
exist:exist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参数和两个参数的,作用都是用于确定某值是否存在:1. b = exist( a) 若 a 存在,则 b = 1: 否则 b = 0:2. b = e ...
- 【题解】[LNOI2014]LCA
题目戳我 \(\text{Solution:}\) 这题的转化思想很巧妙-- 考虑把\(dep\)给拆掉.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每一个\(LCA\)一定在\(root\to z\)的路径上. 考虑一个\ ...
- Spring的BeanFactory是什么?
什么是BeanFactory? 提到Spring,总是让人第一时间想起IOC容器,而IOC容器的顶层核心接口就是我们的BeanFactory,如果能够理解BeanFactory的体系结构想必能让我们对 ...
- javascript 数据类型判断总结
一 typeof 回顾:js有五种基本数据类型:值类型("number","string","boolean","undefine ...
- JDK1.8源码安装
JDK1.8源码安装 一.先卸载openjdk #查找已安装的版本,若是没有结果,就表示没安装rpm -qa|grep jdkrpm -qa|grep java#有的话卸载 --nodeps卸载相关依 ...
- antd pro table中的文件上传
概述 示例代码 列表页面 form 页面 model.js service.js 总结 概述 项目中经常会遇到在表格中展示图片的需求(比如展示用户信息时, 有一列是用户的头像). antd pro t ...